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面是“《会疏》曰:电光有四义”,第一个是“速疾义”,它太快了,我们刚才给诸位报告,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生灭,这个速度太快。第二个“破闇义”,照破黑暗,引申的意思就是智慧破迷的意思。我们一般人迷惑颠倒,迷惑的根在哪里?这个不能不知道,迷惑的根就是贪,你看佛法把这个摆在三毒的第一位,你为什么会迷?就是因为你有贪心,贪心愈重迷得愈深,那你造的业也重。第二是瞋恚,贪不到就发脾气,贪到他就不发,所以根本就是个贪字。所有一切恶业、不善的行为,都是从这个贪衍生出来的。所有一切善的行为,都是从那个爱衍生出来的。父子有亲那个亲爱,那是一切善法的根,那善根!这个贪是所有一切恶法不善业的根。那我们修行,先把这个坏的根拔掉,要拔这个根,你首先要知道知足,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你有亿万财物,你还想贪,你人品没有了,你还不知足!

  世尊为我们示现的不就是知足吗?补处菩萨要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他先住在哪里?住在兜率天,兜率是什么意思?就是知足。你看表法的意思,先要在兜率天住足,兜率天寿命四千岁,住足再下到这个人间来示现成佛,来示现还是知足。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这用意很深。自己有多余的要分给缺乏的人,要帮助他们。施不吃亏,愈施愈多。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是你梦寐所希求的,你为什么不修三个因?修这三种因得来的这是正财,是你应该得到的。如果不是从修因,你得到的财富,那个财富不是你的,这个要知道。尤其用不正当的手段想获得的财富,那叫造罪业。造罪业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如果真能得到,造罪业也可以,真发财了!得不到。所以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富,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你冤不冤枉。不用这个手段的时候,它也来,来的可能更多,为什么?正常的。用不正常的手段得来的,已经打折扣了,亏折了。你命里有一百个亿,你不正当手段你只得到五十个亿就觉得了不起,其实你已经亏了一半,你不晓得。佛菩萨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欲望,他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想求发财,佛菩萨也教导你、帮助你,所以生财有大道。菩萨教你什么?教你修财布施。你命里为什么有财?过去生中喜欢修财布施,这一生当中你命里有财库,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都赚钱,命里有;命里没有的,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亏本,他不会赚钱的,这个道理我们要清楚、要明了。所以电光有破迷的意思,照破黑暗,有破迷开悟的意思。

  第三个“不住”,这个不住就是它停不住,像闪电一闪它就没有了。念头这个意念比电光还快,科学家报告告诉我们,物质这个现象不是真的,真的像闪电一样,它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我们看到物质现象,是许许多多意念累积才看到。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数字,三百二十兆的意念累积起来才像闪电一样,闪电没弹指这么快。那要像闪电这个样子,闪电至少有一秒钟、半秒钟,那要是一秒钟,弹得快的人,我能弹四次,一秒钟,我相信有人能超过我。如果说能弹到五次,一秒钟弹五次,一次三百二十兆,乘五,一千六百兆。你看一秒钟,一秒钟生灭一千六百兆次,这么快的速度,这么多念头意念累积起来在一秒钟能看到。那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物质现象,你就晓得那是多少意念,决定不止!一千六百兆的意念累积起来连续的现象是闪电,然后你就看到我们这物质现象是多少?这个是被现代量子学家证明了。

  佛经上说得没错,所以念念不住。因为这个事实真相,所以佛才说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才说出这个话。六百卷《大般若》总结,我给它总结成十二个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跟你说真相,不可得你就得放下,放下你就明心见性,你就跟佛菩萨一样了。如果真可以得到,佛菩萨劝我们放下,没道理。佛菩萨看到事实真相,确实不可得,连这个身体都不可得,一口气不来,就是来世了,这身体哪里是自己的?这口气没有停,身体是你自己的;这口气停了,身体就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佛家讲,生命在呼吸之间。然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生生世世生活在什么?生活在一个幻相的境界当中,完全不实在。真相是什么?真相是空,万法皆空,这真相。这个空不当作无讲,这个空里头有刹那刹那生灭的幻相。因为它念念不住,所以叫它做空。

