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衣,每天6-9克,分2—3次吞服。本方为民间方,适用于子宫1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7 妇科 子宫癌
诃子、月石各15克,乌梅、黄连各6克,麝香0.12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60克,土茯苓、贯众、苡仁、山药各30克,紫草根、银花、丹参各15克,当归12克,青皮9克。
①方各药共研细末,过筛,最后加入麝香,制成外用散剂,即得。②方用水煎煮,制成煎剂,散剂供外用,先将阴道宫颈清洗干净后,将药粉撒布于癌灶处,隔日换药1次。③煎剂口服,每日1剂,煎两次分服。
本方源于湖北中医学院附院,功能理气活血,抗癌解毒,适用于宫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6 妇科 子宫癌 鲜石见穿、鲜六月雪、鲜墓头回各30克,鲜香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本方源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抗癌解毒,适用于宫颈癌。 子宫脱垂 妇科 子宫癌 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开,洗会阴部,一日二次,洗4天。子宫肌瘤
妇科 子宫癌 甲鱼壳15克,当归10克,煎汤一碗一次喝下,一日三次,用10天。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5 妇科 子宫癌
黄柏10克,丹皮20克,木通lo克,白芍、车前子(包)各20克,栀子9克,瞿麦10克,仙鹤草刃克,龙胆草9克,草河车30克,土茯苓30克,当归10克,莪术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肿瘤病》,功能清热燥湿、凉血散结,适用于湿毒蕴结型子宫1颈癌患者。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3 妇科 子宫癌 斑蝥、车前子、滑石、木通各30克。共研细末,水研为丸,每服1克,每天1…2次。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活血行瘀,清热除湿,适用于子宫1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4 妇科 子宫癌
熟地、生地、茯苓、泽泻、山萸肉各10克,龟板、女贞于各15克,地骨皮、丹皮各10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0克,川断15克,山药10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瘤症》,功能滋补肝肾,清热解毒,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子宫1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1 妇科 子宫癌
白英60克,大枣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益气扶正,解毒散结,适用于子宫1体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9 妇科 子宫癌 酒大黄30克,瓜蒌90克,赤芍、黄芪各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日2次。
本方源于《抗癌本草》,功能益气养血,行瘀散结,适用于子宫1体痛。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22 妇科 子宫癌 人参、生鳖甲各18克,花椒9克。共为细粉,分为6包,每服1包,开水送下,每晚1次。
本方源于《抗癌本草》,功能滋阴益气,散结消肿,对子宫1颈癌有效。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8 妇科 子宫癌
蜈蚣、蜣螂、蠕虫、甲珠、全蝎各25克。将药烘干研末,每次2.5克,开水吞服,每日3次。此散有毒,如恶心呕吐,可立服绿豆浆。
本方源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功能破瘀化痰,行瘀散结,适用于宫颈癌瘀毒盛者。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7 妇科 子宫癌 吊马桩50-100克,骨碎补500-10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功能散结消痞,益肾扶正,对宫颈癌治疗有效。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6 妇科 子宫癌
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克。将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3丸,每日2-3次。
本方清热解毒,是段风宁治疗宫颈癌的效方。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5 妇科 子宫癌
黄柏、紫草各15克,硼砂、枯矾、冰片、青黛各30克。将药共研细末,撒患处,或用凡士林配膏,搽患处,每日1-2次。
本方为北京肿瘤专家段风午方,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燥湿,对宫颈癌有效。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4 妇科 子宫癌
