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艺术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艺术史-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局限性,它却像奥维德的诗歌那样是当时文艺创作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这种 

情调浪漫、笔法奔放的风格,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可说是庄重的新古典风格 

的一个补充,它们相辅相成地共同反映着奥古斯都这个黄金时代百花齐放的 

盛况,在日后的帝国初期艺术中,它们更有进一步的融合而成为艺坛的主流。 

     伴随着第三种风格的形成,罗马的风景画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前已指出, 

风景画本来就是罗马绘画的一大特色,不过以前的风景描绘还多少有点配角 

的味道,它们或陪衬于楼阁建筑之旁,或渗杂于故事情节之内(最常见的是 

尤利西斯浪游的故事),尚难独立自成一类。现在则看到了真正的、完全的 

风景画,不仅第三种风格壁画中心以高光实现的那一小片山林之景是独立的 

风景小品,与任何装饰结构或故事情景无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占 


… Page 39…

满整个墙面全用于描绘林木花鸟的图画,其佳作就是皇后李维娅的普里马波 

塔别墅那幅独出心裁的花园风景(现藏罗马特尔美博物馆)。它在高达3米, 

连续10余米的墙面画满逼真生动的花园景致,除底边一道篱笆显示它与人居 

的联系外,全绘以小树丛中鸟语花香之景。色彩明丽而有层次,构图则在自 

然之中又巧有安排,草丛叶簇之间偶见小鸟腾跳飞翔之状,使宁静的花园充 

满生气。由于这儿是皇后的别墅,相信一定是请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画家来作 

此画,可惜我们已不知其名姓,但从现存遗迹看,他的着色,用笔皆极富神 

韵,说明罗马风景绘画在这个黄金时代也和其他艺术一样取得了相当辉煌的 

成就。 


… Page 40…

            2。朱理亚·克劳狄王朝和弗拉维王朝时期的艺术 



     奥古斯都死后,养子提比略继位。提比略是皇后李维娅与前夫克劳狄所 

生之子,所以他的王朝称朱理亚·克劳狄王朝(公元14—68年)。此朝末代 

皇帝尼禄是历史上最为臭名远扬的暴君,他的荒淫残暴激起民变,终于自杀 

而亡,经过一年混战,又建立了弗拉维王朝(69—96年)。此两朝的历代君 

王都不像奥古斯都那样有大作为,但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繁荣,帝 

国仍按奥古斯都确定的路线续有发展,艺术事业方面也相继取得一些重大成 

果。 

     建筑仍然是罗马艺术中取得最为辉煌进展的部门。历代皇帝都遵奉奥古 

斯都制定的以大兴土木发扬帝国声威的祖训,对建筑抓得很紧,尽管其他政 

绩无足称道。此时的罗马建筑已完全吸收了希腊的优秀成果,形成了自己的 

体系,无论是神庙、广场、宫殿、会堂、桥梁、水道、剧院、浴场、公寓、 

城防等等,罗马都有了自己的、超越前人的创造。而且,相比于东方的古代 

帝国,这些建筑有不少带有城市公共设施的意义,可为较大范围的公民群众 

使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古典文明民主开朗的本色。从城市建设看, 

人口已达120万的首都罗马当然是罗马建筑艺术的冠冕。它是无与伦比的古 

代最大都市,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是精华汇萃之地,也像灯塔 

那样把统一的帝国风格普照东西南北,无远弗届。首都而外,行省各城市的 

建设也有风起云涌之势,老城市改建扩充,新城市雨后春笋,无论远近老新, 

都建造大致相似的市政设施,采用近似的风格标准。在一个如此辽阔的帝国 

境内能如此普遍地实现这种城市的发展,确是罗马文明的一大骄傲。特别是 

埃及、叙利亚、小亚一带的东方各行省,古代文明在这儿已发展了三千多年, 

拥有异常高超的石造技术和丰富的建筑经验,现在按罗马的规格范例营造帝 

国城市和带有古典风度的建筑,更有如虎添翼的优势,成为可和首都罗马媲 

美的帝国建筑最发达地区之一。东方各省没有天然水泥,全用石雕石砌的传 

统技法以和首都罗马的水泥结构建筑较量,它们在规模宏伟、质量精良方面 

可说丝毫不比罗马逊色。例如叙利亚的巴尔贝克,这儿在克劳狄皇帝之时(公 

