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典到北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雅典到北京-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是一场极其失败的马拉松比赛,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荒谬!比赛组织者对外发布消息的工作非常迟缓,后勤工作也非常糟糕,运动员在比赛当天得不到必要的补给,而且没有任何保证公平比赛的措施。不仅如此,法国民众竟然连对观看运动都没有兴趣,外国运动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障碍赛,需要绕过和躲避众多的车辆。然而对一场障碍赛来说,25英里也太长了,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小麻烦而已。上一年从伦敦到布赖顿的比赛中的前3名连4英里都没跑完就放弃了。曾打破美国长跑纪录的著名马拉松运动员亚瑟o牛顿(Arthur 
Newton)坚持跑完了全程,结果比步行花的时间还要长。看来,一切都大错特错了。(选自《南伦敦越野赛杂志》的一次采访)   
  在赛前准备阶段,国外就已经产生了担忧,但这和各代表队抵达巴黎后遇到的困难不能相比,尤其是和美国队遇到的问题相比,更算不了什么了。参赛者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来参加的这届运动会仅仅是一次客串表演,在巴黎真正的主角是长达五个月的世界博览会。整个巴黎都看不到〃奥林匹克〃的标志,与奥运会有关的只有〃巴黎锦标赛〃和〃伟大的1900年博览会〃。而比这更糟的是组织者决定在星期日开始进行比赛,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卡斯帕尔o惠特尼(Caspar 
Whitney)领导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代表队竟威胁道:他们将抵制在安息日举行比赛。卡斯帕尔o惠特尼声称:〃没有哪个一流的美国俱乐部或运动代表队会在星期天举行运动会。〃但法国已经别无选择,因为7月14日(星期六)是攻陷巴士底狱纪念日,比赛只能推迟到星期日举行。美国方面的敌对情绪蔓延着,美国官方虽然对在星期天进行比赛表示愤慨,但却没有权力限制业余选手参赛。尽管上一届铁饼冠军罗伯特o加勒特和其他的队友都拒绝在星期天比赛,但在整个美国代表团内部却很难达成一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队员们同意在星期天比赛,立即遭到了同胞们的嘲讽,惠特尼指责他们是〃没有一点儿道德?则的笨蛋〃,并将这些人的名单发回美国。 
  
  小说家迦马o伯伊森(Hjalmar 
Boyesen)曾写道:雅典奥运会后,体格上占优势的美国人赢得了自信。美国人已经把奥运会看作一场宗教运动:一种将运动的力量融入到文化、宗教和政治原则中的尝试,就像英国的强身派基督教徒一样。可是在巴黎奥运会上,一些美国运动员却提出了相反的原则,即胜利者将被视为世界上最勇敢和最强壮的人。所以,13名参赛者中有5人决定为荣誉而战,他们中4个人取得了胜利。欧文o巴克斯特(Irving 
Baxter)取得跳高和撑杆跳高两项冠军,瓦尔特o图克斯伯里(Walter Tewksbury)和代表美国队参赛的加拿大人乔治o奥顿(George 
Orton)分获400米栏和2500米障碍赛的冠军,而阿尔文o克伦茨莱因(Alvin 
Kraenzlein)一人连夺60米跑、110米栏、200米栏以及跳远4个项目的金牌。   
  克伦茨莱因成为第一个在一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中获4枚金牌的运动员,而且这四项成绩都创造了奥运会纪录。他在体育和宗教两方面都成了名人因为安息日争议而声名狼藉。他在跳远比赛中的主要对手是世界纪录保持者、锡拉丘兹人迈耶o普林斯坦(Myer 
Prinstein)。资格赛在星期六、决赛却是在星期天进行,而普林斯坦已经宣布不参加星期天的决赛(虽然他是犹太人,但为了宗教的团结,他仍然决定不参加安息日的比赛)。在星期六的资格赛中,他以7。17米的成绩领先,根据当时的规则,这一成绩可以带到第二天的比赛。没想到克伦茨莱因参加了星期天的比赛,并最终以1厘米的优势夺魁。当得知克伦茨莱因获胜后,普林斯坦向这位宾州明星发出了挑战,却遭到了克伦茨莱因的拒绝。 
        

第15节:巴黎(2)         
  克伦茨莱因最终成为第一个现代奥林匹克意义上的人物,尽管短跑比赛是在博伊斯布拉格里加太罗尼亚公园不平坦的草地跑道上进行的(法国人拒绝用煤渣玷污他们心爱的公园),他还是创造了7秒钟的60米世界纪录、15。4秒和25。4秒的两项跨栏纪录、以及7。18米的跳远纪录。更重要的是,他率先使用两腿先后过栏而不是双腿同时跨栏的方法,引发了跨栏技术的革命。在取得骄人的成绩后,克伦茨莱因宣布退役,投身于〃更重要的事业〃。后来,他成了巡回赛教练,并前往德国,帮助德国队为1916年柏林奥运会做准备。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柏林奥运会被取消,他后来去了古巴。 
  
