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基础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科医学基础教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节 家庭的定义、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想给家庭下一个定义很难。随着社
会的发展与变迁; 家庭的观念和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原
始社会; 家庭可以被定义成一个氏族或部落。传统上根据家庭结
构和特征; 把家庭定义为: 在同一处居住的; 靠血缘、婚姻或收养关
系联系在一起的; 两个或更多的人所组成的单位。但是现实生活
中一些具有家庭功能的团体; 如同性恋家庭、同居家庭等; 并不符
合上述定义。Smilkstein 在1980 年将家庭定义为:“ 能提供社会支
35
持; 其成员在遭遇躯体或情感危机时能向其寻求帮助的; 一些亲密
者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定义尽可能地覆盖了二十多年来所出现
的各种各样的家庭形式; 强调了家庭的功能; 但又忽略了家庭的某
些基本特征; 如法律特征。后又有人提出: 家庭是通过生物学关
系、情感关系或法律关系连接在一起的一个群体。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关系健全的家庭应包含8 种家庭关系; 即
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亲缘关系、感情关系、伙伴关系、经济关系、人
口生产与再生产关系、社会化关系。实际上; 社会上存在着大量关
系不健全的家庭; 如单身、单亲、同居、同性恋等家庭。关系不健全
的家庭往往存在的问题也更多。
二、家庭的类型
家庭的类型又称为家庭的人口结构; 反映了家庭的组成和各
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健全的家庭有以下三种类型; 即核心家
庭、联合家庭、主干家庭。此外; 家庭类型还存在其他特殊形式; 如
单亲家庭。
( 一)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指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也包括无子女
夫妇和养父母及养子女组成的家庭。现代社会中; 核心家庭逐渐
成为主要类型。在西方发达国家; 此种家庭比例曾高达80% 以
上。核心家庭具有规模小、人数少、结构简单、关系单纯; 家庭内部
只有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 便于做出决定等共同特征。核心家庭
与亲属关系网络的可依赖程度比其他类型的家庭要小; 而所受控
制和影响也较少。从医疗保健的角度考虑; 核心家庭的家庭资源
较其他家庭类型少; 家庭关系存在着亲密与脆弱的两重性; 一旦家
庭出现情感危机; 便会陷于危机而难以自拔; 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 二) 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指由一对已婚子女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
姐妹构成的家庭; 包括父和( 或) 母同一对已婚子女及其孩子所组
36
成的家庭; 以及一对夫妇同其未婚兄弟姐妹所组成的家庭。主干
家庭在我国是一种主要的家庭形式; 占家庭总数的24。 28% ( 1992
年) 。主干家庭往往除有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外; 还有一个次中
心存在。
( 三) 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又称复式家庭; 由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
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包括由父母同几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构
成的家庭、两对以上已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等; 如四世同堂的家
庭。这种家庭类型在中国内地已退而成为一种为数很少的家庭类
型。
联合家庭具有人数多、结构较复杂、关系较繁多的特点; 家庭
功能受多重相互关系的影响; 但家庭内、外资源的可用性增大; 有
利于家庭遇到压力时; 提高适应度; 克服危机。
( 四) 其他家庭类型
其他家庭类型包括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群居体及同性恋家庭
等。这些家庭类型也行使着类似的家庭功能; 具有家庭的主要特
征。
在某些西方国家; 这些类型的家庭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我
国; 单身家庭和单亲家庭也呈增多趋势。
三、家庭内部的结构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 各个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影响; 同时也与
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家庭的内部结构即反映了家庭成员之
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可以从六个
方面考虑; 即家庭角色、权力结构、沟通方式、家庭价值观、家庭界
线、家庭气氛与生活空间。以下将对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 一) 家庭角色
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 角色是与某一特定的身份相关联的行
