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法则-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很多人都要走夫人路线,这耳边风刮起来那可比大自然的台风厉害多了,男人也最受不了枕边风,很多官员干部倒就倒在这上面,有些人甚至本身是清廉的,但是家里的院子守不住,有时候权力的诱惑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女人。张继文得到了老婆的提醒,心里想到说的的确有道理,再说论起关系来他也不输给袁志胜,他的同学可是现在海州第一大秘书孙祝,作为市委办副主任的孙祝,无疑是杨恩东最贴心的人之一,另一个就是司机了。直接找杨恩东反映问题不是什么好主意,但是孙祝的风吹起来,这个袁志胜在杨恩东心里的印象肯定就要打折扣,取而代之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元强说道:“弟妹说的对啊,一味的忍让并不能解决问题,表哥的事情算什么大不了的,你要是被提出这个圈子那就有些太可惜了,我虽然不是你们这个圈子里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抓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石桥镇这块大蛋糕太诱人了,财政上还没有那个乡镇有这么富裕,恐怕是一个县财政也不过如此吧,至少我们南河县财政就比不了。有了钱才能办出大事来提高政绩,让做领导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一下子把好处全捞干净了,让你连点汤也喝不上,你什么时候才能有发展的机会啊?”这一天张继文下午也没有上班,在家里喝的大醉一场。
当春风得意的孙祝接到张继文电话的时候,感到很惊讶,他实在没有想到老同学的处境会是这样,谁不知道张继文是他的同学,又是市委办出去的人,他以为袁志胜凡事总会给张继文一点面子的,但是这样一听张继文的说法,这不是摆明了在打他孙祝的脸嘛!自从杨恩东成了市委书记,他孙祝也是水涨船高,第一秘书的威力可是丝毫不亚于一个市委常委的,他代表着杨恩东呢,这个袁志胜,真是不知道死活,仗着他老爹是杨恩东的同学,竟然骑在张继文头上了,给市委办一个响亮的耳光,再不拾掇他一下,接下来就该上房揭瓦了。
孙祝说道:“老同学,我知道了,先让这个小子得意一段时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会在合适的时机给他长长脸的,现在你不要与他发生正面的冲突,那样你会吃亏的。离着干部调整还有一段时间呢,等过年的时候我带着你去杨书记家里拜访一下,给杨书记留个好的印象。在这段时间好好跟着高书记学习一下,那个人的思路和眼光连省委领导都赞赏,不时你我这些人能望其项背的,和他交往没有什么坏处,你多记住点他平时开会讲的话,找机会请教一下石桥镇以后的发展规划和思路,到杨书记家里拜年的时候,杨书记肯定是要问你的,这样和袁志胜一对比,高下马上就看出来了!”
孙祝点了一支烟,冷笑着说道:“袁志胜那就是个蠢货,眼睛看的就是石桥镇的钱,不知道在石桥镇的位置上意味着什么,那是连我都盼不到的机会,石桥镇的干部在市委组织部那是有着很高分量的,甚至于在省委组织部那也是吃香的,有机会借调交流干部的时候,这样的履历最容易加分。当干部的人眼里只有钱的时候,那他的前途也就到头了。不知道死活的东西,杨书记派他过去是干嘛的,连这个也搞不明白,还在海州市的官场上混什么混?长点记性,盯着那小子点,一拿到财政大权他要是不搞点花样那就算我这个第一秘书瞎了眼!”
