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相国拱,差你来行刺的 。”大臣摇首道:“我与高相国无仇, 
如何扳他?” 不肯扳诬高相国,如何怨诬戚总兵。辛儒道 : 
 “你这个人,煞是有些呆气。高相国为皇太后皇上所恨,所以 
逐他回籍,就是大学士张居正,司礼监冯保,统是与高有隙, 
若你扳倒了他,岂不是内外快心,得邀重赏么?” 大臣道: 
 “据你说来,我为高相国所差。我既愿受差使,岂不是先自坐 
罪么?”辛儒道 :“自首可以免罪。且此案由冯公审讯,冯公 
教我授你密计,你若照计而行,冯公自然替你转圜呢 。”大臣 
听至此处,不禁离座下拜道 :“此言果真,你是我重生父母哩。” 
辛儒把他扶起,复与他畅饮数杯,便出狱报知冯保。 

… Page 183…

明史演义                                                               ·572· 

      保即提出大臣复讯。大臣即一口咬定高拱,保不再细诘, 
即令辛儒送他还狱,并给大臣蟒袴一条,剑二柄,剑首都饰猫 
睛异宝,俟将来廷讯时,令说为高拱所赠,可作证据。并嘱使 
不得改供,定畀你锦衣卫官职,且赏千金,否则要搒掠至死, 
切记勿忘!大臣自然唯唯听命。冯保即据伪供上闻,且言内监 
陈洪,亦有勾通消息,已逮入狱中。一面饬发缇骑,飞速至高 
拱里第,拿回家仆数人,严刑胁供。居正亦上疏请诘主使,两 
路夹攻,高拱不死,亦仅矣。闹得都下皆闻,人言藉藉。 
      居正闻物议沸腾,心下恰也未安,私问吏部尚书杨博,博 
正色道 :“这事情节离奇,一或不慎,必兴大狱。今上初登大 
宝,秉性聪明,公为首辅,应导皇上持平察物,驯至宽仁。况 
且高公虽愎,何至谋逆,天日在上,岂可无故诬人?”居正被 
他说得羞惭,不由的面赤起来,勉强答了一二语,即归私第。 
忽报大理寺少卿李幼孜到来,李与居正同乡,当然接见。幼孜 
扶杖而入,居正便问道 :“足下曳杖来此,想系贵体违和。” 
幼孜不待说毕,就接口道 :“抱病谒公,无非为着逆案,公若 
不为辩白,将来恐污名青史哩 。”居正心中一动,勉强应道: 
 “我正为此事担忧,何曾有心罗织。”幼孜道:“叨在同乡, 
所以不惮苦口,还祈见谅 !”居正又敷衍数语,幼孜方才别去。 
      御史钟继英上疏,亦为高拱营救,暗中且指斥居正,居正 
不悦,拟旨诘问。左都御史葛守礼,往见尚书杨博道 :“大狱 
将兴,公应力诤,以全大体。”博答道:“我已劝告张相国了。” 
守礼又道 :“今日众望属公,谓公能不杀人媚人, 公奈何以 
已告为辞?须再去进陈,务免大狱方好哩 !”博乃道:“我与 
公同去,何如?”守礼欣然愿行,遂偕至居正宅中。居正见二 
人到来,便开口道 :“东厂狱词已具,俟同谋人到齐,便奏请 
处治了 。”守礼道:“守礼何敢自附乱党!但高公谅直,愿以 

… Page 184…

明史演义                                                              ·573· 

百口保他 。”居正默然不应。杨博亦插入道:“愿相公主持公 
议,保全元气。东厂中人,宁有良心?倘株连众多,后患何堪 
设想?”居正仍坐在当地,不发一言。博与守礼,复历数先朝 
政府,如何同心辅政,弼成郅治,到了夏言、严嵩、徐阶、高 
拱等人,互相倾轧,相名坐损,可为殷鉴。居正甚不耐烦,竟 
忿然道 :“两公今日,以为我甘心高公么?厂中揭帖具在,可 
试一观 !”说至此,奋身入内,取厂中揭帖, 出投博前道: 
 “公请看来!与我有无干涉!”全是意气用事。博从容取阅, 
从头细瞧,但见帖中有二语云 :“大臣所供,历历有据。”这 
 “历历有据”四字,乃是从旁添入,默认字迹,实系居正手笔。 
偏露出马脚来。当下也不明说,惟嗤然一笑,又将揭帖放入袖 
中。居正见一笑有因,猛忆着有四字窜改,只好支吾说道 : 
 “厂中人不明法理,故此代易数字。”守礼道:“机密重情, 
不即上闻,岂可先自私议?我两人非敢说公甘心高氏,但是目 
下回天,非仗公力不可 !”杨、葛两公,可谓有心人,看出破 
绽,仍用婉言,不怕居正不承。居正至此,无可推诿,方揖谢 
道:“如可挽回,敢不力任。但牵挽牛尾,很觉费事,如何可 
以善后呢?”杨博道:“公特不肯力任呢!如肯力任,何难处 
置,现惟得一有力世家,与国家义同休戚,便可托他讯治了。” 
居正感悟,欣然道 :“待我入内奏闻,必有以报两公。”两人 
齐声道 :“这是最好的了,造福故家, 留名史策,均在此举 
哩!”说罢,拱手告别。 
      居正送出两人,即入宫请独对,自保高拱无罪,请特委勋 
戚大臣,澈底查究。神宗乃命都督朱希孝,左都御史葛守礼, 
及冯保会审王大臣。希孝系成国公朱希忠弟,接了此旨,忙与 
乃兄商议道 :“哪个奏闻皇上,弄出这个难题目,要我去做? 
一或失察,恐宗祀都难保了 。”说着,掩面涕泣。正是庸愚。 

