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31…
南朝秘史 ·26·
之曰 :“若谢我,当释汝。”企生曰:“吾为荆州吏,荆州败,
不能救,死已晚矣,尚何谢为?”玄乃收之,临刑引企生于前
曰:“吾待子前情不薄,何以见负?今者死矣,欲何言乎?”
企生曰 :“使君既兴晋阳之甲,军次寻阳,并奉王命,各还所
镇。升坛盟誓,口血未干,而旋相屠灭。自伤力劣,不能救主
于危,吾负殷侯,非负使君。但文帝杀稽康,其子稽绍为晋忠
臣,从公乞一弟以养母,言毕于此,他何云云 。”玄乃杀之,
而赦其弟。
却说杨广逃至襄阳,泣谓琼玉曰 :“兄死战场,全军尽没,
汝夫家尽遭杀害,襄阳孤城,恐不能守,奈何?”琼玉一闻此
信,惊得魂飞天外,哭倒于地。忽报桓谦领大兵数万,来取襄
阳,将次到城。杨广忙即上城守护。琼玉咬牙切齿,誓不与桓
俱生,随即披甲上骑,率领军士五百,女兵百人,出城迎敌。
桓谦乘破竹之势,长驱而来,只道襄阳守将,非降即逃,莫敢
相抗。将近城池,却有一女将拦路,便排开阵势,出马问曰:
“女将何名?”琼玉答曰:“吾乃杨使君之女琼玉是也。桓贼
杀我父、夫,恨不食其肉,寝其皮!汝何人,敢来送死耶?”
谦怒曰 :“汝一女子,死在目前,尚敢摇唇鼓舌!”喝使副将
擒之。琼玉直趣副将,手起一刀,斩于马下。谦大怒,挺枪便
刺。琼玉架开枪,举刀便砍,狠战数合,琼玉力怯,回马而走。
谦喝道 :“哪里去!”纵马追下,琼玉取出一箭,回身射来,
谦急闪避,已中左臂遂退不追。琼玉入城,广迎谓之曰 :“侄
女虽勇,但来军甚锐,只宜坚守,切勿轻敌 。”琼玉含泪归府。
却说桓谦虽中一箭,幸甲厚不至深伤。明日大军齐至城下,
四面攻击,自早至午,城不能克。乃退军十里,便命军士连夜
造云梯百架,限在天晓取城。时交五鼓,兵衔杖,马摘铃,直
抵城下,架起云梯,挥众蚁附而登。杨广知有兵至,正立城上,
… Page 32…
南朝秘史 ·27·
率众迎拒,忽一流矢飞来,贯胸而死。军士大乱,谦遂破关而
入。琼玉闻城破,急领女兵挺刃出门。府前上马纵横,皆是桓
家旗号,不得出,遂挟女兵登屋,以箭射之。进者辄死,众不
敢前。及明矢尽,下屋力战,左右皆死,遂拔剑自刎而亡。桓
谦重其义,厚殓之。桓玄既吞江陵,复并襄阳,奏凯京师,诏
加都督荆雍等七州军事。玄志犹未厌,仍请江州,诏亦与之。
自是统据八州,自谓有晋国三分之二,遂萌异志,擅改制度,
上斥国政,凡所陈奏,语多不逊,朝廷忧其朝夕为乱,然亦无
如之何。
却说庾楷本一反复之徒,前投桓玄,玄仅以南昌太守处之,
郁郁不乐。至是玄令镇于夏口,楷意不满,复欲败玄,遣使致
书元显曰 :“玄在荆州,大失物情,众不为用。若朝廷遣将来
讨,楷当内应,以覆其军 。”元显得书,谓张法顺曰:“玄可
图乎中’法顺曰:“玄承借世资,少有豪气,既并殷、杨,专
有荆州,兵日强盛,纵其奸凶,必为国祸。今乘其初得荆州,
人情未附,使刘牢之为先锋,大军继之,庚楷反于内,朝廷攻
于外,玄之首可枭也 。”元显然之,使法顺报于牢之,牢之以
为难。法顺还,谓元显回 :“观牢之言色,必有二心,不如召
入杀之,以杜后患 。”元显曰:“我方倚以灭玄,乌可先事诛
之?且牢之与玄有仇,不我叛也 。”乃于元兴元年正月,下诏
罪玄。发京旅一万为中军,命牢之率北府之众为前锋,大治战
舰,刻期进发。玄闻朝廷讨己,大惊,欲为自守之计,完聚众
力,专保江陵。卞范之曰 :“明公英威震于远近,元显口尚乳
臭,刘牢之大失军心,若起兵进临近畿,示以祸福,土崩之势,
可翘足而待,何有延敌入境,而自取穷蹙乎?”玄从之,乃留
桓伟守江陵,抗表传檄,罪状元显,举兵东下。斯时,犹惧不
克,常为西还之计。及过寻阳,不见有兵,心始喜,将士之气
… Page 33…
南朝秘史 ·28·
亦振。庚楷专待官军一到,便为内应。适有奴婢私相苟合,楷
撞见之,欲治其罪。其奴逃至玄所,发其谋,玄遂收楷斩之。
丁卯,玄至姑孰,遣大将冯该进兵攻历阳,守将司马休之出战
而败,弃城走。又司马尚之以步卒九千,屯于横江,其将杨秋
以偏师降玄,尚之众溃,为玄所执。
元显闻两路兵败,大惧,所仗者唯牢之,屡催进战,不应。
原来牢之自诛王恭以后,谓功名莫出其右,而元显遇之不加礼,
既为军锋,数诣元显门不得见,因是怨之。又恐玄既灭,己之
功名益盛,不为所容,故欲假玄以除执政,复伺玄隙而取之,
按兵不动,存一坐观成败之意。斯时,玄虽屡胜,犹惧牢之,
不敢遽犯京阙。卞范之曰 :“吾观牢之拥劲兵数万,军于溧州,
而徘徊不进者,其心必二于元显。若卑礼厚币以结之,与之连
和,取元显加拾芥矣 。”元从其计,因问谁堪往者。有从事何
穆,与牢之有旧,请往说之。元乃使穆潜往,而致书于牢之曰:
自古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而能自全者谁耶?越之文
种,秦之白起,汉之韩信,皆事明主,为之尽力,功成之日,
犹不免诛夷。况为凶愚者用乎?君如今日战胜则倾宗,战败则
覆族,欲以此安归乎?不若翻然改图,则可以长享富贵矣。古
人射钩斩祛,犹不害为辅佐,况玄与君无宿昔之怨乎?