大蓟、白英各20克,蛇果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解毒抗癌,适用于子宫1体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3 妇科 子宫癌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对人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杏仁主要成分是脂肪油、蛋白质、各种游离氨基酸,以及杏仁甙。近年来发现杏仁对肺癌、乳癌、子宫1颈癌等多种肿瘤有预防和抑制作用。桑白皮含挥发油、葡萄糖甙、桑皮素、桑皮色烯素等成分,药理实验桑白皮有较好的解热止咳祛痰作用。
最近有报道,大枣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显著。
本晶中杏仁祛痰止咳平喘,当为主料;辅以甘寒桑白皮,清泻肺热;大枣、牛乳补益中气,以辛温生姜为佐制,温肺止咳,并防桑白皮寒凉太过,遏制肺气。全方寒温并用,补泻同施,合而成为止咳喘,补中气,防癌肿之方。可作为呼吸道痼症,肺气肿1,肺心病患者的辅助食品。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2 妇科 子宫癌
大蒜200克,米醋500毫升,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剥成瓣状,洗净沥干,装人加有白糖的米醋中,浸泡1个月后即可服食。每次数粒,佐餐食用,但宜经常食用效果好。
原方主治心腹冷痛症,近年来用于癌症的防治。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铁、钙及多种维生素。其防痛抗癌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大蒜辣素、二烯丙基硫代硫酸酯、大蒜油等。
大蒜除了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癌能力而有一定预防肿瘤作用外,对肝癌、鼻咽癌、子宫1颈癌细胞也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还可直接阻断体内的致癌化学物质亚硝胺的合成。
本品中大蒜宣窍辟恶,消肿解毒,米醋活血散瘀,消食化枳,二物相配,共成消肿散瘀之方。经常食用,既可开胃,又能去病养生。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1 妇科
子宫癌 胡萝卜200克。将其洗净,切成细丁,配加适量凉开水,压榨取汁,每次1杯,每日1…2次。
胡萝卜营养成分以富含胡萝卜素最为突出,每100克含量为4.05毫克。胡萝卜素进人人体可在肝内转变为维生素A,1微克胡萝卜素转化成1/6(0.167)微克的维生素A,所以又叫做维生素A原,其生理功能与维生素A相似,可以维护上皮组织健康1,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许多临床病例研究显示,不少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维生素A摄人量呈负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饲料中缺少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可提高动物对化学致癌物的敏感性,给予充足的维生素A,则可抑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阻止、延缓癌症的发展,或使癌前病变消退。据最新报道,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胡萝卜素防癌抗癌作用优于维生素A,且无维生素A过量中毒1之弊。能防治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痼、皮肤癌等上皮组织的肿瘤。
胡萝卜性味甘平,功效健脾化滞、宽中下气、也宜于消化不良者食用。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0 妇科 子宫癌
三棱、莪术、黄连各20克,黄柏、黄芩各15克,桂枝、茯苓各20克,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各15克,茜草、白头翁、半枝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1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6 妇科 子宫癌
黄芪45克,当归15克,香附12克,三棱、莪术、知母各15克,水蛭30克,鸡内金.15克,山豆根60克,桃仁、党参、炮山甲各15克,蚤休60克。将药共研细末来压片或成丸,每日服2-4次,每次服3-6克。
本方出自《中医妇科临床精华》,适用于子宫1颈癌属气滞血瘀型。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9 妇科 子宫癌
柴胡、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椿皮、白果各6克。各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晚期子宫1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7 妇科 子宫癌
蜈蚣3条,全蝎6克,昆布、海藻、当归、续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24克,白芍、香附、茯苓各15克,柴胡9克。水煎服,每日1剂,佐眼云南白药2克。
本方出自1988年的《湖北中医杂志》,适用于子宫1颈癌。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8 妇科 子宫癌
北沙参、石斛各20克,黑木耳6克,太子参、女贞子各20克,旱莲草30克,白芍、双花各20克,败酱草30克,川军炭15克,黑山栀10克,茯苓20克,明党参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中晚期子宫1颈癌。
