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腰:捶腰背,双手拍打腰背部,通过对背部穴位的刺激,达到疏经脉,调和脏腑经血之目的,可防治腰背酸痛、腰膝无力、阳痿等症。方法是,双手握拳,用拳的虎口部敲击腰部脊柱两侧。陈仲祥针灸应对偏头痛
其他 针灸推拿
原发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症状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偏头痛可始发于儿童,但以青壮年期患病率最高,且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4倍,很多患者有家族史。天气、疲劳、月经期、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可诱导发作。部分病人头痛发作前常有一些先兆症状,如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半侧面部和肢体麻木等,往往历时数分钟或半小时。发作时伴有众多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
临床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等辅助检查,确诊偏头痛并不困难。但必须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延误以偏头痛为继发表现的其他原发疾病,如颅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的治疗。
中医对疼痛病机的认识主要是“不通则痛”,瘀血、痰浊、寒湿等多种病因和病理产物阻滞经络血脉,血气精微等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达头面,头面失于濡养,则发生头痛。根据辨证选取不同的穴位,激发相关脏腑的功能活动,促进经络血脉畅通或减少新的病理产物的形成,以达到预防该病的目的。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对偏头痛的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针刺具有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他们根据中医辨证,将偏头痛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气滞血瘀、肝肾阴虚等四型,选取百会、头维、风池、太阳等主穴位和其他配穴,施以不同针刺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无论是缓解偏头痛急性期发作,还是预防偏头痛的发作,都有明显的效果。(刘道安)耳穴压豆法治颈椎病
其他 针灸推拿
病症:颈椎病常发生在中年以上年龄,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急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不同程度损伤,促使颈椎代偿增生,增生物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产生颈项、枕部、肩臂疼痛及麻木感,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分为三型。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头痛、肩颈痛、上肢沉重、握力减退、手指麻木及发凉等。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动过缓、胸闷、多汗、血压不稳、视力模糊等症状。祖国医学属“痹证”范畴。
组方:在双耳廓上取公安部,颈椎区、肝、肾、神门,同量可根据不同症状进行辨证取穴。耳廓常规消毒,橡皮膏成6*6平方毫米大小的方块形,将王不留行籽3—4粒粘压固定于所取穴处,用拇食2指分别相对地捏,揉压耳穴贴压物,患者自感耳压部有疼痛,揉压至整个耳廓潮红发热为度。
主治:颈椎病。 “颜面针灸”瘦脸 其他 针灸推拿
现在,瘦脸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根据情况加以选择,但别忘了,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颜面针灸”同样可以达到脸部“减肥”的目的。
在颜面针灸中,藉由刺激脸部及耳部的穴位,让疲劳、浮肿的脸恢复活力。你只需每天1次,每次1个小时,2个礼拜后,就会看到效果。但要注意,一开始做时慢慢来,适应以后,甚至可以一边敷面,一边做针灸运动。
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能让脸部苗条的穴位名称及功效: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
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
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仓穴抑制食欲
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承浆穴消除胸部浮肿
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
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 其他 针灸推拿
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的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社会压力、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使机体处于紧张、竞争等疲劳状态,大脑、内脏器官就会出现功能失调或功能减退,或机体组织结构老化变快,这种没有疾病而又有自我不适的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又称机体第三状态或称“灰色状态”,目前医学界对它没有明确定义,多指机体处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以自我种种不适应为主,如失眠、乏力、体力下降、情绪不稳(包括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等),临床检查并没有阳性指标。有专家指出:已有60%的人程度不同地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中,因此对亚健康状态治疗是一个新课题。
治疗亚健康状态,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中医学“治未病”的目的,对身体的阴阳失调及时调整,使机体经常处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采用推拿脊背的方法治疗亚健康状态,其机理如下:
1、纠正生理解剖位置的失常,即可使其他相应的疾病得到治疗,通过推拿脊背手法将骨复位,筋归糟,肌恢复弹性,血管畅通。
2、脊背与内脏有着复杂的联系,脊柱与肌肉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又直接影响维系着脊背与周围脏器之间的联系,通过推拿脊背疗法,恢复脊背的动态平衡,使一些被破坏和阻断的联系再恢复起来,达到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3、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固有的频率、热量和生物电等),当脊背发生病变时它的生物信息发生变化,通过推拿刺激脊神经,就可以清除因生理解剖位置失常而引起的病变信息,改变紊乱的信息通道,使症状得到解除。
推拿脊背疗法突出了中医疗法的优越性——简便有效、易为人接受。推拿治疗的过程,让人感觉到机体的轻松、心情的舒畅,更益于治疗亚健康状态。当亚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治疗后将大大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为保护人类的机体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女性漏尿的足部按摩法
其他 针灸推拿
