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记传铭说题跋+虚云老和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序文记传铭说题跋+虚云老和尚-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梅闻法。牛头受记。传法威师。绵远相继。露骸松下。含灵等利。慧日长明。辉天耀地。

    智威禅师《西天三十六世牛头第五世》

师江宁陈氏子。四岁依天宝寺统法师出家。谒法持禅师。传受正法。自尔江左学侣。奔凑门下。有慧忠者。师视为法器。示偈曰。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忠答曰。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师又示偈曰。余本性空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忠复答曰。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忘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师审其了悟。遂付法。唐开元十七年终于延祚寺。赞曰。

  中持师毒。著佛头粪。唤钟作瓮。欺贤罔圣。越空劫外。三更日正。实体虚无。凌霄藤盛。

    潮阳灵山大颠宝通禅师《西天三十六世青原第三世》

师陈帝之裔。颖川人。祖官于潮。开元间。师诞于潮郡。幼岁慕云林。与药山惟俨。并事惠照禅师。受戒已。同游南岳参石头和尚。得大无畏法。唐贞元初入罗浮。至潮阳。开辟牛岩及灵山等处。韩愈问道。留衣致敬。事载传灯录。长庆四年一日告辞而逝。寿九十三。著有金刚经心经释义。塔在灵山左。赞曰。

  彻证至理。岂拘正偏。扬眉瞬目。一任风颠。语默动静。妙阐幽玄。昌黎拜倒。衣书记传。

    鼓山灵峤禅师西《天三十六世南岳第三世》

师不知何许人也。与五泄山灵默禅师同印心于马祖。隐居鼓山前岩。故岩以师名名之。涌泉寺址原系深潭。为毒龙窟宅。尝为民害。郡从事裴胄请师制之。师乃临潭诵华严经。龙出听经。遂徙去。众感其德。以潭址建寺。迎师住锡。于唐建中四年开法。敕赐额华严。大弘法化。后不知所终。出弘释录及闽志。赞曰。

  契马师机。神珠无价。妙阐华严。龙归座下。开辟石鼓。雷音普化。万古巍巍。光辉昼夜。

    牛头鹤林玄素禅师《西天三十七世牛头第六世》

师延陵人也。姓马。参威禅师悟旨。复居京口鹤林寺。一日有屠者预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往。众皆见讶。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何差别之有。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会即不会。疑即不疑。又曰。不会不疑底。不疑不会底。又有僧叩门。师问是甚么人。曰是僧。师曰。非但是僧。佛来亦不著。曰为甚么不著。师曰。无汝栖泊处。天宝十一年示寂。塔于黄鹤山。敕諡大律禅师。大和宝航之塔。赞曰。

  佛性平等。海水味一。屠儿刀放。三涂顿息。西来何意。会即不疑。不疑不会。佛亦奚为。

    径山道钦禅师《西天三十八世牛头第七世》

师苏州昆山朱氏子。初服膺儒教。年二十八。投素禅师出家。得旨后。至径山驻锡。玄化大振。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山上有鲤鱼。海底有红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汝问得不当。曰如何是当。师曰。待吾灭后。即向汝说。唐大历三年。代宗徵至阙下。亲加瞻礼。帝悦。谓忠国师曰。朕欲锡钦师一名。国师欣然奉诏。乃议号国一焉。后辞归本山。于贞元八年十二月示寂。说法而逝。諡大觉禅师。赞曰。

  为真法宝。作丈夫事。鼻祖双径。龙王献地。马师试惑。帝主钝置。唐国一人。声振百世。

    韶州灵树如敏禅师《西天三十八世南岳第五世》

师闽人。嗣长庆安。(南汉)广主刘氏。奕世钦重。封知圣大师号。僧问佛法至理如何。师展两手而已。有问和尚有缘甚么处。师曰。日出东。月落西。师三十年不请首座。有问如何不请。师曰。吾首座初生也。一日曰。出家也。一日曰。行脚也。一日命众出三门迎首座。云门果至。化被岭表。四十余年颇有异迹。广主将兴兵。躬入请师决臧否。师已先知。怡然坐化。王至。问和尚何时得疾。对曰。未曾得疾。适封一函子。令呈大王。王开函得一帖子云。人天眼目。堂中上座。王悟师旨。遂寝兵。乃召第一座开堂说法。云门也。龛塔葬仪。皆广主办。諡灵树禅师真身塔焉。赞曰。

  师坐道场。尊法崇重。七古八怪。循机变弄。卅载等人。留函酬问。域中大事。上座担任。

    唐石钟发光禅师

师河南汝阳杨氏。世居官。见罪人叹曰。人本无罪。无明陷之。地狱本无。夙业感之。遂发愿诣少林寺出家。受具于开元。精研毗尼。及诸教乘。后遍历诸方。究西来直指。发明向上。步礼迦叶。至鸡足。驻锡其间。创石钟寺。遂成法宇。赞曰。