牢之见书不语,穆曰 :“桓之遣仆来者,实布腹心于君,
事成共享其福,君何疑焉?”牢之遂许与和。刘裕、何无忌切
谏,牢之不听。敬宣亦谏曰 :“国家衰危,天下之重,在大人
与玄,玄借父叔之资,据有全楚,已割晋国三分之二。一朝纵
之,使陵朝廷,威望既成,恐难图也。董卓之变,将在今矣。
”牢之怒曰:“我岂不知今日取桓如反掌,但平桓之后,令我
… Page 34…
南朝秘史 ·29·
奈骠骑何?”遂遣敬宣诣桓请和。玄闻敬宣至,大开辕门,出
营相接,深自谦抑。宴饮之次,除名画观之,谓敬宣曰 :“归
语尊公,事成之日,朝政悉以相付,吾当仍守外藩也 。”敬宣
拜辞,玄送出辕门,珍重而别。或问玄曰 :“公何敬之若此?
”玄曰:“牢之已在吾掌中矣,不如此不足坚其意也。”敬宣
归,述玄言,牢之大喜,退兵班渎。
玄闻牢之退,引军直取新亭,元显见之失色,弃船就岸,
陈师宣扬门外。继知牢之叛己,益惧,欲还宫自守。师方动,
玄之前驱已至。拔兵随后,大呼曰 :“放仗,京旅皆溃。”元
显单骑走,驰至东府,见道子曰 :“养兵数载,竟无一人拒敌
者,奈何?”父子相抱大哭。俄而兵至,皆束手就缚。元显执
至新亭,玄立之舫前面数之曰 :“乳臭小子,何不自揣,而妄
欲图我 !”元显曰:“为张法顺所误耳!”壬申,玄入京师,
百官拜迎于道,诏加玄大丞相,总百揆,都督中外诸军事。以
桓伟为荆州刺史,桓谦为尚书左仆射,桓修为徐、衮二州刺史,
镇京口,余皆居职如故。赐道子死,斩元显、谯王尚之、张法
顺等于市。由是大权一归于玄,内外莫不畏服。
且说牢之退兵以来,物情大去,威望顿减,心甚悔之。一
日诏下,以牢之为会稽内史,大惧曰:“始尔便夺我兵,祸其
至矣 。”时敬宣在京,玄恐牢之不受命,使归谕之,敬宣归谓
其父曰 :“桓玄志不可测,深忌大人功名,必不见容,为之奈
何?”牢之曰 :“吾受其愚矣。今且据江北以图事,汝往京口
速取眷属以来 。”敬宣受命而去。
牢之日夜忧疑,谓刘裕曰 :“前日不听子言,悔之无及。
今事急,意欲就高雅之于广陵,举兵以匡社稷,卿能从我行乎?
