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并不叫“孙膑”,因受辱去掉了膝盖骨后改名孙膑。金朝有人身上长满疡疮,即取名牙吾塔(即女真语“疡疮”)。近 代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由于晚年双耳失聪,故自称“大聋”。现代诗人、爱国志士苏郁文,由于抨击袁世凯的窃国行径,惨遭迫害至双目失明。他愤然自号“眇公”,以示对迫害 者的控诉。以上都是用“伤残”字命名的例子,但各自的情况及用意不尽相同。孙膑以“膑”为名,是 了为铭记庞涓的罪行,并发愤以志雪耻。金代的牙吾塔,以病残为名,是不人道的。吴昌硕晚 年自称“大聋”,这一种自称,不是“别号”更不是名字,严格说来不算以“伤残”字取名 。苏郁文自号“眇公”,从情结上看与孙膑取名有些相似。但“眇公”是“别号”不是冕字,号与名是有区别的。但是,一般来说,给未成年的人起名,忌用“伤残”字,以免伤害主 人的心灵;成年人自己起名,除有所寄托、另有深意者外,不宜用“伤残”字词,以免引起读者的不快;给别人起绰号,更不应以生理缺陷为话柄,用“伤残”字刺激主人。
第六章 起 名 十 忌6。忌用“嫌疑”字所谓“嫌疑”字,包括一些特别敏感的字,让人容易产生不吉利的联想的字,或者在谐音方面产生这方面的不利效果的字。它容易产生误会:本来你认为还过得去的一个名字,结果成 了一个自损自贬的名字,或者让人觉得是“赚人家便宜”的名字,或者是个自高自大、不自量力的名字。这种不好的效果应该是我们力求避免的。第一类“嫌疑”字,首先是指人们特别敏感的一些字。如乌龟、王八、秃、驴、醋、 酸、臭、绿巾等。名字中直接用这类字的几乎没有,但是谐音转化成这类字的偶尔仍有出现,这也是应当避免的。如吴(乌)金贵(龟)、王霸(八)业、吕(绿)金(巾)荣、项尚(上)图(秃) 、班之侣(驴)等。这里要说明的是,古人的名字中对“龟”的看法大不相同。古人把“龟”列入“四灵”(龙 凤麟龟)之一,认为龟来自天上,知人情吉凶,又是长寿的动物,所以用龟占卜,以龟命名 ,视龟为宝,后来对龟的迷信逐渐淡化、消解。从元代开始,人们发现龟不能性交,所以称外淫之妻的丈夫为乌龟,明代则有“缩头龟”、“龟奴”、“龟公”等骂人话流行。近代则 把乌龟王八蛋连用,成为社会败类、渣滓、坏人的代称。因此,现代人将“龟”以及与之有牵连的字列入“嫌疑”,讳莫如深,当然就成了取名之忌。第二类“嫌疑”字,那就是诸多不吉祥的字词,起名时应当回避。例如:A。“刀枪击杀”类:刀、枪、击、杀、灭、伤、刺、斩、丧、降、伏、垮、败、弄、罚等。 B。“污秽尘垢”类:污、浊、秽、垢、尘、埃、垃圾、渣滓、灰烬、血腥、肮脏、腐朽等。 C。“鬼怪妖魔”类:鬼、怪、妖、魔、狰、狞、狡、诈、狠、毒、残、酷等。D。“黑暗恐怖”类:黑、暗、阴、沉、昏、冥、狱、牢、关、押、网、卡、陷、堕、坟、墓、漆、夜、恐、怖等。E。“困扰坎坷”类:困、扰、艰、难、纠、葛、坑、湾、曲、折、坎、坷、压、抑、损、挫等。
其他还有疾病类、灾祸类、诅咒类、失落类等多种不吉祥的字词,都不宜于用来命名。但是,这些一般认为不吉祥的字词,并非绝对不能用,如果用得巧妙,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尚方剑、戈战妖、阎震冥、廉涤尘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好名字。第三类是嫌“赚人便宜”的字。起名何以会“赚人便宜”?显而易见,这“便宜”不是指这名字能将别人吃掉半截,而是别 人叫你的名字感觉低了一级,矮了一截。为何?在一部分人的心中,认为把名字和辈份、称谓连起来有好处,如“公”、“翁”、“ 侯”、“叔”、“甫”等称呼,可以让人敬重。殊不知别人叫起来可没这么舒服了。明显的 如 某某叫庞德公,或陈大仁(人)、何宪章等等,甲呼之,他应答,于是一呼一应他便赚了人家 甲的便宜。如果甲是他的上司,那么这种心理障碍将有可能影响他的事业,因为这于正常交往不利;如果甲是他的长辈,那这一呼来叫去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从某种意义讲,这种起名方式,违背了社会上一些人的心理,因而应回避这些与尊长和官衔、职称及尊称有关的词语,诸如祖、姑、宗、长、师、相、文叔、诚伯、科长、专家等。有 些 词虽不直接,但读起来易谐音形成此类呼语,如刘绍旗(少奇)、传正委(政委),司勃勃(伯 伯)等,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有时反会引起别人的蔑视,造成双方交往时心理上的障碍 。起名也如其他事物一样,随时代的发展进步改变着,你不难发现,古代有一部分用以美化男子的字词如“甫”、“公”、“父”、“君”,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这类字词已逐 渐被人们在起名时所淘汰。第四类“嫌疑”字是让人认为你有点“不自量”的字。没有人喜欢那些高傲自大、不自量力者,更不用说那些太狂妄、太放肆的人。因为这种人缺乏修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无半点谦虚的态度,全以自我为中心。