  克伦茨莱因最强劲的对手是美国立定跳远名将雷o尤里(Ray 
Ewry)。现代田径运动员不了解、也没有尝试过这一项目,但他的成绩就算放到今天仍然引人注目。他一直保持着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在1900年至1908年间共赢得10枚金牌(包括1906年在雅典举办的非正式的奥运会)。在巴黎奥运会上,他分别以1。65米、3。21米和10。58米的成绩轻而易举地获得立定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的冠军。 
  
  尤里完美地表达了顾拜旦的理念,即运动和健康是相关联的。尤里小时候曾患有风湿病,后来通过跑步和跳高才恢复了健康。他的病史使他的表现与众不同,他不用像其他人那样起跑,而是全靠肌肉的弹性完成每个动作。7月16日一天内就赢得了三枚金牌。 
  
  法国奥组委准备工作的糟糕程度在马拉松比赛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几乎没有什么新闻报道,奖牌获得者的名字及国籍竟然被弄混,造成了持续好几年的麻烦。马拉松冠军米歇尔o泰阿托(Micheal 
Theato)出生在卢森堡,在纪录册中国籍却是法国。最有希望获胜的美国选手亚瑟o牛顿(Arthur 
Newton)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然而他到达终点时却发现已经有三个法国人和一个瑞典人率先到达了。由于比赛路线的错误及管理上的极度混乱,沿途缺乏必要的引导标志,运动员在好几处地点都遇到了麻烦,甚至运动员是否按照规定路线跑完全程也无人知晓。泰阿托是一家面包店的送货员,他比出租车司机更熟知巴黎大大小小的街道,许多人认为他肯定抄了近路。在华氏90度(摄氏32度)的高温下,泰阿托怎么可能比众望所归的牛顿提前一个多小时跑完全程呢?另外一名法国人是埃米尔o尚皮翁(Emile 
Chanpion);估计他也知道捷径所在,因为他仅落后泰阿托4分30秒。位居第六的美国选手迪克o格兰特(Dick 
Grant)对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诉,声称当他正要超过泰阿托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泰阿托在赛后的几年内,都浑然不知自己已?成为奥运冠军。  
 
  尽管参加比赛的英国人不多,但值得一提的是,阿尔弗雷德o泰索(Alfred Tysoe)和查尔斯o贝内特(Charles 
Bennett)分别在800米和1500米比赛中成功夺冠。查尔斯o贝内特创造了4分6。2秒的世界纪录,领先法国选手亨利o德洛热(Henri 
Deloge)两三步的距离。美国队在23项田径比赛中取得了17枚金牌。普林斯顿的弗兰克o贾维斯(Frank 
Jarvis)在100米预赛中,以10。8秒的成绩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在11秒内跑完100米的运动员,这是美国选手第一次在草地上进行的比赛。在半决赛中与贾维斯纪录相持平的图克斯伯里(Tewksbury)在决赛中以11秒的成绩获得亚军。最有希望夺魁的乔治敦大学的亚瑟o杜飞(Arthur 
Duffey)在决赛中因为肌腱拉伤而退出比赛,不过两年后他以9。6秒的成绩在100码比赛中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并保持了24年。   
  观看比赛的观众非常少,尤其是铁饼比赛的观众更是少的可怜。由于组织混乱,以至于包括卫冕冠军加勒特在内的选手们几次都将铁饼掷到了稀稀拉拉的观众群内。匈牙利选手鲁道夫o包埃尔(Rudolf 
Bauer)最终获得了金牌。链球比赛竟然被安排在林荫道上进行,以至于链球?常挂到树枝上,美国队最终包揽了前三名。   
  最有代表性的混乱局面出现在撑杆跳比赛中:为了能让美国队参赛,比赛日期从星期天改到了星期一,后来又改回到星期天。不过这枚金牌还是被美国人巴克斯特收入囊中。由于不绝于耳的抗议声,比赛不得不在星期一重新来过。这一次,前一天去教堂礼拜的美国人丹o霍顿(Dan 
Horton)取得了胜利,成为新的奥运冠军。然而几天后,法国人又变卦了,宣布恢复巴克斯特的冠军地位,霍顿则收到一把雨伞作为补偿。   
  导致更为严重的混乱局面的是,法国人竟然举办了由职业选手参加的比赛,并颁发给获胜者250法郎奖金。最令人奇怪的事发生在双人划艇决赛中:荷兰队预赛时的舵手赫曼纽斯o布鲁克曼(Hermanus 
Brockmann)由于太重,在决赛中被一个不知名的至多10岁的法国男孩儿顶替,结果荷兰队取得了决赛的胜利,这个小男孩儿也成为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运动员。瑞典人在健美操比赛中大获全胜。持续5周的击剑比赛组织得更加糟糕,参赛选手甚至连比赛地点等信息都不知道,以至于当他们到达赛场后,竟然发现没有对手。这届奥运会没有拳击、摔跤和举重比赛。虽然法国方面声称有四百万人参加了巴黎奥运会,然而据估算,在任何一场奥运比赛中的现场观众从没超过1000人。 
  
