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8-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总制诸道军马,代太子出师江南。不意关中四将军,抗命 
不服,四将军为谁?一名李思齐,一名张良弼,一名孔兴,一 
名脱列伯,彼此联盟,推李思齐为盟主,拒绝扩廓。扩廓怒不 
可遏,竟转旆西趋,与李思齐等力争,两下相持经年,元廷屡 
遣使和解,各不奉诏。授人以,大都由此。寻顺帝复特别赐 
谕,令扩廓专事江淮,扩廓必欲略定关中,然后南下,于是顺 
帝不悦。太子还都时,密谋内禅,与扩廓商议未协,亦怀隐恨。 
父子同忌扩廓,乃削他官职,夺他兵权,并由太子总统诸军, 
专备扩、廓。看官!你想扩廓英年好胜,哪里肯受此屈辱,卸 

… Page 102…

明史演义                                                                ·96· 

甲归田呢?当下占据太原,抗命不臣。顺帝正拟调兵进讨,哪 
知应天一方面,已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 
师二十五万,北向进行,追溯前事,简而不陋。并驰檄齐、鲁、 
河、洛、燕、蓟、秦、晋间,其文道: 
      自宋祚倾移,元主中国,此岂人力?实乃天授。自是以后, 
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 
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 
恬不为怪。夫君人者斯民之主,朝廷者天下之本,礼义者御世 
之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及其后世,荒淫失道, 
加以宰相擅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 
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保,虽因人事 
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也。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亿兆之中, 
当降生圣人,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济世 
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悯! 
方今河、洛、关、陕,虽有数雄,阻兵据险,互相吞噬,皆非 
人民之主也。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 
居金陵形势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 
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淝、两淮、徐、邳,皆 
入版图,奄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 
弦执矢,日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 
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伐,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 
人民未知,反为我仇,挈家北走,陷溺尤深。故先谕告,兵至 
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尔民其听之! 
      先是吴王元璋,与诸将筹议北伐事宜,常遇春谓当直捣元 
都,吴王不以为然,谓宜先取山东,继入河南,进拔潼关,然 
后往攻元都,令他势孤援绝,自然易下。再西向云中、太原, 
进及关、陇,以期统一。戕其手足,方及元首,的是胜算。下 

… Page 103…

明史演义                                                                ·97· 

文进兵次序,俱括在内。于是诸将称善,即由徐达、常遇春统 
着重兵,由淮入河,向山东进发。达等去讫,又命汤和为征南 
将军,吴桢为副,率常州、长兴、宜兴、江淮诸军,讨方国珍, 
胡廷美亦为征南将军,廷美即廷瑞,见第九回。因避元璋字, 
故改瑞为美。何文辉为副,率师攻闽,平章杨璟,左丞周德兴、 
张彬,率武昌、荆州、潭、岳等卫军,由湖广进取广西,从两 
路中分出四路。小子不能并叙,只好依着战胜的次序,陆续写 
来。 
      方国珍自通好应天,尝遣使贡献方物,及吴王元璋与陈友 
谅、张士诚相角逐,他复乘隙略地,据有濒海诸郡县,吴王遣 
博士夏煜、杨宪往谕国珍,国珍答语,多半支吾。吴王恨他反 
复,进兵温州,国珍又使人谢过,且诡称俟克杭州,便当纳土。 
至杭州已平,国珍据土如故,吴王乃致书责问,并征贡粮二十 
万石,国珍置之不理。已而汤和、吴桢奉命南征,用舟师出绍 
兴,乘潮夜入曹娥江,夷坝通道,直至余姚,守吏李枢降,分 
兵攻上虞,亦不战而服,遂进围庆元。国珍方治兵守城,谁意 
院判徐善,已率父老,开城纳款,害得国珍孤掌难鸣,不得已 
带领余众,浮海而去。如此无用,何必倔强。汤和遂分徇定海、 
慈溪等县,得军士三千人,战船六十艘,银六千九百余锭,粮 
三十五万四千六百石,正拟航海追讨,闻吴王又遣廖永忠,自 
海道南来,遂出师与会,夹攻国珍。国珍遁匿海岛,尚望台、 
温二路,未尽沦陷,借为后援,乃迭接警耗,台、温诸地,也 
被吴王麾下朱亮祖,次第夺去。弟国瑛,子明完,俱赤着双手, 
遁入海来。至是穷蹙无策,怎禁得汤和、廖永忠的人马,又复 
两路杀到,仿佛搅海龙一般,气势甚锐,那时欲守无险,欲战 
无兵,惶急得甚么相似。幸汤将军网开一面,遣人赍书招降, 
乃令郎中承广,员外郎陈永,偕至军前,献上铜印银印二十六 

