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级军阶上一直呆到退休。所幸的是,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了。
八月中旬,第三师团奉命从本土紧急增援上海,第六联队作为师团前卫担任了突击登陆和扫荡吴淞口敌人据点的光荣任务。二十二日夜,第六联队两千官兵分乘一百七十艘橡皮冲锋艇,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在吴淞口南侧一点五公里处(现上港九区内)一举登陆成功,然后以十多辆坦克装甲车开路,沿着江边公路(现军工路一带,迅速扩展战果。中国守军的防卫本来极为薄弱,在日军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打击下,守军大部被歼,少数残敌向城里方向逃跑。第六联队的战绩受到师团长表彰。
二十三日,登陆日军受到来自浦东、浦西、嘉定三个方向中国军队的猛烈反击,中国飞机也频繁让动轰炸扫射日军滩头阵地,企图趁第六联队立足未稳一举将其赶下江去消灭。另据空中侦察飞机报告,至少还有两个师的中国军队正在向吴淞口方向运动。仓永大佐嘿嘿地笑起来。 〃……你们有谁知道,日清甲午战争前伟大的乃木大将在干什么吗?”联队长两眼炯炯有神地向他的部下发问。
〃……可能是步兵军官吧?〃有人不肯定地回答。 〃东乡呢?东乡元帅是什么军阶?〃联队长又问。
〃告诉你们,战争开始时乃木大将还在长州的家里务农,种水稻呢。〃仓水大佐在步兵学校做了十多年教官;对帝国战史了如指掌,〃……东乡元帅那时候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舰长,军阶中佐,但是战争打下来,他们都成为将军,变成举世闻名的帝国英雄。你们这些无名的军官,大队长、中队长,还有我,陆军大佐,都要向乃木和东乡学习,做光荣的帝国英雄!〃〃是!〃部下齐声回答。
联队长还有一句话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四十二岁的陆军大佐一定要在这场打败中国的战斗中争取当上一名受人尊敬的帝国将军。
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中国军一个团在炮火掩护下试探性进攻第六联队阵地,仓水大佐根本不把这些穿灰布军衣的中国草鞋兵放在眼里。他命令停止射击,把敌人放到几百米的近距离,然后坦克装甲车一齐发动,从正面向中国军队发起反冲击。两军相遇,如同两股强大的漩流或者沉重的雷雨云相撞。一霎时爆发惊天动地的轰响和厮杀。日军坦克战车搭载步兵如同钢铁洪流席卷大地,到处都有炮口喷吐火舌,步兵或跳跃跟进,或躲在车后射击。仅仅几十分钟,进攻的一团中国军就被打垮,第六联队击毙敌人数百人,自己仅损失几辆战车,伤亡十余人。〃失败的中国军队很快调整战术,更多的穿灰布军装的敌人好像乌云一样把第六联队团团包围起来。〃……你们正面敌人已达两个师,需要增援吗?〃师团长询问。〃报告,第六联队有信心打败敌人。〃大佐回答。 〃很好,师团以炮火支援你们,请务必不要轻敌。”
但是以后战斗的残酷程度大大动摇了日本指挥官的决心。中国人不仅人数占优势,炮火有所增强,他们士兵的顽强战斗精神也势不可挡地摧毁了日军阵地。两天过去了,第六联队官兵能够拿起枪战斗的还剩下百余人。战车大部被击毁,能继续战斗的只剩两辆。〃……师团主力正与敌人激战,请你们务必坚守阵地,援军即将到达。〃第三天,电话那一端传来的竟是帝国派遣军总司令松井大将的声音。
〃是!……第六联队决不辜负总司令的信任。〃大佐浑身一震,立正回答。
〃……仓水君请记住,我将在你们后方五百米运的阵地上注视你们,并遥祝你们取得胜利。〃 〃是!仓水联队无往不胜!〃
一股热流从联队长心头涌过。〃仓永联队无往不胜!〃这不仅是誓言,更是奇迹,以步兵一个联队(团,单独同敌人两个师的优势兵力作战,这样的事迹不是连伟大的乃木大将也没有做到过吗?
