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与欢相抗。魏分东西,日夜治兵相攻,不暇南侵。梁自是
国无外患,益得优游无事。朝政之暇,君若臣唯有讲习经典;
崇尚虚无。既而帝益佞佛,舍身同泰寺。释御服,披法衣,升
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讲《涅斮经义》,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
皇帝。咸诣寺中奉表,请帝还临宸极,三请乃许。帝三答书,
前后并称顿首。自是昼食一食,止于菜果。宗庙之祭,不用牲
牢,识者以宗庙去牲,则为不复血食。又是岁都下讹言,天子
取人肝以食天狗。大小相警,日晚便闭门持仗,以驱天狗,数
月乃止。识者皆知不祥。时太子亦于玄圃自讲庄、老,宫僚环
听。太子詹事何敬容谓人曰 :“昔晋尚虚无,使中原沦丧,今
东宫复尔,江南亦将为戎乎?”有隐士陶宏景,疾人士竞谈玄
理,不习武事,尝为诗云:
夷甫任散诞,平叔生谈空。
不意昭阳殿,化作单于官。
又天监中有沙门宝志,帝甚敬之,问以国祚短长,尝为隐
语曰:
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啮人伤。
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沙际死三湘。
帝使周舍封记之,直至梁末皆验。此是后话,今且按下不
表。
却说大同末年,帝临御已久,当时佐治之臣,若张宏策、
王茂、韦睿、沈约、范云辈,相继去世,所任新进,率以迎合
为事。有朱异者,字彦和,钱塘人。年数岁,其外祖顾欢抚之
… Page 219…
南朝秘史 ·214·
曰:“儿非常器,当大朱氏门户,然恐坏人家国事。”及长,
折节读书,从五经博士明山宾游,学业日进,涉猎文史,兼通
杂艺。博奕书算,罔不通晓。帝寻有诏广求异能之士,山宾以
异荐。帝召见之,使说《孝经》、《周易》义,甚悉。大悦之,
谓左右曰 :“朱异实俊才,明山宾所举殊得人。”乃除异为中
书郎。拜命之日,时当秋日,有飞蝉集异武冠上,见者咸谓蝉
珥之兆。盖异容貌魁梧,举止闲都,虽出自诸生,甚悉军国故
实。自周舍卒后,异代掌机密,一应诏浩敕书,帝并委之,权
重一时。然贪财冒贿,每欺罔视听,以悦人主。起宅东破,穷
极华美,晚日下朝,酣饮彻夜。又恃帝宠,轻傲朝贤,不避贵
戚。人或劝其谦下,异曰 :“我寒士也,遭逢以至今日。诸贵
皆恃枯骨儿,轻我下之,则见蔑尤甚。我是以陵之。”司农卿
傅岐尝谓之曰 :“今圣上委政于君,安得每事从旨?”异曰:
“当今天子圣明,我岂可以拂耳之言干犯天听?”以故声势所
驱,薰灼内外,远近莫不愤疾,而帝信任益深。正是:圣明已
被邪臣蔽,安乐哪知祸事来。但未识内蠹已生,外患若何而起,
且听下回再讲。
梁武筑堰病民,见利而不知害,以致百万生灵,漂流大海,
罪恶弥天。虽一心佞佛,舍身为牺,何益于事?纳吴淑媛,致
豫章反叛,已开国家之患。又举朝信佛,太子好谈玄虚,祸乱
焉得不兴?盖天不助梁,即昭明之死,而其局已定矣。若朱异
辈,不过从而助之耳。
… Page 220…
南朝秘史 ·215·
第二十三回
伐东魏渊明被执 纳叛臣京阙遭殃
话说梁政日衰,江南将乱,朱异之奸,既足败人家国,哪
知又来一乱贼,倾覆社稷。其人姓侯,名景,字万景,朔方人。
自少不羁,为患乡里,及长,有勇多智。右足偏短,弓马非其
长,而谋算出人。始随高欢起兵,屡立战功,尝言于欢,愿得
精兵三万,西擒黑獭,南缚萧衍老公,以为太平寺主。欢使将
兵十万,专制河南。及欢卒,与高澄不睦,遂据河南,叛归于
梁。遣其将丁和奉表至建康,乞降于帝云:
臣与高澄有隙,请举函谷以东,瑕邱以西,豫、广、颍、
荆、襄、衮等十三州内附。惟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且黄河
以南,皆臣所统,取之易同反掌。若齐、宋一平,徐事燕、赵,
臣当效力前驱,为陛下成此一统之功。
