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纪中叶,国际上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埃及建立起第二十六王朝,重新统 

一了埃及国土,进入了自己的“复兴时期”,小亚兴起了强盛富有的吕底亚, 

伊朗高原的西部兴起了新的军事强国米底,早已在巴比伦尼亚定居的迦勒底 

人的势力也日益壮大。亚述已失去了昔日在国际上一主沉浮的有利地位。 

     亚述巴尼拔死后,亚述叛乱四起,急剧衰落。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 

首领那波帕拉沙尔(公元前626~前605年)夺取了巴比伦王位,建立新巴 

比伦王国。不久它与米底结盟,共同进攻亚述。公元前614年,米底军队攻 

陷古都亚述城。公元前612年,联军攻下亚述都城尼尼微,亚述王放火烧王 

宫自焚。亚述残军退至卡尔赫美什,公元前605年,新巴比伦的军队占领了 

该城,最后击溃了亚述军队,亚述帝国彻底灭亡。此后,西亚又出现了新的 

大国角逐争夺的局面。 


… Page 74…

                2。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7~前6世纪) 



     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和米底瓜分了亚述的领土,亚述北部和东北 

部的领土归米底,新巴比伦则占有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以色列以及腓尼 

基的大部分。此时,新巴比伦王国、米底王国 (公元前625~前550年)以 

及小亚的吕底亚王国(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前期)成了西亚的主要强国。 

此外,埃及也曾染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至使巴比伦与埃及进行了多次 

战争。新巴比伦在与米底联盟灭掉亚述之后,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但到公元 

前6世纪中叶,双方关系恶化,发生冲突,而吕底亚为防备波斯,却与巴比 

伦结盟。米底和吕底亚在公元前590年,为争夺小亚细亚,曾发生了5年的 

战争,互有胜负。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双方激战于哈里斯河畔时,发 

生了日全蚀,顿时天昏地暗,吓得他们慌忙停战,订立和约,结成同盟。三 

个强国6世纪中期以后,先后为在伊朗高原兴起的波斯帝国灭掉。三国当中, 

新巴比伦王国最为强大,在西亚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1)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扩张 

     新巴比伦王国是塞姆人的一支,迦勒底人建立的。所以新巴比伦王国又 

称迦勒底王国 (公元前626—前538年)。 

     大约在公元前1千年代初,迦勒底人定居在两河流域南部,与同属塞姆 

语系的古巴比伦人密切接触,接受他们的文化,并逐渐与他们融于一体,形 

成一支新的强大力量。在亚述帝国统治时期,巴比伦仍是西亚最富庶强大的 

国家,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的独立,巴比伦人同亚述帝国曾经进行了长期的斗 

争。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那波帕拉沙尔,在亚述巴尼拔时,曾当过亚述的 

军事统帅,亚述巴尼拨死后,他成为巴比伦人反抗亚述统治的一个首领。公 

元前626年,那波帕拉沙尔在巴比伦称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他领导巴 

比伦人继续同亚述斗争,公元前614年同米底结成反亚述同盟,公元前612 

年联军攻下了尼尼微。此时亚述同埃及结盟。埃及唯恐新巴比伦强大起来会 

受到威协,因此宁愿支持曾经征服过自己的亚述。尼尼微陷落后,埃及出兵 

西亚,支援亚述残余势力。公元前605年,卡尔赫美什一役,新巴比伦军队 

击溃亚述残军,大败埃及军队。在这次战役中,那波帕拉沙尔之子尼布甲尼 

撒二世 (公元前605~前562年)任全军统帅,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使其在 

国内的威望和地位大大提高。同年8月,那波帕拉沙尔去世,尼布甲尼撒继 

位,因公元前12世纪的一位巴比伦王与之同名,故称其为尼布甲尼撒二世。 

     他即位后,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与埃及争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他在位 

的头11年中,除第五、九两年外,连年对叙利亚、巴勒斯坦用兵,迫使他 

们纳贡称臣。公元前586年,他攻下了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耶路撒冷惨 

遭劫掠,大部分居民被掳往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 

接着,他又派兵围攻腓尼基城市推罗,用了13年的时间,终未攻下。最后, 

双方签订和约,推罗基本上保住了独立。随着对外扩张活动的成功,新巴比 


… Page 75…

伦王国夺得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控制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几乎所有重要 

商道,赶走了埃及人,但与他们的冲突却未停止。 

      (2)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统治和外交 

     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是新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最繁荣的时期。当时, 

