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游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堂游记-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济佛曰:不要怕!老衲住惯了平民家中,不稀罕大寺大庙。反正我这副没有“伪装”的德性,才是度化俗人的“方便法门”,世人我笑颠,我替世人怜呢?快上莲台吧!
杨生曰:我已坐稳,请 恩师起程吧!……今天为何到这里呢?这是阴阳界三叉路口啊!
济佛曰:我们以前都是直向南天门而入,今日带你由此地,再往南天门。
杨生曰:阴阳界,我以前游地狱时,已经看过,但今日看到这条大道,毫光闪闪,直上云霄,路上行人甚多,有者坐轿,有者腾云,有者漫步,各有仙吏或沙弥或天使引导,此是何因?
济佛曰:人死后,一般有善果者来到阴阳界,一部份不必入地府审察功过,由此阴阳界三叉路口分路,向心头山直去。你刚才所看的,就是在世行善道,大功果者,死后由各教所属之使者,接回天堂报到。但若是得道者,则不必如此,因得道者,知生死,明去路,生时走惯天堂大路,死后自然如识途老马,自由自在,一点原灵轻飘而浮上天堂,逍遥自在。世人归天详细情形,后日我当带你参观之。今日我们要再上 南天玉阙拜会 文衡圣帝,聆听圣示。
杨生曰:是的!看这些归天的人,头上各浮有不同光圈,个个表情欢喜,悠闲自在,与被赶向地府那些亡魂,啼啼哭哭,大不相同。
济佛曰:那当然!上天堂,归极乐;下地狱,受刑罚,两般情景怎会相同呢?人要上台领奖,还是要下跪受打呢?快快!我们赶往南天门。……
杨生曰:莲台疾飞,一片光辉大道浮在眼前,刹那已到南天门。看见大圣又在那里挥动金箍棒,嘻笑不停!
济佛曰:我们不再停留,只向大圣打个招呼就可。……已到 南天玉阙,杨生快向圣帝参驾!
杨生曰:遵命!参拜 文衡圣帝恩主,今日我们又来玉阙,请 圣帝恩主开言训示。
圣帝曰:免礼!二位请坐,仙吏速奉清荼!
仙史曰:遵命!已奉上。
圣帝曰:二位辛劳, 济佛你负大任,普度苍生,今又带领圣笔杨生奔走三界,著书劝世,劳苦功高。上天此次降旨著作“天堂游记”一书,具有非凡意义,因天机既泄,必须收到劝世效果,否则有劳而无功,因尔圣贤堂著作善书、经典,诸善信皆大量印赠普化苍生,正如一滴甘露,而能滋润万物,如果此书降于他处,恐劝化效果未能如贵堂之迅速广大。故“天堂游记”必择天地人三才配合最佳之善堂而降,此非苍天有私偏,乃是天道无亲,唯德是辅,故希诸生,应觉光荣,而加倍奉献劝世,以答天恩。
杨生曰:感谢 圣帝鸿恩,我们全体同修致力于复兴中华文化及固有道德,可谓不遗余力,幸苍天有感,全体同修感激不尽,我回去当向他们转达 圣帝恩主之训言。
圣帝曰:游天界之范围甚广,若每处皆去,恐永远游不完,故吾之意,只要选择对当今世道有关之部份参观访问就可,以期圣典早日完成,颁世度人,有劳济佛费神引导了。
济佛曰:此是职责,请 圣帝多开方便之门!
圣帝曰:客气!现时逢三曹普度,天上、地狱、人间,处处有神人鬼访道修真,此次“天堂游记”之著作,着重于此方面之宣述传真,以收劝世时效。对症下药,方能劝化人心。今后自可按此蓝图建立起一座“圆满”之“天堂乐园”仅此数言吩咐!
济佛曰:多蒙 圣帝指示,遵之!今日就此告辞。
杨生曰:感谢 圣帝开赐金言,先拜辞了。
圣帝曰:有何困难,可来此陈述,吾自然代为化解。
杨生曰:多谢 圣帝恩主关怀!
圣帝曰:命各仙吏排班送驾!
济佛曰:杨生快上莲台,我们准备回堂。
杨生曰:我已坐稳。……
济佛曰:圣贤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
天堂游记 

