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3-本草纲目-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破症瘕宿血,损伤瘀血,消肿痛(大明)。心胆虚,肝血不足(好古)。堕胎,及产后心 
腹 
血气痛,并入丸散服(李 )。 
【发明】权曰∶凡金刃所伤,打损 跌、坠马 
调服。推陈致新,能生好血。 
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 跌,皆伤经络,气血不行,瘀壅作肿痛也。 
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附方】旧三,新六。 
历节诸风,骨节疼痛,昼夜不止∶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为末)三两。每服二钱, 
温酒调下。(《图经本草》) 
筋骨损伤∶米粉四两(炒黄),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之。(《御药院 
方》) 
金刃所伤未透膜者∶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子小便半盏,酒半盏,温化服之。为末亦 
可。(《奇效良方》)。 
小儿盘肠气痛∶没药、乳香等分。为末。以木香磨水煎沸,调一钱服,立效。(汤氏《婴 
孩宝书》)。 
妇人腹痛,内伤 刺∶没药末一钱,酒服便止。(《图经本草》) 
妇人血晕∶方同上。 
产后恶血∶没药、血竭末各一钱,童子小便、温酒各半盏,煎沸服,良久再服。恶血自 
下,更不生痛。(《妇人良方》) 
女人异疾∶女人月事退出,皆作禽兽之形,欲来伤人。先将绵塞阴户,乃顿服没药末一 
两,白汤调下,即愈。(危氏方)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骐竭
内容:(《唐本草》) 
【释名】血竭。 
时珍曰∶骐 亦马名也。此物如干血,故谓之血竭。曰骐 者,隐之也。旧与紫 同条, 
紫乃此树 
【集解】恭曰∶骐 竭树名渴留,紫 树名渴廪,二物大同小异。 
志曰∶二物同条,功效全别。紫 色赤而黑,其叶大如盘, 从叶上出。骐 竭色黄而 
赤,从木中出,如松脂。 
曰∶按∶《南越志》云∶骐 竭,是紫 树之脂也。欲验真伪,但嚼之不烂如蜡者为 
上。 
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无时。旧说与紫 大都相类, 
而别是一物,功力亦殊。 曰∶凡使勿用海母血,真相似,只是味咸并腥气。骐 竭味微咸、 
甘,似栀子气也。时珍曰∶骐 竭是树脂,紫 是虫造。按∶《一统志》云∶血竭树略如没 
药树,其肌赤色。采法亦于树下掘坎,斧伐其树,脂流于坎,旬日取之。多出大食诸国。今 
人试之,以透指甲者为真。 
独孤滔《丹房镜源》云∶此物出于西胡,禀荧惑之气而结。以火烧之,有赤汁涌出,久 
而灰不变本色者,为真也。 
【修治】 曰∶凡使先研作粉,筛过入丸、散中用。若同众药捣,则化作尘飞也。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心腹猝痛,金疮血出,破积血,止痛生肉,去五脏邪气( 
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补虚,并宜酒服 
益阳精,消阴滞气(《太 
(大明)。散滞血诸痛,妇人血 
【发明】时珍曰∶骐 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 
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矣。乳香、没药虽 
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者也。 
【附方】旧二,新十。 
白虎风痛走注,两膝 
新久香港脚∶血竭、乳香等分,同研 
连面捣,丸梧桐子大。每温酒服三十丸。忌生冷。(《奇效方》)。 
慢惊螈 ∶定魄安魂,益气。用血竭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成剂,火炙熔丸梧桐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用人参汤。(《御药院方》)。 
鼻出衄血∶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血痔肠风∶血竭末,敷之。(《直指方》)。 
金疮出血∶骐 竭末,敷之立止。(《广利方》)。 
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医 
林集要》)。 
产后血晕,不知人及狂语∶用骐 竭一两,研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太平圣惠 
方》)。 
收敛疮口∶血竭末一字,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同研。津调涂之。(究原方)。 
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嵌甲疼痛∶血竭末,敷之。(《医林集要》) 
腹中血块∶血竭、没药各一两,滑石(牡丹皮同煮过)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 
服之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质汗
内容:(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汗音寒,番语也。 
【集解】藏器曰∶质汗出西番,煎柽乳、松泪、甘草、地黄并热血成之。番人试药,以 