巴比伦神庙祭司集团是一股很强的社会势力,他们代表了工商大贾、高利贷 

者及其他上层奴隶主的利益。尼布甲尼撒二世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依 

靠神庙祭司奴隶主集团的支持进行统治,这种作法对双方都有好处。国王将 

战利品和奴隶奉献给神庙,增加了神庙的经济收入;国家一方面可分享神庙 

的收入,另一方面神庙也是国家政治稳定的精神支柱。尼布甲尼撒对神庙十 

分恭敬虔诚,他在位时兴建和修复了许多宗教建筑,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巴比 

伦马都克神庙的塔寺。在一年一度的登位典礼上,国王要行屈节礼(不必亲 

临,可由旁人代行),然后由马都克神庙的高级祭司亲授王权的象征物。 

     地方上的统治者也大都由僧侣担任。新巴比伦王国的各大城市由长老会 

议管理,它拥有裁判和行政的权力,但长老会议的首领则由祭司或神庙主持 

担任。 

     尼布甲尼撒十分注意扩大他统治的社会基础。除仰仗神庙祭司奴隶主集 

团的支持,他还依靠军事贵族奴隶主集团进行统治。在那波帕拉沙尔和尼布 

甲尼撒时代,军事贵族常常从国王那里得到土地,成为富有的大土地所有 

者。他们虽未形成一股独立的、巨大的势力,但也拥有一部分权力,其中许 

多都是军事将领或统帅。尼利迦尔沙勒吉尔(公元前559~前556年)便是 

他们中的代表。他出身平民,在战争中成了占有大量土地的巨富和战将,新 

巴比伦军队第二次围攻耶路撒冷时任主将。尼布甲尼撒把自己的女儿嫁给 

他,还让他管理过西帕尔神庙的商业事务,后来还当了新巴比伦的国王。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尼布甲尼撒还施展了高超的外交才干。公元前 

590~前585年,米底和吕底亚发生战争,他曾派使臣出面调和,使米底毗 

连巴比伦和吕底亚的边界上,较长一段时间平安无事。新巴比伦对其东部强 

国米底的政策,一是提防,二是避免冲突。尼布甲尼撒二世继位前已娶米底 

公主为妻。为取悦公主,安慰她思乡之情,他令人在皇宫中建起高25米, 

上面栽满奇花异木的“空中花园”,成为古代世界一大奇观。与米底联姻, 

巩固了新巴比伦与米底的联盟。为防止联盟破裂和米底人的突然袭击,他在 

巴比伦尼亚北部建起一道跨越两河平原的防御性的长城,并大兴土木扩建巴 

比伦城,使其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帝都。 

      (3)新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新巴比伦王国不象亚述帝国那样,有强大的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及其指 

挥的强大军队,作为国家统治的基础,而是由神庙祭司集团操纵国家政权, 

诸王只是他们的傀儡,王权相对脆弱。随着祭司地位的加强,国王与祭司集 

团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祭司集团多次发动政变,6 

年中废了3个国王,其中两个被杀,政局不稳,国势渐衰。公元前555年, 


… Page 76…

那波尼德(公元前555~前538年)即位,企图摆脱祭司贵族的影响。他崇 

奉月神辛,为之重修庙宇,把它提到与巴比伦主神马都克并列的地位,还将 

其他城市的神像移到巴比伦,引起了祭司的忌恨和百姓的抱怨:此时西部边 

疆发生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人民的起义,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也宣称自己 

是上帝耶和华的选民,盼望救世主拯救他们重返家园,被征服的各族人民的 

反抗运动不断发生。那尼波德刚刚镇压了叙利亚的反抗,又面临东北部新兴 

的波斯人的进攻。公元前550年,波斯征服了米底,沿新巴比伦边界向小亚 

细亚进军。巴比伦为迎战波斯,曾和埃及、吕底亚结盟,但波斯很快便于公 

元前546年,征服了包括吕底亚在内的小亚细亚全境,使巴比伦尼亚东、北、 

西三面受敌。巴比伦的祭司集团则将开拓市场,保持自己特权地位的希望寄 

托在波斯人的征服上。广大人民群众,因沉重的赋税和无止尽的劳役,而对 

国家的前途失去信心,依靠雇佣和强制征集的军队,此时也处于瘫痪状态。 

因此,当波斯人大敌压境时,那波尼德孤立无援。公元前538年,波斯军队 

长驱直入,兵临巴比伦城,城门竟不战而启,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灭 

亡。 



                3。波斯帝国 (公元前6~前4世纪后期) 