未来的帝国将军对创造奇迹充满信心。
这天傍晚,血红的落日辉煌地映照着中国东海之滨的黄浦江畔,日军第六联队全体官兵英勇战死。仓水大佐站在最后一辆装甲车上,亲自扣动机枪向敌人射击。一枚中国兵扔来的木柄手榴弹不偏不歪击中装甲车,〃轰〃地一响,车上的人被炸出老远。仓水大佐只觉得眼前红光一闪,轻飘飘的身体仿佛被一股强大的浮力托住,于是就像小鸟一样张开双臂快活地下向空中。一片灼热的巨浪蒸腾而起,黑暗像潮水一样从地下涌出来,很快吞没整个大地和天空……仓水联队全军覆没。
松井总司令在指挥部亲眼目睹了第六联队官兵英勇〃玉碎〃的壮烈一幕,不由得深为感动。他沉思良久,才对参谋长口述电令内容如下:
〃……东京大本营;敌军数倍于我,我帝国官兵英勇战斗战果累累,目前正在巩固登陆阵地……请求立即增援三至四个师团,否则派遣军将陷入攻击乏力无路可退之困境。〃云云。
仓水大佐是〃八·一三〃在上海战场阵亡的第一名〃日〃军联队长。为表彰该大佐英勇作战的功绩,日本军部决定追晋仓永辰治为陆军少将,授予金鸡三级勋章一枚。大佐如愿以偿。
福建泉州。
这是中国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一处天然深水良港,港内渔船云集,灯火密布。每逢汛期,来自台湾和大陆沿海各地的渔船都先赶到这里的妈祖庙烧香,然后才进入渔场下网捕捞。于是泉州城内昼夜灯火通明,港口人声鼎沸,商贾小贩好像成群结队的蚂蚁一样把刚刚捕捞上岸饱海鲜海产品运往内地。一九三七年八月,一年一度的秋季渔汛在人们祈祷声中悄然来临。虽然此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华北战事吃紧,上海滩也传出一阵紧似一阵的炮声,但是这里的人们生活依然平静。中国地大物博,北方打仗同南方捕鱼有什么必然关系呢?何况老百姓不是军人,不能因为打仗就不干活吃饭。因此这年妈祖庙里香火格外旺盛,祈祷丰衣足食岁岁平安的渔民烧完香做完祷告之后,就把渔网粮食生活用具搬上船去,然后告别亲人扬帆出海。至少在这年八月底以前,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整个中国沿海是风平浪静的,笼罩一片生产繁忙的和平气氛,仿佛战争只是陆地上的事,与海上的中国人无关。甚至有时担任护渔任务的中国舰艇与日本军舰相遇,双方只是怒目相视,各走各的航线,并不采取敌对行动。八月三十日,台湾海峡东经一百一十九度,北纬二十五度线附近海区,约有千余只来自浙江、福建和两广的渔船正在海面下网捕鱼,另有三艘悬挂青天白日国旗的中国海岸炮艇执行正常的护渔和巡逻任务。
上午十一时许,一架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的日军侦察机飞临渔区上空,盘旋侦察数分钟,然后掉头东去。此后又有日机飞临侦察,因为当时每天都有轰炸上海、南京的飞机从台湾机场起飞,渔民对此己经见惯不惊,何况渔汛期间,时间就是金钱,每一网撒下去都会捞起一个实实在在的丰收希望,所以人们对日机频繁飞临并未感到太多不安。约中午十二时,东北方向远处起了浅浅的烟雾,很快阳光照耀的地平线上出现一些隐隐约约的斑点,不久那些移动的灰色斑点就变成许多闪烁在粼粼波光里的船影,有目力好的人认出那是一支正在开足马力成战斗队形朝他们驶来的日本舰队。正在捕捞作业的渔民纷纷停止手中的活儿,惊讶地抬起头张望。他们看到,这些气势汹汹的灰蒙蒙的大家伙似乎都不怀好意,军舰上那些黑洞洞的炮口都抬起来对准了渔船。胆小的人悄悄收起渔网准备溜走,但是多数渔民自恃这里是公海渔场,公海是国际水域,不是中国或者日本领海,日本人敢在公海上对许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开枪开炮么?何况那儿艘中国小炮艇也把几管威武不屈的机关炮高高扬起,作出随时准备开火的战斗姿态。时间在不祥的对峙中悄悄溜走。
到了下午,日本舰队似乎决定离开这里,多数军舰继续向南开去,留下几艘驱逐舰也停止敌对行动,变成在渔场外缓慢游人。渔民松了一口气,料定日本人不过虚张声势,又纷纷抓紧生产埋头捕鱼。
晚八时许,一抹浓重的阴云遮盖了天际,海上起了小凤,朦胧的夜色渐渐笼罩渔场。劳作一天的渔船开始互相靠拢,油灯点亮了,生火做饭的炊烟也袅袅地升起来,渔场上有了许多悠长的人声和应答呼唤,暮色中的渔场到处闪动着和平时期特有的万点繁星般的渔火。但是一声尖利的炮弹呼啸划破了大海的静谧。