子宫癌秘方 妇科 子宫癌 病因:此病中年妇人占多数,因为妇人多劳苦,劳苦之身又无营养之补充,或因常堕胎,房欲过度,损害子宫1也会成癌症。以下5种秘方,任由选用。
药方:
(1)马铃薯半斤,不可削皮,洗净压汁喝,每天吃5次,1次喝1碗。
时间:定在上午八点半、十点半、下午一点半、四点半各喝1次,睡前再喝1次。
(2)鸡尿藤半斤,压汁喝。每天吃5次,时间与前相同。
(3)金针菜半斤,压汁喝。每天吃5次,时间与前相同。
(4)未成熟的木瓜,像鸭蛋大之木瓜半斤,压汁喝。每天吃5次,时间与前相同。
(5)未成熟的凤梨(菠萝),像碗一般大之凤梨,皮削掉,煮滚就可喝,1次煮1个,下锅放2碗水,煮滚15分钟就可喝,用烈火比较好,每天吃5次,时间与前相同。
子宫内膜异位方…内异消散方 妇科 杂症类 方名:内异消散方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软坚温肾。主治子宫1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肛门坠痛、性交1痛、不孕等症。
【处方组成】
桂枝9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桃仁9克、昆布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炙鳖甲15克、茯苓15克、锁阳15克、仙灵脾30克、地鳖虫15克、王不留行12克、逍遥丸(包)12克,水煎服。经净后服5~7剂。
【辨证加减】
随经期变化,另设经前方和经期方。
经前方:生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丹参12克、川牛膝12克、制乳香9克、制没药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刘寄奴15克。参三七片(吞)2片,水煎服。月经前服5…7剂。经期方:蒲黄炭(包)12克、五灵脂12克、炒川柏12克、花蕊石30克、香附炭9克、炒乌药9克、炒川芎6克、大黄炭6克、炙黄芪15克、肉桂3克,水煎服。月经期服3…7剂。随症加减:气虚者上三方中均可加黄芪、党参15~30克;阴虚者经期方中先去肉桂,加侧柏、地榆各12克,主方中去桂枝、仙灵脾、锁阳加玄参12克、麦冬9克、桑枝9克;便秘加生大黄(后下)3克、瓜蒌仁(打)15克,盆块明显加花蕊石30克或皂角刺15克。
【临床疗效】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主症基本消失,病灶明显缩小,压痛基本消失,或不孕者受孕)29例,占48。33%;好转(症状改善,盆腔触痛减轻,结节无明显改变)18例,占30%;反复治疗后好转,停药后发作)11例,占18。3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8。33%。【处方来源】
上海市瑞金医院刘德傅等。
【按语】
刘氏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经期前后的临床表间不同,分设经前、经期和经后三方。唯经后方软坚化瘀作用尤专,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故单独列出为主方。据刘氏观察认为本组病例以寒症为多,占76。6%,故本方又为寒凝血瘀型而设。至于气虚血瘀或阴虚血瘀者,均可按上方随症加减。
更年期综合症中药方剂 妇科 杂症类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肾降火。
【方名】复方紫草汤。
【组成】紫草30克,巴戟天18克,白芍18克,淫羊藿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竹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
【出处】《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二)
【辨证】阴阳两虚。
【治法】温肾阳,补肾阴,泻肾火,调理冲任。
【方名】二仙汤。
【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妇产科学》。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气郁结。
【治法】舒肝补肾,养血调经。
【方名】定经汤。
【组成】酒炒菟丝子30克,酒炒白芍30克,酒洗当归30克,大熟地(九蒸)15克,山药15克,白茯苓9克,荆芥穗(炒墨)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傅青主妇科》卷上 子宫内膜异位方…内异方 妇科 杂症类 方名:内异方【功能主治】
功能行气破瘀,软坚消症。主治子宫1内膜异位症。
【处方组成】
炒当归9克、丹参12克、赤芍9克、制香附9克、血竭3克、川牛膝9克、桂枝3克、炙甲片9克、皂角刺12克、干漆4。5克、茯苓12克、海藻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痛经剧烈者,去炙甲片、皂角刺、莪术、海藻、干漆,加延胡索9克、没药4。5克、失笑散(包)15克;月经过多者去药如上,复去桂枝,川牛膝改为怀牛膝,丹参减为6克,加白芍9克、花蕊石15克、熟军炭9克、震灵丹(包)12克。此两加减方均于行经前2…3天起服用,连服7剂,经净后服用基本方。肝郁气滞者如柴胡4。5克、川楝子9克、丹皮9克、乌药9克;肛门坠痛加槟榔9克、枳壳6克;气虚者加党参12克、黄芪12克;阴虚者加生地12克、麦冬9克、女贞子9克,去桂枝;肾虚者加杜仲9克、狗脊9克、桑寄生9克;寒凝者加吴茱萸3克、炮姜4。5克;湿热者加败酱草30克、鸭跖30克。
【临床疗效】
应用43例,显效13例(包括治愈不孕4例),占30。2%;有效25例,占58。2%;无效(包括反复)5例,占11。6%,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