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述说唯识二十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3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往下看,就很有意思了。胜论派的代表、古萨婆多部的代表、经量部的代表、新萨婆多部的代表他们与世亲讨论了半天,到这时世亲竟然嘻嘻一笑:极微不成故。就这么一句话,能把各派的代表气个半死:既然你根本不承认极微,你怎么不早些说呢?世亲说:我是逗你们玩儿的,拿你们开心。
            

     这就是世亲玩的花招儿:你们既然恁些人,恁些人对我一个,那么我只能想法子扰乱你们的心了,我只有先使你们心浮气躁,那么我才有赢的可能。
            

     辩论有个规则。比如说关于某个问题,甲、乙两人观点不同,要做公开辩论,辩论不能乱来,有一定的规则。这就象我们现在要搞体育比赛,踢足球,你一定得遵守球场上的规矩,你不遵守规矩,那么就要惩罚你,对这个违犯规则的球员禁赛一年。现在世亲与胜论派的代表、古萨婆多部的代表、经量部的代表、新萨婆多部的代表辩论,双方都得遵守一个规则,什么规则呢?所立之宗的前陈、后陈必须立敌双方共许极成。现在他们立论的基础——极微,人家世亲根本不承认,他们说什么都白说。心理战术世亲真用绝了!
            

     这个颂子到现在就说完了,下面大家还是记几句话:
            

     胜论派说外境的体性是一,古萨婆多部说外境的体性是多,经量部说外境是极微和合的,新萨婆多部说外境是和集的,所有这些观点统统不对,因为极微根本就不存在。
            

     至于极微不存在的理由,在下一个颂子中说。
            

      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这第十一个颂子很简单,是说极微为什么不能够成立。
            

      世亲说,极微是根本成立不起来的,我来给你们分析论证一下。我先退一 步,来做个假设,假设极微能够成立。我们知道,为了使拳头更有力地打出去, 
              必须先把拳头退回来。这就类同于数学上的反证法。常说的欲擒故纵:为了抓你,所以放你。这玩儿的是猫弄老鼠的游戏:小猫抓住了一只老鼠,可又不饿,就 
              逗弄老鼠玩儿,猫看到老鼠在自己爪下左奔右突,它才开心。猫是老鼠的天敌,它有控制老鼠的能力。那么现在世亲也是,他有控制整个辩论局面的能力,他才使用了这么一个方式:极微若成立的话,会怎么样呢?使用这个方式,一般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就如厚黑教主李宗吾写的《办事二妙法》中的补锅法,为了把锅补起来,先把锅更敲破。这个方法危险在哪儿呢?若自己力量不是实(十)足,你就有可能补不起来。世亲若能力不是很强,你退这一步若扳不回来,那就彻底炸锅了。若是我们出去辩论,就尽可能的不用这个法子。当然,数学上的反证法,那它的式子是死家伙,退一步假设也无妨,可世亲的辩论,当时是提着脑袋在玩儿命呀。
            

     假如说极微能够成立,是实在的,而且如外人所言,可以相合,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来看一下。
            