     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伊朗高原的波斯入主西亚,公元前6世纪末,建 

起了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直至公元前330年为马 

其顿亚历山大所灭,雄居西亚达200多年。 

      (1)阿黑门尼德王朝的建立和扩张 

     波斯人在语言上属印欧语系东支的伊朗语族,与米底人同族,大约在公 

元前二千年代后期从中亚进入伊朗,定居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古埃兰人的住 

地。公元前7世纪中,波斯臣服于亚述,亚述灭亡后,公元前6世纪初又臣 

服于其北部的米底。 

     据希罗多德讲,波斯人分为10个部落,6个从事农业,4个从事畜牧业, 

在和米底的斗争中形成强大的部落联盟。氏族制度开始瓦解。部落里已有了 

贵族氏族,阿黑门尼德氏族便是其中之一。此族以其先祖阿黑门尼德得名, 

世代为王,居鲁士(公元前558~前529年)时,统一波斯各部,建立了波 

斯帝国。居鲁士与他的祖父同名,历史上也称其为居鲁士二世。有关他的传 

说很多。据说,他的母亲是一位米底公主。怀他时,他的外祖父米底国王梦 

见女儿的身上长出一条长藤,遮住了整个亚洲。居鲁士降生后,为防止外孙 

长大后取代他统治亚洲,米底国王命其亲信将婴儿杀死。这位大臣不忍心杀 

死这个孩子,将他交给国王牧人。牧人的妻子刚生下一个死婴,夫妇俩收下 

了居鲁士,大臣则以死婴复命。居鲁士长大成人后,乘米底内乱和与巴比伦 

冲突之际,于公元前558年领导波斯联盟的10个部落起兵反抗米底,经过 

公元前553年~前550年的三年战争,灭掉米底,建立了阿黑门尼德王朝。 


… Page 77…

     居鲁士灭米底后,并未将米底人沦为臣民,而将他们当作居波斯人之 

下,却居于其他民族之上的统治民族,继续执行米底王国的征服政策。居鲁 

士首先使原来臣属米底王国的亚述、亚美尼亚和小亚东部承认波斯的统治, 

进而向吕底亚进军,于公元前546年灭吕底亚,取得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 

切断了巴比伦对外的商业联系;打通了波斯的海上交通。公元前538年灭新 

巴比伦。居鲁士进入巴比伦之后,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而以本地的合 

法君主自居,宣布自己是“宇宙之王、伟大的王、强盛的王、巴比伦的王、 

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王,统治四方的王”。他对亡国之君那波尼德,表现了宽 

容,此人去世时,他亲自表示哀悼。他保留了巴比伦的管理形式,保护神庙, 

尊重巴比伦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厚待臣服贵族,因此得到巴比伦祭司 

集团的欢迎与支持。 

     在征服巴比伦尼亚之后,又打算进军另一个大国埃及。为此,他释放了 

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将尼布甲尼撒所虏的金银祭器全部归还他们,允许他 

们以自治神庙城市的形式重建犹太国,重建耶路撒冷圣殿。他还给予腓尼基 

人以广泛的自治权。居鲁士的开明政策,使他同原属巴比伦的叙利亚、腓尼 

基和巴勒斯坦诸小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腓尼基人还答应为他提供舰队, 

从而加强了波斯的海上力量。为进攻埃及,居鲁士作了精心的计划和准备, 

但他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为巩固东北边境,扫除进攻埃及的后顾之忧,公元前529年,居鲁士远 

征中亚,很快占领了巴克特里亚,粟特和花剌子模,控制了乌浒河(阿姆河) 

和药杀水 (锡尔河)之间的很多地方,但在对北方草原游牧部落马萨革泰人 

作战时,战败身亡。 

     作为波斯帝国的奠基者,居鲁士不仅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军事领袖,还是 

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建立帝国的手段,不只是靠武力征服,还靠他善于利 

用各种矛盾与机遇,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件下,对被征服地区施以适当的 

宽容与仁慈,从而加强了他的统治。他也因此落下了一个好名声,波斯人称 

他为“父亲”,犹太人更是对他感恩戴德,称他为“涂圣油的王”。 

     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 (公元前529~前522年)继位,因他的祖 

父也叫冈比西斯,所以史书上又称他为冈比西斯二世。冈比西斯在镇压了各 

地的反抗之后,继续对外扩张。他利用埃及祭司贵族对专制法老的不满,在 

阿拉伯游牧部落和腓尼基舰队的支持下,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冈比西 

斯自任埃及法老,按埃及的习俗举行加冕礼,以埃及的纪年制度建立了第27 

王朝。他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