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风-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他的命令下得还是有些晚了。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浅水清就已经通过种种方法掌握到了惊虹军的指挥效率和部队执行能力。
    战场之上,很多时候指挥官并不是没有好的办法解决问题,但关键在于……及时!
    不够及时的命令,等于没有。
    战争中从没有一种战术是无法可破的,即便是如浅水清,格龙特这般人物,要说他们用了什么招数打败了敌人,试问大家可有办法化解此招数,百分之九十九粗通军事的人都能说出一种甚至数种以上的办法。唯一的问题是,你必须事先有所准备,并在需要你做出决策的时候及时做出决策,而不是做事后诸葛亮。这恰恰是良将与庸才之间的一点重要差别。
    鲁青本身没能提前看到可能出现的状况,而在问题已经出现后,尽管他立刻做出了反应,但他的部队传令系统却太过效率低下,而他的部队执行战术变化的能力也远远不能和铁血镇这帮精英战士相提并论。指挥效率这个问题,已经成了惊虹军的死穴。
    尽管鲁青也曾想尽办法解决部队的行动效率问题,但是建立在科技落后的大时代背景下的战争,不是一两个天才就能解决的,至少浅水清面对这样的问题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兵团级别的大战,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战前的准备与各级将领的临战反应能力,而不再是临场指挥。而总指挥官要想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左右战局,他就必须有能力看到战场上半个小时以后发生的事,而不是如以往般只看到几分钟以后发生的事。如此,他的作战命令才能透过传令与执行上的障碍,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作用。”
    这段话,基本囊括了大兵团作战时的指挥神髓,即,面对神经反应迟缓的大部队,所有的命令,都必须根据其迟缓程度提前发出,哪怕你要指挥你的部队一起向前踏出一步,你可能都得提前半个小时发出这道指令,然后才能在半小时后看到这则指令的成功实行。倘若那个时候需要的是你的部队后退,而你的部队却前进了,那么很遗憾,你基本死定了。然而这种要求,只有少数能力卓越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良好的指挥官能够做到,对大部分将军来说,这太难太难。与其胡乱指挥,还不如让他们一窝蜂冲上去胡砍乱杀来得实用一些。就连浅水清都无法解决的大部队行动迟缓的问题;鲁青就更做不到了。
    因此,越是大规模级别的集中型会战,其作战方式也就越是趋向于简单化,复杂的战阵变化变得不再符合实际要求,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己的兵力优势才是取得胜利的第一要素。
    鲁青的标准,是三十万大军的战斗力,能正常发挥出来,实现一等于一的目的即可,而浅水清的要求,则是各部队配合作战,兵种阵形衔接务须巧妙,发挥出一加一大于十的效果,同时限制对方的发挥,让其一加一小于一。
    在这种情况下,鲁青的战前战术规划很简单也只能简单……将三十万大军分成数支部队,然后轮番进攻,理想结果就是只用两支部队就将对手彻底绞死这片人海风暴中。
    而浅水清则是一开始就采用了冒险至极的变阵旋击战术,制造出一个局部战场上的绝对优势!
    。。。。。。。。。。。。。。。。。。。。。。。
    此时的战场上,尽管鲁青已下达了右翼部队停止冲锋的命令,但事实是,当时战场上冯夏指挥的部队,已经在右路战场突进数公里之远。当冯夏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击溃敌右翼防线,正准备命令部队向铁血镇本阵发起进攻时,虎豹营和云字营两支骑兵部队却已经开始横穿整个战场,从其后方向他杀来,他们从侧翼冲进敌阵,以猛烈突击之势将冯夏的部队从后部分割成两断。
    与此同时,原本一直坐视前线部队死战,按兵不动的血风旗下的两个营还有灵风旗下的风字营三营骑兵,突然启动。
    这一启动,将整个大阵的重心顷刻间向左方移动而去。三营九千铁骑,在这刻化成漫天风雷,迎着冯夏军的部队狂猛杀去。
    原本被打得节节后退,看上去已挡不住敌进攻锋芒的山字营常岳部,在这刻竟重新发威,三支部队同时向冯夏的突前部队发动了如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冲击。
    突然遭遇来自三个方向的猛烈进攻,一下就被对手给打蒙了,冯夏放眼四周数公里战场上,几乎到处都能看见敌方的骑兵在向着自己纵横冲杀,肆意屠戮,苍血,在猛烈奔涌的人群中不住升腾绽放着,凄厉的惨呼和野性的怒吼,成为整个天空和大地唯一的主题。
    四面皆敌!