     实在的东西,就一定有大小,一定要占有空间,一占有空间,那么一定有三维六个方位:前、后、左、右、上、下,这是绝少不了的。比如这个粉笔盒子 
              ,从左边儿来看,就只能看见这只小白兔,至于右边儿是什么,我不知道。从上边儿来看,我就看不见下边儿到底是什么。假如说我有一辆汽车,要装一车粉笔 
              。我们把这一盒叫做A,A左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 而不能够与A右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下 
              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右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 ,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 
              下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前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前边面相接 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后边面、上边面 
              、下边面也是不能够相接触的。在A后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后边面 相接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面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上边面、下边面也是不能够接触的。在A上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它只能与A的上 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后边面、下边面也都不能够接触。在A下边儿的这一盒粉笔,只能与A的下边 面相接触,而不能够与A的左侧边相接触,也不能与A的右侧边相接触,前边面 
              、后边面、上边面也不能够接触。这是说这一盒粉笔,那么我们说一个极微呢? 同样的道理,中间有一个极微,它的周围也充满极微。我们称中间这个极微为甲 
              。在甲极微东侧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东侧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其他边 面相接触。甲极微西侧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西侧边面相接触,而不能与其 
              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南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南边面相接触,而不能 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北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北边面相接触,而 
              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上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上边面相接触 ,而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甲极微下边的这个极微,只能与甲极微的下边面相 
              接触,而不能与其他边面相接触。这是一一对应的,绝无可混乱的余地。窥基的 《述记》中说:“东极微处无理容有余五方处极微。”这样一来呢,一个极微就 
              可以划为六个组成部分。既然一个极微可以分做六个组成部分,则极微还能叫极 微吗?极微就是小得不能再小、无法再分的单位呀~~既然它可以分为六个组成 
              部分,那么它一定不是最小的单位,既不是最小的实体单位,那也就不是极微了 ,这就犯自教相违的毛病。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呢?
            

      外人听到这儿楞了一下,当然,他们还不甘心,人在垂死时还要挣扎一阵 子,何况还不认为垂死呢?他们赶紧补救道:怎么能这么说呢?极微太小了,小 
              得不占空间,根本没有法子区别方位,你世亲却拿三维六个方位来说,这怎么行 呢?
            

      外人确实是有些心中发慌了,不然怎么可以说出这么浑笨的话呢?这也 怨来与世亲辩论的人太多了,因为当时世亲的名声太大,任何人都想辩倒世亲, 
              若世亲败在谁手里,那就是这个人无尚的荣光。因之,这些来辩论的人都怕别人 辩倒了世亲,就十分的心急,没有稳扎稳打,他们没有结成统一战线,没等考虑 
              好就说了,这样就失言了。其实,外人的本意是说,极微太小了,因为太小,所 以它所占的空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他却一急,说成了不占空间。若他说是 
              忽略不计,那么,这就成了误差,误差是允许的(当然,错误是不行的),世亲 若再穷追猛打,那就显得过分了,太不厚道。外人一失言,世亲就有了说下去的 
              理由。当然,也正因为他失言,《唯识二十论》才有完成的理由。我们看世亲怎 么说:
            

      如果极微不占有空间,没有方位,那么也就是没有了前、后、左、右、上 、下,那么阿耨色——阿耨色即中间一个极微,其周围有六个极微环绕,这七个 
              极微叫做一个阿耨色——中间的甲极微就与它周围的极微混在一起没法子分别了 ~~为什么?因为左边儿也就是右边儿、前边儿、后边儿,东边儿也就是西边儿 
              、南边儿、北边儿,那么一个极微、两个极微、三个极微,甚至十个极微、百个 极微、千个极微……无数个极微合起来——注意,无数个极微一合起来,那就是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了——这无数个极微合起来也应该没有前、后、左、右、上、 下方位,单个的极微没有方位,单个的极微合起来也应该没有方位才对。零加零 
              再加零再加零,加上无数个零,答案还是零的~~绝不会大一点儿。严格来说,若 单个的极微没有方位,那么,众多的极微就没有办法叠摞了,也就是说根本就不 
              能合。单个的极微合起来是变成什么了呢?就成桌椅条凳了,就变成山河大地了 ,变成了你我他,变成了三千大千世界。这样一来呢,这些东西统统都应该不占 
              有空间、没有方位,没有办法区分。然而实际上呢,甲就不是乙,分得挺清楚的 。我坐在椅子上,粉笔盒的左边儿是板擦,这也是挺明白的呀~~这方位是有的 
              !单个极微不占有空间,两个极微合起来也不应占有空间,百个、千个、万个… …无数个合起来也不应占有空间,彼此互融互摄,体积也不应加大才对。窥基说 
              :甲极微与周围六个极微合时,“既应互相糅,同一处所”,量也不应加大一点 儿,就如一个幽默笑话:比秃子多一根头毛的仍是秃子。这些都是不现实的。如 
              果说无数个极微合起来还不占空间,没有方位,三千大千世界就没法成立。这犯 什么毛病?现量相违么~~听到现在了不会还不明白吧?那我可真的要哭了。
            

     问:无数个极微合起来不会量变引起质变吗?
            