其实起 名也是如此,起名狂妄放肆,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古代有霸王、天皇、李存霸,李万寿, 华雄等“狂妄”之名,而今人似乎也毫不逊色,什么震天、冠典、永胜、天元、元勋、超伟 之类更是“名”不副“实”,这就有一种“不自量力”、“放肆”、“狂妄”之嫌。事实如此,许多人也并没像自己名字那样出色,反而平凡极了。相反,平凡名字拥有者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是照样干出了许多伟业吗?古有司马迁、屈原、李白、白居易、陆游、李自 成、孙文,今有陈嘉庚、肖逸夫、巴金……这些人的名字既无豪儒清高凌人之气,也没有王者狂妄雄霸之风,然而他们却为世人长久地尊敬和崇仰。或许 这里无道理可言,确切地说,名字的“狂妄”程度与其成功的可能性间是毫无关联的,相反有时是“名”、“实”之间判若云泥,“狂妄”之名反倒成为“丑”名而为世人耻笑。为人谦虚谨慎,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美德。因此人们往往对狂妄自大者进行贬低,瞧不起他 们或以此疏远之,使其陷于四面受敌的境地而难以解脱。起名要与能力相称,取“独尊”、 “超人”、“主众”、“无敌”、“东方戟”、“欧阳剑”这类的名字,极容易引起不良后 果,因此切 忌起名目空一切。
第六章 起 名 十 忌7。忌用字搭配不当(1)字义组合不当。字义,实际上还有一个姓与名的字义上的组合问题。
例如,“白如雪”这个名字就是姓与名在字义上很好地组合。作为一个姓,“白”这个字并没有什么意思,但将它与“如雪”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洁白如雪”这一高雅、深刻而又 完美的字义,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产生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并对之肃然起敬。类似的名字还有“高洁”,使人想起陈毅“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句,具有同样效果。再如, “周而复”这个名字也是如此,构成了“周而复始”的完美字义:即如“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
反过来,如果在起名时不考虑姓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就有可能出现差错,给人留下笑柄。例如,“胡作为’这个名字就犯了这个错误。“作为”这个名字的字义并不坏,意思是“有 作所为”、做出成绩等,但与姓“胡”连在一起,就在一个层面上构成了“胡作非为”之意,完全成了一个贬义词了,听起来很不是滋味。又如“迟凌”这个名字,“迟”字本有惰意 ,加个凌字,似乎有“厉”、“凌空”、“志凌云”的锐气,似乎不错,但容易使人颠倒过来看,变成了“凌迟”,成了“千刀万刮”的凶名。再如“黄清泉”,即清澈见底的泉水 ,本意上这个词给人一种清凉的美感,但它与“黄”连在一起就变味了,成了“黄泉之水” ,即“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这就令人很不舒服了。此外,像“胡来”、“马虎”、“孙子” 等等附庸风雅,故作文态的名字,都是在起名时没有顾及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而闹出的笑话。显示了其修养的浅薄,这种名字即便作为自嘲意味的笔名来使用也是可笑的,而这种错误 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
(2)字形搭配不当。
请大家看一下这个姓名:“鞠一鹤”。
此名给人的感觉是两头重而中间轻,首尾笔画数分别17划和15划,而中间的字只有1划,好 比上身长下身短,很不好看。另外,有的姓氏笔划比较简单,如“丁”、“文”等,起名时就不易用过多笔画的字连在其后,否则看起来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脚”重“头”轻的感觉。
起名时还要尽量避免姓名中各字的偏旁部首完全相同。例如:“聂晶”、“刁习司”、“何信仆”、“江海潮”、“边连选”、“空宁宇”、“郭郁邦”等等。这些名字的字音、字义 都不错,但却犯了姓名各字偏旁部首完全相同的错误,给人一种单调划一的感觉,缺乏美感。俗话说:“文似看山喜不平。”文章忌平铺直叙,起名亦是如此。
总之,起名的字形搭配要看其是否美观大方,“剪裁”得体。
(3)谐音搭配不当。
从工具或符号的意义上来说,姓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就是由人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名要讲究字音,也就是起出来的名字叫起来要好听。起名讲究字音,最常见的 方法,是要尽量避免不雅谐音。
