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征服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秘鲁征服史-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筑物是用茅草做屋顶的。 很多建筑物似乎是在没有使用胶泥的情况下建成的;而且作家们争论说,秘鲁人不知道使用任何种类的灰浆或胶泥。①但是可以发现用一种细密的粘土掺上石灰填充在某些建筑物的花岗石的空隙里;而在另外一些建筑物上,尽管结合得很紧密的砖没有空隙容纳这种比较粗糙的物质,但是考古家的眼睛已经发现有一种跟岩石一样坚硬的含有沥青的粘合物。② 

   在建筑物的构造上可以看到一种非常简洁的方式,外表上通常没有什么装饰物;尽管在某些建筑物上巨大的石块形成一种非常整齐的凸出的形式,而且彼此非常精确地咬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那些沟槽的话,几乎不可能看出结合线。 在另外一些建筑物上,石头是粗糙的,就象从采石场采来时一样,形状极不规则,边上进行了加工,彼此咬合得很紧。 没有出现柱子或拱顶;尽管对后一点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无可怀疑的是,尽管秘鲁的建筑师们用使墙壁或多或少倾斜的方 

   ①除其他著作外,见《阿科斯塔丛书》,第6册,第15章。 ——罗伯逊:《美洲史》(伦敦,1796年),第2卷,第213页。②翁德加多:《第二次叙述》;乌略亚:《南美航行记》,第21章。 洪堡在分析了位于卡纳尔的古代建筑的胶泥后说,这是一种真正的灰浆,由砂砾和粘泥的混合物构成。(《山脉风光》,第116页。)贝拉斯科神甫欣喜地发现一种“几乎看不出来的胶泥”,它由石灰和一种含沥青的物质组成,很象一种粘合物,它把石块紧密地粘合在一起,使它们就象一个坚固的整体一样,而且让普通观察者的肉眼察看不出。这种胶合物同碎石混在一起,筑成了印加人经常使用的一种碎石路,就象大理石一样的坚硬和光滑。 见《基多历史》,第1卷,第126—128页。 

 170 

   251第一卷 导言——印加文明概貌 

   式以便形成这种建筑形式,但他们完全不知道使圆拱落在拱顶石上的真正原理。① 

   一位著名的旅行者说,印加建筑的特点是“简洁、对称和坚固”。 

   ②指责一个民族的特殊型式缺乏审美力似乎是不合情理的。 因为它的审美标准与我们的不同。 然而,在秘鲁的建筑物的结构中有一种不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他们对建筑学的初步原理知之甚少。 尽管他们用最好的方式把大块的斑岩和花岗岩结合在一起,却不知道把木头榫合起来的方法,而且由于不知道使用铁,除了用龙舌兰纤维绳把木头绑在一起外,不知道更好的方法。 同样不协调的气氛是,以茅草盖顶、没有窗户采光的建筑物,却闪烁着金银饰物的光芒! 

   这些就是一个未开化民族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他们当中,艺术只得到片面的发展。在我们的盎格鲁-撒克逊祖先当中,和在较晚时期的诺曼祖先当中,可能不难找到在建筑物和家用物品之间的这种类似的矛盾现象。然而,印加人的建筑物适合于当地气候的特点,而且非常适合于抵抗火山地区的可怕的震动。 他们的建筑物留存至今的数目之多就证明了其建筑设计是明智的,而征服者们兴建的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物却已葬身于废墟之中。的确,征 

   ①孔达米纳:《柏林皇家科学院历史论文集》,第2卷,第448页;《秘鲁的古董和遗址》,手稿;埃雷拉:《通史》,第5卷,第4册,第4章;《阿科斯塔丛书》,第6册,第14章;乌略亚:《南美航行记》,第1卷,第469页;翁德加多:《第二次叙述》,手稿。②“简洁、对称和坚固是所有秘鲁建筑物的三个特别突出的特点。” 

   见洪堡:《山脉风光》,第115页。 

 171 

   第 五 章351 

   服者的魔掌已经伸进了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而且他们在盲目地和愚昧地搜寻隐藏的财物时所造成的破坏,比时间或地震造成的破坏大得多。①然而仍然有足够多的这类宏伟的建筑物可供考古学家们研究。 迄今为止,只有那些处于引人注目地方的建筑物经过了研究。 但是,据旅行者们说,在这个国家的一些较偏僻的地方还可以找到许多这种建筑;我们可以指望这些地方有朝一日会触发一种探访的热情,这种热情曾经成功地探索了中美洲和尤卡坦②的一些神秘的地方。我在结束关于秘鲁的制度的分析时,不能不简略回顾一下这些制度的一般性质和倾向,如果这些回顾与以前的评述有些重复的话,我相信会得到谅解,因为我是想给读者留下 

   ①《秘鲁的古董和遗址》(手稿)的佚名作者以第二手材料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灿烂的文化传统之一,这些文化传统在早期培育了冒险精神。 他认为,在这方面,这个传统值得予以指出。 读者可以自行作出判断! 