对于孙祝的话张继文自然是心领神会,两个人从高中就是同班同学,上大学又在一个宿舍,七年的铁哥们,关系之深厚外人根本不知道。孙祝的眼力和方法他是绝对赞同的,要不人家现在是市委书记的秘书,外放出去至少也是个县委书记或者县长,他去石桥镇当领导还是孙祝的功劳,孙祝认为石桥镇是海州市当领导的第一选择,升迁之快那是全省第一,要不然高建彬会成为全省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吗?还享受着副厅级别的待遇。
石桥镇的干部们今天都看到了《人民日报》专门发的评论,是对于他们的高书记,所实行的农村农业产业化改革模式的评论,两次登上中央权威性报纸,这样的荣誉在南江省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市委书记杨恩东看着报纸心里很犹豫,这份报纸已经充分说明高建彬已经进入了中央领导人的眼里,这对于他是个好事也是个坏事,好的方面是海州市有这样的干部,海州市委的功劳是不可缺少的,怎么说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坏的方面是高建彬现在的光芒已经把市委书记牢牢的盖住了,提起海州人们先想到第一大镇石桥镇,再一个就是创建人高建彬,根本不会去想到市委书记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省委领导现在已经开始不通过海州市委,就直接与高建彬对接,好多事情都是杨恩东所事先不知道的,这样持续下去,按照高建彬的速度,再过个三两年,在杨恩东自己五年任期没有满的时候,就足以顶飞了他!杨恩东坚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海州市作为南江省的第四大城市,市委书记的分量那是不言而喻的,升格当副省长那几乎是板上钉钉,对于杨恩东来说成为副省级干部至关重要。他在京都没有什么后台,唯一这一步走通依靠的只有他自己,那些高层的博弈不会在厅级干部的层次展开,他要想得到来自更高层级的助力,就必须达到副部级,只有那样他才能走进一些人的视线。
他综合起来考虑,把高建彬调出石桥镇是利大于弊,只要高建彬离开了石桥镇,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再把这个环境稍微变动一下,他就很难在短时间里有所作为,慢慢的就会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掉。再一个省委领导不是看不出来他的意思,但是却丝毫没有什么反应,在海石路竣工典礼上,周书记的发言就像是给高建彬下了一个阶段性任职期间的结论,那就代表着省委省政府对于他的决定没有意见,当干部不能老是在一个地方待着,出去锻炼一下有利于成长!高建彬这样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多给一些机会,这也是海州市委对于他的爱护,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嘛!
杨恩东也承认,高建彬的确是对海州有很大贡献的,一手创建的石桥镇几种先进模式,让杨恩东在各个地市领导的面前,说话底气很足,可惜的就是这个小伙子不太懂得官场的路数,压在领导头上的下属,哪里会有好日子过呢?相信通过这次,高建彬也该有所感悟了吧,年轻人嘛,受点挫折也是好事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杨恩东为了自己的发展,肯定是要牢牢的掌握住石桥镇,挑选合适的人组建党政班子,作为一个市委书记来说,他的做法也是很正常的,至少他没有打击下属,把高建彬放到清水衙门里闭关修炼,也没有谋夺下属的业绩,高建彬的光芒现在是如日中天的。再说工作调动是很正常的,谁就说高建彬必须要在石桥镇的,没有这样的道理嘛!在海州市换了谁当书记也要这样做的。这真是典型的以己度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说法,他可不知道,派到石桥镇的两个干部现在已经开始窝里斗了。
当高建彬看到了袁志胜提交上来的工程报告,发现这两个影响力很大的项目,施工单位都是一些他印象里没有的公司,再看到袁志胜的脸色有点紧张,忐忑不安的低着头不敢看他,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捣鬼了。他对袁志胜说道:“这些工程项目党委会上早就讨论过,已经在财政上是立项的,你是政府的一把手,现在我又把财政权力交给了你,那就大胆的去做,不要瞻前顾后的,我对于你们政府部门的工作是支持的,也不想过多的干涉你们的工作,人才要从实践中慢慢的进步,不要害怕犯错误。这两个项目事关重大,特别是新吴路段的绿化建设工程你要多上一点心。想必你也知道,石桥镇新镇区的房地产一期建设非常的成功,那么我本来是规划在吴江县与新镇区之间进行二期开发,把新镇区和吴江县城进行对接,所以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是为了下面的二期房地产开发打基础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方志海带来的消息

递给了袁志胜一支烟,说道:“你要认真的对待这个项目,这将是明年政府的主要政绩来源,现在基础打不好,到时候会出麻烦的。另外那九座观光桥梁的工程,要选择好施工单位,新丰河贯穿整个新镇区的河道,唯一的交通就在这九座桥上,安全是永远的主旋律。但是话又说回来,再重要的工作也需要人去做,你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什么事情都来找我,这样你的工作还怎么干?作为政府一把手你要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来,传到外面说石桥镇的镇长是一个传话筒,这样的名声你认为对你很合适,还是格外好听?”
