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门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疯门全书-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x凉血解毒汤x 服蒺藜散。肿恶特甚。不可停药。惟间服此方解之。 
白苦参(钱半) 大生地(钱半) 牡丹皮(钱半) 炒栀仁(钱半) 北防风(钱半) 白蒺藜 
(钱半) 条甘草(一钱) 
加绿豆一合。灯心四十条为引。不拘服。三日一帖。 
x防风通圣散x 治疠疾先服此药三五剂。连服丸药。至十日又停丸药三日。每日服一剂。三日三剂。后仍 
服丸子。如此接续间服。 
北防风 荆芥 白附 白芷 白蒺藜 僵蚕 苍术 白藓皮(无癣不用) 灵仙 苦参(无癣去之) 
元参 赤芍 川芎 黄柏(足痹作热用之) 川连 焦栀 槟榔 银花 牛子 大黄 苦硝 枯芩 生石膏 
条甘草 灯心 
大黄苦硝二味。俟起药时放下。令二三沸止。若大便洞泄。去硝黄。相证加减。 
x何首乌散x 治疠疾。 
首乌(一斤米汁浸十日逐日换水竹刀切片九蒸九晒) 胡麻子(四两九蒸九晒)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酒调服。或薄荷汤送下。 
x罗氏何首乌散x 统治疠疾诸证。蜜丸亦可。 
首乌 枸杞 苦参 石菖蒲 甘菊 蔓荆子 灵仙 荆芥 
上末。每服三四钱。酒调下。茶清蜜调亦可。此为疠疾之总方。 
血热。加丹皮栀仁。溃烂。加牛子骨皮。拘挛拳曲。加天麻钩藤。麻木甚。加蒺藜土麻仁。面上红 
云红堆。加白附僵蚕。面如油光。加白附蝉蜕。鼻塞声散。加桑皮黄芩。肉痹。加元参。足麻木溃 
烂。加黄柏银花土茯苓。骨节疼痛。加独活。瘙痒。加丹皮蝉蜕。癣多。加鲜皮浮萍。红堆红圈。加 
山甲皂刺。热甚。加川连。遍身麻木。非花蛇不能。 
若作散。足少阳。加柴胡。太阳。加羌活防风。阳明。加白芷。厥阴。加柴胡川芎。少阴。加独活细辛。 
手太阴。加浮萍。甚则麻黄。足太阴。加苦参。热甚痹不回者。用硝芩水药。以各法加减通圣散服之。 
但方曰苦参。非脾经实热之证勿用。 
x初服九味羌活汤x 
羌活 细辛 苍术 白芷 防风 生地 川芎 赤芍 黄芩 粉草 姜皮 
灯心引。服五剂。 
x二服防风通圣散x 
薄荷 元参 黄芩 焦栀 荆芥 赤芍 大黄 枳壳 北防风 条甘草 
身上燥痒。加红花、蒺藜、苦参、鲜皮、姜皮。灯心引。五剂。 
x三服三黄解毒汤x 
黄连 黄柏 黄芩 赤芍 枳壳 木通 元参 独活 防风 薄荷 甘草 
姜皮灯心引。 
三方俱食远服。 
x初服磨风丸x 此方看何经病重。照前方加减。若未发可根据方用药。 
真蕲蛇(酒洗三次用肉三两) 大风子(用纸净油四两) 白藜蒺(去刺微炒八两) 北防风 
(二两二钱) 土麻仁(淘净土泥炒六两) 片黄芩(酒炒两半) 
蜜丸桐子大。每日早午晚三次。各服一钱。茶送下。服一匕。遍身发燥。骨节疼痛为验。后食后腿精肉一 
二斤止之。食肉之日。不必服丸。次日照前再服。 
x二服追风丸x 重服二料。轻止服一料。 
蕲蛇肉(二两) 风子肉(四两) 白蒺藜(四两) 北防风(一两) 土麻仁(六两) 胡麻仁 
(二两) 片黄芩(酒浸二两) 尾赤芍(酒炒一两) 
蜜为丸。服法照前。 
x三服解热除毒丸x 此方可常服。 