    除鹰扬旗和铁狮营负责死死抵挡住对方的进攻外,铁血镇几乎所有的骑兵和少量的步兵这刻都冲进了敌群中。近两万精英骑兵对三万被分割开的城府军步兵,这是一场典型的无悬念的屠杀。
    即使如此,浅水清还嫌不够。大量的弩车,连弩机等重型战争器械在这刻被佑字营战士推上左路战场,再配合以大批大批的弓箭手,他们的目标不是敌主阵中央,同样是这支陷入围困中的敌左前部队。
    冯夏的军队沐浴在一片腥风血雨式的杀戮下,在毫无防备之中,大批的精英骑兵已将汹涌如流的大写意澜流,从突破的一线拉广到整个阵营,瞬息间,苍茫壮阔的生命大野,驰涌起浑雄粗犷的力流,死亡咆哮和莽苍的血影,在炽烈的风野之中擎托起磨砺的金鸣。
    一批防御甲车也被推上了战场第一线,这些曾经在蓝草坡为浅水清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战车再一次派上了用场。之前不用它,是因为那个时候需要部队发起一次反冲锋,而这一次,成功实现“圈地”计划的鹰扬旗,他们的任务是牢牢守住这一线,坚决不放敌人过来,这些个大铁皮乌龟就算彻底发挥起作用来。它们的大屁股一蹲,就算彻底守死在地面上,在重装步兵和长矛武士的配合作战下,要想冲破这道防线,注定要付出鲜血和死亡的代价。
    浅水清几乎集中所有兵力全力打击被困在己方包围圈的惊虹士兵,他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在敌人冲过自己的防御线前,全灭这支部队。
    鲁青借助己方雄厚兵力的冲击梦想,就这样在浅水清的巧妙安排下彻底破灭,他的右路军被围,左中两路军,则遭遇鹰扬旗三营和重建的铁狮营士兵的凶猛拦截,陷入艰苦的攻坚战中。
    战争中最忌讳跟着对手的节奏去走,尽管鲁青已经在其后连续下达了多项指令,但是跟在浅水清的出招后面做应手,绝没有好果子吃。
    十万大军组成的凶猛浪潮,碰上以铁壁著称的战车防线,撞出一片汹涌巨浪,然而任你巨浪滔天,大坝却巍然不动。被铁甲包成一个个活动铁皮大罐头的重装士兵们,干别的不行,干这种拦路劫道的活却最是得心应手。
    这批曾经在战俘营里煎熬过漫长的艰苦岁月的战士们,正在用自己的血肉和武器,尽情发泄着心中的怒火,挥舞着复仇之刃,与敌人血战沙场,誓死不退一步。浅水清用他们拦截惊虹军,算是用对人了。相比之下,宗卓对汤守望的评价则十分中肯,中路军对鹰扬旗的强攻态势显然有所不及,仅从场面看上去,明明是负责防守的鹰扬旗看上去到更象是在进攻。。。。。。
    战事打到这一步,几乎已无悬念,外围的数十万大军进不来,好不容易冲进去的部队却被人凶狠的蹂躏屠杀。。。。。。
    鲁青的眼皮耷拉了下来,而与其遥遥相对的浅水清则缓缓吐出了一口长气。
    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此次的变阵旋击,其实在执行难度上远高于普通的旋击战术。以往的变阵旋击,都是建立在已经击溃一侧敌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虎豹营和云字营的冲击,却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完成。
    与历史上所有的变阵最大不同的一点就是,两营战士是在敌人的阵地上完成的此次变阵,是在敌人的刀枪剑斧的招呼下执行自己的旋击命令。很多时候当需要你向左侧旋转的时候,明明前方的阻挡力度更弱,你却必须向着更加危险的区域冲击,这就需要士兵有绝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以及非凡的执行能力。要在狂热的杀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一边奋勇杀敌,一边还要紧记主帅的吩咐。
    错非是如虎豹营云字营这般经历了无数血战的战士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使命,想必就连沙库而伦格龙特,也不敢轻言自己的部队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旋击。
    可惜啊,要是自己有足够的部队,本可不必采用如此冒险的打法;要是自己有更多的优秀骑兵,他就不必将敌左翼分割后再吃掉,而是可以直接一口气吞吃;要是自己的部队再多一些,自己或许就可以真得强攻本阵了。。。
    战争中没有如果。
    浅水清只能摇头苦笑。
    尽管浅水清为了这场大战预先准备了一支谁也没想到的伏兵,但是在战争真正展开之前,浅水清必须先用自己的部队打出一场让所有人看了都有信心的战役,如此才能确保雇佣兵部队不会临时反水。要知道,即使是对贪婪的雇佣兵们来说,一场能够取得胜利而只能得到少量金钱的战斗,依然比一场注定失败而能得到大笔财富的战斗有意义。他们可以为钱拼命,却不会为钱送死。
    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绝不是雇佣兵们的追求,而这就需要浅水清先给他们些信心,至少让他们看到,仅有三万人的铁血镇,同样能和对手打一个持平。
