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须忍痛楚之苦。凡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
皆宜审之。
诸发等证
下火法
属性: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赤辉广三分。若三分孔穴不中,不合得经络,缘荣卫经脉气
血通流,各有所主,艾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
诸发等证
用火法
属性: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差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
竹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木火内伤吐血,枳实火大伤气脉,
橘木火伤荣卫经络。有火珠耀日以艾亟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为良,凡人卒难备矣。次有
火照耀日以引之,便得火出,此火亦佳。若遇天色阴暗,遂难得火。今即不如无木火也,灸
人不犯诸忌,兼去久 ,清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后至疮愈易安,且无
疼痛。用蜡烛更佳,诸蕃部落知此八木火之忌,用镔铁击KT 石得火出,以艾引之,遂乃着灸。
诸发等证
候天色法
属性:凡点灸时,若值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 ,灸临时且停,候待晴明即
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恚怒呼骂,吁嗟叹息,
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诸发等证
定灸多少法
属性:凡灸头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若
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炷下,宜歇火气少
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炷数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诸发等证
定发际法
属性: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整齐,根据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先因疾患后脱落尽
发际,或性本额项无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
诸发等证
发灸疮法
属性:凡着灸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
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
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 灰火中煨熟,拍破,热熨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
自发,立坏脓出疾愈。
诸发等证
淋洗灸疮法
属性:凡着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温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驱
令逐风气于疮口内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退火痂后,用桃
树东南梢枝、青嫩柳枝皮二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此二味偏能护灸疮中诸风。若疮内
黑烂溃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汤,温温淋洗,灸疮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疮疼痛不可忍,多时
不较者,加黄连四味等分煎汤淋洗,立有神势。
诸发等证
贴灸疮法
属性:春取柳飞花如鹅毛者,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毛,取腹上白细腻者,蝥儿眼上者更佳。
诸发等证
骑竹马灸法
属性: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测,风
