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死亡的宝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指向死亡的宝藏-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科斯良久无语,最后说:〃你自己去办吧,但是,要小心,尽量小心!不要给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抓到把柄。〃
  对贝尔的才能,马科斯是放心的,他充当马科斯的打手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对付第一夫人伊梅尔达方面,贝尔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伊梅尔达虽然还是常常做出一些〃很不知趣〃的事情来,但总体说来,她已经较为听话了。在争夺山下奉文藏金的斗争中,贝尔也曾巧妙地让伊梅尔达不能过多地介入……正因为这些,贝尔始终能跟着马科斯。
  贝尔请总统放心,他一定会把事情办妥。
  他亲自出马,选了3个精明能干的人,组成了一个暗杀小组。这3个人,在菲律宾是出名的政治杀手,他们已无数次地组成〃三人小组〃进行暗杀行动;暗杀的对象,都是那些所谓的持不同政见者或者是像柯蒂斯一样让马科斯难受的人。
  6月10日这天,加上贝尔在内的4个人出发了。
鼻翼下的小黑痣
  他们像影子似地潜到了美国,在芝加哥下了飞机。
  4个人戴着墨镜,穿着西服,在芝加哥机场旋了一周,就随着人流出来了。他们走进了一家小酒馆,坐到最为偏远的角落里,要了几盘菜、两瓶白兰地,和其它一些食物。他们——尤其是贝尔——对这次暗杀行动充满了信心,因为柯蒂斯并不一个狡猾的人,他没有足够的警惕性,何况他们这次从菲律宾出发时,神不知鬼不觉,根本不可能走漏半点风声。马科斯没有给他们明确规定时限,也就是说,他们只要把柯蒂斯杀死就算完成了任务,(后来人们才得知他们的此次行动,不仅是刺杀柯蒂斯,还有别的目标。)4个人一边喝酒,一边以菲律宾语小声地交谈着。最后,他们商议的结果是,贝尔潜伏起来,作幕后指挥,杀人的事情,〃由3位富有经验的朋友去干〃。另外,他们还必须与这里的黑社会联系起来,只要这里的黑社会愿意帮助他们,要杀死一个柯蒂斯就如同杀死一只蚂蚁。
  饭罢,贝尔便在一处酒店住了下来,3位不知姓名的〃朋友〃出马,去与黑社会牵头联系。
  当时,芝加哥黑社会的头目名叫欧亨利,与大作家欧亨利同名。此人一头长发,左右脸上两块分明的刀疤,记载着他的功绩。菲律宾人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一处酒巴跟几个黑人姑娘鬼混。菲律宾人进去之后,首先递上了贝尔的名片,然后把他们自己的名片也递了上去。
  在欧亨利看来,柯蒂斯是一个小人物,如果不是近来媒体将其炒得沸沸扬扬,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柯蒂斯其人。当他得知来客的真正目的后,嚼了一下嘴唇,两手一摊。这是美国人惯常的动作——事情似乎有些难办。但菲律宾人什么也不说,他们从手提箱里取出了几百枚金质、银质和铜质的古钱币,密密麻麻地摊放在桌上。欧亨利明白,这些宝贝的价值,至少在l00万美元以上。
  事情很快成交,因为菲律宾人几乎开了个天价。不久,3人告辞,去向贝尔汇报。
  第二大凌晨4点,欧亨利带着他的人来到了他们事先约定的地点。来人的手提箱里,装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贝尔回避了,欧亨利把那颗人头往桌上一放,说:〃验货吧。〃
  3人把人头一看,什么也没多说,又给了欧亨利50万美元,这是贝尔事先交待的,不管他欧亨利提没提人头来,不管他提的是真柯蒂斯还是假柯蒂斯的人头,都再给他50万美元,这是保密费,他们不能让任何人说出有人在美国追杀柯蒂斯——美国人的新闻自由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就算马科斯用全部的山下奉文藏金作交换,也未必能封上美国媒体的口。
  当欧亨利等人离去之后,贝尔从幕后出来,他一眼就认出那不是柯蒂斯的人头。这个人的样子长得跟柯蒂斯确实很像,但是,柯蒂斯鼻翼下躲在右边鼻孔边缘那一颗小小的黑痣,这个人却没有。
  这也不能责怪欧亨利的手下粗心,因为那一颗黑痣很小,藏在鼻翼之下,照片上根本显现不出来;同样也不能责怪贝尔手下的3个杀手,因为他们在菲律宾根本就没有跟柯蒂斯接触过,不像贝尔,与柯蒂斯一起相处了很长时间;贝尔在跟他们研究柯蒂斯相貌特征的时候,不知是有意还是疏忽,他没有说出柯蒂斯鼻孔边缘的那颗小黑痣。
倒霉的刺客
  正当贝尔等人筹划再次采取行动之时,他们收到了国内送来的情报——柯蒂斯正在旧金山。
  贝尔等人到了旧金山之后,仍然立即与那里的黑社会组织挂上了钩。与在芝加哥一样,贝尔依旧呆在幕后。
  当地黑社会组织的头目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代号——〃旧金山〃。
  按照约定,贝尔手下的3名杀手到城西紧临海边的一个度假胜地与〃旧金山〃的人会谈。但这一次,他们却在自己主子的政敌面前暴露了身份。半路上,他们乘坐的汽车出了毛病,就在他们换车的那一刹那,一名来自菲律宾的流亡者认出了他们。这3个倒霉的家伙万万也没有想到,在美国的土地上,竟遭到了自己同胞的跟踪!