所谓“谐音”,简单地说,就是同音而不同字。汉字的含义非常丰富,同音同字不同义,同音不同字的字特别多。例如,“才”与“财”,“王”与“亡”,“朱”与“猪”,“四” 与“死”,“石”与“屎”,“奋”与“粪”等等。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有的名字看起来意思并不坏,甚至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很文雅,但是听起来却不文雅,甚至非常粗俗或者与令人忌讳的字眼相像,就会使人很不舒服。
例如,“朱石”容易被人嘲谑为“猪屎”;“博才”听起来却像“破财”;“杨伟”听起来 成了“阳痿”,这就很容易闹笑话,与本意大相径庭。另个像“王国勋”容易被听成“亡国君”等等 。
现在很多小孩都有一个很不好听的“小名”,说得确切些,这些“小名”大多带有侮辱性、贬低性。如“毛毛”、“球球”、“毛头”、“阿仔”、“怪崽”、“阿巴”等等。而究其 实,这些带有侮辱的小名,原因大多来自这些小孩名字本身的不雅谐音。
起名时避免不雅谐音是很重要的。否则,一不留神便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料,轻则带来不愉快、 摩擦和殴斗,重则会危及名字持有者的心理健康,其情绪压抑沮丧,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极易作出冲动的傻事来。
(4)“杂凑”不讲搭配。
起名还要注意姓氏与名之间的“统一”:名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之间的内在“统一”。何为“统一”?即姓名之间的搭配即要连贯,又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否则 违 背常理或不伦不类,关系不清,意义不明,就会给人一种没有经过细心思考,精心挑选和推敲的简单“拼盘”,或者叫做“杂凑”。
这种名字要么自相矛盾,要么表意不清,要么是搭配不谐。因此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如林如书,这个“林”字如何长得像书?令人费解;再如陈妙汉,无论如何也不会使人把“妙” 和“汉”联系起来。“妙”指奇妙,奇特之意,而“汉”一般用男性,有阳刚美。此二者 “并驾齐驱”,是说具有女性特点的男子呢,还是一个具有男性特点的女子?似是若非, 难以断言。又有许多名字,不是内容单薄,就是单调缺少意味和意境。如沙道泞、单于意 等。
“拼盘”式起名是对别人的一种敷衍,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将有可能造成别人或自己一生的遗憾。
“贱名长命”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落后的、不科学的意识致使多少初生婴儿被 冠以“贬义”名,诸如“孟陋”“文庄”、“向隅”等是一些非常露骨的贬义词,还有一类词是通过谐音造成“贬义”的,如“韦彰(违章)、叶光(叶子落光)、黄梁(黄梁美梦)、吴(无)德等等,这些有的可能是由于起名者素质低,缺乏经验造成的,他们没注意到隐藏在暗处的“贬义”。可他们不经意间的这一“失足”,却使一部分人饱尝“千古恨”的辛酸。
第六章 起 名 十 忌8。忌字义俗气陈旧名字作为人们彼此交往的一个工具,在很多场合,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的第一印象。所以,起名用字应力求避免那些太俗气的字及字义,如女的起名“菜花”、“翠姑”等,就 给人以土里土气的感觉,人们很容易根据这个名字即判断这样的女性一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环境里,没有走出山门,思想观念也落后于时代,是没有学问、没有抱负的 家庭型妇女。而男的若起名为“富贵”、“名贵”、“生财”、“狗蛋”、“狗娃”等,也会给人非常俗气、势利的感觉,同属此类。名字一旦形成,一般会被公安部门认为不宜改动,除非具有更改本名条例规定的条件。因此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使用太庸俗的名字,否则会使孩子还未与人打交道,就 被人看不起,进而妨碍孩子的发展。重复也是一种平庸和俗气,不能给人们以美感和新鲜感。社会同姓名多了,不仅对本人不利,而且还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如在邮政通信、电话、电报、银行储蓄、户 籍档案、 探亲访友、统计管理以及海峡两岸同胞和国外侨胞寻根追祖、访谱联宗等方面带来种种麻烦。甚至还可能给犯罪分子提供盗名、冒名的机会,或者张冠李戴,造成错案。
起名按“俗套旧规”套用“俗语”,体现落后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这都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