  偶然一语。捷出群机。任性自在。空费钳锤。饮光隐处。日月重耀。石钟发响。音震冥微。

    鸟窠道林禅师《西天三十九世牛头第八世》

师姓潘。富阳人也。母朱氏。梦日光入口有娠。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九岁出家。二十一岁于荆州果愿寺受具。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处。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下。师谒之。发明心地。及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盘曲如盖。遂栖止其上。白侍郎出守杭郡。入山问道。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童也晓得。师曰。八十老翁行不得。忽一日谓侍者曰。吾今报尽言讫坐化。赞曰。

  秦望山头。是何模样。月挂松枝。尘飞不上。至险至平。太守难谅。位高太危。徒怀怅望。

    鼓山兴圣国师《西天四十世青原第七世》

师系出大梁李氏。幼恶荤羶。乐闻钟梵。年十二。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师题壁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题罢。气即随灭。年十五。梦僧告曰。出家时至。遂依白鹿规禅师出家披削。参雪峰。峰搊住曰。是甚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惟举手摇曳而已。峰审其悬解。抚而印之。后闽王建涌泉。迎师主席。赐号兴圣。法道大行。 赞曰。

  直下若会。箭过新罗。通宵有路。一任摩挲。不跨石门。毕竟作么。涂毒雷轰。万古不磨。

    梁鼓山扣冰古佛

师新丰翁氏子。母梦比丘风神炯然。荷锡求宿。人指谓此辟支佛也。已而孕。生于会昌四年。香雾满室。弥日不散。年十三出家。初以讲说为众所归。谒雪峰。携凫茨一包。酱一器献之。峰与语。异之曰。子异日必为王者师。天成戊子。应闽王召。茶次。师提起櫜子曰。会么。曰不会。曰人王法王各自照了。留十日。以疾辞归鼓山。至十二月二日。沐浴升座。告众而逝。荼毗。祥曜满山。获五色舍利。塔于鼓山正寝。赞曰。

  为王者师。受雪峰记。坐扣坚冰。空里游戏。举起茶櫜。翻天覆地。人王法王。慧日普丽。

    冲煦慧悟禅师《西天四十一世青原第八世》

师福州人也。姓和氏。幼不茹荤血。自誓出家。登鼓山投晏国师剃度。得法受记。弘法鼓山。周显德中。江南国主延住光睦。僧问如何是大道。师曰。我无小径。曰。如何是小径。师曰我不知有大道。次住庐山开先。晚居金陵净德。聚徒说法。有声于时。开宝八年归寂。赞曰。

  幼入师室。撞破石头。一言之下。左右逢源。大道小径。步步红尘。我不知有。狮子嚬呻。

    乳源双峰寺肉身广悟禅师《西天四十一世青原第八世》

师讳竟钦姓王氏。蜀益州人。幼投峨嵋山黑水寺出家。二十一岁具戒巡礼。晚见云门契悟印证。时刘氏僭号岭南。尤尚佛教。如灵树知圣。云门匡真。皆当时钦重。而师居其一。南汉刘晟尝召问甚喜。赐以磨衲方袍。太平兴国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与诸缁素夜话。焚香合掌而逝。僧腊四十二。世寿八十二。塔全身本山。至大中祥符九年。塔户分裂。视之如生。缁素迎请胶漆。供双峰山。地方崇拜。甚感灵异。赞曰。

  峨嵋脱染。坚持佛戒。生死大事。遍扣名德。函盖云门。狂心顿歇。质留双峰。万古不灭。

    丹霞子淳禅师《西天四十六世青原第十三世》

师剑州贾氏子。弱冠为僧。彻证于芙蓉之室。上堂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肇法师恁么道。祇解指纵话迹。且不能拈示于人。丹霞今日辟开宇宙。打破形山。为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柱杖卓一下曰。还见么。鹭鹚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宣和己亥春示寂。塔全身于洪山之南。赞曰。

  入芙蓉室。忘来去路。打破形山。无本可据。君臣道合。月芦藏鹭。倒驾慈航。渡人无数。

    宋大通达岸禅师《西天四十六世南岳第十三世》

师讳志靖。字达岸粤。韶州曲江梁氏子。生朱梁贞明四年。少不乐世事。十二岁出家。二十受具于云门偃。南汉刘晟。敬其德。尊宠甚隆。师偶过大通(大通烟雨为羊城八景之一)之滘浩口。阻风登岸。见古寺。爱其幽胜。不忍去。请于刘。重新之。赐名宝光。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辞众逝。灵光烛天。奉其真身。时示灵迹。至今不坏。远近争礼之。寂年七十有二。赞曰。

