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邓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日:邓贤-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醒来后觉得似是而非;遂弃之脑后,不提。
  〃密斯摩,你真的相信蒋先生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吗?〃当汽车停在路边躲避空袭的时候,忧心忡忡的端纳先生用英语小声询问略显疲惫的宋美龄。
  蒋夫人忧郁的目光注视着正在天空中盘旋寻找目标的敌机,没有马上回答顾问的话。 接连几天的前线生活彻底搅乱了天人的心境。
  在上海的医院和红十字会,她看到成千上万的伤员很快挤满了狭小的病房,继而好像溢出来的血水一样将浓重的血腥味儿迅速蔓延到附近的街边和居民区。药品匮乏,医护人员不够,转移伤员的车辆奇缺,上海各界都被动员起来支援前线,许多大中学校的女学生志愿到医院当临时看护。但是前方受伤的官兵还是源源不断地抬下来。
  问题在于,这样的战争打下去,付出这样惨重的代价,中国的前途有希望吗?夫人是基督徒,基督徒诚然不愿意看到血腥的战争祸及无辜的人民,内心虔诚地为一切死难看祈祷,但是夫人毕竟又是统治集团的一员,她的个人和集团利益决不允许放弃抵抗,放弃抵抗就意味着付出更大的牺牲。因此当她在上海进行战地慰问和发表演讲时,她都是以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而不是圣母玛丽亚的面孔出现的。以蒋夫人为首的战地慰问团在上海大张旗鼓的慰问活动与其说是鼓舞士气,不如说是一种姿态,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决不屈服的意志和决心。在国内外记者云集的上海前线,蒋夫人的行踪自然十分引人注目,她在前线的一言一行都通过电波传遍全世界。但是端纳对九国公使团的游说却非常失败,顾问先生过高地估计了私人情谊的作用,各国大使所代表的国家利益决不会为个人情谊所动,因此他们都表示不愿意进深地卷入中日战争。只有美国大便答应提供部分药品援助以表明人道主义立场。当他们终于一无所获地离开噩梦一般血流成河的上海前线时,夫人陡然变得心情黯然,顾问先生的话无疑像小锤子敲到她颤抖的灵魂上。〃先生,我想我们会坚持下去的。〃夫人用英语低声回答。
  〃我看到中国人到处流血牺牲,我敬佩他们的勇气。请原谅我的冒昧,如果牺牲仍然不能取得胜利,那么这样的牺牲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是宁愿选择做粉身碎骨的玉石,不做卑贱的完整的瓦片。〃
  〃粉碎的玉石难过比瓦片更有价值吗?”端纳先生摊开双手,表示不可理解。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死观,先生,〃夫人平静下来,望着这个比她大二十几岁的父亲般的老朋友说道,〃我知道这不符合你们西方人的道德观,你们看重人的物质存在,我们则更看重人的精神存在。〃
  〃我的上帝!〃端纳轻声嘟哝道,〃密斯摩,我原先以为你到美国生活,上帝己经把你变成一个西方女人。现在我才明白,人的灵魂是不能改变的,你永远都是一个道地的东方女人。〃
  〃谢谢你,我的端纳叔叔,我们该上路了。〃夫人脸上终于浮现一丝疲惫的笑意,敌机远去,她挽起这位满头白发的外国顾问的手登车继续出发。
  这一天夫人的日程安排是返回苏州并在后方医院继续看望和慰问伤员。
  上海警备司令部派出全副武装的宪兵车开过,另有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派出的一个警卫排沿途护送,许多报馆记者得到消息都找关系搭乘军车随同采访。但是这天天气晴朗,日本人的飞机出动特别频繁,在公路上到处轰炸扫射过往车辆和行人。车队刚刚开进昆山地界不远,两架翅膀涂有膏药旗的日本〃三菱式〃舰载战斗机突然从一座小山坡后面窜出来,尖利的呼啸好像骤起的狂风掠过地面。目光敏锐的日本飞行员根本不用分辨就发现这支目标显著的车队,飞机在空中做了一个急转弯动作,追上汽车开始俯冲扫射。〃哒哒哒……〃一阵阵密集的机枪子弹在干燥的砂石路面上掀起呛人的生烟,高速旋转的穿甲弹头撞击在坚硬的岩石上迸绽出一串串耀眼的火花来。第一轮袭击立刻打翻了几辆军车。这一带路面宽阔,没有树丛竹林或者别的掩蔽物;车队暴露在无遮无拦的公路上好像一群惊慌失措的甲壳虫,因此只好开足马力企图逃脱敌机的紧紧追逐。在两架敌机的轮番扫射中,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蒋夫人的座车被机枪击中,狂奔的汽车突然冲出公路,仿佛一只失去控制的轻飘飘的小鸟那样飞离地面,被强大的惯性推动着滑行了大约十几米,然后重重地跌落在路基下面一片金黄而柔软的稻田里。车队全都被飞机驱散,中弹汽车起火的起火,歪倒的歪倒,公路上到处都有伤员痛苦的呻吟。端纳先生与夫人坐在同一辆车里,他被汽车翻滚的惯性抛出车门外时,不幸丢失了眼镜。等他终于摸索着找回一只镜片,他最先看见几步之外的水沟里,躺着那位血流满面人事不省的美丽夫人。这是发生在民国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三七年秋天淞沪前线的真实一幕。在天空一轮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下,本世纪上半叶万众瞻目的中国第一夫人如同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带着高贵的表情静静地熟睡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草木和落叶的腐朽气息包裹着她,使她的表情看上去有如天使般纯净和真实。〃密斯摩!……密斯摩!你醒醒!〃端纳吓坏了,用力摇撼蒋夫人,〃我知道你不会死,你还是个小姑娘对不对?……哦上帝。你能听见我的话吗?〃