小儿断一足,以药纳口中,将足踏之,当时能走者良。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金疮伤折,瘀血内损,补筋肉,消恶血,下血气,妇人产后诸血结,腹痛内冷 
不下食。并以酒消服之,亦敷病处(藏器)。 
【附方】新一。 
室女经闭,血结成块,心腹攻痛。质汗、姜黄、川大黄(炒)各半两,为末。每服一钱, 
温水下。(《圣济总录》)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安息香
内容:(《唐本草》) 
【释名】时珍曰∶此香辟恶,安息诸邪,故名。或云∶安息,国名也。梵书谓之拙贝罗 
香。 
【集解】恭曰∶安息香出西戎。状如松脂,黄黑色,为块。新 
曰∶生南海波斯国,树 
禹锡曰∶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安息香树出波斯国,呼为辟邪树。长二、三丈, 
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 
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 
时珍曰∶今安南、三佛齐诸地皆有之。《一统志》云∶树如苦楝,大而且直。叶似羊桃 
而长。木心有脂作香。叶廷 《香录》云∶此乃树脂,形色类胡桃瓤。不宜于烧,而能发众 
香,故人取以和香。今人和香有如饧者,谓之安息油。机曰∶或言烧之能集鼠者为真。 
【气味】辛、苦,平,无毒。 
【主治】心腹恶气,鬼疰(《唐本》)。邪气魍魉,鬼胎血邪,辟蛊毒,霍乱风痛,男子 
遗精,暖肾气,妇人血噤,并产后血晕(大明)。妇人夜梦鬼交,同臭黄合为丸,烧熏丹穴, 
永断(李 )。烧之,去鬼来 
【附方】新四。猝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研末,沸汤服半钱。(危氏《得效方》) 
小儿肚痛,曲脚而啼∶安息香丸∶用安息香(酒蒸成膏)。沉香、木香、 
茴 
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为末。以膏和,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紫 
苏汤化下 
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着一铜版片隔之,安香于上烧之,以 
瓶口对痛处熏之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苏合香
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时珍曰∶按∶郭义恭《广志》云∶此香出苏合国,因以名之 
剑。 
【集解】《别录》曰∶苏合香出中台川谷。 
恭曰∶今从西域及昆仑来,紫赤色,与紫真檀相似,坚实极芳香,惟重如石,烧之灰白 
者好。 
颂曰∶今广州虽有苏合香,但类苏木,无香气。药中只用如膏油者,极芬烈。陶隐居以 
为狮子矢者,亦是指此膏油者言之尔。《梁书》云∶中天竺国出苏合香,是诸香汁煎成,非 
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国人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 
展转来达中国者,不大香也。然则广南货者,其经煎煮之余乎?今用如膏油者,乃合治成者 
尔。 
无滓者为上。叶廷 《香谱》云∶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皆类笃耨香。沈括《笔谈》云∶ 
今之苏合香赤色如坚木,又有苏合油如 胶,人多用之。而刘梦得《传信方》言∶苏合香多 
薄叶,子如金色,按之即少, 
放之即起 
说,亦是油也,不必致疑。 
【正误】弘景曰∶苏合香俗传是狮子屎,外国说不尔。今皆从西域来,亦不复入药,惟 
供合好香尔。 
恭曰∶此是胡人诳言,陶不悟也。 
藏器曰∶苏合香色黄白,狮子屎色赤黑,二物相似而不同。狮子屎极臭。或云∶狮子屎 
是西国草木皮汁所为,胡人将来,欲贵重之,故饰其名尔。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辟恶,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魇。久服,通 
神明,轻身长年(《别录》)。 
【发明】时珍曰∶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脏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按∶沈括《笔 
谈》云∶太尉王文正公气羸多病。宋真宗面赐药酒一瓶,令空腹饮之,可以和气血,辟外邪。 
公饮之,大觉安健。次日称谢。上曰∶此苏合香酒也。每酒一斗,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极 
能调和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兴,则宜饮一杯。自此臣庶之家皆仿为之,此方盛行于 
时。其方本出唐玄宗《开元广济方》,谓之白术丸。后人亦编入《千金》、《外台》,治疾有殊 
效。 
【附方】新二。 
苏合香丸∶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猝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疟,赤 
白暴痢,瘀血月闭, 癖疔肿,小儿惊痫客忤,大人中风、中气、狐狸等病。用苏合油一两, 
安息香末二两,以无灰酒熬成膏,入苏合油内。白术、香附子、青木香、白檀香、沉香、丁 
香、麝香、荜茇、诃梨勒(煨,去核 
为 
末,以香膏加炼蜜和成剂,蜡纸包收。每服旋丸梧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 
丸。老人、小儿一丸。(《惠民和剂局方》) 