元41—54年)便着手兴建古代规模最大的神庙:太阳城(赫里奥波利斯)的 

朱彼特神庙,它的每根石柱高达21米,而且是用整块石料刻成,在古代可谓 

空前绝后。尽管此庙现在仅存废墟,它残留的石柱和檐部花雕都异常精美, 

非仅以规模浩大取胜。而从工程规模本身看,它似乎也有某种超越人类和古 

代工程水平的惊人之举,例如神庙奠基于其上的高达14米的平台所用石料比 

柱子还粗厚好几倍(有的石料长20米,宽3。5米,厚4米,重近千吨),如 

何把这样庞大的石料开采出来并运到工地,至今仍是个迷,甚至有人猜测它 

们是远古时来访地球的外星人的遗物。 

     在罗马城和意大利各地,则以水泥和拱券、圆顶结构作为新建筑的发展 

基础,而多功能的设计、大规模的组合布局以及更富丽堂皇的帝国风格、亦 

即融汇了希腊化巴罗克风格优点的古典风格,则是这时期建筑发展的大势。 

在朱理亚·克劳狄王朝时期,这些趋势发展的一个最后成果便是尼禄大兴土 

木搞的金屋王宫和罗马城的重建。当然,尼禄这个荒淫无耻的暴君搞金屋是 

为了满足他的私欲,但这个建筑客观上却为新的水泥结构的探索提供机会, 

尤其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之后,全城一片废墟,尼禄的皇宫和全城住 

宅的重建可让建筑界如在白纸上新画蓝图般放手大干,客观上促使建筑艺术 


… Page 41…

  实现新的突破。此事古史早有记述,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和建筑史的研究却提 

  供了更多信息,也进一步解决了有关问题。罗马史家塔西陀是这样介绍这段 

  史实: 

        “尼禄利用自己祖国的灾难(意指罗马大火)之机,修建了一座皇宫。 

  这座皇宫的出奇之处,并不在于那些司空见惯的和已经显得庸俗的金雕玉 

  砌,而是在于野趣湖光,林木幽邃,间或旷境别开,风物明朗。建筑师和工 

  程师是塞维鲁和塞勒尔,他们别出心裁,想以艺术的力量,强自然所不可, 

  不惜耗去这位皇帝的资财,……在首都,没有被皇宫占用的地区也重新建设 

  了,但这次不像被高卢人火焚后那样随意和零乱,而是沿着测量好的街道修 

  建,留出宽阔的道路。建筑物的高度也有限制,留出空地,在公寓的楼前加 

  筑柱廊,以为荫护。……建筑物本身一律遵照特别的规定,用坚固的、不加 

                                                             ① 

  木结构的、有特殊防火性能的加宾石和阿尔班石砌成” 。 

       这里提到的野趣湖光、建筑师的独出心裁和强自然所不可、公寓建筑的 

  按照测量规划和统一营造规格、快速以石料 (水泥)建成等等,已大致勾画 

  出这些建筑活动的新特色。只是塔西陀的古雅文笔未免失之简约。从出土情 

  况看,现存尼禄皇宫遗迹的主要部分是一组靠山面水横向排列的厅堂,总体 

  布局合乎塔西陀说的“旷境别开、风物明朗”之旨,但这种一字儿排开的廊 

  庑式宫殿在希腊罗马建筑中却是前所未见的。这些厅堂每一间的形状、结构、 

  门窗布置和屋顶天花都各不相同,有的室内还有水泉涌出、暗道勾通,因此 

  总体布局虽然简单,内部结构却争奇斗艳、变化无穷,应了塔西陀的“独出 

  心裁”等语。建筑师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把水泥结构的技巧发挥到一个新 

  的高度。据实际调查,这一溜皇宫建筑全以水泥制成,水泥结构为其变化多 

  端的内部设施提供牢实的基础,而水泥贴面所用的各色大理石、珍贵宝石、 

  海贝、甚至黄金、珊瑚等则是它的华丽和珠光宝气的来源,因而有金屋之称。 

  其典型代表可举宫殿东部的一组八角形厅堂,它的遗迹虽然已很残破,却可 

  让我们看到在水泥建筑结构方面极有创意。 

       这组建筑物以一个八角形厅堂为中心,此厅除了正南一面作大门连于整 

  座宫殿的廊庑外,其余七面分别以七个角度连接七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 

  房间,有长方形的大厅,也有三角形的小室,还有正方形、十字形的厅堂, 

  它们也像中央的八角形大厅那样,完全用水泥构筑的穹窿作圆顶屋顶,不仅 

  拱顶形状依厅堂而各呈其异,还因彼此墙壁连接,只能从屋顶开天窗取光。 

  中央八角形大厅的穹窿屋顶现尚留存,它的中心开一圆形天窗,有很强的统 

  一、和谐效果,其他各厅的屋顶天窗在取得同样效果之时又有较灵活的安排, 

  更觉光影迷离。若从中央房间通过七个门道看各个厅堂,由于阳光早晚斜射 

  和中午直射的区别,各厅的亮度必依时而异并循序转换,这样就出现了古人 

  盛赞的“乾坤旋转”的印象。对这一点,另一位为皇帝作传的罗马史家苏维 

  托尼乌斯曾写有一段妙文,引起古今学者强烈的争论: 