第四回 游太青宫听 太上道祖说法

济公活佛 降 民国六八年六月廿九日(岁次己未年六月初六日)

诗曰:老君西化驾青牛。吾佛东来泛圣舟。
孔子周游推匹马。耶回沙漠骆驼修。
济佛曰:天地本是一气所化,大寰包罗万象,五教教主当初传道教人,所乘之交通工具,虽有不同,但背后所藏之经书,千万字中,无非教人上天堂之法。但至今日,这些书中修修改改,私自画蛇添足,如把一张“藏宝图”划得东倒西歪,使那些修道寻宝者都迷在深山中了。殊不知各教之理相同,必须和平相处,为正义而劝化人心,挽转颓风,以进大同之世。吾佛在天界观众生为一体,人当体天好生之德,传布宗教当以增进人类幸福和平为宗旨,不可互相轻视、排斥毁谤。天下众生原自天上来,分散各地,各自谋生治世,久而忘记天堂家园,上天为使众生回头,认祖归根,故特敕命尔台中圣贤堂著作“天堂游记”一书,泄尽天机,使世人洞晓生灵造化原理,而早日归回天堂。如再不修身养性,则只有愈堕愈深,终至轮回六道,万劫而不能复始。杨生!快上莲台,准备起程。
杨生曰:我已坐稳,请 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驾着一朵彩莲,飞腾在万里空中,奔上光明天堂,那种超升轻飞滋味,的确飘飘欲仙,如痴如醉,觉得飞行自如,一身轻松,真是逍遥自在。贤徒你何不说说现在的感觉?
杨生曰:心中觉得开朗透澈,一片毫光灿烂,不见愁云,但见仙花遍地,珍禽异鸟飞翔,口中吱吱,好像唱着仙歌。奇禽异兽徜徉树下花中,穿梭绿草丛里,我实在看得心花怒放,如醉其中,这里无半点俗气,天堂风光实在优美迷人,真不想回俗家了。
济佛曰:这种仙境,真是世间无处见,天上独有,因现在你尘缘未尽,不能在此久留,须在世间多度化苍生,结伴同修,后日自然可以来此游山玩水,长住仙山为仙客哩!
杨生曰:感谢 恩师提示!前面楼阁矗立云霄,金光闪闪,又有一只独角青牛,直向我们而来,为什么天上还养牛?
济佛曰:那是 太上老君之脚力…独角青牛,它是仙兽,非是野牛,你不必害怕,它是来迎接我们的。世间的牛最可怜,壮牛耕田,老牛拉车,肉牛供食,乳牛养育婴孩,牛对世间贡献甚大,老君养此牛,乃是天牛,就是地牛、土牛之始祖。世间有黄牛、白牛、黑牛、红牛,独无青牛哩!
杨生曰:前面之殿阁巍峨壮观,气势非凡,如金玉所砌,似祥云所凝,一股浩然正气,使人见之肃然起敬,上浮有“太清宫”三字,光耀夺目!
济佛曰:此乃太上道祖所居,三清殿府,又称“兜率宫”,位居大赤天,今日我们先到此地,请 道祖开示天地造化原理,供世人了悟,俾作修道回天之捷径。“天堂游记”之著作,须先阐述天地运化之机,道祖乃是上真金仙,混元之圣,故当请其阐化天机。
杨生曰:原来如此!
济佛曰:道童两边排列,正迎接我们。
杨生曰:叩见 诸位仙童,下生乃一凡人,今日奉旨,随师游天堂访道,请 仙童引进!
道童曰:欢迎灵隐 济佛及杨善生驾到,教主有请,请二位随我们进去拜谒 道祖。
杨生曰:叩谢之……随仙童们进入太清宫内,但见殿内庄严肃静,天音寂灭,中殿高坐一位鹤发童颜道者,前面香炉,香烟袅袅上升,道祖满身金光,我眼睛有些受不了!参叩 太上道祖,愚生奉旨随师游天著书,今日来到太清宫内叩见 道祖,请 道祖慈悲开示道义,以登载“天堂游记”,劝化世人。
道祖曰:免礼!杨善生请起来! 济师亦辛劳了,二位请坐!杨善生凡体未化,灵眼初开,道力不足,来此大赤天界,心灵难耐,吾特赐金丹一粒,以固道体元神,拿去吧!
杨生曰:感谢 道祖恩赐,我实在有些受不了,天堂风光虽美,但心灵不安!
道祖曰:功力不足的关系,这三十三天外之大赤天,非上圣高真,不能来此,你有厚福,奉旨来游,吾当助你一臂之力,快服下。
杨生曰:遵命!……我已服下,突觉心中如烈火燃烧,一股真气上升,两眼大开,感觉已能适应这里的环境,感谢 道祖!
道祖曰:此乃“九转金丹”,已在金炉内炼八十一年了,等待赐下有缘人,今日杨善生来此,算是“有缘人”!
济佛曰:感谢 道祖赐吾徒儿金丹,助其灵光非小,今日来此拜访,请 道祖阐示天地造化之机,以启化世人明悟大道,炼性归真。
