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外于督也。麋角较大于鹿角。为阳能生阴耳。其活瘀和血不及鹿角者。因补阳属气。不似
补阴之入血。故丈夫冷气及风痹者宜之。 阳盛阴虚者忌服。
x鹿角胶x(本经名白胶)
味甘咸。气温平。气薄味浓。降多升少。入足厥阴少阴手少阴厥阴经。 主治伤中。劳
绝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本经)男子损脏气。气弱劳损。吐血下血。女子崩中
不止。漏下赤白。安胎去冷。治男女肝肾虚损腰痛。并腰膝酸软及痛。(甘缓能通血脉)又
治尿精尿血。 同牛膝丹皮麦冬地黄苏子郁金白芍当归童便续断。治劳伤吐血。 同地黄山
药山萸鹿茸杞子五味车前麦冬杜仲骨脂巴戟莲须。治肾虚阳痿。精寒无子。加入当归紫石英。
治妇人血闭子宫冷。服之受孕。 虚劳尿精。白胶二两。炙为末。酒二两和
尿血。白胶三两炙。水二升。煮一升四合。分服。 妊娠下血。以酒煮白胶二两。消尽再服。
〔论〕 鹿角生与熟并熬胶。俱应入肾。以角亦骨类。为骨之合也。即六极审属骨虚。
止用鹿角牛膝二味。则其所入可知。生者活血胜于补虚。熟者补虚胜于活血。若熬成胶。则
一于补矣。鹿以阳质而挟阴之气。其角胶因烹炼之久。俾阴气熔化于阳中。于人身气血生化
之源。裨益良多。本经故主伤中劳绝羸瘦也。然更云补中益气。又似专功于气者。盖人身之
胃属阳。(经云。阳者胃脘之阳也。)而胃之三脘。皆在任脉。是至阳原本于至阴也。鹿角之
勃生怒长。正属阳中阴气。其禀专。其进锐。更经烹炼。则由阴 阳之气化。乃得致于中气。
以为天地升降之枢。是兹味之补中益气。正其能疗劳绝羸瘦者尔。(生角本为阳中之阴气。
熟胶乃达阴中之阳化。盖取肾气最浓之品。炼而成胶。则气化浓密。还归于补元精。不止于
元气之勃然而上行也。是诚为补先天要药。经曰。气归精。又曰。精化为气。可以合此味之
用。)东垣药性主男子损脏气。气弱劳损吐血。与本经所治。互相发明。夫脏气者。即经所
云五脏皆有阴气也。气弱者。即经所云阴伤则无气也。五脏阴气。为人身中元气。如病于阴
气不足。即谓之劳。至阴气大伤。谓之劳损。甚则遂云劳绝矣。诸书独以血证为言者。以阴
气乃后天营血之母。阴气伤即先病于血矣。因是悟诸血证之治。悉以救阴气为主。阴气系精
血之真元。救精血之损者。舍是将焉取诸。或曰。血逆类由火僭。何以致慎于苦寒之投。曰。
以苦寒反能亡阴耳。凡因六淫七情之侵。损伤五脏阴气。阴气损则元气乃化为火。而真阴之
化醇者。不能寻其天度。以循经络而归血海。如樱宁子所说血因热逆妄行。或挟风。或挟湿。
或挟气。亦庶几近之。第未明于六淫七情之损其阴气者。却在火之先。其平火而令血不妄逆
者。止为标之治。如探本。则必图完其阴气。以为营血之母。而善守之。然则平火。犹非损
阴气之的治。况以苦寒绝阳之生化。初不为阴之化源地乎。至慎苦寒而投参 。其失卒亦相
等。盖即白胶之能补阴气。尚难投于炎焰以冀有功。矧可倒行逆施。以助方张之焰乎。凡此
总未究于血之生化。乃源于水而成于火耳。惟鹿角阳中挟至阴。如人身元阳所自始。即血源
于水之义也。角胶炼阴以合阳。如人身元阳所由化。即血成于火之义也。取此味以完阴气。
乃于血证为能救本耳。(观治尿精尿血。及身半以下酸痛。则知其为精血之权舆。非火热之
对待也。)其有阴盛遏阳而患血逆者。(伤寒有之)又有劳倦伤其卫气。致营气不得入于经而
