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鬼子和美国鬼子一个章法; 猛烈的炮火形成一道道弹幕;
把通往阵地的道路封锁得死死的; 别说人; 一只鸟也飞不过去。
可惜这没用。
那会儿朱玉荣他们已经打出很成熟的套路来了; 敌人阵地前
沿下全是早就挖好了的屯兵洞; 攻击部队第一天晚上就悄悄地进
到了洞里; 一边啃着压缩干粮; 一边看着敌人打炮; 随时准备发起
冲击。
其实敌人也知道这个; 可苦于没想出办法来应付; 白天又不敢
出阵地; 生怕被中国军队的狙击手给盯住。最后只好打懒主意; 在
突出的两个高地上设置了5 部探照灯; 把第七连的冲击道路照得
一片通明。没料到这却适得其反; 冲击部队从探照灯侧后照过; 反
而把守军照射得头昏眼花。
这就注定这黑卫团要成为朱玉荣们的下饭菜了。
两路冲击部队一上去; 伤亡小得连他们自己都吃惊; 第七连第
六班在班长段玉田带领下; 仅轻伤一个; 就一连打下7 个地堡; 消
灭43 个英军。
第四班更痛快; 冲上去很顺当地就打掉了地堡冲进坑道。
原想那会儿敌人打咱们坑道时在外面折腾来折腾去就是进不
来那个劲头; 咱打人家的坑道肯定是少不了一场血战; 结果一冲进
坑道里却发现里面的英国兵全坐在地上划十字。
944
开
国
第
一
战
一个小时; 黑卫团A 连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太不经打了!
按“ 有失必反”的规律; 黑卫团的反扑也就接踵而来。
这当然又是“ 送肉上砧”。
把上砧的肉给剁得差不多有一大堆了; 攻击部队也主动撤出。
苏格兰人被结结实实杀了个下马威。
3 个月之内; 朱玉荣和他的团队; 连败两个西方强国的王牌部
队; 打出了国威; 打出了军威。
中国旋风; 杀了西洋威风。
当然也不是每一处阵地争夺都很顺手。
那些虽有强大炮兵群掩护; 但侦察准备不周密的进攻都碰了
钉子; 像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七师第三四九团第三营对石岘洞东山
美步兵第四十五师第一七九团两个加强排的进攻战斗; 敌情侦察
不准、地形研究不够、战斗计划不细、步炮协同不好; 主攻分队正在
迅速接敌和开劈通路; 攻击出发阵地上却落下了自己炮火的近弹;
最后接敌时攻击力量已经大打折扣; 战斗打成胶着; 伤亡还很大;
最后不得不撤出战斗。毙伤俘敌50 余人; 自身伤亡却达123 人; 打
成了得不偿失的失利战斗。
不过人家第三十九军就是不含糊。
东山丢了的感觉; 北山找回来。
两个星期后; 还是这个团这个营; 认真总结了东山战斗的经验
教训; 经过充分准备; 在12 个炮兵连和两辆坦克的支援下向石岘
洞北山( 猪排山)发起进攻; 仅58 分钟就歼灭美步兵第四十五师第
一八○团一个加强步兵连; 把感觉找了回来。
主力还是主力!
这支王牌主力军的红军主力团第三四三团进攻老秃山时也是
先碰了个钉子。
这个高地是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无名高地; 位于朔宁以
东10 公里; 西北紧靠驿谷川; 标高250 米; 面积6。7 平方公里; 因在
945
第三十九章
张网设套
李长生猎杀坦克
避短扬长
耍清川扑击要点
中国军队控制的上浦防阵地以东1 公里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
援朝战史》中将其命名为“上浦防东山”。
这个高地是矮子里的将军; 俯瞰中国军队上、下浦防阵地; 受
到其威胁的中国军队官兵无不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急欲取之
而后快。1951 年夏秋季防御作战期间; 中国军队曾经反击过上浦
防东山之敌; 而且攻占了阵地; 却终因在对手优势炮火下不易固守
而撤出。
“敌人占领了这个高地; 对我们上、下浦防阵地威胁太大; 我们
一定要把它夺回来; 牢牢地守住它。”
一上阵地; 第三四三团团长耍清川就暗暗下定决心。
从6 月8 日起; 他就不断派出小部队出击; 一是侦察摸底; 二是
为了骚扰敌人; 不让敌人站稳脚跟; 中间曾经两次很轻松愉快地占
领了高地; 消灭了守敌; 然后主动撤出阵地。
那上边是美步兵第二师第二十三团的一个排。
耍清川觉得有把握了; 遂令于7 月4 日开始正式反击。
结果一打就打成胶着。
三路突击部队只有一路得手; 占领了部分阵地; 其余两路均失
手; 不得不撤出战斗; 突击队还吃了不少自己的炮弹。
团长耍清川很是懊恼。
这次战斗有8 个炮兵连支援; 突击分队第一营第三连是个很
有战斗力的红军连; 又有师侦察连一个排配合; 兵力、炮火都应该
说是准备得很充分的; 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呀!
是侦察不充分; 还是我的指挥出了什么问题?