为模式; 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它指出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
37
位和位置; 代表着每个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是社会客观赋予的; 而
不是自己认定的。
家庭角色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特定身份; 代表着其成员在
家庭中所应执行的职能; 反映其在家庭中的相对位置和与其他成
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角色同其他社会角色一样; 要按社会和
家庭为其规定的特定模式规范其角色行为; 这些特定模式的行为
称为角色期待。对于每一位家庭成员来说都存在角色期待; 如在
家庭中母亲的传统角色被认为应富于感情和慈爱的形象; 她的职
责是生育、扶养子女; 做“ 女性”行为的典范;“丈夫”的传统角色被
认为是养家糊口、负责做出家庭中重要的决定等;“ 儿童”的角色
被认为是被动和服从的; 包括孝敬长辈、完成学业、帮助家长、实现
父母的愿望等。
随着社会的变迁; 上述的各种家庭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 如母
亲成为家庭中的经济支柱等。这些变化与社会发展、家庭的教育
程度、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紧密相连。
角色学习: 包括学习角色的责任与特权和学习角色的态度与
情感。角色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 是在相互作用着的社会关
系中进行的; 通常是在与互补角色的交往中进行的; 符合社会学习
的机制和规律。角色学习是无止境的; 需要不断适应角色的转变。
如一个女孩子首先要学习做个好女儿; 长大结婚后就要学习做妻
子、做母亲、做儿媳等角色。
角色冲突: 当一个家庭成员实现不了对其的角色期待; 或适应
不了角色转变时; 便会在内心产生矛盾、冲突的心理; 称角色冲突。
家庭角色功能的优劣是影响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科
医生在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时; 应考虑到家庭角色的问题。
全科医生在做家庭评估时; 应判断家庭角色是否具有充分功能; 可
依据下列五个标准: ① 家庭对某一角色的期望是一致的; ② 各个
家庭成员都能适应自己的角色模式; ③ 家庭的角色模式符合社会
规范; 能被社会接受; ④ 家庭成员的角色能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38
⑤ 家庭角色具有一定的弹性; 能适应角色转换; 承担各种不同的
角色。
( 二) 家庭权力结构
家庭权力中心可以是约定俗成的; 它反映了谁是家庭的决策
者; 以及做出决定时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随着社会的
变迁; 家庭权力中心的形成受感情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专制的家庭
权力形式正向民主、自由的家庭权力形式转变。家庭的权力结构
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 传统权威型; 由家庭所在社会的文化传统“ 规
定”而形成的权威。如父亲通常是一家之主; 家庭成员都认可他
的权威; 而不考虑他的社会地位、职业、收入、健康等。② 工具权
威型; 负责供养家庭、掌握经济大权的人; 被认为是家庭的权威人
物。③ 分享权威型; 家庭成员分享权力; 共同协商做出决定; 由个
人的能力和兴趣来决定所承担的责任。现代社会比较推崇这一类
型。④ 感情权威型; 由家庭感情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人担当决策
者; 其他的家庭成员因对他( 她) 的感情而承认其权威。如中国家
庭中的“ 小皇帝”现象。
家庭权力结构并非一成不变; 它有时会随家庭生活周期阶段
的改变、家庭变故、社会价值观的变迁而转化为另一种家庭权力结
构的形式。家庭权力结构是全科医生进行家庭评估继而采取家庭
干预措施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三) 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
沟通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交换信息、沟通感情、调控行为和维持
家庭稳定的有效手段; 也是评价家庭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通过信息的发送者( S) 、信息( M) 和接受
者( R) 三个元素来实现。在传递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
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如发送者表达有误或不明确、接受者没有
注意听等; 都会导致沟通不良; 影响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Epstein 等根据家庭沟通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 从三个方面对
沟通进行了描述。
39
第一方面: 描述沟通的内容。内容与情感有关时; 称为情感性
沟通; 如“ 我爱你”; 内容仅为传递普通信息或与家居活动的动作
有关时; 称为机械性沟通; 如“ 我要走了”。
第二方面: 描述信息的表达是否清晰; 是否经过掩饰、模棱两
可。前者如“ 我太喜欢你了”; 后者如“ 你出差; 我觉得时间很难
熬”。
第三方面: 描述信息是否直接指向接受者。若是直接的; 称为
直接沟通; 如“ 你别那么大声说话”; 若是影射或间接的; 称为掩饰
或替代性沟通; 如“ 有人说话时就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观察家庭沟通的意义在于通过它了解家庭功能的状态。人们
发现; 情感性沟通障碍一般发生在家庭功能不良的早期; 而当机械
性沟通也中断时; 家庭功能障碍通常已相当严重。
( 四) 家庭价值观