道祖曰:天地造化之妙,除非得道者,否则世人只是推理,一知半解。缘于科技盛世,大开普度,天地气数运转玄妙,故天降秘笈,“天堂游记”一书应运现世,吾心怀天下众生,不能认理归真,故在此时特演化“天地造化妙理”一篇,将天机泄漏于世,救度众生:夫,天居高,地位卑,人立中,三才立,而世界成。溯自鸿濛未判,天地混沌,日月不分,斯时,无穷尽先天圣佛仙真混元一气,放无量毫光,运转虚空,即是“玄玄上人”,又称“元始天王”。因位居至上,又称“上帝”。又为万物之始祖,故有称“天交、老母”。因不知其名,故称“玄玄”:不知其原,故称“元始”,则是大道之“元”,无名之“始”。运转既满周圆,气自分散,故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玄、元、始三位一体,三我即成,三清分化有形,清轻之气上升,而子会开天,日月星现,三宝完成。尊位居三清,再化五老:东华木公、西华金母、南华火精、北华水精、中华黄老,五老既成,而五行全,重浊之气下降,丑会地辟生。天地生,人种无,玄玄上人为造化天地,用心默运真气,五方定位,世界成形,无人可立,而三才不贯,故命五老运化原灵下种,五老受命后,共推金母、木公,主持原灵孕化之事。当时黄老选择须弥山坳为丹丘,寻真孔穴处,取黄土为悬胎之釜,制圆盖方垫,覆载设立周全。木公治山左五金之精,做为三足鼎。金母陶西南五土之神,为偃月罏。水精子辟山后玄英之石,渗真水掬贮于罏,安土釜于中,覆金鼎于上。赤精钻真南搏桑之木,取真火运烹其水。一霎间,薰蒸逼逐鼎内之气,自太和中滴沉罏底,釜腹下有气透出,司吸水中所含之金华自然橐吁盈虚,河夷升降,满中畅美,溢外盈盈,五老能消息玄关,默会丹头凝结,撒去鼎器,拘釜出现,晶光四注,七日始剑。黄老、赤精、水精静坐高处神观,金母、木公乃重立坛灶,移釜架于其上,朝畏其寒,下复阳光之焱;暮恐其燥,上施太乙之精,木公、金母以“金液炼形”之道,至于存神静养,涤虑忘机,处之咸中,其节抽添既毕,岁后将周,至已成之期,彩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觉鼎内有声,木公、金母二老知丹已熟,掀开顶而视之,见中有一物合抱,金母顺手携一视之,乃阳象婴儿;木公举起视之,是阴象姹女,两人微笑而跳出五行鼎炉,此即盘古氏、太玄玉女;亦称亚当、夏娃,寅会降人,正在此时也。斯时五行正气而生人,其偏气外泄,分散天下,而生动植飞潜等物;如五金、草木、河海之水、电光石火、尘土动物等。捏土吹气成人之典故,则原于此也。人本土做,土生土长,故死而还原归土。创世既成,婴儿姹女下凡而去,本为清净之体,因食凡间动情禁果,阴阳相交,故人类从生生不已。原由无极元始一动而生太极,太极含两仪阴阳,而化三才四象五行……。一本散为万殊,故曰“众生”,又谓之“九六原灵”,意取天九地六之象,包罗无穷无尽,非仅九六亿位也。五老孕化原灵,各运真气,故人生而五脏全,五气盛,此乃五老之功。世界各地人种肤色不一,五方现五色;东方人青色、西方人白色、南方人红色、北方人黑色、中央人黄色。其颜色正如置泥土在炉中烧砖,火候不同,而生青白黄红黑色。原灵下凡,初而本性纯朴,树叶遮身,心如原始,不知所以,故生而死,死而归天。但原灵种子,入土既久,变质变种,中古之世,性灵浊重,有者已不能死而归天,浊重之气下沉,故地狱自此成矣。五老在天,伤心欲绝,共议收回之策,在不得已之下,五老亲自下凡,分形降世投胎五方,各为五教教主,传教授徒,期“普度收原”,然教主去世,教徒又多离经叛道,致使原灵分散道心,生灵攻讦,伤天地之和气,金母在五老之天,哀伤原子一去不回,故今颁命,真道普降,广度缘人,为加速劝化之效,又再藉飞鸾阐教,颁示天音,劝化浪子。惟普化苍生事切,故四曹于己未年五月初一日召开联席圣会,三曹主辖议决,须将天堂风光泄漏于世,引化原灵回归极乐之地,助 金母收原之愿。希天下苍生,阅罢此书,皆能回心向善,归依大道,返回天堂,原灵会合,而登三清,聚一气,享逍遥之乐哉!