   “一个经过充分证实和为大家所接受的报告说,在库斯科的古堡里有一个秘密的大厅,厅内藏有无数的财宝,其中有用黄金做成的历代印加王的塑象。 一个仍然健在的女人、末代印加王的妻子唐娜玛丽亚。 德埃斯基韦尔曾经到过这个厅内,我曾听她谈过她是怎样被带进厅内去看财宝的。”这个女人的丈夫唐卡洛斯的生活方式与他的高贵的地位不相称。 多尼亚。玛丽亚有时埋怨他,说她被骗嫁给了一个拥有印加贵族称号的贫穷的印第安人。她经常这样说,以致有一天晚上唐卡洛斯喊道:‘夫人,你想要知道我是富还是穷吗? 

   你会看到世界上没有一个贵族或者国王比我的财富更多。‘然后他用一块手帕蒙住她的双眼,让她转了两、三圈,携着她的手走了一段短距离才把蒙眼的手帕揭开。 当她张开双眼时,她惊讶不已!她走了不到二百步,下了几级台阶,现在发现自己来到一个四方形的大厅里,她看到在围绕墙壁的凳子上,有历代印加王的塑象,每个都有十二岁的男孩那样大小,全都是黄金制成的!她还看到许多金器和银器。 她说,’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宝库之一! 

   ‘“ 

   ②墨西哥西南地区。 ——译者 

 172 

   451第一卷 导言——印加文明概貌 

   一个正确的和前后一致的印象。 在这种概括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不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制度与阿兹特克人的制度全然不同——后者是另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这个西方大陆上的文明的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他们在这个大陆的北部建立的帝国与印加人在南部建立的帝国同样引人注目。 两个国家都出现在高原上,而且开始他们的征服事业的时期可能相距不远。① 

   值得指出的是,在美洲,沿着巨大的山脉的高原地区成了两个半球的文明的良好的活动中心。两个民族在军事上推行的政策迥然不同。 阿兹特克人为他们的凶猛的性格所驱使,进行的是斩尽杀绝的战争,用大批屠杀俘虏来庆祝他们的胜利;印加人虽然以同样执拗的精神进行征服,但喜欢采取比较温和的政策,用谈判和计谋来代替暴力,在同他们的对手打交道时不摧毁那些日后属于他们的资源,而且对手应该以朋友而不是以敌人的身份投入帝国的怀抱。他们对待被征服者的政策也与阿兹特克人推行的政策形成明显的对比。 墨西哥的封臣们受到沉重的赋税和兵役的压榨。 他们的福利遭到漠视;压迫的唯一限度是能否忍受。 他们受到堡垒和武装警卫的威吓,每时每刻都感到自己不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或成员,只是作为被征服的民族处于屈辱的地位。 另一方面,印加王使他们的新的臣民立即享有社会上 

   ①同第134页注③,第1章。 

 173 

   第 五 章551 

   其他人享有的一切权利;而且尽管他们让这些新的臣民遵守帝国的既定的法律和习俗,但以一种父亲般的关怀照顾他们个人的安全和舒适。 就这样,各种各类的人口由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为共同的忠诚感所鼓舞,随着帝国的越来越扩大,这种忠诚感使帝国更加强大和更加稳定;而那些不断沦于墨西哥王权统治之下的部落,只是由外力的压迫束缚在一起,一旦这种力量消失就立刻瓦解。 这两个国家的政策表现出恐怖政策与怀柔政策的对比。他们的宗教制度同样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阿兹特克人的整个万神殿多少具有神殿中为主的神灵——战神的残暴气氛,他们的琐碎的仪式几乎总是以杀人祭奠和人肉筵席而告终。 但是秘鲁人的仪式采取的是不那么有害的形式,因为它们倾向于精神上的崇敬。 对造物主的崇敬与对天体的崇敬相近,这些天体由于在明亮的轨道上运转,似乎是造物主的慈爱和权力的最光辉的象征。在较小的机械工艺上,两个民族都表现了相当的才能;但是在重大的公共工程的建设上,例如在修筑道路、沟渠、运河上以及在农业的一切细节上,秘鲁人要优越得多。 奇怪的是,他们在为追求较高的知识文化所做的努力方面,在天文学方面,特别是在使用有形的符号交流思想的艺术方面,远远落后于他们的对手。当我们想到印加人的更美好的地方时,对他们在这些具体事物上不如阿兹特克人的地方只能用下述 