瘅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 发奶之属。先令病患凭几曲手男左女右,看臂腕节中间有一
偃孔,令把臂相对者以朱点定了(有图在后第
一),次用挺直其臂,如持弓之直,却见先来用朱点定偃孔处正在臂节横纹上,就以篾自横
纹贴肉量至中指肉尖而止,不过指爪(有图在后第二)。次用屈中指,侧看中节有两斜横缝,
就用篾压定截断,此是一寸,须量横纹各一则,乃各一寸也(有图在后第三)。次用竹扛一
条两卓子前后阁起,以毡褥被帛等藉定令稳,令病患脱去衣,解开衬裤带,骑定竹扛,用身
壁直靠,尾闾骨坐于竹扛上,两足悬虚,俱不要着地,悬身正直,要两人左右扶定,勿斜侧
僵曲,要以尾闾骨正贴在竹扛上,却就竹扛上用初头自臂腕量至中指肉尖,竹篾子自尾闾
骨量上背脊之心,尽其所压之篾而止。却用前所压横纹二寸则子横安篾尽处,用朱点定两
头是穴,相去各一寸也(有图在后第四),各灸五壮或七壮,艾炷及三分阔,以纸轴艾作炷,
十分紧实方可用。壮数不可灸多,不问痈生何处,已破未破,并用此法灸之,无不安愈。盖
此二穴心脉所起(忽遇点穴近疮,或正在疮上,不问远近,只要根据法灸之,切莫生疑),凡
痈疽只缘心火流滞而生,灸此二穴,心火实时流通,不过三日可以安愈,可谓起死救危,有
非常之功,屡施屡验。盖《素问》云∶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又云∶荣血不调,逆于肉理而生痈
肿,灸此二穴,心火调畅,血脉自然流通,胜于服药多矣。灸罢谨口味,戒房事,根据法将理,根据
前法一灸七壮了,经半日许灸,疮内流水甚多,觉火气游走,周遍一身,蒸蒸而热。再视正
疮舋肿已消减五六分矣,至第二日五更,艾火盛行,咽喉焦枯,口舌干燥,小便颇涩,四肢微
汗,略觉烦躁,当是艾火流通使然。遂投乳香绿豆托里散(方在后)。良久,诸证渐渐释去,
视其疮舋已消,第三日果安愈矣。俱灸,疮舋发异常,如虫行状,流清水,四五日方定,此诚
可谓活人良法也。仍服五香连翘汤(方在后),此以疏散郁毒之气,甚则转毒散(方在后),或
凡黄元,以防毒内攻(方在后)。更在识轻重缓急,分阴分阳而服药。或胶醋熨散,或膏药涂
贴,如外科常法治之(醋熨法在后)。
先曲手看臂腕节中间,有一偃孔便是。臂节横纹端的中心,令对坐,把臂之人以朱点定。
r第一图形p06…d42a12。bmpr
r第二图形p06…d42a13。bmpr
r第三图形p06…d42a14。bmpr
r第四图形p06…d42a15。bmpr
次用挺直其臂,如持弓之直,却见先来用朱点定偃孔处,正在臂节横纹上。就以竹篾自
横纹贴肉,量上至中指肉尖而止,不过指爪。
次用屈中指侧看中节屈处,有两斜纹,此是量寸法所用。两头各一寸之则以薄篾量二寸折断篾。
次解衣裤等,用身壁直靠尾闾骨,坐于竹扛上,两足悬虚,俱不着地,要两人扶坐,以尾
闾骨正贴在竹扛上,却就尾闾骨上用初头竹篾子量上脊背之心。盖所量之篾而止用朱点
定了,却用前所量二寸,则子横安点处,两头是穴。
次用纸轴艾令实切为艾炷,身壁直坐,即安艾炷,难安时微用津唾占粘之。略才曲身,
其穴便差,切不可曲身。
江西传得元本云∶余既躬获异效,深愿家家自晓,人人自理,不陷枉亡,亦仁人之用心
也。每恨婴此疾者,轻委庸人,束手待毙。余
目睹耳闻,不知其几人矣。此灸法流传数十载,但人每意其浅近而忽之,且以其灸法之
难,或疑而已之。今亲获异效,寻穷其原,如秦缓视晋侯之疾,确然知其在肓之上膏之下。然
攻达之难,药石所不至,寥寥千载,至唐而孙真人出焉,始洞彻表里,垂法万世,以膏肓穴
起人之羸疾,世皆称验。惟痈疽之酷,方论甚多,皆不保其全活。今予发明骑竹马灸法之
良,其殆孙真人发明秦缓膏肓之绝学,庶几脱人于虎口之危而奔人之急,当如拯溺救焚也。
膏肓之灸,固为良法,痈疽之灸,尤为效验。膏肓但能灸背穴于未危之先,而骑竹马灸实能
脱人之危于将死之际,故不得不委曲而备论之。盖此二穴正在夹脊双关,流注之所。凡人
荣卫周流,如环无端,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一万
三千五百息,昼夜流行,无有休息,故一日一夜脉行周身,共计八百一十丈。此即平人常经
之数,唯痈疽之疾,血气流滞,失其常经,况人一身荣卫循度,如河水之流,其夹脊双关乃流
注之总路,如河之正道也。皆自尾闾穴过,又复通彻百骸九窍大络,布达肤腠,无所不周。
灸法云∶凡痈疽只缘心火留滞。《素问》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云∶荣血不调,逆于肉理
则生痈肿。今此二穴所以为效者,使心火通流,周遍一身。盖妙在悬一身骑于竹扛之上,
则尾闾双关,流注不得。俟灸罢二穴,移下竹扛,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
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奇功异效盖原于此
也。且遍搜百家议论,皆以痈疽发背之患为最惨,如治法则专以当头灼艾为先尝,一日二日