女性会漏尿者,其膀胱括约肌弹性都较松,和子宫轫带下垂也有密不可分关系,严重者走楼梯、大笑、或轻微跳跃都会有漏尿感觉。脚底自疗保健法对此症效果会令人相当满意。
女性漏尿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尿道、膀胱、腹股沟、子宫、泌尿系统。
女性漏尿自疗保健法加强按摩部位:子宫、膀胱、腹股沟。
1。尿道: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后跟的一半,按摩时会有一条斜向凹陷的沟。按摩方向是由膀胱反射区往脚后跟方向推。
2女性会漏尿者,其膀胱括约肌弹性都较松,和子宫轫带下垂也有密不可分关系,严重者走楼梯、大笑、或轻微跳跃都会有漏尿感觉。脚底自疗保健法对此症效果会令人相当满意。
女性漏尿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尿道、膀胱、腹股沟、子宫、泌尿系统。
女性漏尿自疗保健法加强按摩部位:子宫、膀胱、腹股沟。
1。尿道: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后跟的一半,按摩时会有一条斜向凹陷的沟。按摩方向是由膀胱反射区往脚后跟方向推。
2。膀胱: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底相交处,按摩时会有一粒肉球凸出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输尿管连接点斜向尿道方向推。
3。腹股沟:在双脚内侧踝关节凸出骨头边,用手触摸有微凸颗粒的感觉。按摩的方法是定点揉按。
4。子宫:在双脚内侧的踝关节与脚后根中央骨头上方凹陷处。按摩时找到凹陷处定点扣按。膀胱:在双脚内侧约踝关节与脚底相交处,按摩时会有一粒肉球凸出的感觉。按摩方向是由输尿管连接点斜向尿道方向推。
3。腹股沟:在双脚内侧踝关节凸出骨头边,用手触摸有微凸颗粒的感觉。按摩的方法是定点揉按。
4。子宫:在双脚内侧的踝关节与脚后根中央骨头上方凹陷处。按摩时找到凹陷处定点扣按。腰部按摩保健法 其他 针灸推拿
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络,促进腰部气血循环,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健壮有力。
1、揉命门穴: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意守命门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2、揉肾俞穴: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连作36次。意守肾俞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等作用。
3、揉腰阳关穴:腰阳关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左手或右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置于腰阳关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反复作36次。意守腰阳关穴。督脉为阳经,本穴为阳气通过之关。每天按揉此穴,具有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等作用。
4、揉腰眼穴:腰眼穴在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与腰阳关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腰眼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连作36次。意守腰眼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等作用。
5、腰部活动: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用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四指按在两则肾俞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腰臀部9次,连作36次。意想腰部尽量放松。每天活动腰臀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强健腰肌等作用。
6、捶腰阳关穴: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阳关穴36次。意守腰阳关穴。每天叩击此穴,具有振奋阳气、强腰膝等作用。
7、拿委中穴:委中穴在膝关节后面月国窝横纹正中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面对称施力拿、揉)两下肢委中穴,约1分钟。《针灸大成》中说:“腰背委中求”。每天拿揉此穴,具有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等作用。
8、捶腰骶:两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以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骶部,左右皆叩击36次。意守腰骶部,并意想腰骶部放松。每天叩击腰骶,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等作用。
9、擦腰:搓手令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作108…180遍。意想腰部的热感越来越强而达整个腰部。每天摩擦腰部,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等作用。腰部保健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不懈,必见成效。腹部养生:养出好体魄
其他 针灸推拿
保健专家提出,给消化器官施压是释放身体、加强身体排毒的好方法。何谓给消化器官施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腹部按摩和腹式呼吸等方式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让肌体因此而变被动为主动地排除人体废物,也就是排泄出容易引起衰老和疾病的毒素。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远在古代就已有此保健养生方法,现在也有保留从前的说法,称腹部按摩为“摩腹”、“摩生门”的。
腹部按摩能改善五脏六腑,尤其是肠胃功能,并能调整人体气血。
· 最佳时间:散步时或上床后
· 手法要点:
1、一只手掌以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轻轻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画圈至全腹,约100下,再倒回到肚脐,也按摩100下。再双手交换,逆时针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
每天坚持,很快便能感觉到肠胃排泄都有所改善。
2、掌握力度,手法既要轻,要柔和和均匀,又要有一定的深透力,不要狠命往下压,否则容易伤害体内器官。
· 注意事项:要达到最佳效果,应在排空小便后,肚子不太饱又不太饿的情况下进行腹部按摩。
腹式呼吸
一般人生活中运用的都是胸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大量吸入新鲜空气,只是一种浅呼吸,只利用了1/3的肺,另外2/3的肺则长期积压着旧空气,这些旧空气比较污浊,对人体毫无益处。
腹式呼吸法就是和我们平时多用的胸部呼吸法相反,它能利用到整个肺部,它不但能令我们的血液循环加速,扩大了血液含氧量,有利于机体代谢产物的排除,同时腹肌的收缩和放松也是一种良好的按摩,在促进胃腹运动,改变消化机能的同时,还能防止习惯性便秘,让体内环境洁净。
· 最佳时间:睡觉前
·
手法要点:要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法,还要让吸气时吸得深,用力让腹部、肺部充满气,但还不能停,还要尽力吸气,在腹部无法再吸入空气时屏息4秒左右的时间,再将腹、肺部的气缓缓吐出,吐气过程至少要8秒钟。
· 注意事项:
1、平躺在床上进行效果会更好。
2、进行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呼吸上。
3、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