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喜不自胜,对未来一战充满信心。检阅完毕,拿破仑振臂一挥,下令道:
“出发!”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俄国境内。6月23日,法军越过涅
曼河,开始进入俄罗斯控制的立陶宛。
一开始,形势似乎对法军十分有利。庞大的军队进入敌境,竟未遇到
一兵一卒的抵抗。
法军顺利占领立陶宛。立陶宛是这样的安静,以至于连一个人影也看
… Page 118…
不到。突然,拿破仑感到有点不对劲,便下令找几个老百姓来询问一下情况。
士兵们左找右找,仍未见到任何人!
原来,在法军来到之前,沙皇已下令所有人躲藏起来,使法军如入无
人之境。这样,拿破仑的部队便无法生存。
实际上,正是这样,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处于寂寞清冷的荒野里,处
境艰难。
“陛下,我们的物资供应已经短缺了,有1万匹战马,因为过度劳累和
无水草供应而死了。人员也病困交加,严重影响了我军的战斗力。下一步,
我们该怎么办?”法军一将领向拿破仑请示。
“怎么办?您说呢,我的将军?我们的人民在盼望胜利的消息,我们的
士兵不远千里、长途劳累奔波至此,我们一无所获,带着病体累累的伤员回
到祖国,你让我拿什么向人民交代?我们的人民说:我们的皇帝率领大军,
远征俄国,没有任何功劳回来了,我们原谅他吧!那时候,我的将军,您的
脸、我的脸,将放在哪里?!”“这……”将军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继续前进!向斯摩棱斯克进军!到那里彻底消灭俄军。”拿破仑果断地
下达了进军命令。
疲惫不堪的法国将领们立刻组织攻城,这次,他们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同时,因为法军将士急躁冒进,没有很好地组织部队进攻,结果,有1.2
万余人战死,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拿破仑看到硬拼不行,便改变战略,命令用大炮射击,隆隆炮声,带
着法军将士的无限气愤,射进俄军阵地。这次,拿破仑达到了目的,一阵猛
射之后,对方便毫无动静了,法军异常高兴,争先恐后奔入城市。进城之后,
法军才发现,没有任何伤亡的敌人。原来,俄军又悄悄转移了。又把一座空
城留给了法国官兵。拿破仑气炸了肺,在这个时候他异常冲动,决心孤注一
掷,不打败俄军决不收兵。在物资供应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命令部队继续东
进。
9月7日,在波罗金诺地区与俄军相遇,拿破仑终于迎来了他复仇的
一天。
波罗金诺是距莫斯科10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村虽小,地理位置却
十分重要,这里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占领了这个小村,就等于拿到了进入
莫斯科的钥匙。拿破仑了解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便投入了大量兵力,决心不
惜一切代价占领它。结果,法军用13万兵力,近600门大炮的强大力量
向波罗金诺村攻击,不久便占领了这个村庄。
正当法军将士兴奋异常欢庆胜利时,俄军位于村南箭头堡阵地的大炮
却突然咆哮起来,一颗颗炮弹飞落法军阵地。“报告陛下,俄军大炮不断向
我们轰击,是不是摧毁它?”一位法军将领问拿破仑。
“请摸清敌人的情况,马上报告。”拿破仑向那位将军说道。
“报告陛下,情况已经摸清了。那里共有12万俄军。其中有8.5万
名是后援部队。
还有300门大炮。”这位将军非常熟练地向拿破仑陈述刚刚摸清的敌
军情况。
“主帅是谁?”“巴格拉基昂。”“啊,”拿破仑犹豫一下接着说:“巴格拉
基昂,巴格拉基昂,这个人很难对付,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将军,可以说,他
是俄国军队中最为杰出的军人。我们要认真谨慎对付他。”“是,陛下。”将
… Page 119…
军转过身,下令炮兵向箭头堡开炮。
俄、法双方的炮战开始了。法军将400多门大炮全部动用起来,猛
烈向箭头堡攻击,俄军则用他们的300多门大炮奋力还击。隆隆炮声,震
耳欲聋;浓浓黑烟,铺天盖地。俄法阵地相距不足一公里,由于无数炮弹的
轰击,满地都是高低不平的弹坑和四散飞溅、层层迭迭的弹片。
一阵射击之后,拿破仑看到俄军火力已明显减少,认为时机已到,就
命令部队冲入俄军阵地。一霎时,法军个个勇猛异常,高呼着向箭头堡扑去。
俄军也不甘示弱,对准成千上万的法军猛烈开火,结果,法军成批地倒下。
但是,由于法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俄军,尽管伤亡惨重,最终仍然冲进了
箭头堡,击毙了残余俄军。俄军守堡士兵全部阵亡。巴格拉基昂迅速调集8.5
万后援部队增援,面对法军,俄军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心为死难同胞
报仇。巴格拉基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命令俄军坚决夺回箭头堡。俄军在
法军炮火轰击下,一批又一批地死去,终于又夺回了箭头堡。
之后,在一天的战斗中,法军共有八次夺得箭头堡,俄军奋力反扑,
又八次夺回箭头堡,每次争夺,双方都有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一天的战斗,
双方共损失人员8万人左右。
所以人们说,这次战斗是19世纪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争夺战。到傍晚
时分,拿破仑组织兵力,又作了第九次争夺,轰隆隆的炮声带着死神飞入箭
头堡俄军阵地。俄军也积极组织有效的反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巴格拉基
昂的身旁,弹片四下飞溅,其中一块击中巴格拉基昂,撕裂了他的胸膛。巴
格拉基昂血流如注,面色苍白,慢慢地倒了下去。这位“俄国最杰出的军人”
再也没有爬起来。
法军趁势攻入箭头堡,俄军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下令部队撤退。这次争
夺战以法军的胜利而结束。
9月14日,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进入莫斯科。但
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拿破仑。
拿破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占领的莫斯科,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
恼羞成怒的法军一把火点着了整个城市。烈火在全城燃烧,熊熊的火焰仿佛
在替法国将士耀武扬威,也仿佛在为所有俄国人诉说着国家所遭受的空前的
劫难!