帝得奏,召群臣廷议,群臣皆曰 :“顷岁与魏通和,边境
无事。今因高欢身故,遽纳其叛臣,弃从前之好,启将来之衅,
窃谓非宜 。”帝曰:“诸臣之言虽是,然得景则塞北可清,拒
景则兼并无日。国家难得者,机也;不可失者,时也。机会之
来,岂可胶柱?”群臣唯唯而退。
先是帝于正月乙卯,梦见中原牧守,皆以地来降,举朝称
… Page 221…
南朝秘史 ·216·
庆。旦见朱异告之,且曰 :“我生平少梦,若有梦必验。”异
曰:“此乃宇内混一之兆也,臣敢为陛下贺。”及丁和至,称
景纳地之计,定于正月乙卯,帝愈神之。然意犹未决,当谓左
右大臣曰 :“我国家如金瓯,无一伤缺,今忽受景地,讵是事
宜?脱致纷法,悔之何及?”朱异揣知上意,因进曰 :“圣明
御字,南北归仰,正以事无机会,未获如志。今候景分魏土之
半以来,自非天诱其衷,人赞其谋,何以至此?若拒而不纳,
恐绝后来之望。此诚易见,愿陛下勿疑 。”帝曰:“卿言是也。
”乃定议纳景。壬午,诏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
北诸军事。遣大将羊鸦仁引兵三万趣悬弧,运粮食以应接之。
先是朝臣周宏正善占候,尝谓人曰 :“国家数年后。当有兵起,
百姓流离死亡 。”及闻纳景,叹曰:“乱阶从此作矣。”
却说东魏闻景外叛,大兴兵马讨之。景惧不敌,退保颍川,
复割鲁阳、长社等四城,赂西魏求救。西魏恶其多诈,受其地
而征之人朝。景不欲往,遂专意降梁,厚赂朱异,以求出兵相
援。异言之帝,乃下诏起师五万,北伐东魏。命鄱阳王范为元
帅,统领诸将前往。朱异与鄱阳不睦,遽入曰 :“鄱阳雄豪盖
世,得人死力,然所至残暴,非吊民之才。且陛下昔登北顾亭
以望,谓江右有反气,骨肉为戎首,今日之事,尤宜详择。”
上曰 :“渊明可乎?”异曰:“陛下得人矣。渊明宽厚得众心,
可使也 。”帝遂不用鄱阳,而任渊明为都督。
却说真阳侯渊明,性素怯,御军无律。虽受命出师,常怀
退志。军至寒山,欲堰泗水以灌彭城。俟得彭城,然后进兵悬
瓠,与侯景为犄角之势。于是断流立堰,使侍中羊侃监之,再
旬而成。当是时,魏遣大将慕容绍宗率众十万来拒,日行三百
里,将近彭城,军锋甚锐。羊侃谓渊明曰 :“敌兵远来,乘其
营垒未定,进而击之,可以获胜,不然,未易克也 。”渊明不
… Page 222…
南朝秘史 ·217·
从。及绍宗至,即引步骑万人直攻渊明。渊明方醉卧不能起,
将士扰乱,遂大败。渊明被虏,失亡士卒数万,独羊侃结阵徐
还。一日,败书报到京中,帝方昼寝,宦者白朱异启事,帝遽
起升舆至文德殿见异,异启曰 :“韩山失律矣。”帝闻之,恍
怆将坠床,宦者扶定,乃叹曰 :“吾得无复有晋家乎?”异曰:
“胜败兵家之常,偶尔小挫,陛下何出此言?”帝不悦者良久。
却说绍宗乘胜进击侯景,与景相持数月。景食尽,绍宗击
之,景大败。众散且尽,乃自峡石济淮,收散卒,仅得步骑八
百人。而羊鸦仁闻景败,魏军将至,亦弃悬瓠,走还义阳。东
魏引师据之。是时,侯景进退无据,不知所适,谓左右曰 :“
吾今无容足之地,以只身归梁,梁若不纳奈何?”遂去寿阳城
五十里,停军观望。忽有数骑奔至军前,乃是马头戍主田神茂,
特来迎候。景欣然接之,因问曰 :“寿阳去此不远,欲往投之,
君以为不我拒否?”神茂曰 :“朝廷近除鄱阳王为寿阳刺史,
未至,韦黯权监府事。我与黯不协,故先来告王。王若驰至近
郊,彼必出迎,因而执之,可以集事。得城之后,徐以启闻。
朝廷喜王南归,必不责也 。”景执其手曰:“今者卿来,此天
意也 。”乃命神茂率步骑百人,先为向道,而身随其后。夜至
寿阳城下,韦黯以为贼也,授甲登陴,将拒之。景遣其徒告曰:
“河南战败来投,愿速开门。”黯曰:“既不奉敕,不敢闻命。
”景谓神茂曰:“事不谐矣。”神茂曰:“黯懦而寡智,可说
下也 。”乃遣徐思玉入见黯曰:“河南王为朝廷所重,君所知
也。今失利来投,何得不受?”黯曰 :“我受命守城,则守城
而已。河南自败,何预我事?”思玉曰 :“国家付君以阃外之
任,今君不肯开城,若魏兵追至,河南为魏所杀,君岂能独守?