  第四个“无分别义。菩萨一念一时,普至十方世界,上供养诸佛,下利益众生,无有出入前后相,如电速疾。菩萨能照诸佛会,能破众生闇,如电破闇。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无有住处,无有朕迹,如电激空中,无所从来,去无定迹。菩萨平等,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如电光照物,无彼此先后分别”,这一段解释很好。《会疏》里这一段解释把电光这四个意思说明了。菩萨一念一时,这四个字不好懂,这四个字是真话,念只有一念,时只有一时,一念一时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那个一念一时。所以佛在经上,经一开头,一定是“如是我闻,一时”,他没有说年月日,年月日是假的,不是真的,说一时是真的。一时是念起念灭的时候,非常非常短暂,一念一时就普至十方世界,这就是《还源观》上讲的“周遍法界”,一念一时周遍法界。这是十方世界众生有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就有应,他应化到这个世间,帮助这一切众生觉悟,就这么个意思。众生在迷,十法界统统是迷,只有迷的轻重不一样。十法界的人,四圣法界迷得轻,六道迷得重,这个十法界可以说就是迷悟轻重不同而形成的。迷得最轻,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迷得最重,是阿鼻地狱,地狱当中的阿鼻地狱。迷悟不同而已,除这个之外,没有其他的不一样,迷悟不同。

  佛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怎么帮助?帮助你破迷开悟。菩萨知道,你所有一切苦难是因为迷才造成的,你所有一切乐那是觉悟造成的,只要你从迷惑觉悟过来,问题就解决了。诸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用教学。释迦牟尼佛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从示现开悟的那一天,他三十岁开悟,开悟就教学。首先就帮助,他出来参学的时候,父亲很爱护他,派了几个人陪他,一共是五个人,三个是家族,另外两个是他母亲的家属,这五个人陪同他、照顾他。这五个人在鹿野苑修行,他开悟了,首先去度这五个人,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很难得,憍陈如听佛说法头一个觉悟,证阿罗汉果,也就是说,真的把对世出世间这一切执着放下了,不再执着了。执着放下就证阿罗汉果,成正觉,无上正等正觉,他就成正觉了。这示现给我们看。这个恩惠太大了,比父母的恩重。父母生我们这个身体,没有办法教我们超越六道轮回,佛菩萨能帮助我们超越六道,永远不再搞轮回了,只要你能够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了。真正做到随缘,什么都好,日常生活当中,吃的,样样都好,没有执着;穿的,也样样都好,不必去挑挑拣拣的,随缘度日,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执着放下了,心就清净,不再被世法所染污,这些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统统是染污,这些东西不再染污你,得清净心了。

  上供诸佛,这是给众生做榜样,先教大众修孝敬,从哪里学起?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从这里教起,这是世出世间教育的大根大本。人做再多的好事,对社会做再大的贡献,如果他不孝父母,他不敬老师,他那些善没有根,无论做多大的善事,他没有根,不是真善。他教学,教的那些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话,将来跟他一样,学得再好,遇到重名厚利,他就会变心。为什么会变?因为他没有根。他要是有根,永远不会变。为什么?他会想到父母,会想到老师,如果变了心去做坏事,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老师?想到这里,他那个欲望就降低,他的迷惑就觉悟了。所以佛教众生头一个在修供佛,这是教修孝敬。下面利益众生,佛的身语意业,三业,就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对是为利益众生想的。想法利益众生,说的话是利益众生,做的事是利益众生,于众生没有利益的绝对不做,也绝对不去想它。这个里面就把他一生教学度众生说尽了。这是事上表现的。

  下面再讲理,虽然有这些事相,没有出入前后的相,菩萨心平等,这个就是说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而且速度非常快,如电速疾,这是讲感应,众生只要有感,菩萨立刻就有应。佛法里也有一句话,我们要明白,就是佛度有缘人。与佛没有缘,佛有没有应?佛有应。虽有应,那个没有缘的人他不能够觉察,他得不到利益。这就是以前章嘉大师说的,他业障太重,不是没有感应,业障太重,障住了他,他得不到佛菩萨的感应。业障深重的人很麻烦,他求佛菩萨,佛菩萨的感应他收不到。但是魔看到了,魔看到的时候,魔来应,他一拍即合,魔来应什么?促成他做坏事。所以有人做坏事,好像他的缘很殊胜,那是什么?妖魔鬼怪。善有善的感应,恶有恶的感应。恶里面有善心,佛菩萨帮不上忙,可是妖魔鬼怪得其便了,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