三四五日灼艾者尚不保其全活,至十日以后,虽当头灸之无及也。然此法似未尽善,惟骑竹
马灸法,虽经日危甚,不问痈生何处,已破未破,一例灸之,无不全愈。此法最为简易,而效
验异常,真神仙垂世、无穷之惠也,但恨得之
之晚,慨念平昔观其长往者哽然在念,今遇此良法,躬获大验,岂收私秘,欲广其传,冀同志
之士,见而勿叹。或好生君子,转以济人,其幸尤甚。
又云∶余三十余年,每见患痈疽发背之疾甚多,十中仅得一二活者,惟是着灸早则犹有
可治之理。倘始末不能灼灸,则疮势引蠹,内攻脏腑,甚则数日而至于不救。要之富贵骄奢
之人动辄惧痛,闻说火艾,嗔怒叱去,是盖自暴自弃之甚者。苟不避人神,能忍一顷之灸,
便有再生之理,自当坚壮此心,向前取活以全肤体,不致枉夭,岂不诚大丈夫欤。
又云∶痈疽发背,要须精加度疗之于示危之先,庶收万全之效。勿以势缓而忽视,勿以
势急而怆惶。其势既见,不问其他,便先要隔蒜当头灸之,使毒发越于外,则不致内攻杀人
之速也。其患处当头得灸,便成疮口,良久火艾既透,则疮口滋润,或出恶水,痛势亦定,兼
服五香连翘汤。纵使未能顿减,其势亦少缓矣。更以骑竹马法灸之,则随即见效。若得疾
已过七日,则不须用蒜当头灸之,只用骑竹马法灸之,仍服五香连翘汤,甚则转毒散,立见
功效。此所谓要识轻重缓急也。
又云∶余亲以灸法灸人甚多,皆获奇效。如遇灸穴在所发之疽相近,则其灸罢良久便
觉艾火流注,先到灸处,其效尤速。若离所发疽边,则不甚觉其火气流注,灸疮亦发迟。然
痈疽在左则左边灸疮先发,在右则右边灸疮先发。盖艾火随流注行于经络使然也。灸者
宜预知此意,不须疑惑,但要根据法灸之,使毒散越,不致内攻,便有向安之望。
又云∶尝究痈疽之作,皆积微而至着。及其热之骤也,如山源之水一夕暴涨,不能小
决,使导乃筑塞之势则大决,伤人必多矣。势既奔冲,治之宜急,苟徒以猛烈之药外涂肌
肉,闭塞毛窍,使毒瓦斯无所从出,是谓闭门捕贼,必有伤主之害也。法当自外以火艾,引泄
毒瓦斯,然后分阴阳而服药可也。分阴阳服药说,备载绍兴官库所刊李迅与兴明州医家所
刊李世英痈疽方论。
绿豆乳香托里散方(托毒瓦斯不入心)
绿豆粉(一两) 乳香(半两)
上为末,和匀,生甘草水调下。
x国老膏方x(使毒瓦斯不入内)
甘草(大者,二两,细锉,长流水浸一宿,揉令浆汁浓,去尽筋滓,再用绢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
以瓷器收贮)
每服一二匙,和酒调服,白汤调下亦得,微利为度。
x五香连翘汤方x(疏散郁毒之气)
木香(三分,不见火) 沉香(三分,不见火) 连翘(全者,去蒂,三分) 射干(三分) 升麻(三
分) 木通(三分,去节) 黄 (三分) 楝(无叉附者,生用) 丁香(半两,拣去枝,不见火) 乳香
(半两,别研) 大黄(微炒,半两,锉) 甘草(半两,生用) 麝(真者,一钱半,别研) 独活(三
分,买老羌活用) 桑寄生(三分,难得真者,缺之亦可)
上十四味为粉末,和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服。并滓煎,用银器煎
药,入银一片同煎亦得。
x转毒散方x(利去病根不动元气)
车螯(紫背光浓者,以盐泥固济, 通红,候冷净取末,一两) 甘草(一两,生用) 轻粉(半钱)
上一处为细末,每服四钱匕,浓煎栝蒌一个,去皮,煎酒一碗调下,五更服,甚者不过二服。
x矾黄丸方x(专托毒不攻内)
白矾(一两,为末) 黄蜡(半两,溶开和白矾末)
上旋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元,用温酒和些煎熟麻油送下,不以时候醋熨法(未成
脓熨之则散,已成脓熨之则出)。
牛皮胶铫中略入水溶释,摊刷皮纸上,中心开一圆窍,如此作数片,却以胶纸贴疮上,
就以窍子出了疮头,以出毒瓦斯。用好酽醋以小锅煮在面前,令沸,用软布手巾段两条蘸醋,
更互熨之(用竹夹子夹上)。须乘热蒸熨数百度,就胶纸上团团熨,不住手,纸破再换。如痒
愈熨,切不可以痒而止。如有脓从窍中流,更熨勿歇,落熨三五日,不妨临时歇熨,时更以
好拔毒膏药贴之,仍出窍。子以泄毒瓦斯,其熨
时直候疮有血水来,痒止痛止,然后住熨,或要住熨而胶粘于背,可煎贯众汤洗之,即脱一
面熨了,一面看阴阳证随证用药,此法甚简而功甚大,委有神验,切不可忽。酽醋,即米醋也。
x鹭鸶藤酒x
李氏方云∶病痈疽人适有僻居村 ,及无钱收买高贵药材,只得急服鹭鸶藤酒。不问已
灸未灸,连服数剂,并用 法(方在后),候其疽破,即以神异膏(方在李氏集验背疽方论)
贴之。亦屡用取效应。发眉发颐发背,但是肿发,尽量多服,无不取效,前后用此医,田夫野老,百发百中。
《苏沈良方》云∶鹭鸶藤一名忍冬草,叶尖圆,蔓生,叶背有毛,田野篱落处处有之。两叶
对生,春夏开,叶梢尖,面色柔,绿叶微薄,秋冬即坚浓色深而圆,得霜则叶卷而色紫,开花
极芬芳,香闻数步。初开色白,数日则变黄,每枝黄白相间,故一名金银花。花间曳蕊数茎如
丝,故一名老翁须,一名金银股。冬间叶圆,浓似薜荔,故一名大薜荔。花气可爱,似末利、瑞
香辈。古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