阴险的日本军舰开始炮击。随着军舰尾部红光一闪,第一发拖着长长哨音的炮弹迳直击中一艘渔船,〃轰隆〃声巨响,可怜的木船连同它的毫无防备的主人立刻被炸得粉身碎骨葬身大海。紧接着,日本军舰各炮齐发,无数颗高速出膛的炮弹在暗夜的空气里织成一张颤动的弧形大网,将整个渔场牢牢笼罩在一片死亡的火海之中。第一轮炮火之后,海面上三分之一的渔船不是中弹炸沉就是被水柱掀翻,剩下的渔民这才大梦初醒,扔掉还在水下的渔网和落水的幸存者,慌慌张张四散逃命。中国海岸炮艇在敌人头一轮炮火中不幸被击毁两艘,幸存的一艘开足马力,边开火还击边向泉州港口方向逃去。但是仅仅过了几分钟,日舰上的大口径舰炮便以精确射击埋葬了中国炮艇的生还希望,一群在空气中快活地撞来撞去的炮弹如同暗夜里吱吱歌唱的黑色蝙蝠,它们张开翅膀争先恐后地扑向炮艇并把它立刻炸成两段。接下来日本军舰摆出夜战演练的姿态,让全体官兵练习在夜间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快速捕捉和击毁海上活动目标的演练科目。第二天清晨,当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照亮了海面时,那支演练完毕的日本舰队已经穿过台湾海峡继续南下,在他们身后的公海上漂浮起许多被炮弹击毁的渔船残骸,和抱着木板随波逐流的幸存者。几天以后,日本飞机接连轰炸了泉州、厦门、广州等华南沿海城市和港口,一向远离战乱和生活相对富裕的南方沿海人民终于痛苦地认识到,战争不仅仅是中国局部而是所有中国人包括中国穷人和富人的共同灾难。日本帝国海军第三舰队第五分遣舰队司令官大熊正吉少将站在乘风破浪的〃加贺号〃航母上眺望。
〃加贺号〃是日本海军的骄傲,它是一艘日本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该舰放一九二八年在横须贺海军船厂下水,排水量三万八千吨,水线长二百四十米,宽三十二米,可搭载各型战斗、攻击、轰炸和侦察飞机五十二架(最多可载九十架)。早在一九二一年,当孙中山先生还在广州策划第一次北代和中国共产小组的代表还在南湖的游船上忧国忧民时,日本就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此后大约每隔二到三年,日本就有一艘航空母舰建造完毕编入现役。到中日战争爆发的一九三七年,日本已经拥有六艘大型航空母舰,和每年造舰船六十万吨的能力。而直到半个世纪以后也就是本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才从国外一些无从考证的传闻中得知,中国曾经试图从乌克兰购买一艘原苏联黑海舰队的航空母舰,据说此举引起东南亚国家普遍不安,因此未果,云云。现在,这艘漂浮在海面大约相当于十几层楼房高的庞然大物正全速向南开进,在它的两侧,浩浩荡荡排列着编队跟进的轻巡洋舰〃夕张号〃,驱逐舰〃吴竹号〃、〃若竹号〃、〃早苗号〃、“芙蓉号〃等二十余艘舰只。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强大也是亚洲唯一能同英美舰队对抗的黄种人的航空母舰突击群。第五分舰队原本在东海水域执行战斗任务,随着另外三艘日本航空母舰的到来和日本内阁宣布全面对华开战,大熊正吉少将就奉命率领他的分舰队前往华南水域执行封锁中国南海的战斗任务。前方进入珠江口水域。
根据情报,中国海军有一文小规模的广东舰队在这一带水域活动,其补给基地就设在广州和湛江。大熊司令官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国人的舰队,那些破破烂烂的浮在水面上的小玩艺儿难道也能叫军舰么?如果说四十年前甲午海战时两国舰队实力尚在伯仲之间,那么四十年后的一九三七年,日中海军实力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日本舰队共拥有各种大型水面作战舰只二百余艘,总吨位达到二百万吨,名列世界海军第三,而中国仅有区区中小型老式舰艇六十余艘,最大驱逐舰排水量仅四千吨,总吨位不足六万吨。二百比六,这就是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同如此弱小的敌人作战,简直是对帝国舰队的侮辱。大熊司令官就是怀着这样不屑一顾和忿忿然的心情发出〃开进珠江口,寻找敌舰并坚决击沉〃的战斗命令。司令官站在甲板上慢慢地移动望远镜。他看到中国南海风平浪静,烟波浩渺,倍大一个珠江口,竟连一条渔船的影子也看不见。
八月二十五日,帝国第三舰队总司令长谷川清代表日本政府下令对中国海岸线实行全面封锁,所有中国船只一律扣押或者予以击沉。短短一周来,他率领第五分舰队已经坚决地由北向南扫荡了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击沉击毁中国商船、货船以及渔船不计其数,舰载飞机亦一路猛烈轰炸了沿海城市和港口。然而作为战无不胜的帝国海军指挥官,他的雄心壮志不仅要把中国沿海变成无人区,他还要亲手抓住那些躲躲闪闪的小耗子,把中国人的小舰队打得浓烟滚滚,看着它们四分五裂沉下大海去喂鱼。水上侦察飞机回来报告,发现敌人广东舰队停泊在虎门附近水域,虎门炮台亦有中国海岸炮兵阵地。大熊司令官闻讯大为高兴,他亲自下达舰载飞机攻击命令,于是〃加贺号〃航空母舰很快掉头迎风,第一攻击波十二架舰载轰炸机相继从甲板上腾空而起。半小时后,第二攻击波十八架战斗轰炸机再次起飞,在航空母舰上空完成编队后向轰炸空域飞去。与此同时,司令官命令轻巡洋舰〃夕张号〃率领驱逐舰战斗群开进珠江内河,以舰炮向敌人炮台和港口轰击,务必堵住敌人舰队并将其全部击沉,不使一舰一艇漏网。这场一边倒的海空大战持续了一天。
在日本飞机和军舰狂轰滥炸中国人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