耍清川思来想去一个晚上睡不着觉; 就跑到突击连第三连和
战士们一起探讨。
刚开始; 大家垂头丧气; 谁都不作声。
耍清川一看气氛不对; 先来个自我批评:
“仗没打好; 问题在我; 一打二打很容易; 三打就麻痹了; 感到
敌人也不过尔尔; 组织战斗和炮火也就随便了; 结果一打起来步炮
946
开
国
第
一
战
协同很糟糕; 让你们吃了不少自己的炮弹??”
大家一看团长姿态很高; 气顺了不少; 也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 轻敌; 侦察工作不充分!”
“ 连长只顾自己往前冲; 他和通讯员也冲上了山顶; 结果大家
被自己炮火捂住上不去; 他们也只好退下来??”
“ 敌人好像不止侦察报告的那么多; 后山有暗火力点??”
??
七嘴八舌议来议去; 耍清川心中形成了一个想法:
这次我得亲自去敌后侦察; 把情况搞明白。
第三四三团没打好; 第三四五团就跃跃欲试。
团长朱互宁跟副师长王扶之磨咕:
“ 他们不行; 让咱们上吧?”
王扶之磨不过他; 又想到第三四三团打了很久也该歇息歇息
了; 就打算让第三四五团接替第三四三团打这次反击。
刚把这个意思透露出去; 耍清川腾地一下就火了:
“ 这不是让人替我擦屁股吗? 这事儿没商量!”
耍清川和团政治委员王国英合计; 咱们红军团怎么能带着败
仗下山呢? 那不存心让咱从今后没法儿在这主力军里混吗?
“ 这次要打不下来; 杀我的头!”
耍清川跟副师长王扶之发狠。
经过一番准备; 耍清川决定出发到敌后侦察。
军长吴信泉很欣赏这样的指挥员。
但也很担心; 这毕竟是第一个到敌后侦察的团级干部。
“ 要拿出4 个炮兵连保障耍清川他们的安全!”
他对沈铁兵政委和王扶之副师长吩咐道。
与耍清川同行的是反击分队第一营营长姜玉清、师侦察参谋
孙振翼; 3 个人都穿着战士军服; 掖着两颗手榴弹。他们都很清楚:
这次钻到敌人鼻子底下; 一旦被敌人发现; 就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午夜时分; 耍清川一行绕过上浦防东山; 穿过将军洞; 在其侧
947
第三十九章
张网设套
李长生猎杀坦克
避短扬长
耍清川扑击要点
后的346。6 高地隐蔽下来。
天一亮; 上浦防东山的反斜面展现在他们眼前。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反斜面上密密麻麻全是刚筑起的地堡群; 数了一数有20 多
个; 看样子足有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这从正面侦察是看不到的。要
是一打起来; 这部分敌人就得不到炮火压制; 其防御就具有相当的
弹性; 一旦向我反击部队发起反击; 立足未稳的部队很难站住脚。
耍清川同时也瞅出了这帮少爷兵在土工作业方面的低能; 地
堡全是朝天洞; 一旦下起雨来; 他们就会像老鼠一样被灌出来。
一个大地堡上有两根天线; 这是指挥所; 打起来得先掀掉它。
姜玉清标上图。
路边有3 辆坦克; 可以作为攻击时的地标参照物。
根据来往运输车辆判断; 守军是一个加强连。
??
3 人看得起劲; 草丛中蚊虫也把他们叮咬得起劲; 一咬一个大
疙瘩; 还不敢用手拍; 只能悄悄地用手搓。好在军长叫安排的那4
个炮兵连不断地打炮过来; 他们才能抓紧机会使劲拍一阵。
“团长; 那边有两个家伙在往咱们这边瞅哩!”姜玉清提心吊胆
地提醒团长。
“ 不要紧; 注意点; 他们不会发现我们的!”耍清川安慰他。
不过他心里还是很紧张———不是担心自己; 而是担心在20 米
外警戒的孙振翼; 这家伙有时胆大沉着得让人哭笑不得; 有一次也
是到敌后侦察; 完成任务晚上本应回来; 可他在公路弯一个弹坑里
睡起觉来; 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白天; 这时连动也不敢动了。好
容易费了很大周折躲开敌人的眼睛; 钻到草丛里隐藏起来; 到天黑
才归队。
这家伙别又睡着了。
还好; 一直到晚上; 孙振翼都很警醒。
夜里; 他们悄悄地摸了回来。
948
开
国
第
一
战
这下耍清川心里真是有底了; 方案也出来了:
第一连在上浦防东山东北侧担任主攻; 第九连从正面助攻; 第
二连第一排和团警卫连担任阻援。师炮群58 门各种口径火炮和
坦克第一师7 辆坦克担任掩护。
战前; 班排连干部们在一起进行了沙盘作业; 担任攻击和阻援
任务的班; 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道路和位置。还两次到前沿勘察
了地形; 各种预案了然于胸。反击步兵分队到师支援炮群参观; 进
一步增强信心; 相互激励斗志。
步兵们边参观边说:“ 咱有这么强大的炮火; 打下无名高地没
问题。”
炮兵们握着步兵的手说“: 你们放心; 你们打到哪里; 我们炮火
支援到哪里。”
这气也就提起来了。
打响之前; 炮兵群用3 天时间进行了破坏射击; 用114 发炮弹;
摧毁了14 个地堡。
这下上浦防东山的美国鬼子没跑了。
7 月17 日夜21 时15 分; 四打上浦防东山战斗打响了。
战前; 耍清川把4 面红旗交给第一连的第二班、第九班和第九
连的第二班、第三班这4 个尖刀班:
“ 看你们谁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主峰!”
