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政治史-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895年开展了宣传运动。 

     “宣传运动”是一场和平的、争取改革的运动。它的目标是:使菲律宾 

成为西班牙的一个自治省,并在西班牙议会中有代表权;实行教区非教团化 

或菲化;菲律宾居民与西班牙居民权利平等;菲律宾人应有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等自由权利。宣传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人物是何塞·黎刹(1861—1896 

年)。 

    黎刹生于内湖省卡兰巴一个有中国血统的家庭。1882年赴欧洲学习。他 

和流亡的菲律宾爱国志士一起,开展宣传运动。他写了长篇小说《不许犯我》 

 (1887)和《起义者》(1891),激励菲律宾人民为自由而斗争。 

     1889年1月12日,菲律宾知识分子和一些西班牙自由主义者在马德里 

成立了西班牙——菲律宾协会。1889年2月出版了《团结报》。《团结报》 

传入菲律宾后,深受欢迎,对启发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起了很大作用。 

     1892年6月,黎刹回国。7月3日在马尼拉创立菲律宾联盟。由黎刹撰 

写的联盟章程的宗旨是:把菲律宾群岛结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发展民 

族经济;防止一切暴力和不平;研究改革的实施等等。联盟成立才4天,西 

班牙殖民当局就逮捕黎刹并将他流放到棉兰老岛,菲律宾联盟被解散。1896 

年12月30日黎刹被处死。临刑前他写下绝命诗《永别了,我的祖国》,他 

写道:“方见天际破晓,我即与世长辞,朦胧夜色已尽,光明白日将至。” 

① 

     宣传运动在揭露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唤醒菲律宾人民起来斗争方面起了 

启蒙作用。 

      (2)卡蒂普南 

     1892年7月7日,A。博尼法西奥①等人在马尼拉工人区创立了反对西班 

牙殖民统治的秘密革命组织——卡蒂普南。卡蒂普南是他加禄语“协会”的 

音译,全名是“最崇高、最受尊敬的菲律宾儿女协会”。其宗旨是把菲律宾 

人民团结起来,以武装斗争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使菲律宾获得独立。博尼 

法西奥亲自起草了《卡蒂普南十诫》。由于受到天主教的思想影响,提出“全 

心全意爱上帝”。但是,他们能把爱上帝与爱祖国、爱同胞联系起来。认为 

 “为拯救自己的祖国而死,是最高的光荣和幸福。” 

