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潞王常,亦自卫辉出奔,与由崧同至淮安。凤阳总督马士英, 
联结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四总兵,拥戴由崧,拟立 
为帝。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秉性忠诚,独言福王昏庸,不如 
迎立潞王。偏这马士英意图擅权,正想利用这昏庸福王,借他 
做个傀儡,遂仗着四总兵声势,护送福王至仪真,列营江北, 
气焰逼人。可法不得已,与百官迎入南京,先称监国,继即大 
位,改元弘光,用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王铎为大学士, 
马士英仍督凤阳,兼东阁大学士衔。这谕甫下,士英大哗,他 
心中本思入相,偏仍令在外督师,大违初愿,遂令高杰等疏促 
可法誓师,自己拥兵入觐,拜表即行。既入南京,便与可法龃 
龉,可法乃自请督师,出镇淮扬,总辖四总兵。当令刘泽清辖 
淮海,驻淮北,经理山东一路;高杰辖淮泗,驻泗水,经理开 
归一路;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黄得功辖滁 
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号称四镇。分地设汛,本是最好 
的布置,怎奈四总兵均不相容,彼此闻扬州佳丽,都思驻扎, 
顿时争夺起来。还是可法驰往劝解,才各归汛地。未曾遇敌, 
先自忿争,不亡何待?可法乃开府扬州,屡上书请经略中原。 
弘光帝独信任马士英,一切外政,置诸不理。士英本是魏阉余 
党,魏阉得势时,非常巴结魏阉,到魏阉失势,他却极力纠弹, 
做一个清脱朋友。至柄政江南,又欲引用私亲旧党,作为爪牙。 

… Page 413…

明史演义                                                               ·802· 

会大学士高弘图等,拟追谥故帝尊号,称为思宗,士英与弘图 
不合,遂运动忻城伯赵之龙,上疏纠驳,略言 :“思非美谥, 
弘图敢毁先帝,有失臣谊 。”乃改“思”为“毅”。先是崇祯 
帝殉国,都中人士,私谥为怀宗,小子上文叙述,因均以怀宗 
相称,至清廷命为改葬,加谥为庄烈愍皇帝,所以后人称崇祯 
帝,既称怀宗,亦称思宗、毅宗,或称为庄烈帝,这也不必细 
表。 
      且说马士英既反对弘图等人,遂推荐旧党阮大铖。大铖冠 
带陛见,遂上守江要策,并自陈孤忠被陷,痛诋前时东林党人。 
他本有些口才,文字亦过得去,遂蒙弘光帝嘉奖,赐复光禄寺 
卿原官。大学士姜曰广,侍郎吕大器等,俱言大铖为逆案巨魁, 
万难复用,疏入不报。士英又引用越其杰、田卿、杨文骢等, 
不是私亲,便是旧党,吕大器上书弹劾,大为士英所恨,遂阴 
召刘泽清入朝,面劾大器,弘光帝竟将大器黜逐。适左良玉驻 
守武昌,拥兵颇众,士英欲倚为屏蔽,请旨晋封良玉为宁南侯。 
良玉与东林党人,素来联络,闻士英斥正用邪,很以为非,即 
令巡按御史黄澍,入贺申谢,并侦察南都动静。澍陛见时,面 
数士英奸贪,罪当论死。士英颇惧,潜赂福邸旧阉田成、张执 
中等,替他洗刷,一面佯乞退休。弘光帝温谕慰留,且令澍速 
还湖广。澍去后,诏夺澍官,且饬使逮问。良玉留澍不遣,且 
整兵待衅。 
      弘光帝是个糊涂虫,专在酒色上用功,暗令内使四出,挑 
选淑女。内使仗着威势,见有姿色的女子,即用黄纸贴额,牵 
扯入宫。居然用强盗手段。弘光帝恣情取乐,多多益善。且命 
太医郑三山,广罗春方媚药,如黄雀脑、蟾酥等,一时涨价。 
阮大铖又独出心裁,编成一部《燕子笺》,用乌丝阑缮写,献 
入宫中,作为演剧的歌曲。复采集梨园弟子,入宫演习。弘光 