”裕曰:“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新得志,成振天下,
朝野人情,皆已去矣。广陵岂足成事耶?裕当返还京口,不能
… Page 35…
南朝秘史 ·30·
从公行也 。”牢之默然。裕退,无忌问曰:“我将何之?”裕
曰:“吾观镇北必不免,卿何与之俱死?可随我还京口,徐观
时势,桓玄若守臣节,当与卿事之。不然,当与卿图之 。”无
忌曰 :“善。”二人遂不告而去。牢之知裕与无忌去,恐军心
有变,乃大集僚佐告之曰 :“桓玄志图篡逆,吾将勒兵渡江,
就此举事,顾与诸君共此功名 。”一座愕然,参军刘袭曰:“
事之不可者,莫大于反,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
今又反桓公,一人三反,何以自立?”语毕趋出,佐吏多散走。
牢之不能禁。又敬宣失期不至,军中讹言事泄,已被害。牢之
益惶急,乃率部曲北走。军士随路奔散,至新州,仅存亲卒数
人。牢之知不免,仰天叹曰 :“吾亦无颜渡江矣!”遂缢而死,
后人有诗悼之曰:
江北江南无路投,大军百万丧荒陬。
当时若把桓玄灭,北府勋名孰与侔。
却说敬宣迎了眷属,回至班渎,师已北走。随即赶往,行
未廿里,只见一人飞骑而来,乃是牢之随身亲卒,见了敬宣,
大哭曰 :“三军尽散,将军已经自缢。闻朝廷遣将,又来拿捉
家属,公子速投江北,避难要紧 。”敬宣一闻此信,魂胆俱丧,
也顾不得奔丧大事,星夜渡江,往广陵进发,幸得关口尚无拿
获移文,于路无阻。一日到了广陵,向高雅之哭诉前事,欲图
报复。雅之曰 :“若要复仇,必须厚集兵力,徒恃广陵之众,
恐不足以济事。现在北府旧将,在北者甚多,可约之举事 。”
于是,遣使四方,广招同志,一时从之者,有刘轨、刘寿、司
马休之、袁虔之、高长庆、郭恭等,皆至广陵,推敬宣为盟主,
共据山阳,相与起兵讨玄。消息传入京师,玄闻之怒曰 :“鼠
… Page 36…
南朝秘史 ·31·
辈敢尔 !”便命大将郭铨起兵一万,带领勇将数员,浩浩荡荡,
飞奔而来。斯时,山阳军旅未备,虽有数千人马,半皆乌合,
未识何以拒之,且听下回分解。
仲堪全无谋略,徒负虚名,欲结婚杨氏,以为声援,计亦
左矣。桓玄早蓄枭雄之志,一朝得势,猖獗固宜。所惜刘牢之
一时英杰,乃坠于桓玄术中,虽寄奴、敬宣切谏不听,以至一
败涂地,遂自缢而死,为可悲耳!岂天欲倾晋兴宋,有莫之为
而为之者耶?至罗企生、杨琼玉之忠节,亦可谓卓然天地者矣。
中间写招婚比箭一段,又写临阵死节一段,两两对照,文气如
火如花。
… Page 37…
南朝秘史 ·32·
第四回
京口镇群雄聚义 建康城伪主潜逃
话说刘敬宣占据山阳,聚众方图报复,闻有大军来讨,忙
同众人整顿人马迎敌。无如兵未素练,人无斗志,战阵方合,
四散奔走,进不能战,退不能守,只得弃城而逃。于是敬宣、
休之。刘轨奔燕,高雅之、袁虔之等奔秦,今且按下不表。
却说何无忌闻牢之自缢,敬宣出奔,不胜感悼,谓裕曰:
“北府旧将,半遭杀戮,吾挤恐终不免,奈何?”裕曰:“无
害,玄方矫情饰诈,必将复用吾辈,子姑待之 。”俄而桓修镇
丹徒,引裕为参军,何无忌为从事,二人皆就其职。一日,修
入朝,裕与无忌随往。玄见裕,谓王谧曰 :“刘裕风骨不凡,
盖人杰也 。”谧曰:“公欲平天下,非裕莫可任者。”玄曰:
“然。”因屡召人宴,以示亲密,玄妻刘氏有智鉴,谓玄曰:
“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终不为人下,宜早除之。”玄
曰:“我方平荡中原,非裕莫济,俟关陇平定,然后议之末晚。
”时玄已封楚王,用天子礼乐,妃为王后,子为太子。殷仲文、
卞范之阴撰九锡册命等文,朝臣争相劝进。桓谦私问裕曰 :“
楚王勋德隆重,朝野之情,咸谓宜代晋祚,卿以为何如?”裕
曰:“楚王,宣武之子,勋德盖世,晋室微弱,民望久移,乘
运禅代,有何不可?”谦喜曰 :“卿谓之可即可耳。”谦以裕
言告玄,玄亦喜。因诈言钱塘临平湖开,江州甘露降,使百僚
… Page 38…
南朝秘史 ·33·
集贺,为受命之符。又以前世禅代,皆有高隐之士,耻于当时
独无,乃求得西朝隐士皇甫谧六世孙,名希之,给其资用,使
隐居山林。屡加征召不至,诏旌其闾,号曰“高士 ”。时人谓
之”充隐 ”。
元兴二年十二月了丑,群臣入朝,请帝临轩,手书禅诏,
遣司徒王谧奉玺绶禅位于楚。帝即避位,逊居雍安宫。百官诣
楚王府朝贺。庚寅朔,筑坛于九里山北,即皇帝位,建号大楚,
改元雍始。玄入建康宫,将登御座,而床忽陷。群下失色,玄
亦愕然。殷仲文趋进曰 :“将由圣德高厚,地不能载。”玄大
悦,追尊父温为宣武皇帝,母司马氏为宣武皇后。以祖彝而上,
名位不显,不复追尊立庙。或谏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