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 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写了登天的神奇场景。可想而知,“白云梯”这个名字是受了李白“青云梯”的启发。
返朴归真法所起的名字,其语言在形式上极为简朴,但简朴并不等于寒酸,细一推敲,其内涵及表现手法决不一般。比较一下这两个姓名:马达与马天来。“马达”是电动机的名称, 除了表示动力之源别无深意,用来起名略显牵强。而“马天来”显然口语化、易懂,而且意义不同寻常:有道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从天上飞来的神马,威力无比,奇异非凡, 却以普通马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令人心向往之。以表现手法上来看,“马达”是直白式,“马天来”则是委婉式,并没有“赤裸裸”地炫耀自己,“对错自有世人评说”,这正 是返朴归真起名的高妙之处。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3。代词构名法常用的人称代词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吾、予、己等,第二人称——汝、尔等,第三人称——它、她、伊、他等。将人称代词直接引入名字,是颇有意趣的构思方法。
以“我”起名的如:宁完我、安泰我、严我斯、张我德、费亲我、朱新我、朱镜吾、王健吾、成舍我等;以“予”起名的如:舒舍予、王用予、孙起予、范启予、龚圣予、郑愁予等;以“己”起 名的如:李正己、段克己、殷成己、吕胜己等;以“汝”起名的:田汝成、王成汝、高汝砺、李汝珍、林尔蔚等,以“伊”起名的如于伊飞、水伊人、刘伊美等。
用人称代词起名的好处很多,语意亲切。有的强调完善自我修养,服务大局,贯穿着严于律己的精神,有的大力进行自我宣传,以推销自己,影响世人;使名字大放光彩,惹人喜爱。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4。拆姓为名法
拆姓构名是以汉字的结构分析为基础,把姓氏分解成为两个字组成的名字,或把一个字分解 成两个独体字,连同姓氏构成名字。
正如我们已经介绍过,分解姓氏组成名字的例子不少。如:“张”姓可分解为“长弓”两个字,组成“张长弓”,再如:王一土、王一士、王一三、王一川、王干一、王一干、何可人、何人可、李子木、李木子、张弓长、章立早、章 早立、舒舍予、舒予舍、麻广林、麻林广、庞广龙、庞龙广、贺加贝、贺贝加、夏百友、夏友百、岳丘山、岳山丘、许言午、许午言、黄田共、黄共田、佟人冬、佟冬人、栾亦木、信 人言、雷雨田、雷田雨、晏日安、巫从工、岑今山、明日月、计十言、翦前羽、常巾尚、闻门耳、扈启巴、桂杜土、强弓虽、厉万厂、伊人尹、吕双口等。
把一个字分解成两个独体字,连同姓氏构成名字,乍一看似乎不解其中味,不明其中 意,其实只要将拆开的这两个独体字还原为一,便可豁然开朗,显出庐山真面目。
如:林白水,“白水”是由“泉”字分解而来,要白水的语义取的是“林泉”之意。 再如:彭加木,把“加木”二字还原为一个“架”,便可理解其义:一位有志于沙漠或荒山 野 岭、穷乡僻壤的考察和研究自然的科学家,要用自己的行动“架”起一座连接绿色、连接幸福、连接文明的桥梁,以文明带动落后。名字“加木”就寄托着“架”桥的美好理想 。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5。感恩纪念法
在名字中加入父母名字的某种标志,以示牢记养育之恩。
比如父亲名叫马飞虎,儿子名叫“马敬彪,“彪”字是“小虎”的意思,表示对父亲的敬仰;父亲名叫顾江亭,儿子名叫顾鸿翔,意思是继承父亲的志愿,在大江大浪中展翅 遨翔;再如父亲姓为“林”,母名为“丁紫香”,女儿名叫“林馥茵”,“馥”为“香气” 之意,以表示对母亲的纪念。
运用恩育纪念构思起名时,还可以把父母的姓氏都体现出来,采用三字或四字名:父姓加母姓加名字,母姓加父姓加名字。
比如父亲姓山,母亲姓师,孩子起名为山师清泉,或山师泉;父亲姓田,母亲姓水,孩子起名为水田生或水田美;又如父亲姓柳,母亲姓郑,不妨为儿子或女儿起名为柳郑敏等。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6。纳疑设问法