… Page 414…

明史演义                                                               ·803· 

帝昼看戏,夜赏花,端的是春光融融,其乐无极。乐极恐要生 
悲,奈何?刘宗周在籍起用,命为左都御史,再三谏诤,毫不 
见从。姜曰广、高弘图等,为了一个阮大铖,不知费了多少唇 
舌,偏弘光帝特别加宠,竟升任大铖为兵部侍郎,巡阅江防。 
曰广、弘图,及刘宗周等,不安于位,相继引退。士英且再翻 
逆案,重颁三朝要典,一意的斥逐正人,蒙蔽宫廷。史可法痛 
陈时弊,连上数十本章疏,都是石沉大海,杳无复音。清摄政 
王多尔衮闻可法贤名,作书招降,可法答书不屈,但请遣兵部 
侍郎左懋第等,赴北议和。此时中原大势,清得七八,哪肯再 
允和议?当将懋第拘住,胁令归降。懋第也是个故明忠臣,矢 
志不贰,宁死毋降,卒为所害。 
      清豫王多铎,遂率师渡河,来夺南都,史可法飞檄各镇, 
会师防御。各镇多拥兵观望,只高杰进兵徐州,沿河设戍,并 
约睢州总兵许定国,互相联络,作为犄角。不意定国已纳款清 
军,反诱高杰至营,设宴接风,召妓侑酒,灌得高杰烂醉如泥, 
一刀儿将他杀死,翻天鹞做了枉死鬼,但未知邢氏如何?定国 
即赴清营报功。清军进拔徐州,直抵宿迁,刘泽清遁去。可法 
飞书告急,南都反促可法入援。原来宁南侯左良玉,以入清君 
侧为名,从九江入犯,列舟三百余里。士英大恐,因檄令可法 
入卫。可法只好奉命南旋,方渡江抵燕子矶,又接南都谕旨, 
以黄得功已破良玉军,良玉病死,令他速回淮扬。可法忙返扬 
州,尚拟出援淮泗,清兵已从天长、六合,长驱而来。那时扬 
州城内的兵民,已多逃窜,各镇兵无一来援,只总兵刘肇基, 
从白洋河赴急,所部只四百人。至清军薄城,总兵李栖凤,监 
军副使高岐凤,本驻营城外,不战先降,单剩了一座空城,由 
可法及肇基,死守数日,饷械不继,竟被攻入。肇基巷战身亡, 
可法自刎不死,被一参将拥出小东门。可法大呼道 :“我是史 

… Page 415…

明史演义                                                              ·804· 

督师 !”道言未绝,已为清兵所害,戎马蹂躏,尸骸腐变。直 
至次年,家人用袍笏招魂,葬扬州城外的梅花岭,明史上说他 
是文天祥后身,是真是伪,不敢臆断。 
      南都殉难,以史公为最烈。 
     惟扬州已下,南都那里还保得住?清兵屠了扬州,下令渡 
江,总兵郑鸿逵、郑彩守瓜州,副使杨文骢驻金山,闻清兵到 
来,只把炮弹乱放,清兵故意不进,等到夜深天黑,恰从上流 
潜渡。杨、郑诸位军官,到了天明,方知清兵一齐渡江,不敢 
再战,一哄儿逃走去了。警报飞达南京,弘光帝还拥着美人, 
饮酒取乐,一闻这般急耗,方收拾行李,挈着爱妃,自通济门 
出走,直奔芜湖。马士英、阮大铖等,也一并逃去。忻城伯赵 
之龙,与大学士王铎等,遂大开城门,恭迎清军。清像王多铎, 
驰入南都,因是马到即降,特别加恩,禁止杀掠。休息一天, 
即进兵追弘光帝,明总兵刘良佐,望风迎降。 
      是时江南四镇,只剩了一个黄得功,他前曾奉命攻左良玉, 
良玉走死,乃还屯芜湖。会值弘光帝奔到,不得已出营迎驾, 
勉效死力。隔了一日,清兵已经追到,得功督率舟师,渡江迎 
战,正在彼此鏖斗的时候,忽见刘良佐立马岸上,大呼道 : 
 “黄将军何不早降?”得功不禁大愤,厉声答道:“汝为明将, 
乃甘心降敌么?”正说着,突有一箭飞来,适中喉间左偏,鲜 
血直喷,得功痛极,料不可支,竟拔箭刺吭,倒毙舟中。史公 
以外,要推黄得功。总兵田雄,见得功已死,起了坏心,一手 
把弘光帝挟住,复令兵士缚住弘光爱妃,送至对岸,献入清营, 
一位风流天子,只享了一年艳福,到了身为俘虏,与爱妃同解 
燕京,眼见得牺牲生命,长辞人世。江南一带,悉属清朝,遂 
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大明一代,才算得真亡了。点醒眉目,作 
为一代的结局。 

