《民间偏方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疑非仲景方,红蓝花一两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当归药药散方:见前妊娠中。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方:见前虚劳中。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茉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悟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仁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狼牙汤方:狼牙三两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小儿疳虫蚀齿方:雄黄葶苈右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镕,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产后奇病妙治 妇科 产后病 产后奇病妙治
产后摇头一少妇产后半年来,一直摇头不已,唯在倦怠无力时,方得小休。入夜乱梦纷纭,呓唔喃喃。先用甲方:铁落、煅龙骨、煅牡蛎、山羊角各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丹参15克,炙甘草6克,大枣6枚,全蝎1。5克,每日1剂。后用乙方:生地12克,红花、桃仁、赤芍各9克,当归6克,枳壳、柴胡、桔梗、川芎、牛膝各4。5克,生甘草3克,每日1剂。两方交叉服用,29日后症状消失。
产后高热一妇女分娩后12日,畏寒、寒战,体温39℃~41℃,且有心烦、尿频、尿痛、食欲不振、腰腹部疼痛、白带多。应用小柴胡汤加味:黄芩、党参、穿心莲、栀子、车前子(包煎)各15克,柴胡、姜半夏、炙甘草各10克,木通8克,大枣5枚,生姜3片,每日1剂。服2剂后,高热退,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上方去大枣、生姜、木通、车前子,加枳实、豆豉、白芍,继服2剂而愈。
产后头痛一妇女产后剧烈头痛,不堪忍受,头顶部头发已被抓光,且两手敲打头部不停,伴寒热往来。经用小柴胡汤加藁本12克,夜明砂10克,每日1剂。服3剂而愈。
产后肩臂痛一妇女于酷暑分娩后,因贪凉用电扇吹风约半小时,从此稍遇风寒便觉冰凉刺骨,肩臂疼痛,麻木也随之加重。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鸡血藤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威灵仙各15克,生姜6片,大枣6枚,每日1剂。服2剂后,疼痛麻木减轻。再服8剂,遇风也不感到寒凉,肩臂疼痛、麻木已痊愈。
产后关节痛一妇女在月子里受了风寒,出现发热、咳嗽,四肢关节疼痛。经服西药后,热退咳止,但四肢关节痛仍未减,尤以右肩关节为甚,抬举不便,伴有怕冷。应用阳和汤加减:黄芪30克,熟地、秦艽各20克,当归18克,鹿角胶、防风各15克,干姜、姜黄各12克,白芥子10克,桂枝9克,麻黄6克,每日1剂。服3剂后,病情明显好转。继服2剂,疼痛消失。
产后腹大一妇女足月顺产一男婴4月余,腹围不减,依然如怀胎状。自觉腹部胀满不舒,时有隐痛,尤以小腹为甚,脐下有压痛。选用大黄甘遂汤:酒大黄、阿胶(烊冲)各15克,甘遂4。5克,每日1剂。服2剂后,每日腹泻3~4次。一日夜间腹痛阵作,如欲临产,阴道出血,色紫黑、量多,并下鸡蛋大血块一个,小血块若干,腹围顿时明显减小,精神好转。停药一日,上方大黄减为6克,阿胶减为10克,甘遂减为3克,服2剂后,腹围继续缩小,胀满压痛感消失。再服五味异功散加减而愈。
产后尿闭一少妇剖腹产后,出现尿闭,靠导尿管排尿。伴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自汗不止,倦卧懒言。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黄芪30克,滑石15克,党参12克,炒白术、升麻、柴胡、当归、桂枝、木通、炙甘草、车前子(布包)各10克,生姜6克,大枣3枚,每日1剂。服3剂后,能自行排尿,但不通畅,小腹有胀感。上方加台乌药10克,继服3剂而愈。
产后便秘一妇女产后月余,大便难解,动则汗出,头晕目眩,精神疲惫。选用桂枝汤加味:白芍、当归各24克,麻仁18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12枚,每日1剂。服3剂后,大便通畅,自汗消除。
产后子宫1脱垂一农妇产后3个月,因劳动而致子宫脱垂,且日益加重。伴有头晕气短,腰膝无力,白带清稀量多。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炙黄芪30克,菟丝子、炒枳壳、乌贼骨各15克,党参、熟地各12克,炒白术、升麻、柴胡、炙甘草、当归各10克,陈皮9克,生姜6片,大枣5枚,每日1剂。服4剂后,头晕腰酸、子宫下垂等症大减。继服4剂,白带减少,子宫回复原位,症状消失,再以补中益气丸调服3月而愈。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妇科 产后病 产后自汗、盗汗