血错行者。是乃阳之不足。可以投参 者也。若伤于阴气。即当属化火而论。的然不可投参
矣。第火有虚实之分。实火者伤及后天之气。虚火者伤及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乃阳中阴
生。先天之气。乃阴中阳化。如先天之气伤。固及于后天。经所谓至阴虚。天气绝是已。然
后天之气原根于先天。(如肾脉从肺络心注膻中。脾脉从胃注心中。而肝脉亦络膻中。)故伤
其后天之气者。必及于阳中之阴。伤其后天阳中之阴者。亦累于先天之阴。经所谓至阳盛。
则地气不足也。此味主劳损吐血。虽举先后天而胥治之。但先天之阴伤。虚火也。阴虚而火。
无所归经。以是补之。后天之阴伤。本于阳以及之。实火也。清天气之阳。乃可补地气之阴。
其先后
〔修治〕 取解角。锯半寸长。置长流水中。浸三日。削去黑皮。入砂锅内。以清水浸
至不露角。桑柴火煮从子至戌时止。旋旋添水。勿令火歇。如是者三日。角软取出。晒干成
霜。另用无灰酒入罐内。再煎成胶。阴干待用。 麋角性本甘热。更经火炼。则偏于补阳。
不如鹿胶之补而不僭。故截角制胶。须择其小者。勿使麋角混之。致药力不精。 用时。或
炒成珠。或酒化服。得火良。畏大黄。
x鹿角霜x
即鹿角煮烂成粉者。胶则取所煮之汁久熬而成者。霜似枯质。胶乃精液。古方或各用之。
或合用之。必其皆有补益。但恐霜逊于胶耳。有疗男子阳虚。与下小便频数同方。可知肾经
气虚者。此能益气而强肾矣。 小便频数。鹿角霜白茯苓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盐汤下。 小便不禁。上热下寒者。鹿角霜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
心。酒温下。(凡病便数。皆肾经气虚而然。若不禁。则虚更甚矣。)
x鹿髓x
气味甘温。 治丈夫女子伤中绝脉。筋急痛。 同地黄汁煎膏服。填骨髓。壮筋骨。补
阴强阳。 白蜜煮服。令人有子。(鹿一牡能御数牝) 凡滋补药。用其脊髓和酒熬膏丸药。
大妙。 白飞霞法。取鹿脑及猪骨髓炼成膏。每一两加炼蜜二两。炼匀。瓷器密收。用和
补丸药。 治肺虚毛悴。有酥髓汤。(删繁方) 鹿髓煎。治肺痿咳嗽。伤中脉绝。用鹿
髓生地黄汁各七合。酥蜜各一两。杏仁桃仁去皮尖各三两。酒一升。同捣取汁。先煎杏仁桃
仁地黄汁减半。入三味煎如饧。每含一匙咽下。日三。
卷三十一兽部
麝香
内容:出陕西河东秦益诸州。诸蛮夷中尤多。形似獐麋而小。食柏叶。夏月多啖蛇虫。至冬香
满。(生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袋盛之。)入春满甚。便自剔去。是为生香。最不易得。其次捕
得杀取者。名脐香。
味苦辛。气温。 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惊痫。积聚症瘕。
及妇人产难。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下。杀脏腑虫能蚀一切痈疽脓水。 济生治食瓜果成
积作胀者。及饮酒成消渴者。以果得麝则坏。酒得麝则败也。 同犀角牛黄琥珀龙齿远志丹
砂铅丹金箔菖蒲真珠茯神天竺黄。治心气虚怯。惊邪癫痫。或梦寐纷纭。鬼交鬼疰。及小儿