  无论从哪方面看,顾拜旦的理想在这届奥运会上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重要的是,美国人通过比赛胜利获得了优越感,尽管这和顾拜旦对奥林匹克的理解即奥林匹克追求的是比赛的精神而不是结果相矛盾。 

第16节:冷战,热吵(1)         
  第50章 冷战,热吵   
  爱尔兰人基拉宁勋爵,第6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72…1980)。   
  〃我们将在这届大会上讨论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所面临的问题……除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外,执委会也已经征求了国际奥委会成员大会主席的意见。考虑到要向世界公开1980年奥运会的情况,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一些关键点作一回顾。 
  
  国际奥委会于1974年通过了在普莱西德湖和莫斯科举行奥运会的决议。协议的签署完全符合奥委会制定的规则。从当时世界的反映来看,这些决定被作为相互谅解的标志而受到了广泛欢迎。尽管当前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可悲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须忠实地履行1974年的协议。但不幸的是,自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政府就一直试图赋予其政治目的。我从来没有否认和忽视过政治的侵扰,但是我相信,抵制这些侵扰符合我们大家的利益。我们必须妥善解决德中两国的政治问题以及南非和罗得西亚的种族问题。我们一直力求以体育的观点去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为世界人民带来团结。 
  
  ……我们只能祈祷两大对立集团的领导人能够走到一起来解决他们的纷争,避免另一场世界性的大屠杀。我将继续谴责奥运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偏见产生的积累性后果对我们毫无裨益,相反我们的规则表明:〃奥运会是个人间的竞争,而非国家间的竞争。〃虽说如此,不论是在奥运仪式上还是在运动赛场上,国家主义的势头依然有增无减。对此,国际奥委会并非没有过错,甚至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此之外,就有关奥运仪式也存在不少误解。但事实上,就像奥运会一样,颁奖仪式和奖牌是国际奥委会的财产,而不是主办城市的。 
  
  我们居住在一个有着左右极权主义的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能说自己完全尊重人权并且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呢?……我希望那些有不同观点和情感的人不要利用奥运会来分割世界,而是要拿它来团结全人类。国际奥委会明年要在巴登…巴登举行第十一届奥林匹克大会,届时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各国奥委会、运动员联合会以及政府和非政府体育组织都将派代表出席……将讨论一些永久性的奥林匹克政策,包括运动员参赛资格、商业化、政治化以及奥运会的规模、举办和管理等……我现在邀请国务卿赛勒斯·万斯先生正式宣布第82届国际奥委会例会开幕。(大会致辞,普莱西德湖,1980年2月) 
  
  尽管基拉宁极力呼吁理性对待奥运会,但他和国际奥委会还是面临着众多的非议,他们所制定的协议受到了侵犯,而这种侵犯是以吉米o卡特政府的旗手万斯发表演讲的形式出现的。对外毫不掩饰自己政治目的的卡特徒劳地希望在大选中依靠前苏联最近对阿富汗的入侵捞取政治资本。 
  
  基拉宁是一个陷入麻烦中的非政治家主席。政治家们不会撇开国际奥委会,毕竟它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平台,能够吸引全世界观众的注意力。1977年的布拉格例会谴责了抵制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国家,不过并没有追加任何处罚。例会也对英联邦首相在苏格兰鹰峡会议上作出的决议表示欢迎,此决议表示将不会与南非进行任何体育交流。签署本项协议的包括新西兰总理罗伯特o马尔登,他曾出面改善了非洲人对奥运会的看法。在本届例会上,由加拿大和其他国家提出的延缓参加抵制事件的国家参加下届奥运会的提议被拒绝了,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再三提出的所有奥运会都应该在希腊举行的建议也被驳回。 
  
  英国奥林匹克协会(BOA)在1978年提出了〃没有运动员可以被剥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权利〃的决议,而这恰恰体现了《委员会主席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最终报告》(国际奥委会,1977年)的有关内容,这份报告也对〃政府阻止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行为〃表示遗憾。英国奥林匹克协会申明的宗旨成了它18个月后反抗行动的基石,当时它拒绝了玛格丽特o撒切尔首相发来的4封要求他们加入卡特的抵制行动的信函,并且驳回了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Lord 
Carrin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