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浸玥回头一看,是许久未见的夏昭曦。
多日不见,夏昭曦还是原本的样子,依旧是一身锦衣,玉树临风地站在那里,嘴角依旧是邪邪的笑意,一双眸子看着江浸玥,里面烟波流转,让江浸玥觉得周身桃花朵朵开。
“浸玥妹妹,一月不见倒是不认识我了不成?”看着江浸玥打量着自己的眼神,夏昭曦打开折扇以折扇半掩面,羞涩地说道。
见到夏昭曦这样江浸玥有些无奈,明明很娇羞的动作由夏昭曦做出来却是卓骨风流,并无一丝女气,只会让你真的觉得再看下去便真的是对他的一种亵渎。
“只是数日不见觉得四皇子又俊美了不少。面若桃花,身形俊朗,想来这个把月过的是极为不错的。”江浸玥翻了个白眼说道。
“浸玥妹妹这么说可真是伤透了我的心。”夏昭曦忽然换了一副表情捂着胸口痛心疾首地说道:“我这一个月担心浸玥妹妹,寝食难安,生怕浸玥妹妹被那刺杀吓坏了。去看望浸玥妹妹之时还没有见到真身便被你那护住的丫鬟赶了出来,落了面子不说,只是凭的忧心。”
江浸玥想起却是是有这回事的,于是也说:“这个月来我确实是收到了不少惊吓,觉得哪里都充满了危险,甚至觉得只要我一出我的闺房就会遇到刺客,所以也不出门。我那丫鬟是得了我的命令守在门口,你也知道我平时性情乖张,我那丫鬟自然是不敢违抗我的命令。相对四皇子你众人皆知的容人之量,被你责罚几句总比被我杀了强得多。”
听着江浸玥的辩护,夏昭曦也便明白了江浸玥这是诓自己不让自己责罚采萱。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要是自己想责罚便责罚了,再者说来,就冲着江浸玥对那丫鬟的维护而打了六皇子,自己也不敢自找没趣地去动那个丫鬟。
“我并不是是非不分之人,也知道那丫鬟是忠心护主,事后我也想到了那天我擅闯女子闺阁是我不对。同时也替浸玥妹妹有如此丫鬟而高兴。”夏昭曦说道,一双桃花眼中不再是刚才的轻易流转,而是涌上了一抹认真,只是江浸玥看不清罢了。
“他日定聚英斋设宴向四皇子赔礼,并感谢四皇子牵挂之情。”得了夏昭曦的话,江浸玥自然也是要意思意思。
“那我可就等着浸玥妹妹的这顿饭了!”夏昭曦一挥手说道,抬头看了看天:“你看你我二人在这里说话都忘记了时辰,赶紧进宫吧,不然一会父皇该歇息了。”
江浸玥点点头,和夏昭曦一并往宫门内走去。
守门的御林军也听到了二人的谈话,也明白了此前的女子确实是平湘郡主无疑,不敢再做阻拦,只是退到一边跪地行礼恭送着二人。
------题外话------
初晴有些话说。
这篇文是初晴的第一篇,是初晴构思好久的。无论如何,初晴都会按照原本的构思写下去。
也许有的亲认为初晴的情节太慢,可是本来就是长篇,剧情是会慢慢的发展。
无论有多少亲在看,初晴都会一直写下去。
因为这是初晴给亲们呈现出的初尘和阿玥。
如果嫌初晴的发展太慢的话,亲们可以养肥了在看,初晴相信,不会让亲们失望。
感谢每一位支持初晴的亲,就算是初晴开了新文,这篇也不会草草完结,因为这是初晴的第一篇,初晴要对亲们负责,要对自己负责。
初晴写文图什么,只是有朝一日,上百度搜索,可以找到自己的文。
回过头来看看初尘和阿玥。
他们寄托了我的梦,是我十余年小说生涯的结果。
最后发现,原来为了梦想,我也曾奋斗过。
☆、第二十七章 再见故人
一进宫门,夏昭曦便对江浸玥说:“父皇的御书房距这里甚远,以你的脚力走过去恐怕是两个时辰以后了。”
听到夏昭曦的话江浸玥皱了皱眉。她并不知道皇宫的布局,否则当时她就选择一个离御书房近的宫门停马了。现在倒好,距离这么远,她又不能暴露自己会武功的事实,这可如何是好?
看出了江浸玥的忧虑,夏昭曦笑着说道:“不如我带你用轻功前去御书房如何?”