袁志胜感激地看着高建彬,这个人真是当领导的料子,一般人不会有他这样的气度,虽然看得出来自己是来接班的,但是不但没有恶言相向,还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分析问题,提醒他所注意的要点,并且指出二期规划将是他袁志胜明年的主要政绩工程。新镇区的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奇迹,为石桥镇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把高建彬的名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石桥镇新建的镇区,房地产开发一次性就是几十个亿的土地成交额,这样的规模放在全省也是罕见的巨额投资,要是二期工程能达到一期的一半就足以让他成为继高建彬之后的名人,到时候一步进入副厅级的行列也是可以预期的。
想到这里他由衷的感激高建彬的支持,再加上高建彬提醒他要树立起镇长的威望,他也是心领神会的,当领导的没有威慑力那还干个屁啊!高书记是在保护他立足于石桥镇,他也明白高建彬的意思,请示高建彬虽然保险,但是落在别人眼里,就拿他不当一回事了,他只是个傀儡应声虫,没有什么价值,那他以后在石桥镇还怎么开展工作?等到袁志胜走后,高建彬看着他的背景,心理面已经看扁了他,袁志胜的年龄并不大,还有着大好的前程,现在就把眼光放在了钱上,那他的后果就已经注定了,就这点能力了,对这样的人留情,那就是对石桥镇的父老乡亲们不负责,杨恩东也算是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领导,怎么就派了这么一个人到石桥镇接班?
拿起桌子上的《人民日报》,看着上面大篇幅的评论文章,高建彬暗暗的苦笑,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自己就招人忌,这次的报纸又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杨恩东看到这张报纸作何感想他都猜得出来,正在看报纸,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高建彬接起来说道:“我是高建彬,哪一位?”一个浑厚的男人声音传了过来:“建彬同志,我是方志海。”高建彬连忙说道:“原来是方书记,有何指示?”方志海笑道:“也没有什么大事,我的侄女程雨嘉现在在石桥镇工作,最近她的思路有些偏差,我已经批评过她了,还请建彬同志好好的帮助她一下,毕竟她的工作经验还是很不成熟的。”
高建彬说道:“方书记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程雨嘉同志在石桥镇的工作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要不然干部交流的时候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按理说我还是要谢谢她的。”方志海笑道:“老弟就不要夸她了,我自己家的侄女知道有几斤几两,新镇区的工作还是靠着那些老队员在时候做的工作,还有你的努力才坚持下来,没有出乱子。这几个人就是跑跑腿,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个孩子有一股子干劲,做事情很认真,就是思维方式和思路简单僵化,还需要好好的磨练一番,而你就是她最好的导师。我之所以把她放在石桥镇,就是看着有你在哪里。”
高建彬连忙谦虚了几句,方志海说道:“对于你现在的状况我是很清楚的,文华书记和我们几个老队员通过几次话,前几天我们还去省城见了他一面,张书记指出,杨恩东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很危险的,把所有的眼光放在了石桥镇上,石桥镇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乡镇,虽然荣誉的光环很多,但是基础还很薄弱。再一个,在局势没有完全成熟的状况下就要对你动手,这是杀鸡取卵的行为,石桥镇是张书记和你以及那么多的干部共同的心血,绝对不能毁在这些丑陋的现象里。石桥镇现在对于海州来说是一个工作方向,对于很多的乡镇都起到了精神上的指引作用,一旦把石桥镇搞成了私欲的战场,那是对海州市的工作极度不负责任。张书记要求我们必要的时候配合你,与这股子歪风坚决做斗争,所以就算是张书记走了,你在海州也不是孤立的。”
停顿了一下,方志海说道:“估计年后你就要到东部新区上任了,那里是处于开发阶段,最有利的是海州市经济开发区在,要不然谁见了都头疼。杨恩东最近和几位常委通过风,你的具体职务是东部新区区委书记兼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仍然是享受副厅级待遇。石桥镇的归属问题最近常委会上吵得很厉害,但是我从杨恩东的话里听出来,他的意思是石桥镇已经逐步成熟了,不需要再进行市委市政府的垂直管理了,所以以后的管理权交还给吴江县,市委只负责副处级以上干部的任免。”高建彬一听说道:“这对于吴江县是个好事情啊,省的一家人天天提心吊胆的,生怕把石桥镇划出去。”
方志海说道:“建彬,你连县政府的办公室都不怎么去,一直在石桥镇,消息还是很闭塞的,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玄机。最近传出了一阵风声,其实也不是什么风声了,海州市委市政府的大部分干部都知道了,说是吴江县的那个代县长孙雪丽和杨恩东之间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杨恩东才要把垂直管理权收回。吴江县上上下下的干部们对于石桥镇的财政实力都垂涎三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就有呼声说要财政统一核算,只是碍于市委市政府方面,没有人敢于开这个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话,这个孙雪丽的确是有些能力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当县长,只不过这个女人的权力欲望过于大,行事也就偏离了方向。但是吴江县的财政刚刚扭转过来,对于现在财政上的那点钱,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根本不允许她做大的政绩工程,这样犯众怒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