… Page 185…

明史演义                                                               ·574· 

希忠也惶急起来,相对哭着。一对饭桶,不愧难兄难弟。哭了 
半晌,还是希忠有点主意,令希孝去问居正。居正与语道 : 
 “不必问我,但去见吏部杨公,自有方法。”希孝当即揖别, 
往谒杨博,且语且泣。博笑道 :“这不过借公勋戚,保全朝廷 
大体,我等何忍以身家陷公?”希孝呜咽道 :“欲平反此狱, 
总须搜查确证,方免谗言 。”博又道:“这又何难!”当下与 
希孝密谈数语。希孝才改忧为喜,谢别而回,暗中恰遣了校尉, 
先入狱中,讯明刀剑来由。大臣始不吐实,经校尉威吓婉诱, 
方说由辛儒缴来,并将他指使改供事,略说一遍。是一个反复 
无常的罪犯,冯保也未免自误。校尉复说道 :“国家定制,入 
宫谋逆,法应灭族,奈何自愿引罪?你不如吐实,或可减免。” 
大臣凄然道 :“我实不知。辛儒说我持刀犯驾,罪坐大辟,因 
教我口供如此,不特免罪,且可富贵,谁知他竟是诳我呢!” 
说至此,大哭不止。 
      校尉反劝慰一番,始行复命。 
      适高氏家人,已逮入京,希孝乃偕冯保、葛守礼,三人升 
厅会审。明朝故事,法司会审,须将本犯拷打一顿,叫作杂治。 
大臣上得法庭,冯保即命杂治,校尉走过,洗剥大臣衣服,大 
臣狂呼道 :“已经许我富贵,为何杂治我?”校尉不理,将他 
搒掠过了,方推近公案跪下。希孝先命高氏家人,杂列校役中, 
问大臣道:“你看两旁校役,有无认识?”大臣忍着痛,张目 
四瞧,并无熟人,便道:“没有认识。”冯保即插嘴道:“你 
敢犯驾,究系何人主使,从实供来 !”大臣瞪目道:“是你差 
我的 。”保闻言大惊,勉强镇定了神,复道:“你不要瞎闹! 
前时为何供称高相国?”大臣道 :“是你教我说的。我晓得什 
么高相国?”又证一句,直使冯保无地自容。保失色不语。希 
孝复问道 :“你的蟒袴刀剑,从何得来?”大臣道:“是冯家 

… Page 186…

明史演义                                                               ·575· 

仆辛儒,交给我的 。”索性尽言,畅快之至。保听着这语,几 
欲逃座,两肩乱耸,态度仓皇。还是希孝瞧不过去,替保解围 
道 :“休得乱道!朝廷的讯狱官,岂容你乱诬么?”遂命校尉 
将大臣还押,退堂罢讯。 
      保踉跄趋归,暗想此案尴尬,倘大臣再有多言,我的性命, 
也要丢去,便即遣心腹入狱,用生漆调酒,劝大臣饮下,大臣 
不知是计,一口饮讫,从此做了哑子,不能说话。此时宫内有 
一殷太监,年已七十多岁,系资格最老的内侍,会与冯保同侍 
帝侧,谈及此事。殷太监启奏道 :“高拱忠臣,岂有此事!” 
又旁顾冯保道 :“高胡子是正直人,不过与张居正有嫌,居正 
屡欲害他,我辈内官,何必相助 !”原来高拱多须,所以称为 
胡子。保闻言,神色渐沮。内监张宏,亦力言不可,于是狱事 
迁延。等到刑部拟罪,只把大臣斩决,余免干连。一番大风浪, 
总算恬平,这也是高拱不该赤族,所以得此救星。拱闻此变, 
益发杜门谢客,不问世事。拱本河南新郑人,嗣后出仕中州的 
官吏,不敢再经新郑,往往绕道而去。统是偷生怕死的人物。 
至万历六年,拱方病殁,居正奏请复拱原官,给与祭葬如例。 
又似强盗发善心。惟冯保余恨未释,请命太后一切赐恤,减从 
半数。祭文中仍寓贬词,后来追念遗功,方赠拱太师,予谥文 
襄。小子有诗咏高拱道: 