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水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詹糖香
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时珍曰∶詹言其粘,糖言其状也。 
【集解】弘景曰∶出晋安、岑州。上真淳者难得,多以其皮及蠹虫屎杂之,惟软者为佳。 
皆合香家要用,不正入药。 
恭曰∶詹糖树似橘。煎枝叶为香,似沙糖而黑。出交广以南,生晋安。近方多用之。 
时珍曰∶其花亦香,如茉莉花香气。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别录》)。治恶核恶疮 
和胡桃、青皮捣,涂发令黑如漆(时珍)。 
【附录】结杀 藏器曰∶结杀生西国,树之花也,极香。同胡桃仁入 
去头风白屑,生发。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笃耨香
内容:(《纲目》) 
【释名】 
【集解】时珍曰∶笃耨香出真腊国,树之脂也。树如松形,其香老则溢出,色白而透明 
者名白笃耨,盛夏不融,香气清远。土人取后,夏月以火炙树,令脂液再溢,至冬乃凝,复 
收之。其香夏融冬结,以瓠瓢盛,置阴凉处,乃得不融。杂以树皮者则色黑,名黑笃耨,为 
下品。 
【气味】缺 
【主治】面黧 。同白附子、冬瓜子、白芨、石榴皮等分,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 
敷之。久则面莹如玉(时珍)。 
【附录】胆八香 时珍曰∶胆八树生交趾、南番诸国。树如稚木犀。 
叶鲜红,色类霜枫。其实压油和诸香 之,辟恶气。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龙脑香
内容:(《唐本草》) 
【释名】片脑(《纲目》)、羯婆罗香(《衍义》),膏名婆律香。 
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 
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 
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 
之羯 
恭曰∶龙脑是树根中干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 
【集解】恭曰∶龙脑香及膏香出婆律国。树形似杉木。脑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 
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或云∶子似豆蔻,皮有错甲,即杉脂也。今江南有杉木, 
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之无实也。 
颂曰∶今惟南海番舶贾客货之。南海山中亦有之。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 
七围,如积年杉木状,旁生枝,其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也。 
膏即根下清液,谓之婆律膏。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龙脑香树名固不婆律,无花实。 
其树有 
其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两说大同小异。唐天宝中交趾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 
彼人云∶老树根节方有之,然极难得。禁中呼为瑞龙脑,带之衣衿,香闻十余步外,后不复 
有此。今海南龙脑,多用火 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片, 
曰∶是西海波律国波律树中脂也,状如白胶香。其龙脑油本出佛誓国,从树取之。 
曰∶《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吒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树,干如松株而叶异 
亦异。湿时无香,木干之后,循理析之,中有香,状类云母,色如冰雪,即龙脑香也。 
曰∶龙脑香,南番诸国皆有之。叶廷 
损动者,则有香。若损动,则气泄无脑矣。土人解作板,板缝有脑出,乃劈取之。大者成片 
如花瓣,清者名脑油。《江南异闻录》云∶南唐保大中 
璃瓶中,少顷滴沥成水,香气馥烈,大补益元气。按∶此浆与脑油稍异,盖亦其类尔。《宋 
史》熙宁九年,英州雷震,一山梓树尽枯,中皆化为龙脑。此 
也。 
【修治】恭曰∶龙脑香合糯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 
时珍曰∶或言以鸡毛、相思子,同入小瓷罐密收之佳。《相感志》言以杉木炭养之更 
良,不耗。今人多以樟脑升打乱之,不可不辨也。相思子见本条。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曰∶苦、辛,温,无毒。 
元素曰∶热。阳中之阳。 
【主治】妇人难产,研末少许,新汲水服,立下(《别录》)。 
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唐本》)。内外障眼,镇心秘精,治 
三虫五痔(李 )。散心盛有热(好古)。入骨,治骨痛(李杲)。治大肠脱(元素)。疗喉痹 
脑痛,鼻息 
x苍龙脑x 
【主治】风疮 ,入膏煎良。不可点眼,伤人(李 )。 
x婆律香膏x 
【主治】耳聋,摩一切风(苏恭)。 
【发明】宗 曰∶此物大通利关隔热塞,大人、小儿风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