见到江浸玥黛眉蹙得更紧,便继续说道:“恐怕尚京许多人都知道了你已经回京之事,相干不相干之人恐怕都在赶去御书房的路上,你确定你不早点前去见到父皇稍微解释一下?否则到时一些老头子恐怕不给你解释的机会。”
江浸玥想想也是,这尚京向来都是藏不住秘密的地方。估计自己还没到城门口,便有人知道了自己已经回城的事情。于是同意了夏昭曦的建议:“带我去御书房。”
听到江浸玥的话夏昭曦勾唇一笑,拦起江浸玥的腰飞身而起,向着南边掠去。由于江浸玥的心思一直不在这里。也没有注意到夏昭曦的手放在自己腰上那一刻轻轻的颤抖。
江浸玥低头看着身下影影绰绰的树影,感受着脸上的风,知道了夏昭曦的速度是极快的,恐怕不比自己慢几分。
这夏昭曦的武功到底有几分?她以后一定要找一个机会好好试探一下。
夏昭曦伸手用宽大的衣袖遮在江浸玥面前为她挡去脸上的风,江浸玥心下一暖,这夏昭曦不愧是时常流连花丛之人,果然知道怎么照顾女子得女子欢心。就冲着这一份体贴,就比下了无数不将女子看重的豪门公子。
盏茶功夫,夏昭曦飞身落下,将江浸玥轻轻地放在地上。
江浸玥双足刚一落地,便听到了一个声音传来。
“四皇子果真是最先一步找到了平湘郡主,殿下对平湘郡主的关心果真是非常人可比。”江浸玥回头一看,便认出了这是谁——慎亲王府小王爷夏绍延。
“小王爷的速度也是不差的。”夏昭曦看着夏绍延笑着说道。
夏绍延依旧是一副冷冷的表情:“只是皇上有命,我才入宫,此前我并不知晓平湘郡主回京的消息。只是知道的便是皇命不可待,不敢有丝毫拖延。”
“小王爷果真是夏陵栋梁,就冲着这一分忠于皇命的心气就非普通官员可比,实在是让本皇子受益匪浅。”夏昭曦说着,当真是一副对夏绍延敬佩至极的表情。
“不敢,延不过是尽人臣之事罢了。”夏绍延虽然话语谦卑,但是神态并无丝毫谦卑之意。
果真是皇家人的风范,这是江浸玥的想法。
“只是不知慎王叔可要前来?”夏昭曦环顾一下四周,张口问道。
夏绍延摇摇头:“父王年事已高,实在不应深夜奔波,所以只有延一人前来,同时带父王向吾皇谢罪。”
“慎王叔一生为国兢兢业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功过世人心中自有评定,不敢因为慎王叔年迈而有丝毫不敬。谢罪二字实在是严重,就算是父皇知道怕也是不应的。”夏昭曦言语中对这年老的慎亲王满是敬重。
“吾皇明君,自然心中自由一番衡量。只是兹事体大,不怪父王如履薄冰。”夏绍延说着,看到一旁只是静静站着没有说话的江浸玥,拱手一礼说道:“平湘郡主大病初愈又受到了惊吓,延并未前去探望,望郡主恕罪。”
江浸玥微微屈膝还了一个半礼,浅笑着说道:“不敢怪小王爷,小王爷贵人多事,浸玥小小病情自然不敢叨扰小王爷。怕的是小王爷来看望浸玥,浸玥反而冲撞了小王爷。”
“郡主大病初愈,可真是谦卑的紧啊,和之前的平湘郡主实在是判若两人。若非延熟知,恐怕也是不敢认的。”
听到夏绍延的话江浸玥只是轻笑一声,要是以前自己失去记忆的时候,恐怕自己要心惊好久以为这夏绍延是发现了什么,但是自己恢复记忆以后便知道了自己便是原来的江浸玥,如假包换的平湘郡主,无论何种作为都是自己一人,也便没有什么害怕的想法。
“鬼门关走了一圈浸玥自然是要小心翼翼。唯恐一个不慎丢了小命。浸玥知道自己以前纨绔不化,但是扪心自问并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但却无端地招来了杀身之祸,浸玥不得不反省自身,是不是自己一个不小心祸从口出惹来了他人不快,竟然下此狠手。所以浸玥不得不小心翼翼,谨言慎行,求得自身平安。”江浸玥说着,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站在那里莹莹弱弱,是一个人看了都忍不住揪心。
“本宫也想知道到底是何人对郡主下如此狠手。此事仍在调查之中,郡主稍安勿躁,大理寺定会给郡主一个交代。”江浸玥听到这话转身,是太子夏昭晔。想着自己果真是闹大了事,这重要人物怕是都要来了。
“多谢太子殿下!”江浸玥说着,三人一并对太子行礼。
“免了!”夏昭晔轻轻一摆手,依旧是一副温润公子的样子,站在夏昭曦和夏绍延身边,端的是温润如玉,身上的气势并没有夏昭曦和夏绍延重,一国太子却是成了最不像太子的那个人。
“郡主不如让平湘王爷多派些人手在身边以防不测,或者是从大内调侍卫去也可以。毕竟郡主的安危不止是平湘王府在意,我皇家也是在意的紧的。”太子缓缓迈步,走到江浸玥面前说道。
江浸玥抬头看着夏昭晔,见他脸上流露出的是真正的关心,心下一暖说道:“谢太子关心,浸玥以后定然会向父王要人,浸玥可是最惜命的。”
夏昭晔似乎是被江浸玥坚定的语气取悦了,笑着说道:“你是姑姑的女儿,是御封郡主,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也别那么见外,就和毓晴她们一样称呼我为皇兄吧。”