  大士示化。遇缘即应。大通古迹。继启先圣。灵光烛天。破长夜梦。留身范世。作福田供。

  初刊师相。不得出处。故附于应化之末。后得大通烟雨宝光古寺记。始悉生  平。因述于右。本应按代列入。因板已定。不能羼入。故仍补遗于此焉。

    宗赜慈觉禅师《西天四十六世青原第十三世》

师茗州孙氏子。得法于广照。继席长芦。僧问达摩面壁此理如何。师良久。僧礼拜。师曰。今日被这僧一问。直得口哑。上堂云。冬去寒食。一百单五。活人路上。死人无数。头钻荆棘。将谓众生苦。拜扫事如何。骨堆上添土。唯有出家人。不踏无生路。大众且道向甚么去。南天台。北五台。参。赞曰。

  放一线道。禅净对立。谁权谁实。千圣不识。大士应化。逆顺罔测。东林结社。熊耳面壁。

    真歇清了禅师《西天四十七世青原第十四世》

师左绵雍氏子。襁褓入寺见佛。喜动眉睫。人咸异之。试经得度。拈丹霞之室。霞问如何是空劫之前自己。师拟对。霞曰。你闹在。且去。一日登钵盂峰。豁然契悟。迳归侍立。霞掌曰。将谓你知有。师欣然拜之。住后。上堂云。我于先师一掌下。伎俩俱尽。觅个开口处不可得。师终于皋宁崇先。塔于寺西华相嵨。諡悟空禅师。赞曰。

  一掌之下。伎俩俱尽。将为瞥地。旁观者哂。夜月流辉。澄潭无影。巧拙不到。金缄密稳。

    天童宗珏禅师《西天四十八世青原第十五世》

师印心长芦。出世天童。上堂。劫前运步。世外横身。妙契不可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直得虚静敛氛。白云向寒岩而断。灵光启暗。明月随夜船而来。正恁么时。作么生履践。偏正不曾离本位。纵横那涉语因缘。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十字街头休斫额。赞曰。

  妙契匪意。真证离言。当街斫额。举棹迷源。横身劫外。彻底掀翻。正偏回玄。如珠走盘。

    雪窦智鉴禅师《西天四十九世青原第十六世》

师滁州吴氏子。儿时。母为洗手疡。因曰。是甚么。对曰。我手似佛手。长失怙恃。依真歇于长芦时。大休首众。器之。后遯迹象山。山怪不能惑。深夜开悟。复见休。蒙印可。住后上堂。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赞曰。

  我手佛手。阿师多口。遯迹象山。痴狂外走。机契天童。百怪潜匿。达摩不识。世尊无密。

    天童如净禅师《西天五十世青原十七世》

师生而歧嶷。不类常童。长学出世法。参足庵于雪窦。庵令看柏树子话。有省。呈颂曰。西来祖意庭前柏。鼻孔廖廖对眼睛。落地枯枝才跳。松萝亮笑掀腾。庵颔之。出世天童。六座道场。两奉天旨。法道之盛。可想见也。示寂说偈曰。六十六年。罪犯弥天。打个跳。活陷黄泉。塔全身于本山。赞曰。

  从来无名。唤作庭柏。白日见鬼。受赵州惑。末后拈出。称锤是铁。此风扇布。知恩报恩。

    鹿门自觉禅师《西天五十一世青原第十八世》

师参长翁净。值净上堂。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因缘。颂曰。一个乌梅是本形。蜘蛛结网扦蜻蜓。蜻蜓落了两边翅。堪笑乌梅咬铁钉。师不觉失笑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后承印记。出世鹿门。示众曰。尽大地是学人一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这个眼。读如是经。千万亿劫。常无间断。诸人还看得读得么。如看得读得。老僧请他吃个无米油餈。赞曰。

  灯原是火。日月同明。失声一笑。鼻直眼横。无米油餈。觌面相呈。毕竟如何。梅咬铁钉。

    普昭一辩禅师《西天五十二世青原十九世》

师洪州黄氏子。年十一岁。丁父忧。遂出家。十八纳戒。参鹿门。问如何是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门曰。汝被一卷遮却也。师拟对。门摇手曰。不快漆桶。去。师于言下有省。出住青州普昭。迁东都万寿。室中三百问。戡验学者。声被大河南北。师示微疾。说偈而逝。寿六十九。塔分仰山栖隐。阳台青水院。赞曰。

  以如是眼。读如是经。穷未来际。彻底惺惺。百问云兴。几能折合。麟趾振振。神驹瘛‘。

    无用贤宽禅师《西天五十四世南岳二十一世》

师和州周氏子。参金牛于冶父。才见。牛便喝。师亦喝。牛曰。那里学得这许头来。师曰。大有人疑著。牛便打。明日复见牛。引入阁中坐。忽炉内汤瓶水溢。灰上冲。师忽然大悟。汗流浃背。呈偈有水底泥牛吼一声。大千沙界一齐倾句。牛颔之。至正中开法太湖普明。禅衲云臻。夜有天灯下照。远近叹异。特赐佛照圆悟之号。泰定三年九月十五日说偈而逝。塔全身于太湖。赞曰。

  金牛一喝。松石亡年。春云野鹤。秋水澄渊。佛祖垂照。鉴地辉天。东西南北。一等周旋。

    高丽铁山琼禅师《西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