  第二天,旧金山各大报刊几乎同时登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来自马尼拉的3个有名的政治刺客已抵达旧金山!有些报纸甚至还登出了他们下榻的饭店……荣松首先看到了这条消息,并立即把它转告了柯蒂斯。
  事实上,那时候的柯蒂斯正在圣何塞。圣何塞是旧金山南部的一座城市,同属加利福利亚州,跟旧金山的距离相当近。柯蒂斯之所以到这里来,是想联系一笔业务,他确实不知道自己已经面临这样的危险。
  柯蒂斯感谢了荣松,立即改名换姓,逃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柯蒂斯来到的新地方是图森,这是美国西南边盼一座城市,城市不大,人口也不是大多,来这里的,大都是些对生活没有奢望的人,只要能好好地活下去,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因此,它成为柯蒂斯选中的一个理想的藏身之所。
  柯蒂斯给自己取了一个假名:约翰·丹费尔。现在,他再也不敢从事探矿和冶金行业了,必须放下他所热爱的工作,去找一个新的谋生之路。正如岛田川秀和松下明子当年一样,他命令自己在行为举止和思想情感上都不能是柯蒂斯,而是约翰·丹费尔。他本来是不留胡须的,但这之后,他留了长长的一把胡须,且去美容院将那颗代表其个人特征的病取掉了。他坚信,这时候,即便暗杀小组来到图森,也不会认出他来。他找了一个新的工作一一一补鞋匠。
  他在图森的一条小巷里摆了一个摊点,很有架式地做起了修鞋的生意。这方面,并不需要多少学问,对他这样一个摸惯了机械的人而言,学会补鞋是一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每天早上,大刚刚亮,他便按时将摊点摆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时才收工。很快,他补鞋的技术就相当高明,比别的几家补得都好,加上他态度谦恭、友好,很能拉拢顾客,大家都愿意到他这里来。但是,他常常对顾客说:这里,补得好的不只他一人,他的同行都补得好,他让顾客除了找他,也找找别的人。柯蒂斯这样做,是要获得人缘,他是个有特殊身分的人,不能得罪任何一个人,哪怕这个人仅是一个普通的小民百姓。别的鞋匠从未见过有这般器量的同行,对他都相当尊重。除了丢掉自己的专业、远离自己的亲人让柯蒂斯伤感外,他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他住在靠南边的一所房子里。房子并不大,但是,柯蒂斯一个人住己足够,如果说柯蒂斯白天很忙,那却并不是真的,他真正忙是在晚上。
  黄昏时候,柯蒂斯回到住处,换一套装束,立即到不远处的一家报亭买回当天的报纸。柯蒂斯给报亭的老板说,请每天给他留一份《菲律宾新闻报》,这份在旧金山出版的报纸,曾经登载过柯蒂斯的故事。虽是在美国,但它登载的有关菲律宾的消息,往往比菲律宾本上上的报纸更加及时,由于它不受马科斯独裁政府的制约,因此它的消息也比菲律宾本上报纸的新闻更加真实可信。柯蒂斯要这份报纸,主要是关注有关山下奉文藏金的报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该报登载山下奉文藏金的事情越来越多,报上说:马科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加快了挖掘山下奉文藏金的步伐,原因是那10余个国家的l00名〃将军〃逼迫他交出那些本属于他们的东西,马科斯想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把他要找的东西挖得干干净净。看到这样的消息,柯蒂斯总是冷笑。他不是怀疑报上消息的真实性,即使没有这样的报道,他也知道马科斯肯定不会放弃对山下奉文藏金的挖掘,他笑的是马科斯没有他柯蒂斯掌握的藏宝图,量他也挖不出多大个名堂来,不仅很难找到下山奉文藏金的确切位置,即使找到了,也不敢轻意去碰,除非他不想当总统,让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去送死。而马科斯不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当总统和发大财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报上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说每挖出一处山下奉文藏金,都会在宝物的旁边发现一个空空如也的精致的盒子,这些盒子制造得一模一样……来图森避难的时候,柯蒂斯什么也没带(连必须的生活用品也没来得及打包带上),但是,有一样东西他是不会忘记的,就是那172张藏宝图,他把藏宝图用油纸裹好,裹成很细的一绺,像一根木棒似的,然后,外面再用铁皮包住。
空盒子
  两个多月之后,柯蒂斯突然在报上发现了一条让他既震惊又高兴的消息。
  写这条消息的作者,是《菲律宾新闻报》一个有名的记者,以前写柯蒂斯故事在该报上发表的,就是此人。消息说,大约在半个月前,马科斯总统又派出了以贝尔带队的暗杀小组,前往美国,暗杀柯蒂斯。他们杀死了无数个柯蒂斯,但没有一个是真的。鉴于世界舆论的巨大压力,以及白宫方面的严厉申斥,日前,马科斯已招回了他的暗杀小组。