一打响自然先是炮火准备。
这回支援炮群的火力突袭短促、猛烈而又准确; 像疾风暴雨似
地倾泻到上浦防东山上; 前山后山的地堡、铁丝网都飞上了天。
发起冲击的信号弹也飞上了天!
4 个尖刀班扑向主峰。
这回步炮协同也非常紧密; 敌人还没钻出掩蔽部; 手榴弹就塞
进了地堡眼; 有几个美国兵刚从暗堡里钻出来; 就被一顿冲锋枪打
得血肉横飞。4 个班很快在主峰会合。
这当口后山又钻出来几辆坦克封锁住通往主峰的道路。
949
第三十九章
张网设套
李长生猎杀坦克
避短扬长
耍清川扑击要点
第九连立刻组织一挺重机枪和几挺轻机枪; 掩护第一连战士
崔文福和第六班副班长杨耀光上去爆破坦克; 把一辆坦克炸断了
履带; 一辆打起了火。
前后不过5 分钟; 战斗就结束了。
守敌美步兵第二十三团一个加强连被全歼。
这仗打得既干净又利落。
战后; 攻击部队指战员们联名上书; 要给他们团长请功。
耍清川团长因此而荣立二等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中; 团以上干部立功受奖的很
少; 这是从红军时期就传下来不成文的传统。在这支军队中; 干部
冲锋陷阵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勿需特别奖励。
当然为这个也给后人闹出了一些麻烦; 比如抢渡大渡河的“ 十
八勇士”就变成了“ 十七勇士”; 因为刨纸堆的书呆子们只承认《红
星报》上的立功受奖名单; 而不关心当时的实际战况; 楞是把后来
授衔中将、当时跟船指挥的营长孙继先给刨在“十八勇士”之外。
现在正史都写“ 十七勇士”; 活活委屈了人家孙继先。
志愿军总部非常重视这个优秀战例。
邓华副司令员指名要耍清川前往志司汇报。
当耍清川汇报完后; 在场的志愿军总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问
他:
“ 你知道敌人叫无名高地什么吗?”
“ 不知道。”
“ 老秃山!”
“ 怎么叫这个名儿?”
“这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中将在你们团四打无名
高地后; 坐飞机视察他们的阵地时; 看到无名高地被炮火打得光秃
秃; 脱口便道‘: 这哪是什么无名高地哟; 这成了老秃山啦!’”
不过耍清川的决心只实现了一半。
因条件不成熟; 老秃山占领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争夺; 还
950
开
国
第
一
战
是没能巩固; 在大量杀伤反扑之敌后; 主动放弃了。
后来第三四五团在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中又五打老秃山。
再歼美步兵第二师第三十八团一个加强连; 也是在坚持4 天4
夜后主动撤离。
直到1953 年3 月; 第四十七军第一四一师第四二三团六打老
秃山; 歼灭守敌哥伦比亚营大部并击退美步兵第七师多次反扑后;
才得以巩固。
一个阵地; 来回折腾了大半年; 大打了6 次; 才确定归属。
最后经不起折腾的是美国兵。
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将军算了一笔流水账:
年初; 第三十九军部队刚接防进入阵地时; 当面之敌为美步兵
第三师和美步兵第四十五师; 因接连遭到打击; 伤亡惨重; 被迫于4
月间撤出休整。
换上韩军第一师。
韩军第一师上来不到两个月; 其第十一团大部伤亡; 又把美步
兵第三师给换上来。而美步兵第四十五师第一八○团在7 个月中
被歼大部; 第一七九团被歼一部。又不得不换上美步兵第二师。
这就更没戏了。
美步兵第二师是整个美第八集团军中受中国军队打击最频繁
最沉重的部队; 是一支常败之师。早在第二次战役时; 其第九团就
几乎全团覆灭; 第二十三团、第三十八团也损伤惨重。第五次战役
中; 又被曾绍山的第十二军和秦基伟的第十五军打得鸡飞狗跳; 第
二十三团和第三十八团也差点被全歼。
这次换上阵来; 第二十三团又损伤1300 余人。
也就是说; 第三十九军没挪地方; 敌人却换了几茬。
这样打下去;“联合国军”这士气还怎么维持。
即或是不利于固守的地方; 中国军队争夺起来也吃不了大亏。
这是因为他们这个时期的战术指导思想已经非常明确; 战术
也很灵活; 对这类目标一般是能巩固就巩固; 不能巩固抓一把就
951
第三十九章
张网设套
李长生猎杀坦克
避短扬长
耍清川扑击要点
走; 不贪吃;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