     博尼法西奥的战友密里奥·哈辛托在《卡蒂普南入门》一书中阐述了卡 

蒂普南学说。书中写道:“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肤色是黑是白。”“保 

卫被压迫的人,同压迫者作斗争”。“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一个国王, 

或者是他有高高的鼻子或者是白色的皮肤,或者是代表上帝的传教士;也不 

在于他在世上据有高高的地位。”“伟大而高贵的是这样的人:他虽然生在 

森林里,并且除了本土语言之外,没有其他知识,但是他具有良善的品质, 


… Page 70…

忠于自己的诺言,和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他不去压迫别人,也不帮助压 

迫者;他爱护和关心祖国的福利。”②卡蒂普南成员把哈辛托阐述的卡蒂普 

南学说和卡蒂普南十诫当作纲领来遵守。 

     卡蒂普南有着严密的组织机构。协会设有最高委员会、省和镇的地方委 

员会3级,采取秘密入会仪式。会员分为3个等级即同伴、战士、爱国者。 

使用密码进行通讯,每个会员都有代号,会员相遇时使用暗号。各级委员会 

都设有主席、秘书、司库、检查员等。1895年1月,博尼法西奥担任最高领 

导人。如果发现有关破坏组织机密的案件,由博尼法西奥等3人参加的秘密 

会议进行裁判。 

     卡蒂普南建立后,工人、士兵、农民、鞋匠、洗衣工、下级职员纷纷入 

会,后来又有资产阶级分子加入。在革命爆发前夕,它已有3万人左右。1896 

年3月,协会出版了由哈辛托主编的《自由报》,第一期印了2000份,在 

中吕宋一带产生很大影响。 

    在协会组织迅速壮大后,博尼法西奥便积极准备武装起义。他同哈辛托 

等人制订作战计划,筹办军火,制造武器。1896年8月,成立雏形政府,设 

有国务、陆军、司法、内务、财政等部,准备夺取政权。 

     1896年8月,卡蒂普南地下印刷所被殖民当局破获。协会组织和起义计 

划被殖民当局发现。协会决定提前举行起义。8月24日,博尼法西奥在巴林 

塔瓦克召开大会,号召立即举行武装起义。起义烈火很快在吕宋岛、棉兰老 

岛燃烧起来。以E·阿奎纳多为首的甲米地资产阶级势力,于10月底发布文 

告,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效法美国革命,建立临时革命政府, 

开始向博尼法西奥的最高领导权挑战。1897年3月,阿奎纳多派控制了卡蒂 

普南在特黑洛斯召开的大会,大会决定成立新政府,选举阿奎纳多为总统。 

卡蒂普南遂告结束。5月10日,博尼法西奥被阿奎纳多的卫兵杀害。 

      (3)菲律宾共和国宪法 

     1897年10月,阿奎纳多在政府所在地比阿克纳巴多城,召开革命军占 

领区代表大会。11月1日通过了菲律宾共和国宪法,史称比阿克纳巴多宪法。 

宪法规定,革命战争追求的目的是使菲律宾群岛脱离西班牙的君主统治,建 

立具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国名为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人民享有宗 

教、结社、出版、教育、职业、艺术、贸易和工业等自由。 

     1897年11月18日,阿奎纳多的代表和西班牙殖民当局的代表里维尔签 

订《比阿克纳巴多条约》。里维尔假意允诺驱逐修道会;在西班牙国会中增 

设菲律宾代表席位;菲律宾人和西班牙人在法律上平等;修改财产法和纳税 

法;保障人权和出版结社自由。阿奎纳多及其部下则须放下武器,离开菲律 

宾。阿奎纳多接受西班牙付给的80万比索,宣布解散政府,同部下一起流 

亡香港。 

     阿奎纳多背叛了菲律宾革命,但是,菲律宾人民并未停止反对西班牙殖 

民统治的斗争。1898年4月17日,马卡布罗斯将军在中吕宋建立临时革命 


… Page 71…

政府。 

     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5月底,阿奎纳多一伙乘美国军舰返回菲 

律宾,重新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6月2日,阿奎纳多在甲米地宣布菲律宾 

独立,发表了菲律宾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以菲律宾人民的名义庄严宣告:菲 

律宾已取得自由和独立,废除与西班牙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菲律宾享有宣 

战、媾和、缔结商约和结盟以及每个独立国家都享有的进行其他事务活动的 

充分权力。 

     1898年9月15日,菲律宾革命政府在马洛洛斯召开革命议会,确认独 

立宣言,并通过了《菲律宾共和国政治宪法》,史称马洛洛斯宪法。宪法共 

101条,并有序言和一个附加条款。这是当时世界上比较进步的资产阶级宪 

法。宪法“第一章共和国”中规定:“全体菲律宾人的政治结合构成一个民 

族,它的国家命名为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共和国是自由和独立的”, 

 “主权专属于人民。”在“第二章政府”中规定:“共和国政府是人民的、 

代议的、更替的和负责的。”政府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制 

度。在“第三章宗教”中规定:“国家承认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和政教分立。” 

第四章规定了菲律宾人和他们的国民权利及个人权利。宪法在其他章中还规 

定:“立法权由国民代表会议行使”,“行政权属于共和国总统,总统通过 

他的部长行使职权”,“共和国总统由代表会议和作为制宪会议特别召集的 

代表以绝对多数的票数选举之。总统任期四年,连选得连任”共和国总统缔 

结和批准和约经过代表会议预先同意,统率陆军和海军。”① 

     1899年1月,菲律宾共和国成立,阿奎纳多任总统,马比尼任内阁主席。 

从此结束了西班牙对菲律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 

      (4)反对美国殖民侵略的斗争 

     菲律宾人民从前门赶走了狼,从后门又进来了虎。美国军队是打着支持 

菲律宾独立的旗号开进菲律宾的。当人民反西班牙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的时候,美帝国主义立即露出了殖民强盗的面目。1898年8月,美军禁止菲 