疑问是写文章常用的句式,它的好处是留下悬念,引人思考,特点是只问不答。纳疑起名就是把名字设计成一个问题,
发人深思,意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颇受人们的欢迎。
在汉姓中,具有疑问意味的有“胡”、“何”、“安”等,在纳疑构名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何处寻:到哪里去寻找我的理想中人呢?何国模:谁是国人学习的楷模?何启志:靠什么来启发自己立志呢?何样红: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最红艳的呢?何向阳:怎样才能追求真理?何为:干什么或为什么?魏谁雄:为谁而称雄呢?“谁”就“称雄”的目标提出询问。
安治学:如何做学问、搞研究呢?“安”就“治学”的方式、方法和态度提出问题。
明孰非:应当弄清楚谁是谁非,“孰”表示“是非”的主人是谁。
奚作美:怎样做才算美呢?“奚”就“美”的内容、表现发出疑问。
葛国强:怎样才能使国家强盛、人民不受屈辱呢?焉以谢:拿什么才足以表达我深深的谢意?“焉”就“感谢”的方法提出询问。
从以上的例子看出,疑问起名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姓名之中出现一个(至少一个)疑问代词。 这些疑问代词可以是姓氏,出现在姓名的开头(如上例),也可以不是姓氏字出现在姓名的中间,或是用在姓名的末尾。
如:史安在、方奚为、陈胡理、林何美、王安石等。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7。反面否定法
在名字中旗帜鲜明地表示对某种不良倾向、不良事物加以否定,也是一种常用的构名法。
霍去病、辛弃疾:抛弃疾病的侵害,还我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灵魂。刘革非:积极地革除错误的、有害的东西,让事物良性循环。常见的表示反面事物与倾向的字有:非、私、恶、病、痰、尘、垢、害、假、丑、邪、怪、污、浊、枯、朽、秽、祸、灾、难、 疠、疫。常见的表示否定的动词有:革、镇、除、灭、剪、铲、弃、拔、斩、去、赶、拒、绝、歼、扫、降、涤、刷、 摧、克、破等。否定起名的基本方法是:以被否定的反面事物或倾向为宾语,选定一个合适的表达否定方式的动词与之搭配作谓语,构成动宾词组,配之以姓氏,就形成了表示否定的名字,这是否定 构名的基本方式。如:段克己:果断地克服自私自利的堡垒;与个人主义彻底决裂;朱胜非:战胜一切错误的有害的东西;高涤尘:高高的天空突然下起如注的大雨,洗去尘世间的一切污泥浊垢;萧涤非:用风雨来荡涤一切非正义的东西,追求一个洁静清丽的世界;汤拒非:排斥拒绝无益的东西以免其侵蚀你我的身心。否定起名法所起的名字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旗帜鲜明,个性突出,正义感强。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8。双关语意法
双关起名法即一箭双雕,一个名字表达两种不同的语意。所起的名字往往相当精彩,蕴藏 多种内涵,使人不易忘记。
比如“艾思奇”,这个名字就运用了双关起名法,蕴含两种寓义。其一,从表面字义来看,“艾”字即“爱”字,喜欢的意思;思奇,思维奇特,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大 胆泼辣。“艾思奇”就是“思想喜欢标新立异”。其二,“艾”即热爱。
又如前面提到过的“巴金”,也是双关义,一是指以巴格宁和克鲁泡特金二人为师;二是对巴水蜀水的桑梓地的纪念。
再如“江天一”,这个名字也有双重涵义。其一,明写自然景致,江水一片茫茫,江天融为一色,无比壮观。另一层则再深入一步,暗寓着社会理想:“江天”暗指江山社稷,“一” 则指一色、统一,何时江山一统,天地一色、九州共庆?“江天一”的确是一个巧用双关的 好名字。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19。假物兴意法
起名字如同做诗填词,可以借鉴赋、比、兴手法进行构思。或者说可以假借外物,意兴联想 ,展开构思。那么,什么是起名可以假借的“外物”或“他山之石”?