急惊。大人中恶等证。 同白芨白蔹红白药子雄黄乌骨鸡 乳香没药冰片为末。敷一切痈疽
疔肿。有神。
缪氏云。诸证之属于虚者。概弗施用。(芳烈轻扬。能泄卫气。穿射走窜。又能泄营。)
如不得已。借以开通开窍。亦宜少用。孕妇不宜佩带。劳怯人亦忌之。不可近鼻。有白虫入
脑患癞。久带其香透关。令人成异疾。
〔辨治〕 取香剂中当门子。捻之如血线。拓之如桃花瓣。燥甚者。始真。然多伪造。
虽膜囊完固。弗信。但破看一片。毛在其裹中者。为胜。 凡使勿近火日。微研。不必苦细。
如
卷三十一
兽部
内容:鼠类。属水。其皮毛戟刺如针。属金。见鹊则仰腹受喙。火炼金。其气相制也。
x皮x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五痔阴蚀。下血不止。痔痛有头。多年不瘥。止肠毒下血。
疗腹痛疝积。(并烧灰。酒服之。)止衄。(烧灰。绵裹塞鼻。)疗反胃。(烧灰酒服。或煮汁。
或五味淹炙。食此物。开胃气有功。其字从胃。深有理。)治胃逆。
〔论〕 皮之用。专于大肠。故疗痔病为多。夫痔所受病者燥气。为病者湿气也。或
又曰。胃热也。何以明之。盖阳明燥金。以其阳盛趋阴。而阴气不能与之合。故为燥。人身
身半以下属地。阴气主之。或因房劳劳力。虚其肾阴。则燥者益燥。更由胃中酒食积毒。归
于大肠。以乘其阴虚之燥。则燥随化火以伤血。是谓收气不得职。致经脉横解。浊气污血。
流注肛门。其始本燥与热合也。而热因与湿合。所谓湿气者。由阳不得真阴以收。既淫而为
热。即阴不得真阳以化。更淫而为湿。以故痔初起显燥证。有便涩作痛之情。渐显湿证。有
肿痛坚块之患。然则燥者病之本。湿者病之标。而热则病于标本之中也。夫热之合于燥也。
为气伤。其合于湿也。为血伤。如肠中止有湿热。止病于下血而已。惟湿热本于燥。肠头斯
有坚块。至于作痛者。热因燥乘。风因热化。而更蓄于湿以不得达。故大痛也。久之破而为
漏。亦此之由耳。(湿圉其燥热风之气。则溃肠以出。治之宜兼破气药。又忌过用苦寒。盖
用寒过剂。则真阳益病。而湿愈不行。)方书云痔初成渐大。便涩作痛者。宜润燥及滋阴。
嗣如肛门下坠。便血而疼痛坚硬者。宜清火渗湿。或紫色疼痛。大便虚闭作痒。宜凉血祛风。
疏利湿热。又或肿痛坚硬。后重坠刺。便难者外宜熏洗。内宜宣利。合而参之。初起之治。
缓而先本。后此三证。热胜则肿痛。湿胜则坚硬下坠。皆当急而救标。本标之治。节次不爽。
乃免穿肠溃决之患矣。 皮于诸痔无不逐群剂以奏功。缪氏谓 属水。其皮得坚金之气。而
和血于大肠。故治五痔阴蚀有专功。
凡食其肉。当去骨。误食令人瘦劣。诸节渐小。(仲淳)
〔辨治〕 猪蹄者良。鼠脚者次。取皮入药。烧灰。或炙黄。或炒黑。或水煮。任入汤
丸。
卷三十一兽部
鼠
内容:x牡鼠x(牝者不入药)
气味甘。微温。亦曰凉。(日华子) 煎膏。治诸疮 。(因善穿之性而为用)
附方 鼠 溃烂。鼠一枚。乱发一鸡子大。以三岁腊猪脂煎令消尽。以半涂之。以半酒
服。神妙。
x胆x
鼠肝有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大如黄豆。正白色。贴而不垂。(卫生家宝又言红色)
才死便消。不易得也。 主治点目。愈青盲。雀目不见物。滴耳治聋。三十年老聋。取活鼠
一枚系定。热汤泼死。破喉取胆。用川乌头一个炮去皮。华阴细辛二钱。胆矾半钱。为末。