  所以菩萨能照诸佛会,这就是普至十方世界,能破众生闇。菩萨总不离身行言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永远给社会大众做正面的好榜样,这是真正的佛道。如电破闇,像电光一样照破黑暗,黑暗是迷,佛光注照,佛的身行言教就是光,就是佛光,你要能够体会到了,你明白了、觉悟了,自然迷惑就没有了。迷破了,恶就没有了,恶的因没有,恶的果报也就没有了。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这是说他的神通道力不可思议。微尘里面有世界,这一桩事情,量子只看到微尘,还没有发现微尘里头有世界。佛说微尘里头有世界,谁能进入微尘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普贤菩萨,你看这一品“德遵普贤”,普贤菩萨的神通能入微尘里面的诸佛世界。无有住处,这一句话含义非常之深,我们现在世间迷惑颠倒的众生,这是我们很容易能体会到的,先要找个住处,希望的住处愈大愈好,最好是住皇宫。诸佛菩萨,你要知道,没住处,这才聪明!无住处是什么?没负担。你晓得你有个住处,你住的房子愈大,你多辛苦!

  早年我在美国到处讲经,都住在同学们家里,房子都很大,人又很少,夫妻两个带一个孩子、二个孩子,没有佣人,佣人太贵了,雇不起佣人。星期天找临时的佣人,在美国找临时佣人,那个工资是用钟点付的,一个小时多少钱,让他来帮忙给你做几个小时,可怜!所以那个时候我在那里讲经,我就问他们,到底是你住房子,还是房子住你?多少人已经变成房子的奴隶,天天去照顾它、打扫它,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这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干这个傻事。古时候的中国人喜欢住什么?住茅蓬,茅蓬简单,冬暖夏凉。我小时候十岁离开老家,换句话说,我十岁之前住茅蓬。茅蓬是自己建的,不需要找什么,乡下几个人都会做。土墙,用两块板子架起来当中填土,土墙很厚,冬暖夏凉。上面盖茅草,很简单、很舒服,小屋子。家里多了一个人,旁边再多盖一间,多省事!科学技术带给人的麻烦、累赘、辛苦,身心不安。你看小茅蓬住得多舒服,睡得多暖和;那个大房子睡得不舒服,每天操心,妄念很多,这心定不下来。

  吃东西愈简单愈好,愈健康。每天吃那么多菜,吃得一身都是病,尤其现在的饮食很可怕。我看到东北这一个净宗同学刘素云居士,她给我们讲,她请朋友吃饭,好朋友,请到家里来吃饭,就一个菜。那个朋友说,这一个菜够吃吗?不够吃再多炒一点。还是这个菜?是的,就一个菜。她讲得很清楚,她那天招待客人,一个菜是什么?豆芽炒干丝,就一个菜,真省事!我在澳洲,有一天我大学校长请我吃饭,格里菲斯大学校长,很难得请我到他家里吃饭。他夫妻两个下厨房,我们是两个客人,两个主人,多少个菜?两个菜。你说多简单,吃得多舒服。我们校长他自己烧一个菜,太太烧一个菜,两个菜。这叫过日子!生活当中要得大自在才好,才舒适。所以无有住处。

  “无有朕迹”,朕迹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预兆,感应没有预兆。为什么没有住处?遍法界虚空界就是他的住处,他不住在一处,遍法界虚空界。哪个地方有感,哪个地方就有应,你看他多自在。他有住处,他就不能有这么大的自在了。没有征兆,是说它来得很快。所以下面这个比喻说,如电激空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明天我们还从这一句来讲起。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六集)  2010/8/15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三十六面第一行,从第二句看起,“菩萨能化”,从这看起:

  “菩萨能化无量身应现微尘刹,无有住处,无有朕迹,如电激空中,无所从来,去无定迹。菩萨平等,无有先此后彼等分别心,如电光照物,无彼此先后分别。”这是《会疏》里面的意思,是说参与世尊无量寿这次法会当中的菩萨,人数无量无边,都是法身大士,这些人智慧、神通、道力都跟诸佛如来平等,我们在《华严经》当中看到。只是无始无明的习气还没有断干净,但是智慧、神通、道力跟诸佛如来是相同的。所以他有能力化身,化多少身?无量无数无尽的身相,应现在微尘刹土。这句话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些人,常寂光跟实报土的这些人,他们感应的能力实在是不可思议,这是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