     极微不占空间,则极微根本合不起来,把无数个极微合起来根本是妄想。
            

      这就是第十一个颂子,下边儿大家记几句话:
            

      如果极微占有空间的话,那么它就可以分为六个组成部分,一个极微既然 可以分成六个组成部分,则极微就不是最小的单位,犯自教相违的过失(自教相 
              违即与自己的派别的教义或所立的宗相违背,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相矛盾)。如 果极微不占有空间的话,那么单个的极微就与周围的极微混沌不分,糅为一体, 
              则单个的极微与极微缘生的聚色就没有区别,聚色与极微就是一回事儿,极微就 不能够合成三千大千世界,这就犯现量相违的过失。
            

     真是进亦谬(忧),退亦谬(忧),然则何时而对(乐)耶?只有放弃极微 观念。当然,经论上有极微的说法,但它只有假名而没有实体。现在外人认为有 
              实体,是“有实体”为错,可不是极微错,这还是破见不破法。极微如同物理学 上说的质点一样,质点是没有大小形状的,实际上也不存在,只是抽象假设的。 
              说质点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常说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就 是1。4959787×1011米,当然,这是平均距离,其最近距离是1。4710×1011米,最 
              远距离是1。5210×1011米。实际情况呢?太阳与地球之间我们假设给连一根线, 若我们考虑太阳的直径、地球的直径,那就没有办法了,太阳的直径是1392000千 
              米,地球的半径又各个地方不一样,赤道是6378。140千米,而极半径却是6356。755千米,你看麻不麻烦。于是,干脆将太阳、地球都抽象成质点,因为在宇宙中 
              比起来,什么太阳、地球,都是只有屁大一点儿,根本不值一提。再比如上帝,假如说有上帝,那么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哪个问题解决不了了,就推给上帝, 
              我们就说这是归上帝该管的事儿。“把上帝的归于上帝,把恺撒的归于恺撒”,我们就可以不考虑“该上帝去管的事儿”,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儿。
            

     在这二十颂中,世亲也是把这极微抽象地说成方方正正的。
            

      这个颂子中的“聚”字,就是山河大地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东西, 叫“聚色”,聚色是阿耨色以上的东西,也就是说最少得七个极微。颂子中字数 
              有限制,所以用了“聚”。当说到这儿时,我们往下看,看外人怎么说。下面是 北印度迦湿弥罗国的毗婆沙师。
            

      迦湿弥罗国的国王是个佛教徒,国王好象是叫迦腻色迦王,不太准确噢。 当然,一个国家前前后后会有许多国王,我们是说这迦腻色迦王。他的师父就是 
              著名的胁尊者,胁尊者还是禅宗的第十代祖师,我记得是第十代,不过是否准确 也不敢十分的肯定,大家下去查一下《六祖坛经》。这个国王呢;他总是把出家师父请 
              到皇宫里来供养,每次供养过后都要请法师开示,这是印度的习惯。我们现在到 居士家去,吃过饭嘴一抹就走,在印度可不能这样,饭不能白吃,你得给人家讲 
              法的,讲不来还想吃饭~~你得掂量掂量,好吃难消化的。供养次数多了,国王 发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同一个事儿,不同的法师讲的都不一样。于 
              是国王问师父胁尊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胁尊者说,释迦牟尼入灭以后 ,佛教分了好多部派,十八部、二十部不等,虽然说有这么多派,但每一派都是 
              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分流出来的,你按照其中的任何一派修学,都是可以成道 的。这就是说,只要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