  吉加和巴尔莫雷斯没有看错,柯蒂斯的确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人,当他得知有好几个因长相像他的人冤死之后,心情十分沉重。可是,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不是凶手,他跟那些冤死的人一样,都是受害者,因此,他也不能过多地指责自己。同时,他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那就是马科斯终于招回了他的鹰犬。
  但柯蒂斯深知,他现在不能高兴得过早,他现在还不能是柯蒂斯,而只能是约翰·丹费尔!消息说,贝尔回国后官升一级,这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据说,贝尔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马科斯这样对待他,他必然更加卖力,说不定,他会组织更强有力的暗杀队伍,来取真正的柯蒂斯的人头。
  柯蒂斯依然老老实实地补鞋。
  他利用这一段心境较为宽松的时间,仔细地分析那172张藏宝图。以前在菲律宾的时候,他虽然也对这些图纸进行过深入研究,但是,功利性的趋使,使他无法静下心来。现在,他远离闹市,加上暂时摆脱了追杀,可以好好地把这些图纸研究一番了。
  越研究得深入,他越是发现日本人了不得。这些图纸,不仅标出了宝物的具体位置,而且,布局竟有一种飞扬的美感,这是许多设计者办不到的,何况他们是在那么紧张的环境里来完成这一使命。令柯蒂斯深感纳闷的是,为什么每挖出一件宝物,旁边就放着一个精致的空空如也的盒子呢?那种盒子,是不是他花20比索从菲律宾一位老人那里买来的那种?藏宝图上没有标出盒子的位置,无法从图纸上分析出那盒子的用途所在,但一个明显的道理是,那个空盒子一定包含着另一个秘密,说不定,这个秘密一旦被解开、比山下奉文藏金本身还要让人惊心动魄。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柯蒂斯逃亡时没有把那盒子带在身边。
  他便继续在那172张图纸上作文章。
  柯蒂斯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把每一张图纸拼在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个想法,是柯蒂斯灵感的启示。有一大,他在屋子里研究特雷莎2号藏宝点,无意之间,他把另一张藏宝图放在了旁边,当他将眼光从特雷莎2号藏宝图上移开,落在那另一张藏宝图上的时候,竟突然觉得这两张图纸在某些地方有相互勾连之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一种性质相类的联系,可以将他们拼凑起来。他这么试了试,发现的确可以拼凑,只是要将他们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柯蒂斯本能地认为,如果将172张图纸拼合在一起,一定可以构成一个特殊的图形,说不定,那个图形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也能够解释那个空盒子之秘。
  可是,每一张图纸都长1米宽0。5米,要将它们全部拼凑在一起,在柯蒂斯现在的住房里显然是办不到的,他这房子的总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也就是说,100张图纸也铺不下。他为此而苦恼,想了许多种法子也不能解决这一雄题。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图纸缩小复印。
  虽然街道上的复印点到处都是,可是,柯蒂斯怎么可能把它们送到那里去复印呢?他只有一张一张地进行手工缩微,把它们全都重新绘制在很小的纸片上,然后再来拼凑。
  柯蒂斯在向破译最大秘密的高峰迈进。
  他忙碌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将172张图纸描绘了下来,他兴奋得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一种要揭开某个巨大秘密的紧张和激动,一起向他涌来。
  当天晚上,他开始了拼凑。他按自己的预想,将图纸合在一处,结果,一片混乱,根本看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来。然后,他打乱顺序,重新进行组合,结果还是一样。他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用了好几种方法,都未能达到目的。
  第二天,他照常到摊点去补鞋子,尽管非常疲倦,但是,他不能缺席,因为有那么多人等着鞋穿;而且,他不想让自己的任何一点行动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议论。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钟摆似的按部就班地生活。
  一回到屋子,他又开始了工作。如果把172张图纸进行排列组合,他这一辈子恐怕也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