济佛曰:感谢 道祖泄尽天机,启化众生,因时刻有限,我将带杨生回堂,后日再来拜访。
道祖曰:好吧!命道童排班奉送二位回堂。
道童曰:遵命!奉送 济佛及杨善生回堂,希再来此一游。
杨生曰:感谢 道祖开示金言妙语,先拜辞了。我已坐稳莲台,请 恩师起程。
济佛曰:圣贤堂已到,杨生下莲台,魂魄投体。
天堂游记 

第五回 再游太清宫听 太上道祖说法

济公活佛 降 民国六八年七月廿二日(岁次己未年六月廿九日)

诗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你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济佛曰:这首道诗相信世人知晓者甚多,但这不是口头念念就可得道,因“口头”离“心头”还有一段距离的。诗中所说灵山就是“心头山”,此就是上天堂或下地狱之分叉路口,从人道往天道或赴地道就在此地分野了。天下众生修心问道不必远求,可取一圆镜自照,看看自己本来面目,自己像好人、像坏人?摸摸良心是好心、或坏心?灵山在你心中,一朝上山突然见佛,则是找到往天堂的路了。今日我又要带领圣笔“杨生”魂游天界,著作宝典劝世,杨生快上莲台。
杨生曰:我已坐稳,请 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今日仍往太清宫拜访 太上道祖。贤徒坐在莲台,一路顺风,飘飘而上天界。
杨生曰:今天好像很热?
济佛曰:已快接近南天门,此乃是大气层边缘,已快没有空气,我们速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