            自古同寅贵协恭,胡为器小不相容? 
            若非当日贤臣在,小过险遭灭顶凶。 

      欲知明廷后事,且俟下回续陈。 

      冯保一小人耳,小人行事,阴贼险狠,固不足责。张居正 

… Page 187…

明史演义                                                               ·576· 

称救时良相,乃与内监相毗,倾害高拱,彼无不共戴天之仇, 
竟思戮高氏躯,赤高氏族,何其忮刻若此耶?设非杨、葛诸大 
臣,力谋平反,则大狱立兴,惨害甚众。居正试反己自问,其 
亦安心否乎?殷、张两内监,犹有人心,令居正闻之,能毋汗 
下。至于冯保讯狱,三问三供,世之设计害人者,安能尽得王 
大臣,使之一反噬乎?保益恚恨,且药哑王大臣,令之不能再 
说。小人之心,甚于蛇蝎,良足畏也!然观王大臣供词,令我 
心快不已,为之饮一大白。 

… Page 188…

明史演义                                                              ·577· 

    第七十三回 夺亲情相臣嫉谏 规主阙母教流芳 

      却说张居正既握朝纲,一意尊主权,课吏治,立章奏,考 
成法,定内外官久任法。百司俱奉法守公,政体为之一肃。两 
宫太后,同心委任,凡遇居正进谒,必呼先生,且云皇上若有 
违慢,可入内陈明,当为指斥云云。于是居正日侍经筵,就是 
讲解音义,亦必一一辨正,不使少误。某日,神宗读《论语· 
乡党篇 》,至“色勃如也”句,“勃”字误读作“背”字,居 
正在旁厉声道 :“应作勃字读。”神宗吓了一跳,几乎面色如 
土。同列皆相顾失色,居正尚凛凛有怒容。后来夺官籍家之祸, 
即基于此。嗣是神宗见了居正,很是敬畏。居正除进讲经书外, 
又呈入御屏数幅,各施藻绘,凡天下各省州县疆域,以及职官 
姓名,均用浮签标贴,俾供乙览。一日讲筵已毕,神宗问居正 
道 :“建文帝出亡,做了和尚,这事果的确否?” 居正还奏 
道 :“臣观国史,未载此事,只闻故老相传,披缁云游,题诗 
田州寺壁上,约有数首,有‘流落江湖四十秋’七字,臣尚记 
得。或者果有此事,亦未可知 。”神宗叹息数声,复命居正录 
诗以进。居正道 :“这乃亡国遗诗,何足寓目!请录皇陵石碑, 
及高皇帝御制文集,随时备览,想见创业艰难,圣谟隆盛呢 。” 
神宗称善。至次日,居正即录皇陵碑文呈览。神宗览毕,即语 
居正道 :“朕览碑文,读至数过, 不觉感伤欲泣了 。”居正 
道 :“祖宗当日艰难,至于如此。皇上能效法祖宗,方可长保 
大业哩 。”乃申述太祖微时情状,及即位后勤俭等事。神宗怆 
然道 :“朕承祖宗大统,敢不黾勉,但也须仗先生辅导呢!” 

… Page 189…

明史演义                                                               ·578· 

由是累有赏赐,不可胜纪。最著的是银章一方,镌有“帝赉忠 
良”四字。又有御书匾额两方,一方是“永保天命”,一方是 
 “弼予一人”。 
      居正以在阁办事,只有吕调阳一人,不胜烦剧,复引荐礼 
部尚书张四维。四维尝馈问居正,四时不绝,所以居正一力荐 
举。向例入阁诸臣,尝云同某人等办事,至是直称随元辅居正 
等办事。四维格外谦恭,对着居正,不敢自称同僚,仿佛有上 
司属吏的等级,平时毫无建白,只随着居正拜赐进宫罢了。卑 
屈至此,有何趣味。惟四维入阁后,礼部尚书的遗缺,就用了 
万士和。士和初官庶吉士,因忤了严嵩,改为部曹,累任按察 
布政使,并著清节,及入任尚书,屡上条奏,居正颇嫉他多言。 
会拟越级赠朱希忠王爵,士和力持不可,给事中余懋学,奏请 
政从宽大,被居正斥他讽谤,削籍为民。士和又上言懋学忠直, 
不应摧抑,自遏言路。种种忤居正意,遂令给事中朱南雍,奏 
劾士和,士和因谢病归休。 
      适蓟州总兵戚继光,击败朵颜部长董狐狸,生擒狐狸弟长 
秃,狐狸情愿降附,乞赦乃弟。继光乃将长秃释回,酌定每岁 
贡市,一面由巡按辽东御史刘台,上书奏捷。居正以巡按不得 
报军功,劾台违制。台亦抗章劾居正,说他擅作威福,如逐大 
学士高拱,私赠成国公朱希忠王爵,引用张四维等为爪牙,排 
斥万士和、余懋学等,统是罔上行私的举动,应降旨议处等情。 
居正自入阁秉政,从未遇着这种弹章,见了此疏,勃然大怒, 
当即具疏乞归。神宗急忙召问,居正跪奏道 :“御史刘台,谓 
臣擅威福,臣平日所为,正未免威福自擅呢。但必欲取悦下僚, 
臣非不能,怎奈流弊一开,必致误国。若要竭忠事上,不能不 
督饬百官。百官喜宽恶严,自然疑臣专擅。臣势处两难,不如 
恩赐归休,才可免患 。”说至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