  在中国秋天的田野上,金子一般明晃晃的阳光烘烤着澳大利亚人端纳的记忆,他开始回忆本世纪初认识宋耀如一家的经过。那时候宋美龄还是个不到十岁的扎着小辫的小姑娘,在花园的草坪上跑来跑去,把花瓣一样可爱的笑声尖叫声撒满屋前屋后。可是她现在长大了,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女人,她才三十多岁,怎么能这样不声不响就离开她的国家和人民呢?……他忽然听见一声轻微的呻吟,那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地心深处,夫人奇迹般地睁开眼晴,茫然而且陌生地望着他。
  〃哦好极了,我知道你是个勇敢的姑娘,你不会向那些可恶的小鬼子屈服对不对,密斯摩?〃端纳生气勃勃地笑起来。他看见夫人明亮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一颗晶莹的泪珠,就俯下身去小心地擦掉它。
  〃Thankyou!(谢谢)〃夫人微弱地说道。
  敌机终于飞走了,七零八落的随从这才纷纷寻过来,把夫人抬到安全的地方救护。不料夫人稍事休息后坚持要往苏州慰问,此后一连几天都令随从们心惊肉跳唯恐再遇上什么不测。再后来夫人回到南京住进医院,经检查摔断一根肋骨,另有多处内伤。这个案件直到抗战胜利后才真相大白。一个内奸把蒋夫人的车队路线报告了日本人,险些造成中国委员长婚姻家庭史上又一次不幸。宋美龄晚年移居美国,据说除了做礼拜多数时间都在医院治病,治疗包括淞沪抗战留下的肉体和心灵的种种创伤。第十一章 平型关报捷
  陕北洛川,著名的中共中央洛川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日军在华北的局部挑衅终于演变成中日全面对抗,紧接着〃八·一三〃国民党军在淞沪向日本人大举进攻,战争再度升级。消息传到洛川,使一直紧张注视局势发展的中共战略家军事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素以浪漫情怀和不拘一格著称的诗人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他目光炯炯遗巡地图上的大好河山,胸中荡起一股抑止不住的豪情,便朗声对他的同志们说道:
  〃……蒋介石这股祸水终于撞向日本人那边去了,他这回是想反共也腾不出手来,全国人民不会答应嘛!……从现在看,不是苏联,而是日本,帮助中国共产党有可能夺取政权……我早就对同志们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怕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只要游击战在广大农村发展起来,整个中国就会被我们从日本人手中夺过来。〃党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亲自上庐山参加〃庐山恳谈会〃并与蒋介石晤面,他接着从策略的角度理解主席的战略思想:
  〃……蒋介石对抗战的态度是消极被动的,他不想打,想搞和谈,以争取时间‘剿共’。我们发动全国民众来推动他,张学良杨虎城搞了一次‘西安事变'',迫使老蒋枪口对外,这样就为红军和我们党的生存发展赢得一次历史性的宝贵时机……刚才主席对局势作了高瞻远瞩的指示,我们每个同志,尤其是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同志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务必使我党在新形势下保持独立自主的革命原则。〃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红军将领们纷纷为形势所鼓舞,踊跃发言。 年轻好胜的红军大学校长林彪一鸣惊人:
  〃……既然国共合作,红军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到处打游击,东躲西藏……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在国内战争时期,我们已经可以整师整团地消灭国民党军队,日本侵略者有什么了不起!〃
  林彪的豪迈主张赢得许多将领,包括朱德、彭德怀的赞同。 毛泽东的眉头渐渐蹙起来。
  林彪无疑是红军中公认最能打仗最具军事才能的年轻将领之一:从井岗山到延安一路长征战功赫赫,深得毛泽东厚爱,二十四岁即被委以军团长重任。问题是作为军人的林彪并不理解政治家毛泽东关于〃保存实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的战略思想,并且他的发言还代表了红军将领中相当一部分人急于打大仗的急躁情绪,这就不能不便未来的中国领袖内心感到担忧。〃……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在这样情况下发生的:中国是个大而弱的国家,这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全部问题就从这里发生了。〃
  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从容不迫却不容辩驳地分析道:
  〃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决不能低估它,看轻它,同日本侵略者作战,不能局限于同国民党军队作战那套老办法,硬打硬拼是不行的……我们的子弹和武器都很困难,打了这一仗,打不了下一仗,这就是我们的家当。拿这点家当同掌握现代化重武器的日本人去硬拼,会是什么结局呢?〃结果恰好是蒋介石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借日本人的手消灭共产党。共产党削弱或者被消灭,只能证明我们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错误……
  〃……只有避免与日军进行正面的大规模作战,采取''麻雀满天飞''的办法,分散成小股,深入敌后,尽快扩大我党和根据地力量……〃
  伟人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毛泽东讲到灵感飞动处,不禁宏论滔滔,逻辑思维如钢铁般严密无懈可击。他仿佛看见他的老对手蒋委员长一张拉长的脸,和一双阴沉而又无可奈何的眼晴。
  〃……当国民党失败而我们根据地扩展,游击队壮大时,中国共产党将以中国解放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动员并率领全国人民取得胜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尚未取得政权的雄心勃勃的政党领袖对于中国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的精辟见解。好比一个功力深厚的围棋大师,抓住对手受制于意外情况的一步缓手,立即化解险情并且迅速积聚反攻力量。中国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中国以外的问题,即便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也不例外。国共两大政党暂时的联合如同两个同床异梦的宿敌;一个磨刀霍霍,另一个枕戈待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无论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不相信日本人能够灭亡中国,中国的问题最终还在内部解决,即姓〃国〃还是姓〃共〃的政权问题。军事家林彪并不完全信服领袖的理论。〃……国共第二次合作,全国人民对红军共产党期望甚高拭目以待,红军如果不能尽快同日本人碰一碰,打个漂亮的大胜仗,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呢?这岂不是等于共产党也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战胜吗?……〃毛泽东换了尘支纸烟,耐着性子试图说服将军们:
  〃……我的同志哟,我们还有三万红军,这是革命的种子,我们党要依靠他们去打江山,发展壮大,生根开花。如果农民把种子当饭吃掉,以后的情形会怎样呢?……我还是要强调,不能同优势敌人硬拼,改编后的红军不能一次开出去,而要循着不同路线,分成先后序列开往前线,以便有利于分散打游击,至少可以避免被国民党全部用在同一个正面战场上消耗。〃〃我拥护主席的意见,国共合作并不等于国共和平,所以我们要对国民党消耗红军力量的阴谋保持足够的警惕。〃操浙江口音的周恩来坚定地站在主席一边,并对红军将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抗日战争是长期的和艰苦的,我们必须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统一领导下,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以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争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的最后胜利。〃云云。林彪虽然慑于权威不敢与中央主席当面顶撞,但是他的内心对领袖的游击作风和军事才华始终是不服气和不以为然的。
  应该承认,军人打胜仗的勇气和欲望是天生的。
  在世界上所有军事词典中,所谓游击战都不过是鸡毛蒜皮,相当于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而真正的军事统帅拿破伦,库图佳夫,彼得大帝,他们指挥的都是真正的大规模战争──运动战,阵地战,攻坚战,大兵团集群作战,等等。这才是战争的本质,相当于正宗的纯文学。林彪是黄埔四期毕业生,是正规军人,所以他的心底一直埋藏着强烈的〃正规战情结〃。毛泽东呢?是没有上边军校的游击队长,是农民运动专家,他的全部创造和思想都离不开农民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在抗日战争的方针大计上,共产党政治家的〃游击战〃与军事家的〃运动战〃出现严重对立便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八月二十二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分别担任八路军正副指挥。
  八月二十五日,洛川会议结束,中共党史载:会议将全党思想认识和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统一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来。会议的另一个成果是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大会通过新的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