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分、舍身相救的程度。作者竭力颂扬这种山高海深的友谊,反映了日本人民十分看重朋友,珍惜感情。
其实铁郎的换机器身体,不过是一根线,好象串上五光十色的珠子一样,将许多故事串连起来。最引人入胜的,倒是这些故事。作者同情贫穷的劳动人民,在《眼镜少年》和《龙卷风》里,描绘了劳动人民优美的品德;在《雪都历险》和《女王的坚琴》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的罪恶,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对于虚构的“未来世纪人体机械化”,作者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因而有“玻璃姑娘”想恢复血肉身躯的描述。作者把机器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化人,这是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微型电脑中保存着他过去的全部记忆,跟活人一样有七情六欲,而身体却有各种不同类型。换取这种机器身体的人,意味着寻求长生不死,并非真正死去。另一种机器人,则纯粹是机械傀儡,是供人使用的机器,没有思维和感情,只会按照人的意志行动。前者叫安多罗意德,后者叫罗波特。为了省事,我都译成了“机器人”,书中出现机械傀儡时,读者自能区分。
翻译原著的时候,对于专用的人名,我都尽量简化,以便读者好记。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使故事紧凑,前后连贯,还作了一些修改。
这本书能与读者见面,首先得感谢日本朋友石川一成先生的热心帮助。在翻译原著的过程中,又得到叶方使同志、先世和同志的帮助和鼓励,使我增强信心,坚持工作,才有这点儿结果,在此一并致谢。
揭 余 生
一九八三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