 174 

   651第一卷 导言——印加文明概貌 

   事实加以解释:后者的科学很可能得益于一个在他们以前居住在该地的民族——这个象幻影一样的民族的起源和结局在调查者的眼里都是模糊一片,但他们可能是为了逃避中美洲地区的凶狠的入侵者而来的,那些地区的建筑遗址现在向我们提供了印第安文明的最有意义的纪念物。 拿来与秘鲁人对比的正是这个比较开化的民族,秘鲁人在精神的和道德的组织方面似乎与这个民族有某些相似之处。 如果容许印加帝国以它在被西班牙人征服时那种迅速前进的步伐扩展其版图的话,这两个民族可能已经彼此发生冲突,或者,也许彼此结成联盟了。墨西哥人和秘鲁人,在他们的各自的文明的特点上互不相同,似乎可能的是,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且似乎奇怪的是,当他们的帝国同时存在时,有些无形中从一个民族传播到另一个民族的科学和艺术的种子,竟然没有跨越把这两个民族分隔开来的鸿沟。 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例证:即人类的思想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向从黑暗中奋力挣脱出来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正如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指出过的那样,在秘鲁的制度与东亚某些专制政权的制度之间,有着更为相似之处;那里的政权的专制主义似乎属于一种比较温和的形式,整个民族在其统治者的家长制的权威之下,好象一个巨大的家族的成员聚集在一起。 例如,中国人就是这样,秘鲁人与他们相似之 

 175 

   第 五 章751 

   处是:他们绝对服从权威,他们的温和的然而多少有些固执的性格,他们追求形式,尊重古老的习俗,他们在小型制造业上的技能,他们在思想上的模仿性而不是创造性,以及他们的无比的耐心,是这种耐心而不是更富于进取的精神使他们完成了艰巨的事业。① 

   在他们把社会划分为阶层方面,在他们对天体和自然现象的崇奉方面,和在他们对种植业的科学原则的了解方面,他们与印度的土著居民更为相似。 在这些方面,以及在关于来世的概念方面,他们也与古埃及人很相似,这种关于来世的概念使他们很重视尸体的保存。但是,我们从东方的历史上看不到与印加王对他的臣民所享有的那种绝对控制相比的东西。 在东方,这种控制建立在物质力量之上——建立在政府施加的外部力量之上。 印加王的权威可以跟教皇在其极盛时期的权威相比,那时整个基督教世界在梵蒂冈的赫赫权势下颤抖,圣彼得的继承者使国王们在他面前屈服。但是教皇的权威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他没有世俗的权力。 印加帝国建立在精神和世俗二者之上。 它是一种神权政治,比犹太人的神权政治行使得更为有效;因为后者尽管在执行法律上可能具有同样大的权力,但法律是由一个制定法典的人解释的,这个人是神的仆人和代表。 但 

   ①卡利伯爵以找出中国人和秘鲁人之间的各方面相似之处为乐。中国的皇帝称为“天子”或太阳之子。 他也每年在他的臣民面前扶犁一次,表示他重视农业。而且注意到了夏至、冬至和春分、秋分,以此决定他们的宗教仪式的日期。这些巧合是很奇特的。《美洲通信》,第2卷,第7、8页。 

 176 

   851第一卷 导言——印加文明概貌 

   是印加王既是法律制定者又是法律本身。他不仅是神的代表,或者象教皇一样,是神的代理人,而且他本身就是神。 违犯他的法令就是渎圣罪。 从来没有一个政府的体制是通过如此严厉的惩罚来维持的,也从来没有一个政府的体制对其臣民有如此巨大的压力。 因为它不仅控制人们的有形的活动,而且控制其臣民的私人的行为、语言、甚至思想。这一点使政府的效能增加不少,因为在国王下面,有一个世袭的贵族阶层,他们与国王本人一样出身高贵,虽然地位远在国王之下,但比社会上其他人不知高出多少,这不仅由于出身,而且由于他们有知识。 这是一支特殊的权力后备军,而且,由于他们长期的世代相传的训练,使他们熟悉他们的专业,并使他们受到群众的深深的尊敬,他们成了执行政府的行政措施的敏捷而又熟练的代理人。 在印加王那交通制度非常完善的帝国的广大领域内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经过国王的检查,成千双拥有不可抗拒的权力的手,在全国各地准备好执行他的命令。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这难道不是压迫最深而又最温和的专制主义吗? 

   说它温和,是由于这样一种情况,即君主所处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臣民卑顺而又盲目地服从他的意志,就使得没有必要采用暴力或严厉手段来推行他的意志。 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他看来只不过是牲畜一样,生来就是供他享受的。但是,由于他们处于无依无靠的地位,他以一种怜悯的心情看待他们,就象一个仁慈的主人对那些供他役使的可怜的牲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