产后自汗是指产妇出现涔涔汁出、持续不止者;所谓产后盗汗,是指产妇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自汗外滥所致,临床治疗产后自汗、盗汗的有效偏方、验方如下。
'方一'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药15克。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3味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方二'
羊肚1个,黑豆50克,黄芪40克。将羊肚剖洗干净,细切,每用100克与黑豆、黄芪共煮为粥,日服2次。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方三'
糯稻根30克,泥鳅90克。先将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煮至1碗汤时,放人泥鳅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鱼同吃。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汗出。
'方四'
豆腐衣2张,鹌鹑蛋8个,水发香菇2只,火腿肉25克,调料适量。将豆腐衣撕碎,洒上少许湿水润湿,鹌鹑蛋磕入碗内,加盐少许,搅打均匀,香菇切丝,火腿切末,炒锅放火上,放人猪油,烧热,爆香葱花、姜末,倒入鹌鹑蛋翻炒至凝结,加水,烧沸,投入香菇,调入黄酒、精盐、味精、煮15分钟,下豆腐衣,撒上火腿末。
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自汗。
'方五'
羊肚1个,糯米60克,红枣5枚。将羊肝洗净,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与红枣同放羊肚内,缝好口,放盆内隔水炖热,佐餐食用。食用时切开羊肚,调好味。
本方适用于产后出汁过多,不能自止。
'方六'
猪肚1个,黄芪15克,人参3克,粳米50…100克,莲实30克,小麦适量。将猪肚用盐搓洗干净,与小麦同煮至半熟,取出猪肚细切。诸药切碎,装入纱布袋。扎口,与猪肚加水同煮至熟烂,去药袋及猪肚,再下米煮粥,临熟人葱,调味随意喝粥吃猪肚。
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自汗食少。
'方七'
猪肉、生姜、白蜜各100克,黄精50克。将生姜捣茸,煎取浓汁100克,与猪油、黄酒、白蜜同煎熬膏,每服10克,日3次。
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煨风自汗。
'方八'
猪肉适量,牡蛎粉、麦麸(炒黄)各等分。将猪肉洗净煮浓汤,2粉凋均,每取3克调入猪肉汤内服食。
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自汗、盗汗。
'方九'
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将甲鱼切块,放蒸钵中,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笼蒸1小时,趁热佐餐服食。
本方适用于阴虚产后盗汗。
'方十'
小麦仁60克,糯米30克,大枣15枚,白糖少许。将前3味洗净,共煮作粥,入白糖令溶,日2次。
本方适应于产后阴虚盗汗。
 产后病方 妇科 产后病 产后惊风:冬瓜根一钱半天花粉一钱半杏叶沙参三至五钱红糖作引煎
产后恶露不净:珍珠菜鲜根一两小青皮一钱老酒适量煎服
产后腹痛:1、白英一两水煎服红塘作引
2、一枝黄花一两水煎服红塘作引
3、益母草一两水煎服
产后血崩:1、仙鹤草一两继木根三两旱莲草一两水煎服
2、白茅根苧麻根各一两水煎服
 产后血晕的综合治疗 妇科 产后病 产后血晕的综合治疗
产后血晕,是指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口噤神昏,不省人事等症。
祖国医学认为,产后血晕多由产时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下夺,气随血脱所致;亦可由于产时感寒,血为寒凝,瘀滞不行,以致血瘀气逆,并走于上,扰乱心神,而致血晕。对产后血晕的治疗,须先抗休克1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病症分型治疗。
血虚气脱而致血晕,其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神志昏迷,唇白面青,心慌肢冷,身出虚汗等。治宜滋补气血,益气固脱,方药可选定坤丹或独参汤。若汗出肢冷,则用参附汤,以回阳救逆;若伴出血不止,则于参附汤中加姜炭,以止血。还可采用药膳调治,如黄芪粥,取黄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煮粥,熟时加药汁和适量红糖,稍炖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亦可用桂圆枣仁芡实汤,桂圆肉10克,芡实12克,炒枣仁10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饮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