律宾革命军进入自己的城市马尼拉。 

     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署和约。美国将2000万美元付给 

西班牙,西班牙将菲律宾“转让”给美国。 

     1899年1月4日,美国发表《开明同化宣言》,宣称对菲律宾拥有主权。 

菲律宾革命政府于1月5日和8日先后两次发表宣言,对美国践踏菲律宾的 

主权提出强烈抗议。 

     同年2月4日晚,美国军队击毙一名菲律宾军人,美菲战争爆发。2月5 

日,美国舰队猛烈炮击马尼拉附近菲律宾军队的军事设施。同一天,菲律宾 

共和国正式向美国侵略军宣战。 

     1899年2月至11月初,菲律宾革命军在其统帅安东尼奥·卢纳将军的 

指挥下,同美军展开了顽强的正规战,给侵略者以重创。美国驻菲当局在加 

紧进攻菲律宾军队的同时,又以高官厚禄收买菲律宾地主资产阶级,使亲美 


… Page 72…

投降派上台。阿奎纳多以总统名义批准改组内阁,民族投降派巴特诺任内阁 

主席,布恩卡米诺任外交部长。排斥了坚持抗战的马比尼。同年6月,又阴 

谋杀害了坚决抗战的卢纳将军,使抗战派力量在政府中大为削弱。11月12 

日,共和国政府宣布转入游击战争。 

     1899年11月至1901年4月,菲律宾军民歼敌万余名。美国侵略军对菲 

律宾军民进行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在整个美菲战争中,菲律宾军人阵亡的 

1。6万人,遭受杀害的菲律宾人竟达60万人。 

     从 1900年起,美国在占领区开始建立殖民统治机构。美国唆使巴尔 

多·德·塔维拉等人组织联邦党,它的纲领是争取将菲律宾作为一个州并入 

美国。1901年3月23日,阿奎纳多总统在巴兰南镇被美军俘获。4月1日 

公开宣誓效忠美国。阿奎纳多的投降标志着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的瓦解。个别 

地区的抗美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1906年。 

     1902年,美国国会通过菲律宾法案,宣布结束军事统治,在菲律宾建立 

以美国人为主的文官政府。议会形式上享有立法权,但总督有权否决议会的 

决议,还保留不经立法机关同意实施法令的权力。美国国会可以修改菲律宾 

议会通过的任何法律。 

     1906年,美国正式宣布战争结束。1907年,举行第一次议会选举。3月 

12日成立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国民党赢得72%的议席。之后,国民党 

长期控制政府。 



                              4。印度尼西亚 



      (1)荷兰的新殖民政策 

     从1830开始,荷兰殖民当局在印度尼西亚实行强迫种植制。规定农民 

必须把大部分土地和时间用于种植欧洲市场所需要的农作物,并按规定价格 

卖给殖民政府。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荷兰本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和印尼农民 

的不断反抗,荷兰被迫废除强迫种植制,对印尼实行新殖民政策。 

     1863年,殖民当局废除了丁香、豆蔻的强迫种植制度;1870年,又通 

过了糖业法和土地法。糖业法取消了对甘蔗的强迫种植,允许私人资本经营 

种植园。其他作物的强迫种植制度也陆续废除,只有咖啡的强迫种植一直维 

持到1917年。 

     土地法规定,凡不能确证私有权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外国人可以租种 

国有土地,以75年为期限,但期满后还可续租。农民无权出卖土地给非印 

尼人,但可以在25年的期限内租给外国公司或商人。荷兰殖民政府利用土 

地法,从农村公社夺得大片土地、牧场和森林。 

     新殖民政策的实施,使以荷兰为首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印尼。不少荷兰 

资本家利用印尼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矿设厂,经营种植园。这 

就促进了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加速了农民分化的过程,印尼逐步沦 


… Page 73…

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亚齐人民的抗荷斗争 

     亚齐是苏门答腊岛上最大的伊斯兰教独立国,临近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 

海峡。英国为了使自己在印度和新加坡的利益不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强国的威 

胁,宁愿让较弱的荷兰独占印度尼西亚。1871年,英荷签订了《苏门答腊条 

约》,荷兰把西非黄金海岸殖民地让给英国,英国则允许荷兰侵占亚齐。 

     1873年3月,荷兰派战舰入侵亚齐,挑起亚齐战争。4月,荷兰陆战队 

在亚齐首都登陆,遭到亚齐军民的顽强抵抗。荷军指挥官古来尔被当场击 

毙,被迫撤军。12月,荷军再次进犯。于1874年1月占领首都哥拉拉查(今 

班达亚齐)和王宫。亚齐素丹马赫穆德·夏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荷兰 

殖民当局宣布将亚齐并入荷属东印度领地。 

     但是,亚齐人民并没有停止反抗。他们在新素丹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 

争。80年代以后,亚齐著名的伊斯兰教首领杜固·蒂罗、杜固·乌玛等人号 

召人民进行讨伐异教徒的圣战。杜固·乌玛曾诈降荷兰殖民者,得到武装和 

金钱后,反戈一击,使荷兰军遭受重大伤亡。1899年,杜固·乌玛在战场上 

牺牲。 

     荷兰殖民者一方面调集重兵,进行讨伐,一方面拉拢亚齐的封建上层分 

子,宣布保留封建主的领地继承权和原有称号。大封建主在威胁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