家庭价值观是指家庭判断是非的标准; 以及对某件事情的价
值所持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深受传统、宗教、社会文化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 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是极不容易改变的。家庭的疾病
观、健康观直接关系到成员的就医和遵医行为以及不良行为的改
善等方面。
四、家庭的功能
家庭功能具有多样性、基础性、独立性的特征; 并随着社会文
化的发展而变化。但其最基本的功能始终是满足家庭成员在生
理、心理及社会各个层次的最基本需要; 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即满足感情需要的功能、生殖和性需要的调节功能、抚养和赡养的
功能、社会化功能、经济的功能以及赋予成员地位的功能。
第二节 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McWhiney 指出; 家庭对其成员健康的影响大致有以下六个
40
方面:
一、遗传上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其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有些疾病就是
受到家族遗传因素和母亲孕期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现在;
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使其中的很多疾病可以被预防。全科医生
虽然不必是一个遗传病专家; 但他应知道适时地利用遗传病学的
知识; 并能清楚地让家庭了解专家建议的含义。
二、对儿童发育及社会化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 家庭异常和儿童躯体、行为方面的疾病有着
密切的联系。例如: 研究证实; 在3 个月到4 岁这个儿童发展的关
键时期; 如果孩子长期丧失父母照顾和情感关怀; 会导致与自杀和
社会病态人格等有关的精神障碍。因此; 全科医生应劝解儿童的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避免与孩子分离。
三、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疾病在家庭中的传播多见于感染和神经官能症。Buck 和
Laughton( 1959 年) 的研究证实; 有神经疾病的人的配偶也有产生
类似疾病的倾向。Meyer 和Haggerty( 1962 年) 的研究表明; 链球
菌感染与家庭压力有关。病毒感染在家庭中有很强的传播倾向。
四、对成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Kraus 和Lilienfeld ( 1959 年) 的研究表明; 年轻鳏夫多种疾病
的死亡率都比普通组高10 倍。Helsing 和Szklo( 1981 年) 的一项
持续10 年的控制了吸烟、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研究; 得出了鳏
夫的死亡率比普通对照组高的结论; 而当再婚后; 他们的死亡率又
低于普通对照组。这说明婚姻对健康有保护力。
家庭因素不仅影响其成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还影响到患者
41
及其家庭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程度。研究表明; 在家庭压力增加时;
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程度也增加。
五、对疾病恢复的影响
家庭的支持对各种疾病( 尤其是慢性病) 的治疗和康复有很
大的影响。Anderson 等人( 1981 年) 发现; 糖尿病控制不良与低家
庭凝聚度和高冲突度有关。家长的漠不关心可导致患儿发生最严
重的糖尿病失控和抑郁症( Khurana 和White; 1970 年) 。
六、对遵医和求医行为、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影响
家庭的健康观直接影响其成员健康信念的形成。家庭成员的
遵医和求医行为会受到家庭另一成员或整个家庭的影响。家庭成
员的过频就医和对医生的过分依赖往往是家庭功能障碍的表现。
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会具有相似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不良的家
庭生活习惯可能影响其成员的健康。
第三节 家庭生活周期
一、家庭生活周期的定义
家庭生活周期( family life cycle) 是指家庭遵循社会与自然
的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 通常经历恋爱、结婚、
怀孕、抚养孩子、孩子成家、空巢、退休及丧偶独居等时期。美国
学者格里克早在1974 年就提出家庭生活周期分为六个阶段的
概念。Duvall( 1997 年) 根据家庭在各个发展时期的结构和功能
特征将家庭生活周期分为八个阶段; 即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
生、有学龄前儿童、有学龄儿童、有青少年、孩子离家创业、空巢
期和退休期。对各阶段的界定和每个阶段可能遇见的主要问题
见表3 … 1 。
42
表3 … 1 家庭生活周期及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阶 段定 义可能面临的问题
新婚男女结合性生活协调和计划生育、各种家庭
角色的学习与适应、承担家庭的各
种责任等
第一个孩
子出生
最大孩子介于0 ~30
个月
父母角色的适应、经济压力、生活节
律变化产生的压力、养育和照顾幼
儿的压力、母亲的产后恢复等
有学龄前
儿童
最大孩子介于30 个
月到6 岁
儿童的身心发展问题、教育及安全
保护问题
有学龄儿

最大孩子介于6 ~13

儿童的身心发展、上学与学业问题、
性教育问题、青春期卫生
有青少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