… Page 104…

明史演义                                                                ·98· 

方,银一万两,钱二千缗,又令子明完奉表称臣。其词云: 
      臣闻天无不覆,地无不载,王者体天法地,于人亦无所不 
容。臣荷主上覆载之德旧矣,不敢自绝于天地,故一陈愚衷。 
臣本庸才,遭时多故,起身海岛,非有父兄相借之力,又非有 
帝制自为之心。方主上霆击电掣,至于婺州,臣愚即遣子入侍, 
固已知主上有今日矣。将以依日月之末光,望雨露之余润,而 
主上推诚布公,俾守乡郡,如故吴越事。臣遵奉条约,不敢妄 
生节目,子姓不戒,潜构衅端,猥劳问罪之师,私心战兢,用 
是令守者出迎,然而未免浮海,何也?孝子之于亲,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臣之情事,正与此类。即欲面缚,待罪阙廷,复恐 
婴斧钺之诛,使天下后世,不知臣得罪之深,将谓主上不能容 
臣,岂不累天地大德哉?迫切陈词,伏惟矜鉴! 
      吴王元璋,本怒国珍狡诈,意欲声罪加戮,及览表,见他 
词旨凄惋,情绪哀切,录表之意在此,然亦无非喜谀耳。不觉 
转怒为怜道 :“方氏未尝无人,我亦何必苛求?”随即赐复书 
道 :“我当以投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幸即来 
见 !”国珍得书,乃率部属谒汤和营,和送国珍等至应天。吴 
王御殿升座,由国珍行礼毕,即面责道 :“汝何为反复,劳我 
戎师?今日来谒,毋乃太迟 !”国珍顿首谢罪。亏他忍耐。吴 
王又问前日呈表,出自何人手笔?国珍答系幕下士詹鼎所草。 
吴王点首,遂命詹鼎为词臣,其余尽徙濠州,浙东悉平。后来 
吴王即真,厚遇国珍,赐第京师,又官他二子,国珍竟得善终, 
这是后话不题。国珍了。 
      且说汤和等既克国珍,遂由海道赴闽,接应胡廷美军。闽 
地为陈友定所据,友定福清人,起自驿卒,事元平寇,屡著功 
绩,元授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尝遣兵侵处州,为参军胡深所 
败。深进拔松溪,获守将陈子玉,入攻建宁,为友定将阮德柔 

… Page 105…

明史演义                                                                ·99· 

所袭,马蹶被擒。友定颇加优礼,嗣为元使所迫,遂杀深。深 
有文武才,守处州五年,威惠甚著,及被执,天象告变,日中 
现黑子,刘基谓东南当失大将,已而果验。吴王闻报震悼,饬 
使赐祭,追封缙云郡伯。不没胡深,所以叙入。及胡廷美、何 
文辉等率兵南下,由江西趋杉关,先遣使赴延平,招降友定。 
友定怒杀使人,沥血酒中,与众酌饮,誓死不降。廷美闻知, 
督众猛进,陷光泽,克邵武,下建阳,直逼建宁。友定简选精 
锐,往守延平,留平章曲出,同佥赖正孙,副枢谢英辅,院判 
邓益等,以众二万守福州。汤和、吴桢、廖永忠等,扬帆出海, 
不数日,掩至福州五虎门,驻师南台。守将曲出等,领众出南 
门拒战,为汤和部将谢得成等击败,退入城中。汤和遂率兵围 
城,攻至黄昏,接着守将袁仁降书,愿开门纳师,以翌晨为约。 
待至黎明,果然南门大启,乘机拥入,曲出、赖正孙、谢英辅 
等皆遁去,邓益战死,参军尹克仁,赴水自尽,佥院伯铁木儿, 
杀妻妾及两女,纵火焚尸,复拔剑自刎。和入城后,抚辑军民, 
获马六百余匹,海船一百五艘,粮十九万余石,分兵略兴化及 
莆田等十三县,一律平定,遂鼓行而西。 
      适胡廷美、何文辉等,已克建宁,降守将达里麻及翟也先 
不花等,亦鼓行而南。两军相距,不过百里,延平大震,陈友 
定督师出城,遇汤和等驰至,一阵厮杀,友定军败退,汤和进 
薄城下,城中守将,复请出战。友定道 :“彼军远来,锐气方 
张,我若与战,徒伤吏士,不如以山为墉,以壑为堑,蓄利器, 
饱士马,与他久持,看他如何胜我?”计非不善,但如公太褊 
急何?诸将乃唯唯听命。友定率诸将登城,日夜勒吏士击刁斗, 
披甲兀立,不得更番休息,亦不得交头接耳,违令立斩。于是 
兵吏多有怨声,部将萧院判、刘守仁,偶有违言,友定大怒, 
杀萧院判,夺守仁兵,守仁缒城出降,士卒亦多遁去。会军器 