    而现在,浅水清超额完成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惊虹军左翼部队已经处在了败亡的边缘。
    今日一战,浅水清以三万铁血镇士兵迎击敌三十万大军,顺利包抄并消灭敌三万前锋部队,注定要给惊虹军一个难忘的教训。





    第六部 第一百一十章 中秋决战(4)
     更新时间:2009…6…16 21:21:37 本章字数:4792


    鲁大帅伸出去两个拳头,缩回来时还剩一个半。
    浅水清铜牙铁齿,噶蹦一下就咬掉惊虹军半只手臂,痛得鲁青撕心裂肺。
    这场战争从上午开打,打到黄昏时,冯夏部三万大军便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冯夏本人力战而亡。
    隔着战场上的铜墙铁壁,眼看着欲救无门,鲁青也只能无奈地下令鸣金收兵。
    今日一战,未能一战灭敌不说,反而被对手消灭己方三万余部队,浅水清局部战场上的指挥能力天下无双之名,确实不是拾来的。
    这一天的战斗,惊虹军一下子失去了三万三千名战士,其中三万人是被浅水清包了饺子,还有三千人则是在冲击鹰扬旗防线中战死的,相比对方的战力损失,铁血镇的损失就小得多了,战死一千余人,受伤两千众,基本没有伤及筋骨,主要损伤差不多都来自负责“抗洪救灾”的鹰扬旗。
    战场上数以万计的尸体,用成吨成吨的血浆书写着这场大战的记录,浅水清指挥铁血镇以一当十,获得了一次小范围内的战术性胜利,刷新了曾经的正面战场上以少击众的兵力悬殊对比记录。
    在观澜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记录,最高记录是当年的沙思汗大帝创造的一比四十八的胜利记录,不过那是在夜袭情况下进行的。正面战场决战的情况下,以少胜多的最高记录是一比十二,同样是这位天才统帅创下的,不过那时他带的是四万精英游牧骑兵,面对的是四十八万敌杂牌军组合。
    以一当十的正面决胜胜利记录,观澜历史上没有,当年的大梁帝国李飞,到是创造过以两万骑兵加六万步兵打败敌四十五万大军的记录,问题是他先采用了骑兵绕后突袭,然后步兵冲锋,最后再变阵旋击强攻本阵的做法取得的胜利,并不能算完全的战场正面决战。
    如今的沙库而伦格龙特在当年打败仲叔夜时,到是以二十万游牧骑兵直冲敌百万大军,但好歹正面还是有四十万己方部队牵引和配合自己。他的侄子发动的那场突袭,创造了一比九的以少胜多记录,但也是在突袭情况下。
    而圣威尔的斯波卡约在平定九国叛乱战役中,到是打出过一比十一的正面决战的大胜例子,问题是他当时带的是圣堂武士队,一万重骑兵,四万重步兵,这五万士兵的价格比其他同类士兵的价格要贵上数倍,单是他那一万重骑兵就足以让所有人眼谗,其战斗力足可顶三到五倍的轻骑兵。
    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要在正面战场上打出力量对比悬殊的以少胜多战役,其实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大获全胜的将军们,不是手里握着一张甚至数张奇袭或突袭的底牌,就是拥有着兵种和士气上的绝对优势。
    仅仅依靠阵形上的运作,就想打败一支正规大军,难度是异乎寻常的高,不仅要求指挥官对敌军行动判断准确,时机拿捏到位,更对士兵素质要求甚大。
    因此浅水清这一次所创造的,可以说是一份新的辉煌记录,但又不能说是记录。
    原因很简单,他固然是消灭了敌三万部队,但惊虹军主力犹存,尚未全败。战争不到最后一刻不见分晓,只要惊虹军一天未败,他这一战就不能算结束。即使他现在干掉敌三万部队,可如果后面他输了,那么前面的所有胜利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即使是记录到史书上,也只会说:天风历108年,浅水清自不量力,领铁血镇三万迎击惊虹三十万大军,小胜一场后,大败亏输,全军尽没。
    所谓的奇迹般的胜利,到这刻,就只能变成小胜一场。
    通过战前的种种布置,巧妙地运用指挥上的时间节点,使自己的每一次出击,都正击中敌方的要害处,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基点。但是接下来的战斗,能否再发挥出这样的战果,就难说了。
    鲁青毕竟不是笨蛋,他显然也已经看出了问题的所在,浅水清之前的种种安排,也渐渐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失误。
    问题是,他还有机会改正吗?
    。。。。。。。。。。。。。。。。。。。。
    夜已深。
    后军王帐中,依然***通明。
    那是惊虹朝中众官将仍在商讨今日战事。
    三十万大军与敌决战,结果一上战场就被人干掉三万,说是没伤筋动骨,这份损失还是让人心疼得要命。面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