川黄连(姜汁拌炒八两) 片黄芩(酒蒸一两二钱) 黑元参(乳蒸一两五钱) 土麻仁(三两) 
净银花(酒蒸一两一钱) 川羌活(二两一钱) 白蒺藜(炒去刺四两) 白藓皮(酒蒸一两一钱) 
真蕲蛇(二两) 风子肉(四两) 
米糊。冬蜜四两为丸。服法照前。 
x四服搜风润肠丸x 去六腑积热。舒畅经络。可常服。 
纹大黄(酒拌九蒸九晒三两) 家桃仁(开水泡去皮尖净油一两) 净银花(酒蒸一两) 片黄芩 
(一两) 郁李仁(取净肉五钱) 土麻仁(炒一两) 胡麻仁(炒一两) 黑元参(一两) 嫩苦参 
(酒蒸一两) 威灵仙(酒蒸一两) 香独活(二两) 白藓皮(酒蒸一两) 京赤芍(酒炒一两) 
白蒺藜(三两) 陈枳壳(一两) 
蜜为丸。每日早晚服二次。每次三钱。滚水送下。 
x五服收功断根丸x 
白僵蚕(一两) 胡天麻(一两) 川黄连(三味俱姜汁蒸五钱) 北全蝎(去头尾炒八钱) 
川独活(酒蒸一两) 土麻仁(炒三两) 白芷梢(一两) 北防风(一两) 白蒺藜(四两) 风子肉 
(四两) 制首乌(五钱) 
首乌须发出五经后收敛。方可用。若未出现。减去不用。 
米糊和冬蜜为丸。日三服。每服三钱。甘草汤送下。 
x六服撤消固本丸x 此方生气血。扶元神。健筋骨。活经络。回痹水。润颜色。年四十以上。六脉微细。气血衰 
败。方可服。 
北枸杞(一两) 红枣皮(两半) 莲花须(一两) 淮牛膝(一两) 川续断(上皆酒蒸 
一两) 拣归身(两半) 牡丹皮(二味酒洗二两) 川杜仲(一两) 光泽泻(两半) 川萆 
(土盐水洗二两) 北五味(蜜蒸一两) 白云苓(乳蒸一两) 天门冬(去心两半) 淮山药 
(微炒一两) 芡实米(微炒一两) 熟地黄(一两) 川黄柏(一两) 败龟板(酒炙十两) 
真虎骨(酒炙十次十两) 
将骨板二味打碎。用佳酒二十四碗。熬至三四碗。去滓取汁。预将余药为末。入汁内。打糊为丸。每早空 
心服四钱。或内加节参更妙。 
x疯病愈后平常浸酒方x 此方伸筋活血。滋肾明目。回痹理脾。润颜色。 
浙白术 淮熟地 丝杜仲 破故纸 淮山药 苡仁米 全当归 川牛膝 节羌活 香独活 
威灵仙 大秦艽 川萆 寻风藤(即青风藤主治风湿麻痹) 北防风 汉防己 五加皮 杭白芍 
广木香 小甘草 
加乌豆壳一撮。红枣数粒。酒浸三日。空心服。 
x蕲蛇酒x 
真蕲蛇(一条) 北秦艽(五钱) 香独活(五钱) 威灵仙(五钱) 嫩桑枝(两半) 蔓荆子(一两) 
川萆 (一两) 甘菊花(一两) 净银花(一两) 百部(一两) 大生地(二两) 白苦参(一两) 
丹参(一两) 当归(一两) 赤芍(一两) 赤茯苓(一两) 枸杞(一两) 黄柏(一两) 牡丹皮(一两) 
佳酒煮。退火七日饮。 
x生熟地黄丸x 
大熟地(三两) 干生地(三两) 淮山药(乳蒸两半) 柏子仁(炒二两) 远志肉(甘草水蒸四两) 
败龟板(童便炙四两) 白云苓(乳蒸两半) 光泽泻(盐水炒两半) 牡丹皮(酒蒸两半) 丹参(酒蒸一 
两) 全当归(酒洗二两) 杭白芍(酒炒二两) 
上为细末。用钗石斛四两。银花十二两。熬膏炼蜜为丸。每早淡盐汤吞四钱。 
x吉水李先生传疯病经验方x 相证加减。 
真蕲蛇(一条中十二两) 白蒺藜(水洗净八两) 大风子(净油四两) 白僵蚕(二两) 威灵仙(一 
两半) 川黄连(炒二两) 浓黄柏(二两) 黑栀仁(三两) 土麻仁(洗净焙干为末六两) 
蜜为丸。早晚茶送各六钱。先三日服水药三帖。方服丸药十日。即停三日。一日服水药一帖。 
x水药方x 