纵使或存,何彦以见朝廷 !”黯乃许容其入。思玉出报,景大
悦,曰 :“活我者卿也 。”于是黯乃开门,景便疾人,即遣其
… Page 223…
南朝秘史 ·218·
将分守四门,执黯至前,数其不即迎纳之罪,将斩之,既而抚
手大笑,邀与共坐,置酒极欢。黯,韦睿子也。朝廷闻景败,
未得实信,或云景与将士俱没,或云景弃军逃去,上下咸以为
忧。侍中尚书何敬容诣东宫,太子曰 :“淮北近更有信,侯景
定得身免,不识然否?”敬容对曰 :“侯景遂死,深为朝廷之
福 。”太子失色,问其故,对曰:“景反复叛臣,终当乱国。
”太子不以为然。甲寅,景遣其将于子悦驰赴建康,奏言败状,
并自求贬损。优诏不许。景告之粮,复求资给。帝即以景为南
豫州牧,本官如故。更以鄱阳王范为合州刺史,镇合肥。
时有光禄大夫萧介,知景必祸国,上表谏曰。
窃闻侯景以河阳败绩,只马归命。陛下不悔前祸,复敕容
纳。臣闻凶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恶一也。昔吕布杀丁原以事董
卓,终诛董而为贼;牢之反王恭以归晋,还背晋以构妖。何者?
狼子野心,终无驯狎之性,养虎畜狼,必见机噬之祸。侯景以
凶狡之才,荷高欢卵翼之遇,位忝台司,任居方伯。然而高欢
坟士未干,即还反噬,逆力不逮,乃复逃死关西。宇文不容,
故复投身于此。陛下前者所以不逆细流,正欲比属国降胡,以
讨匈奴,冀获一战之效耳。今既亡师失地,直是境上匹夫,陛
下爱匹夫而弃与国,臣窃不取也。若国家犹待其更鸣之晨,岁
暮之效,臣窃惟侯景必非岁暮之臣,弃卿国如脱屧,背君亲如
遗芥,岂知远慕圣德,为江淮之纯臣乎?事迹显然,无可致惑。
臣朽老疾寝,不应干预朝政,但楚囊将死,有城郢之忠;卫鱼
临亡,亦有尸谏之阻。臣虽忝为宗室遗老,敢忘刘向之忠,谨
冒死以闻。
帝览表,叹息其忠。朱异忌之,竟不能用。
… Page 224…
南朝秘史 ·219·
却说东魏既得悬瓠、项城,悉复旧境,而欲使侯景不安,
数以书来求申前好,帝未之许。时贞阳候渊明被虏在魏,澄以
好言谓之曰 :“先王与梁主,和好十有余年,闻彼礼佛,祝及
魏主,并祝先王,此乃梁主美意。不谓一朝失信,致此纷扰。
知非梁主本心,当是侯景扇动耳。卿宜密致此意,若梁主不忘
旧好,吾亦不敢违先王之意,将诸人并即遣归。侯景家属,亦
当同遣 。”渊明从之,乃遣其私人夏侯僧辨驰往江南,奉启于
帝,称“勃海王宽厚长者,若更通好,当听渊明还国 。”帝得
启流涕,集朝臣议之。朱异进曰 :“静寇息民,和实为便。彼
既愿修前好,陛下不可不许 。”傅歧曰:“不然。高澄师徒克
捷,国势方强。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命贞阳遣使,欲令候
景自疑。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正堕其计中。”群
臣闻歧言,皆曰 :“事城有之,不可不虑。”朱异独主宜和,
谓东魏必无坏意。帝亦厌用兵,乃从异言,赐渊明书曰 :“知
高大将军礼汝不薄,省启足以慰怀,当别遣行人,重敦聆睦。”
僧辩得诏,星夜还北。一日过寿阳,被景窃访知之,留住
摄问,僧辩具以实告。景大恐,乃使王伟作启,陈于帝曰:
高氏心怀鸩毒,怨盈北土,欢身殒越,子澄嗣恶,讨灭待
时。所以昧此一胜者,盖天荡澄心,以盈凶毒耳。澄苟腹心无
疾,又何急急奉璧求和?岂不以秦兵扼其喉,胡骑追其背,故
甘辞奉币,取安大国。臣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何惜高澄一
竖,以弃亿兆之心,使其假命强梁,以遗后世。非直愚臣扼腕,
实亦志士痛心。昔伍相奔吴,楚邦立灭;陈平去项,刘氏用兴。
臣虽才劣古人,心同往事,诚知高澄忌贾在狄,恶会居秦,求
盟请和,冀除其患。若臣死有益,万殒无辞。唯恐千载,有秽
良史。愿纳臣言,则臣幸甚。
… Page 225…
南朝秘史 ·220·
又致书于朱异,购金三百两,令阻和议。异受金而不通其
启。
二月乙卯,复遣使东魏,吊献武高王之丧。景又启称 :“
臣与高氏,衅隙已深,今陛下复与高氏连和,使臣何地自处?
乞申后战,宣畅皇威 。”上报之曰:“朕与卿大义已定,岂有
成而相纳,败而相弃乎?今高氏有使求和,朕亦更思偃武,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