        “尼禄豪华奢费之极者莫过于其建筑。他曾在巴拉丁山和厄斯奎林山之 

  间修建一座通道大宫,在大火之后又增建金屋皇宫,一个超过一个。这座皇 

  宫的宏大富丽可以从以下记述见其大概:它的门廊前竖立了一尊高达120尺 

  的尼禄巨像,它的廊庑长达数里,它有像海一样宽的池塘,池边亭台楼阁之 

  多有如城市,但同时又有田野风光、果园牧场,还养着各类动物。所有宫内 



① 塔西陀: 《编年史》第16 卷,第42、43 章。中译文据《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第267 页。 


… Page 42…

  厅堂皆镶以黄金、宝石与珍珠,一系列宴饮之处在房顶上饰以可旋转的象牙 

  嵌板,并装配着可撒出鲜花香水的管道,其中最大的一座宴会厅是一圆顶大 

                                    ① 

  厅,它像天空那样日夜旋转。”苏维托尼乌斯在此提到的“可旋转的象牙嵌 

  板”和“像天空日夜旋转”等语,曾使许多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字 

  面意思推断,就是指厅堂屋顶上装置了可旋转的机械,甚或整个厅堂都像现 

  代塔顶餐厅那样不停地旋转,这一点从古代技术条件和考古遗迹的实际看都 

  是不可能的。因此比较合理的解释应是指上述八角形大厅和它周围房间顶天 

  窗造成的光影变幻,由于当时的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建筑物,再加上宫廷人士 

  故作玄虚的夸张形容,好事者们以讹传讹,遂使史家写下了“日夜旋转”之 

  类的话。严格地说,还是塔西陀那句“想以艺术的力量,强自然所不能”道 

  出了其中奥妙。当然,暴君尼禄是以这些新奇技术满足其私欲,正好暴露了 

  帝王专制的罪恶与黑暗,但在建筑史上,这种“强自然所不能”的艺术力量 

  却有巨大意义。它不仅标志着罗马水泥结构技术已经比较完善,几乎能够随 

  心所欲地构筑各种形状的穹窿圆顶(虽然规模还不大),而且表明罗马建筑 

  已把内部空间效果放在首位,带来建筑观念的重大转变。在此以前,希腊罗 

  马的古典建筑最重视的是外部形体效果,例如神庙便是全以其外部柱廊之 

  美、柱式之精良和装饰雕刻之丰富为主,殿堂本身只是存放神像的房间,对 

  于整个建筑的艺术效果没起多大作用。现在帝国初期的罗马建筑用水泥造成 

  的各类圆顶厅堂则大异其趣,屋内空间在统一开阔之余又有曲折多变之妙, 

  空间效果配合着壁面的装修,便成为这幢建筑艺术感染力的主要来源。经过 

  这种发展,罗马建筑重视空间效果的革新便有了决定性的突破,而古典建筑 

  的内容也更为丰富了;现在,它的基础尽管仍是柱式造形,圆顶空间却可说 

  是锦上添花。它不仅影响于日后罗马建筑的发展甚巨,对中世纪以及文艺复 

  兴以来的西方近代建筑尤为重要。难怪一位西方研究者最近评论说:“尼禄 

  金屋的圆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它却是一种新的建筑观的滥觞,以后 

  一直到我们这个世纪,这种新建筑观都始终对欧洲建筑有其决定性的影响。” 

  ① 



       塔西陀提到尼禄在大火后重建罗马所盖的公寓楼房,对古典城市建筑的 

  发展也有其重要意义。它们不仅以规模大、数量多引人注目,还以全用水泥、 

  石料和按照统一规格营建而开创了古城改建、扩建的先例。这些公寓遗迹在 

  罗马已荡然无存,但罗马出海口的奥斯提亚港却有一些保存较好的1—2世纪 

  的罗马公寓建筑,显然就是按上述的统一规格发展而来。从形制上看,这些 

  古罗马公寓与现代城市随处可见的四五层的公寓楼房很相像。临街的底层往 

  往辟为店铺,楼上各层分成一套一套的“单元房”,有楼梯通街上和屋后的 

  庭院,有些楼房还围成一组,有自己的小广场。由于以水泥、石料建成,它 

  的外形与风格可说也与现代城市的一般公寓大同小异,也是同样的方正简 

  单,一排排窗户间插以阳台。可以说,罗马这种公寓楼房的建筑水平,除了 

  没有电气和卫生设备外,和现代公寓并无二致(当时罗马已知在豪华住宅中 

  使用集中供热系统,即暖气设备,惟在公寓中尚较少使用)。自从罗马制订 

  这种水泥石造公寓的统一规划后,不仅在罗马、奥斯提亚执行得不遗余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