… Page 106…

明史演义                                                              ·100· 

局被火,城中炮声震地,汤和等知有内变,蚁附上城,城遂破。 
友定呼谢英辅等,入与永诀道 :“公等自为计,我当为大元死, 
誓不降敌 。”英辅含涕而出,与鲁达花赤官名见上。白哈麻, 
着了朝服,自经而死。友定坐省堂,仰药自尽。赖正孙等出降。 
汤和等既入城,抚视友定,尚有微温,遂令人将他舁出,至水 
东门外,天大雷雨,友定复苏。其子名海,自将乐驰谒军门, 
愿与父共死,遂由汤和遣使, 把他父子并解应天。吴王面诘 
道 :“元室将亡,你为谁守?你害我胡将军,又杀我使人,凶 
暴太甚,今被擒至此,尚有何说?”友定厉声道 :“要杀便杀, 
何必多言?”吴王乃命卫士,将他父子牵出,枭首市曹。小子 
有诗赞友定道: 

            王师南下奋貔貅,大将成擒八闽休。 
            父既捐躯儿亦死,忠臣孝子足千秋。 

      友定既死,汀、泉、漳、潮诸郡,相继归降,闽地悉平。 
闽事亦了。还有杨璟一路偏师,俟至下回交代。 

      张士诚之死,与陈友定之死,死等耳,而士诚不能为义士, 
友定恰可为忠臣。士诚始叛元,继复降元,又继复叛元,反复 
无常,一盗窃所为,被虏不食,自经而死,何足道乎?友定则 
始终事元,至于兵败身虏,誓死不降,应天入对之言,尚凛凛 
有生气,谓非忠臣不得也。若方国珍之束手归降,乞怜金陵, 
以视士诚且不若,遑论友定?篇中依事叙述,各具身分,至插 
入北伐一段,叙及元朝诸将,寥寥数语,亦寓抑扬。阅者于词 
 旨中窥之,皮里阳秋,昭然若揭矣。 

… Page 107…

明史演义                                                               ·101· 

  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 

      却说杨璟、周德兴、张彬等,自湖广出师,南达永州,守 
将邓祖胜拒战,当即败退,元全州平章阿思兰赴援,亦被击走。 
祖胜敛兵固守,璟分营筑垒,就西江造了浮桥,渡兵攻城。计 
历数旬,城中食尽,祖胜仰药死,永州遂下。复由周德兴、张 
彬移攻全州,平章阿思兰遁去,全州亦陷。时廖永忠等已平闽 
地,奉吴王命,会同赣州指挥使陆仲亨,进掠广东,元左丞何 
真,遣都事刘克佐,缴上印章,并籍所部郡县户口,甲兵钱谷, 
奉表归附。吴王闻报,称他保境息民,令永忠好生看待,视作 
汉窦融、唐李勣一般,且特令乘传入朝。永忠至东莞,何真出 
迎,永忠即传着主命,待以殊礼,遣使与偕,同赴应天,自率 
兵进广州。元参政邵宗愚诈献降书,被永忠察觉,乘夜往袭, 
擒住宗愚,立命斩讫。嗣复会集朱亮祖军,径入梧州,击死元 
吏部尚书普颜帖木儿,进次藤州,守将吴镛出降。亮祖复分兵 
西进,所向皆捷,连破浔桂郁林。元海南海北道元帅罗福等, 
及海南分府元帅陈乾富等,均望风纳款,情愿输诚。只杨璟、 
周德兴、张彬等,自永州进攻靖江,数旬不下。朱亮祖亦领兵 
往会,各驻象鼻山下,四面围攻,仍然未克。杨璟愤极,令将 
西江濠水,一律放干,从濠中筑起土堤,通城北门,然后誓师 
猛扑,一鼓登城。惟内城兀守如故,元平章也儿吉尼,驱兵出 
战,大败而回。万户皮彦高、杨天寿,被杨璟部将胡海擒住, 
璟优待彦高,命至城下招降。城中总制张荣,与彦高善,遂用 
书系矢,射入璟营,约以是夜出降。俟至二鼓,荣又遣使裴观, 

… Page 108…

明史演义                                                               ·102· 

缒城出见,杨璟即给白皮帽百余,俾作标识,以免误杀。裴观 
还城,即于四鼓后启宾贤门,纳杨璟军。元平章也儿吉尼,走 
投无路,窜至伏波门,适遇朱亮祖等杀入,略一交手,便被擒 
去。先是张彬攻城,为守将所诟,彬大愤,至是入城,欲将兵 
民一概屠戮,亏得杨璟下令,不准妄杀一人,彬无可如何,只 
得罢手,归美杨璟,意在尚仁。众心乃安。嗣是移师郴州,降 
两江土官黄英、岑巴延等,廖永忠亦遣指挥耿天璧,攻破宾州、 
象州,元平章阿思兰,偕子僧保,赍印归诚。两广大定,杨璟 
等振旅而还,是年为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即明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