瘀阻气闭型血晕,其主要症状为产后恶露不下或者量少,少腹阵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紫黯,唇舌均紫等。治宜行血逐瘀,方药用夺命散加当归、川芎。若兼胸闷呕哕,则加姜半夏以降逆化痰。也可用下列药膳调理,如佛手山楂元胡汤,佛手6克,山楂10克,元胡6克,水煎取汁服用,每日一剂。桃仁粥,桃仁15克捣烂,加水浸泡,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桃仁和少许红糖,炖至粥熟即可,每日晨起食之。黑豆红花汤,黑豆30克,红花6克,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冲红糖50克温服,每日一次。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妇科 产后病 制香附15克,复方阿司匹林0。5克。
制用法:香附研末,取5克与复方阿司匹林温开水冲服。日1次。
疗效:治疗100余例,均于1—2剂后痊愈。
 产后烦渴中药方剂 妇科 产后病 中药处方(一)
【辨证】胃阴虚亏,胃气虚热。
【治法】益气养阴,清胃止渴。
【方名】竹叶归耆汤。
【组成】竹叶4。5克,当归3克,白术3克,人参3克,黄芪6克,炒甘草1。5克,麦门冬(去心)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一 产后发热中药方剂 妇科 产后病 中药处方(一)
【辨证】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治法】清热育阴。
【方名】小柴胡汤。
【组成】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女科切要》卷七 产后病方一 妇科 产后病 
当归、续断、肉桂、川芎、干姜、麦冬各40克,芍药60克,吴茱萸、干地黄各100克,甘草、白芷各30克,黄芪40克,大枣20个,酒2000毫升。将上药共研细,布包,用酒浸于净器中,经一宿,加水1000毫升煮取150毫升,备用。每饭前温饮15-20毫升,日3次。本方适用于治疗产后虚损、腹部疼痛。 
产后病方二 妇科 产后病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15克,川穹7.5克,肥母鸡1只,猪肉、杂骨各500克,葱、姜少许。用常规整理鸡,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将鸡、猪肉、骨、药包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姜、葱,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食肉及汤。本方适用于血虚气弱之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各种治疗方法 妇科 产后病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指产后伤血,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因血少气虚,运行压力,以致血流不畅,迟滞而痛。症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脉虚细,临床常用的治疗偏方如下。
'方一'
当归、续断、肉桂、川芎、干姜、麦冬各40克,芍药60克,吴茱萸、干地黄各100克,甘草、白芷各30克,黄芪40克,大枣20个,酒2000毫升。将上药共研细,布包,用酒浸于净器中,经一宿,加水1000毫升煮取150毫升,备用。每饭前温饮15-20毫升,日3次。
本方适用于治疗产后虚损、腹部疼痛。
'方二'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15克,川穹7.5克,肥母鸡1只,猪肉、杂骨各500克,葱、姜少许。用常规整理鸡,猪肉切碎,杂骨打碎,余药洗净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将鸡、猪肉、骨、药包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姜、葱,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食肉及汤。
本方适用于血虚气弱之产后腹痛。
'方三'
鲤鱼鳞200克。将鱼鳞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熬成胶冻状。每次60克,黄酒冲化,温服,日2次。
本方适用于产后之瘀血腹痛。
'方四'
螃蟹数只,洗净,盛碗内,隔水蒸将熟时加入米酒1-2汤匙,再蒸片刻。饮汤,食蟹肉(可蘸熟植物油、酱油、味精等调味晶)。
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方五'
生牛膝200克,酒3000毫升。用酒煮取生牛膝1200毫升,去渣。若用干牛膝根,酒渍宿后煮,随个人酒量分次服。
本方适用于产后腹中苦痛。
'方六'
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前7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3次。
本方适用于产后血虚受寒所致的小腹冷痛拒按。
'方七'
泽兰30克,粳米50克。先煎泽兰,去渣取汁,入米煮粥,空腹食。
本方适用于产后瘀滞腹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