江浸玥心思一动,知道夏昭晔这是承认了自己,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庇佑,无论如何他都是一国太子。现在让自己称他为皇兄,无疑是告诉众人,他是把她当妹妹的,以后要是有出了什么事,他这个太子还是可以顶一顶的。
“是,太子皇兄。”江浸玥乖巧地应了一声。别人对自己的好,自己当然是要接受,并且是要记在心里,有朝一日必定会报答。
太子笑着应了一声。
夏昭曦也摇着折扇,笑着说道:“浸玥妹妹可真是好福气,太子皇兄这四个字可不是谁都能叫的。”
“承蒙太子厚爱。”江浸玥回答的时候,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她忽然发现,自从三人见了她,说的都是她遭到刺杀受到惊吓卧病在床之事,谁也没有提她打伤六皇子触怒君颜之事。好像是几人今日齐聚的目的被淡忘了一般。
“我要进去见皇舅了,不知道皇舅现在是什么心态,这次我可真是闯了大祸了。”江浸玥说话的同时还配了一副懊恼不安的神情。看了看月色,好像几人寒暄半天夜色又深了几分。
“浸玥不必担心,父皇当日是大怒没错,但是这几日过去父皇的气还应该是消了一些。你只要态度好些承认错误,父皇便不会将你如何。毕竟父皇最宠爱的人就是你。”太子温声安慰着江浸玥。
“对,只要你态度好些便可。以前你闯那么多祸,父皇可曾怪过你一句?这次也不会的。”夏昭曦附和着说道。
“况且此事过不在你。六皇子不知轻重糟蹋了你的婢女。虽说是婢女,但也总归是一个姑娘。而且时候六皇子多次对郡主出言不逊,要是挨打也是咎由自取。”夏绍延也冷声宽慰着,丝毫不顾及六皇子的两位兄长在这里。
再看夏昭晔和夏昭曦,两人一副对夏绍延的话深以为然的样子,江浸玥不由得替六皇子叹息:六皇子,你有这样的兄长,该是何其不幸!
“浸玥明白,一定诚心认错。”江浸玥咬着唇角,一副下定决心的样子说道。
“趁着前朝大臣还未到,浸玥先进去与父皇说上一说。不然等那些个大臣到了,怕是由不得你解释了。”夏昭晔说道。
江浸玥点点头,转头看着前方高高的白玉阶,再看着上边宏伟的御书房,房顶的琉璃瓦在晚上也是熠熠生辉,映衬着白玉阶两边的盘龙和石狮,庄重大气,无形之中散发出一种威压,摄人心魄。
这皇家威压果真是与生俱来的。
江浸玥低低地叹息一声,抬步迈上了白玉阶。
☆、第二十八章 书房齐聚
江浸玥一边走着,一边看着白玉阶尽头宏伟的御书房,以及大殿前石雕的盘龙和雄狮,还有殿顶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吻兽。那散发出的的让人不有其主地膜拜气势,饶是江浸玥这种脑子中有现代思想的人,也忍不住为这种威严的皇家气势所折服。
提着裙摆,一步一步沉稳的走着,和前世参观故宫时的心境全然不同。那时的故宫是死物,只是空有金碧辉煌的外表却并没有内在的灵气。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实实在在的王权社会,这大殿里,真的有一位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
“皇上,平湘郡主到了!”看着江浸玥走上前来,站在门口的太监向殿内禀报道。江浸玥循声望去,正是上次自己进宫之时见到的太监总管李安。
“宣!”殿内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是!”李安低头称道,又转过头对着江浸玥说:“郡主请!”
江浸玥点点头,抬步上前,推开了御书房厚重的檀木门。
门虽是厚重却是无声,江浸玥走进去之后,李安已经将门再次关上,同江浸玥一起进来的一抹月光也被再次隔绝在外。
御书房内很是昏暗,偌大的御书房也只是在皇帝的案几上有几盏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那抹明黄色的暗影看不真切,但是却能知道是在伏案批阅奏折,看着面前高高的两摞奏折,江浸玥便知道皇帝已经批阅了许久。
平徳帝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但是,身为一个帝王,终身在这皇宫之中,不闻民情,不清民意,只是根据下手官员的折子来了解一下自己子民的生活状态。可是,狼毫在他人之手,如何挥毫泼墨都由他人定夺。他们可以把民不聊生写成国富民强,把烽烟四起写成是国泰民安,把颠沛流离写成是安居乐业,这也就注定是皇帝在某些方面确实是盲目的。所以,皇帝下达的某些命令也是不合时局的,更难为百姓谋福利。
而且,还有一些政令还没有下达到百姓手中之时就已经销声匿迹,这也是一个帝王的悲哀。江浸玥一直相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