从古人那里借鉴的好名字,现、当代人的好名字,甚至是外国人的好名字,只要能够启发思维,引起联想,推动构思的进程,带来起名的灵感,那么就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外物” 或“他山之石”。这是一种由借鉴生发联想,推动起名的构思技法。
比如,有人名叫“水天一”,是从水天的关系入手,构思的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令人不禁想起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 色。”想象一下,在天水一色的青碧之中,红霞在飞动,孤鹜在翱翔,构成的是一幅何等美丽动人的图画!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20。动态传神法
动态传神构思成名法就是通过描绘活动的、变化的场景与画面,使名字显出神气和光彩,这 种方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形神兼备,神采飞扬。
采用动态传神法起名字,姓氏一般作动词的主语。
如“麦结华”、“李醒尘”等即是。
但是如果姓氏的语义比较具体、形象,也可以 不去充当主语,而用意主要放在创造某种氛围上。
柳闻莺:柳浪深处闻莺啼,“柳”为“莺”的活动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扭转。
云飞燕:小燕子飞翔在片片白云之间,创造出一种快乐的意境。还有“龙云飞”、杨燕鸣 等。
另一种情况是诠释性名字,把姓氏作为说明自己是何样的主体的词语。
如胡天雕:“胡天”指的是我国北方的边塞地区,作为“雕”的特殊活动场所和领域。沈渊龙:这里的“沈”字通“深”,“沈渊”即是蛟龙自由驰骋的用武之地。即潜伏在 渊的龙。这类名字一般以后边的名词为中心,整个名字构成偏正词组,有的使用动词,但多数不用动词运用“动态传神法”起名字要注意锤炼语言和准确地选择词汇,使人获得“宛然如画”、“ 身 临其境”、“眉目清楚”的感觉。要点睛传神、撮要取势,准确地捕捉对象的特征,给别人 留 下咀嚼回味的广阔的审美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文字修养,丰富和积累词汇。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21。声调乐感法
让名字具有音乐美感,如同金声玉振一般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味。这 在汉字现象中是不乏见的。 姓名的音乐美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语义上的音乐美,即词语描绘具有音乐性。
如:钟长鸣、杜金声、杨丁玲、刘水生、何秋声、罗振玉、山泉声、罗馨玉、李鸣 笛、林风琴、李海鸣、瞿淙、丁声树、周鸣风、金剑啸、管松涛、杨鹤唳等。
二是形式上的音乐美,即语音铿锵、朗朗上口,读起来抑扬顿挫,轻松舒畅,如弹琴鼓瑟, 令人赏心悦目。
如:丁文昌:声调为一二一,高、中、高,既响亮又富有变化,并且具有回环的音 节美。再如王力生,二四一,中、低、高。王克勤:二四二,中、高、中。石宝源:二三二, 中、低、中。刘志丹:二四一,中、低、高。张骏祥:一四二,高、低、中。李惠明:三四 二,低、低、中。陈树湘:二四一,中、低、高。张孝祥:一四二,高、低、中。白居易:二一四,中、高、低。还可以举出一些,如吉兆明、王高翔、何雄飞等等。
这些姓名在语音上的共同点是:(1)相邻的两个汉字声调各不相同,即声调在连线上是一条 变化曲线,就像乐谱的音符一样不断地回环变化,“起名似文喜不平”,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姓名富有跳跃性、充满动感。(2)相邻的两个汉字间音高的档次大都不同,从而造成语音 的轻重变化,抑扬顿挫。(3)大多数姓名的中间字取弱势音,最后一个汉字取较响亮的语音,这样不仅音节美,而且所使用的汉字,从语音到语义都似金声玉振之美,具有强烈的乐感 。如:林漱泉:二四二,静美的林子里飞出一股清泉,涤荡着山石,滋润着草木,泉声叮咚,引人驻足。
杨海声:二三一,杨树一片茫茫,大风过处,掀起海涛般的浪潮和滚雷似的声响,煞是壮观 。金玉鸣:一四二,金声清脆,玉声悠扬,金玉合鸣,荡人胸脾。珠联壁合,可见一斑。
秦歌洪:二一二,陕北甘肃一带的民歌,声音高亢、洪亮,歌词朴实,吐露真情,毫不做作 ,感人至深。
用“乐感法”起名,效果的确非凡。一个具有音乐美的姓名,犹如阴霾沉郁后的淋漓暴雨,乌云散去,阳光相随,空气干净了,大地新鲜了,听者的心胸也会从沉重的思绪中释放出来 ,体味到一种光明的快意。音乐的这种“净化”作用,对于人的身心是很有益的,我们应当注意,在起名的艺术上加以充分运用。
第五章 起名24技法22。逆势而行法
倒着写字好看,不信你可以试一试。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先生就有这样一个绝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习惯用“正向”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似乎已成为分析问题的定势。其实,如果把这种固有的思维程序倒过来,即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便可解决许 多“正向”思维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如果把那些过去已有的名字,或者过去当作借鉴参照的名字,看作是“正向”的思维结晶,即从起点推理分析至终点,那么,逆向思维法则是由终点推理分析至起点,把原来的思 维程序逆转而成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逆向思维法,常常可以构思出一系列新颖独特、优美响亮的名字来。
比如“江映山”这个名字,起点是“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