烈火在莫斯科燃烧了三天三夜,克里姆林宫被滚滚浓烟笼罩着,拿破
仑在里边还未体会够胜利者的喜悦,便被浓烟赶了出来,他实在难以忍受刺
鼻的烟味。
法军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随着冬天的到来,本来就已十分短缺的军
需物资,这时更是紧张。将士们以生命换来的成果,却因为缺衣少食而难以
维持,法军内部怨气冲天。10月18日,俄军又袭击了法军,打死打伤法
军3000余人。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感到,他的部队已不堪一击,已经
无力再继续占领俄国了,否则,不是被俄军打死,就是被饿死、冻死。所以,
他于10月19日率11.5万残兵从原路返回。回国途中,又不断遭到俄
国伏击,加上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无数士兵大批大批死去。11月29日,
在渡过一座桥时,士兵与随军家属互相争抢过桥,又有1.2万人掉入河中
淹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国,但原来的60万大军,现在只剩
下2万瘦弱的士卒了。
莫斯科一战,法军遭受重大损失,趁法军退出俄境的时候,沙皇立即
… Page 120…
联合奥、普军队追杀过来,1813年与法军会战于德国莱比锡,法军又遭
重创。之后,1814年3月31日,亚历山大与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
拿破仑被迫退位。
这次远征俄国,法军遭受到了重大损失,拿破仑所领导的武装斗争最
终因各国势力的反对而彻底失败了。
滑铁卢战役
俄、英、普、奥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拿破
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
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
815年初,反法联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
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
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
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
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
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
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
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
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
们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
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
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
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
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
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
宣言,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
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
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
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弗里
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进军;普鲁士
的布吕歇耳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
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
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30万人
的预备队。
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
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
鹰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
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
对于联军的强大阵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
… Page 121…
主动,以攻为守。
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
付,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
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
了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付了。
计划已定,拿破仑便于6月12日派12.5万法军(其中有近卫军
2万人)、火炮300门,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
密林的地方。
6月16日下午2时,战斗打响。法军主力7万人在林尼附近同普军
主力8万人交战,拿破仑另派5万兵力牵制英军,他希望能够把英、普军队
切开,然后各个击破。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又加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枪炮声、雷
雨声相互交加、轰轰作响,一直到傍晚雷雨过后,布吕歇耳才发现,法军已
占领林尼村,普军防线已被切断。
而且,法军迅速包围了普军,布吕歇耳也被摔伤。普军见形势不利,
四散溃逃。拿破仑认为普军败局已定,令法军休息一日,然后才令格鲁希元
帅追击普军残兵。这样,坐失了歼灭普军的大好时机,逃散的普军在瓦弗方
面重新集结,对法军构成了新的威胁。
击溃了普军的拿破仑,亲率大军转攻英军,威灵顿听到布吕歇耳战败,
害怕孤军作战,便迅速撤退到滑铁卢方向。法军将领内伊受命拦截英军,但
内伊优柔寡断,英军顺利撤走。
拿破仑气愤异常,也尾随英军至滑铁卢附近。
这时,被拿破仑击溃的普军重新集结,兵分两路,一路增援滑铁卢附
近的英军,一路直接围攻法军右翼。
威灵顿率6万余英军、大炮156门,在滑铁卢村南布阵。阵地后方
是圣让山,前面地势低洼,左侧是几个小村和沼泽、灌木林,右侧有坚固的
乌古蒙堡垒,阵地中央是圣拉埃村。威灵顿号称“铁公爵”,在战术上长于
防守而短于进击,所以在与拿破仑交战之前,他更加谨慎,着重防守,这一
正确战术原则为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滑铁卢总决战之前,拿破仑只率7万士兵、270门大炮,但这些大
炮因为天下大雨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阵地。拿破仑将总预备队置于中央后
方,并正确判断出英军弱点在其中段,所以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而重点攻击
中部。
6月18日上午11时决定历史进程的时刻到来了。法军抢先开炮,
向英军右翼乌古蒙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