川羌活(一钱) 香独活(一钱) 白蒺藜(钱半) 白附子(一钱) 北防风(钱半) 荆芥穗(钱半) 
白藓皮(钱半) 川芎(一钱) 赤芍药(钱半) 川黄连(钱半) 浓黄柏(二钱) 栀子仁(三钱) 
土麻仁(钱半) 滑石末(三钱) 熟石膏(二钱) 老枳壳(一钱) 川浓朴(钱半) 净银花(三钱) 
黑牵牛(一钱) 生大黄(二钱) 石朴硝(钱半) 
灯心引。硝黄后下。 
x丸药方x 
大花蛇(十二两) 白蒺藜(七两) 白附子(二两) 白僵蚕(去丝二两) 风子肉(二两) 威灵仙 
(二两半) 川羌活(二两) 香独活(二两) 小云连(一两) 黑元参(二两半) 炒丹参(四两) 土 
麻仁(五两) 续断(三两) 
蜜为丸。早晚各服五钱。 
x水药方x 
威灵仙(钱半) 川羌活(一钱) 香独活(一钱) 荆芥穗(钱半) 蔓荆子(一钱) 白蒺藜(三钱) 
石菖蒲(一钱) 白菊花(钱半) 白苦参(酒炒钱半) 炒丹参(三钱) 胡麻仁(炒二钱) 何首乌(三钱) 
甘枸杞(三钱) 
x丸药方x 
白花蛇(三两) 香独活(二两) 白蒺藜(八两) 风子肉(二两) 白附子(二两半) 白僵蚕(三两半) 
威灵仙(一两半) 黑元参(二两) 土麻仁(六两) 黄连(四两) 焦栀子(二两) 浓黄柏(二两) 
蜜为丸。各服五钱。 
水药方 
防风(钱半) 荆芥(钱半) 白芷(一钱) 羌活(钱半) 灵仙(一钱) 元参(钱半) 
栀仁(一钱) 黄柏(一钱) 黄芩(一钱) 连翘(钱半) 滑石(三钱) 枳壳(一钱) 
浓朴(一钱) 牛子(钱半) 丑牛(七分) 大黄(钱半) 芒硝(钱半) 甘草(六分) 
服三剂。硝黄二味。另包后下。 
x疯病经年满身红肿燥痒溃烂水不干方x 
北绵 (蜜炙五钱) 北直参(三钱) 白苦参(酒蒸晒半干炒一钱) 地骨皮(甘草水 
浸炒干如此三次一钱) 炒丹参(酒炒三钱) 木鳖子(一钱) 土茯苓(钱半) 香附米 
(姜汁制一钱) 绿升麻(五分) 白附子(陈壁土炒一钱) 直僵蚕(茶泡炒去丝一钱) 
香白芷(一钱) 炙甘草(一钱) 
木鳖子。丹参二味。生过杨梅疮者用之。否则减去。水煎。服十剂。 
x满面红块遍身痒点方x 
白苦参(酒浸炒三两) 何首乌(四两) 土麻仁(炒另研四两) 黑栀仁(酒炒二两) 牡丹皮 
(酒炒三两) 牛蒡子(酒炒三两) 漂苍术(两半) 威灵仙(米泔浸一夜晒干另研二两) 白蒺藜 
(连刺研六两) 白附子(二两) 白菊花(炒二两) 白芷(两半) 直僵蚕(二两) 荆芥穗(三两) 
蜜为丸。米糊亦可。 
x两手麻痹方x 
明乳香(去油勿令黑三两) 钩藤钩(二两) 威灵仙(二两半) 石菖蒲(二两) 明天麻 
(二两) 北防风(二两) 荆芥穗(三两) 黑元参(酒炒去白二两半) 白苦参(酒炒钱半) 
炒丹参(三钱) 何首乌(三钱) 甘枸杞(三钱) 白菊花(钱半) 
水煎。服三剂。 
x手足自摇筋弛痿痹不仁方x 
真虎骨(两半) 上关茸(四两) 上肉桂(两半) 炒丹参(三两) 炒续断(二两半) 
川牛膝(两半) 宣木瓜(两半) 胡麻仁(三两) 制川乌(两半) 没药(去油二两) 茯神木 
(二两) 威灵仙(三两) 白蒺藜(三两) 香独活(两半) 明天麻(两半) 桑寄生(三两) 
明乳香(去油二两) 
炼蜜为丸。阴虚者去肉桂、川乌。加五加皮、归身、川芎。 
x新墟里曾克广梓行方x(序) 
昔在万安县百嘉地方。遇一良医。善治疯癞恶疾。活人甚众。余甚奇之。具金百余。求得此方。归家后。适 