… Page 416…

明史演义                                                               ·805· 

      后来潞王常,流寓杭州,称为监国,不到数月,清兵到 
来,无法可施,开门请降。故明左都御史刘宗周,绝粒死节。 
鲁王以海,自山东航海避难,转徙台州,由故臣张国维等,迎 
居绍兴,亦称监国,才历一年,绍兴为清兵所陷,以海遁入海 
中,走死金门。唐王聿键,前因勤王得罪,幽居凤阳,南都称 
帝,将他释放,他流离至闽,由郑芝龙、黄道周拥立为帝,改 
元隆武。明贼臣马士英、阮大铖二人,私降清军,导入仙霞关, 
唐王被掳,自尽福州。马、阮两贼,也被清军杀死。马、阮之 
死,亦特别提明,为阅者雪愤。唐王弟聿,遁至广州,由故 
臣苏观生等,尊他为帝,改年绍武,甫及一月,清军入境,聿 
□又被掳,解带自经。桂王由榔,系神宗子常瀛次子,常瀛流 
徙广西,寓居梧州,南都已破,在籍尚书陈子壮等,奉他监国, 
未几病殁,子由榔曾封永明王,至是沿称监国,寻称帝于肇庆 
府,改元永历。这永历帝与清兵相持,迭经苦难,自清顺治三 
年起,直熬到顺治十六年,方弄得寸土俱无,投奔缅甸。居缅 
两年,由清降将平西王吴三桂,用了兵力,硬迫缅人献出永历 
帝,把他处死。明室宗支,到此始尽。外如故明遗臣,迭起迭 
败,不可胜记,最著名的是郑芝龙子郑成功,芝龙自唐王败殁, 
降了清朝,独成功不从,航海募兵,初奉隆武正朔,继奉永历 
正朔,夺了荷兰人所占的台湾岛,作为根据,传了两世,才被 
清军荡平。小子前编《清史通俗演义 》,把崇祯以后的事情, 
一一叙及。清史出版有年,想看官早已阅过,所以本回叙述弘 
光帝,及鲁、唐、桂三王事,统不过略表大纲,作为《明史演 
义》的残局。百回已尽,笔秃墨的情景,小子不忍割爱,杂录 
于后,以殿卷末。 
      诗曰: 

… Page 417…

明史演义                                                               ·806· 

            盈廷抛旧去迎新,万里皇图半夕论。 
            二百余年明社稷,一齐收拾是阉人。 
            画楼高处故侯家,谁种青门五色瓜? 
            春满园林人不见,东风吹落故宫花。 
            风动空江羯鼓催,降旗飘飐凤城开。 
            将军战死君王系,薄命红颜马上来。 
            词客哀吟石子冈,鹧鸪清怨月如霜。 
            西宫旧事余残梦,南内新词总断肠。 

      本回举三桂乞援,清军入关,闯、献毙命,南都兴废,以 
及鲁、唐、桂三王残局,统行包括,计不过五千余字,得毋嫌 
其略欤?曰非略也。观作者自道之言,谓已于《清史演义》中 
一一叙明,此书无庸复述。吾谓即无清史之演成,就明论明, 
亦应如是而止,不必特别加详也。盖明史尽于怀宗 ,《明史演 
义》,即应以怀宗殉国为止,后事皆与清史相关,当列诸清史 
中以分界限。不过南都半壁,犹可为明室偏安之资,假令弘光 
帝励精图治,任贤去邪,则即不能规复中原,尚可援东晋、南 
宋之例绵延十百年,谓为非明不可得也。自南都破而明乃真亡, 
故本回犹接连叙下。至如鲁、唐、桂三王,僻处偏隅,万不足 
与满清抗衡,约略叙及,所以收束全明宗室,简而不漏,约而 
能赅,全书以此为终回,阅者至此,得毋亦叹为观止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