以胆和匀。再焙干研细。入麝香半字。用鹅翎管吹入耳中。口含茶水。日二次。十日效。永
除
癸水之位在子。气通于肾。开窍于耳。注精于瞳子。其标为齿。鼠属子宫癸水。其目夜
明。在卦属艮。其精在胆。故胆治耳聋青盲。睛能明目。而骨能生齿也。(濒湖)
x牡鼠粪x(两头尖者)
气味甘。微寒。有小毒。(食中误食。令人目黄成疸。) 主伤寒女劳复阴易。通女子月
经。下死胎。治吹奶乳痈。 方书疗中风积聚。及疠风蛊毒。
附方 男子阴易及女劳复。 鼠屎十四枚。韭根一大把。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得粘
汗为效。未汗再服。 妇人吹奶。鼠屎七粒。红枣七枚。去核包屎。烧存性。入麝香少许。
温酒调服。 乳痈初起。雄鼠屎七枚。研末。温酒服。取汗即散。
乳痈已成。用新湿鼠屎黄连大黄各等分。为末。以黍米粥清和涂四边。即散。
〔论〕 鼠禀至阴之气。五脏俱全。其矢更由肠胃转化而出。凡阴气受邪者。借其转化
而使之不留。阴气大亏者。亦借其转化而使之不竭。是以阴易女劳复所因迥异。而皆得用之。
他如中风积聚风湿诸方。用此以导阴气而使之化。而吹奶乳痈。又皆藉阴气之能化。为流通
精血地。然则触类通之。可以尽臭腐之神奇矣。
卷三十二人部
发
内容:x发 x
取男子二十已来无疾患。颜色红白。于顶心剪切者。
气味苦温。 主五癃关格不通。治小儿惊。大人痉。(本经)止血闷血晕。金疮伤风。 合
鸡子黄煎之。化为水。疗小儿惊热百病。
x乱发x(梳栉下者用代发 )
气味苦微温。 补阴之功甚捷。消瘀血。(丹溪) 方书用治传尸劳溲血下血淋证。并
前阴诸疾与痔。 入诸膏药内。能消毒止痛。长肉生肌。
附方 鼻衄。血余烧灰。吹之立止。 黄胆尿赤。乱发灰水服一钱。日三服。女子漏血。
乱发洗净。烧研。空心。温酒服一钱。 吐血。发灰一钱。米醋二合。白汤一盏调服。尿
发灰二钱。醋汤服。 血淋苦痛。乱发烧存性二钱。入麝少许。米饮服。 大便泻血。
半两烧灰。鸡冠花柏叶各一两。为末。卧时酒服二钱。来早以温酒一盏投之。一服见效。
女劳黄胆。用猪膏半斤。乱发鸡子大三枚。和煎发消。药成矣。分再服。病从小便中出。破
伤中风。乱发如鸡子大。无油器中熬焦黑。研。以好酒一盏沃之。入何首乌末二钱灌之。少
顷再灌。 疔肿恶疮。乱发鼠屎等分。烧灰。针入疮内。大良。 疮口不合。乱发露蜂房蛇
蜕皮。各烧存性一钱。用温酒食前调服。神妙。
〔论〕 血之荣以发。(精之荣以须。气之荣以眉。)发属心。禀火气而上生。(须属肾。
禀水气而下生。眉属肝。禀木气而侧生。男子肾气外行故有须。妇寺则无须而眉发不异也。)
丹溪谓其补阴之功甚捷。以补阴参于禀火气而上生。则所补者乃阳中之阴也。夫血生于阳中
之阴。本其所生以上荣于发。而即还返于阳中。故其补之之功捷。然更能消瘀血者。以此味
之补。非益其所本无。乃还其所本有。不凌节。不造次。故补即为行耳。人身气血。生与化
。其机合而有之。即丹溪云捷。亦属强名也。本经首主五癃关格。其义奚若。盖水与血是二
是一。以补为行。复何疑于水道之利乎。至治小儿惊。大人痉。与补阳中之阴义正相合。(
惊与痉皆由阳中阴虚)即血闷血晕金疮伤风等治。病机亦不越于阳中阴虚。其微义可类参也
缪氏云。经熬 后。气味不佳。胃弱者勿宜。
〔修治〕 取无病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