乡邻有患此证者。根据方用之。不数月而愈。频年以来。远近用此方者。十愈八九。屡试屡验。真神妙方也。 
今特付梓。以广其传。谅亦不无小补云。 
x初服方x 
节羌活 漂苍术 荆芥穗 北防风 银柴胡 黑元参 京赤芍 片黄芩 白藓皮 老枳壳 净银花 条甘草 
水煎。服四剂。 
x次服方x 
羌活 细辛 白芷 生地 条防风 知母 黄芩 川芎 甘草 
水煎。服二剂。 
x三服方x 
大黄 朴硝 银花 桃仁 枳壳 云连 黄柏 黄芩 元参 
水煎。服三剂。 
x四服方x 
荆芥 北防风 川乌(童便浸后米汁煮) 白附子(姜汁蒸) 天麻 僵蚕(姜汁蒸) 
蒺藜(水提过炒去刺) 独活 元参 风子 土麻仁(洗去土炒) 苦参 赤芍 黄柏 银花 条甘草 枳壳 
水煎。服十剂。以上根据次空心服。俱不加引。 
x五服方x 
元参(二两) 赤芍(一两) 土麻仁(一斤) 枳壳(二两) 银花(一两) 蒺藜(一斤) 
白芷(二两) 独活(二钱) 风子(一斤) 制川乌(一只) 北防风(十两) 蕲蛇(十二两) 
蛇去头尾。用热酒浸二三日。秋冬浸六日。浸松后去骨蒸熟。焙干研末。和前药蜜为丸。每日早午晚三 
次。各服四钱。茶送下。 
x麻木不仁方x 
有麻木而未出现者。此数方治之。然不若何首乌散尤妙。 
白花蛇(二钱) 蒺藜(七钱) 白附子(两半) 僵蚕(一两) 灵仙(一两) 风子肉(一两) 
土麻仁(六两) 元参(一两) 川连(五钱) 焦栀仁(一两) 
蜜为丸。早晚各服五钱。茶送下。服此丸十日。即服宣毒去风汤三五剂。连续间服勿停。 
x宣毒去风汤x 
川连 黄柏 黄芩 元参 赤芍 栀仁 续断 花槟榔 大黄 朴硝 石膏末 银花 
荆芥 北防风 鲜皮 独活 
灯心引。朴硝后下。 
x不仁丸x(第二) 
白花蛇(二两) 白附子(五钱) 僵蚕(五钱) 蒺藜(七两) 风子肉(五钱) 灵仙(五钱) 
土麻仁(六两) 元参(一两) 黄柏(一两) 栀子(一两) 
蜜为丸。照前服法。 
x不仁神效丸x 
草 苍耳子 灵仙 北防风 白附子 僵蚕 黄柏 黄芩 川朴 赤芍 栀仁 银花 
归尾 黑丑牛 生大黄 朴硝 甘草 石膏 
灯心引。 
x初服方x 
羌活 灵仙 独活 防风 薄荷 菖蒲 苦参 黄柏 乌药 枳壳 木通 牛膝 桃仁 大黄 朴硝 甘草 
水煎。灯心四十根为引。空心服五六剂。即服再造散。 
x三花饮x 
菊花 银花 红花 艾绒 藿香 甘松 白芷 蝉蜕 僵蚕 薄荷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蒺藜 蔓荆 川芎 归尾 甘草 
灯心引。 
x解毒汤x 轻者服此。 
荆芥 苍术 羌活 白芷 黄柏 黄芩 丹皮 赤芍 大黄 当归 川芎 枳壳 泽泻 甘草 银花 
灯心引。食远服。 
x二次解毒汤x 不必下者服此。下后亦服此。 
荆芥 防风 白芷 鲜皮 元参 归尾 赤芍 丹皮 黄柏 黄芩 木通 银花 甘草 
灯心引。 
x凉血解毒汤x 服丸药毒出于外。服此解之。 
当归 生地 苦参(有癣者用之) 元参 赤芍 丹皮 栀仁 黄连(热不甚者勿用) 银花 
牛蒡子 菖蒲 防风 荆芥 蒺藜 甘草 
灯心引。或加绿豆。半杯。亦可。 
x神授麻黄散x 统治三十六种恶疾。 
捶麻黄 制草乌 川芎 甘草 
上为末。每服一钱。烧酒调下。兼进驱风活血丸。 
x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