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3-本草纲目-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号,十二月之号,十二岁之号,二十有八宿之号,悬其巢则去。《续博物志》云∶鸺 、鹳、 
鹊,其抱以聒。 
x肉x 
【气味】缺。 
【主治】疟疾。用一只,去毛肠,油炸食之(时珍。出《阴宪副方》)。 
【附方】新一。 
风虚眩晕∶大头鹰闭杀去毛,煮食;以骨烧存性,酒服。(《便民食疗》) 
x肝x 
【主治】入法术家用(时珍)。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四
内容:(《拾遗》) 
【释名】枭鸱(音娇)、土枭(《尔雅》)、山 (晋灼)、鸡 (《十六国史》)、 (《汉 
书》)、训狐 
时珍曰∶ 、枭、训狐,其声也。 ,其色如服色也。俚人讹训狐为幸胡者,是也。鸱 
与,二物也。周公合而咏之,后人遂以鸱 为一鸟,误矣。 字《韵书》无考,当作匈拥 
切。 魂,流离,言其不祥也。吴球方作逐魂。枭长则食母,故古人夏至磔之,而其字从鸟 
首在木上。 
【集解】藏器曰∶ 即枭也,一名 ,吴人呼为 魂,恶声鸟也。贾谊云∶ 似 ,其 
实一物也,入室主人当去。此鸟盛午不见物,夜则飞行,常入人家捕鼠食。《周礼》 蔟氏 
掌覆夭 
时珍曰∶ 、 、鸺 、枭,皆恶鸟也,说者往往混注。贾谊谓 似 ,藏器谓 与训 
狐为二物,许慎、张华谓 、鸺 为一物,王逸谓 即训狐,陈正敏谓枭为伯劳,宗懔谓 
土枭为鸲鹆,各执一说。今通考据,并咨询野人,则 、枭、 、训狐,一物也。鸺 ,一 
物也。藏器所谓训狐之状者,鸺 也。 ,即今俗所呼幸胡者是也,处处山林时有之。少美 
好而长丑恶,状如母鸡,有斑纹,头如鸲鹆,目如猫目,其名自呼,好食桑椹。古人多食之, 
故《礼》云,不食 胖,谓胁侧薄弱也。《庄子》云∶见弹而求 炙。《前凉录》云∶张天锡 
言,北方美物,桑椹甘香,鸡 革飨。皆指此物也。按《巴蜀异物志》云∶ 如小鸡,体有 
文色,土俗因名之。不能远飞,行不出域。盛弘之《荆州记》云∶巫县有鸟如雌鸡,其名为 
。楚人谓之 。陆玑《诗疏》云∶ 大如 
美,可为羹 、炙食。刘恂《岭表录异》云∶北方枭鸣,人以为怪。南中昼夜飞鸣,与乌、 
鹊无异。桂林人家家罗取,使捕鼠,以为胜狸也。合诸说观之,则 、 、训狐之为一物明 
矣。又按郭义恭《广志》云∶ ,楚鸠所生也,不能滋乳,如骡、KT 焉。然枭长则食 
母,是自能孳乳矣,抑所食者即鸠耶?《淮南万毕术》云∶甑瓦投之,能止枭鸣。性相胜也。 
x肉x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鼠 ,炙食之(藏器)。 
【附方】新二。 
风痫∶考《宝鉴》第九卷名神应丹。惺神散,(《医方大成》下 
噎食∶取 鸟未生毛者一对,用黄泥固济, 存性为末。每服一匙,以温酒服。(《寿 
域神方》) 
x头x 
【主治】痘疮黑陷。用腊月者一二枚,烧灰,酒服之,当起(时珍。出云歧子《保命集》)。 
x目x 
【主治】吞之,令人夜见鬼物(藏器)。 

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内容:(音沉去声。《别录》下品) 
【校正】自有名未用移入此。 
【释名】 日(与运日同。《别录》)、同力鸟(陶弘景)。 
【集解】《别录》曰∶鸩生南海。 
弘景曰∶鸩与 日是两种。鸩鸟状如孔雀,五色杂斑,高硕,黑颈赤喙,出广之深山中。 
日,状如黑伧鸡,作声似云同力,故江东人呼为同力鸟。并啖蛇,人误食其肉立死,并疗 
蛇毒。昔人用鸩毛为毒酒,故名鸩酒,顷不复尔。又海中有物赤色,状如龙,名海姜,亦有 
大毒,甚于鸩羽。 
恭曰∶鸠鸟商州以南江岭间大有,人皆谙识,其肉腥有毒不堪啖。 
云羽画酒杀人,亦是浪证。按玉篇引郭璞云∶鸩大如雕,长颈赤喙,食蛇。《说文》《广 
雅》《淮南子》皆以鸩为 日。交广人亦云 日即鸩,一名同力鸟,更无如孔雀者。陶为人 
所诳也。 
时珍曰∶按《尔雅翼》云∶鸩似鹰而大,状如 ,紫黑色,赤喙黑目,颈长七八寸。雄 
名运日,雌名阴谐。运日鸣则晴,阴谐鸣则雨。食蛇及橡实。知木石有蛇,即为禹步以禁之, 
须臾木倒石崩而蛇出也。蛇入口即烂。其屎溺着石,石皆黄烂。饮水处,百虫吸之皆死。惟 
得犀角即解其毒。又杨廉夫《铁崖集》云∶鸩出蕲州黄梅山中,状类训狐,声如击腰鼓。巢 
于大木之颠, 
x毛x 
【气味】有大毒。入五脏,烂杀人(《别录》)。 
x喙x 
【主治】带之,杀蝮蛇毒(《别录》。 
时珍曰∶蛇中人,刮末涂之,登时愈也)。 

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姑获鸟
内容:(《拾遗》) 
【释名】乳母鸟(《玄中记》)、夜行游女(同)、天帝少女(同)、无辜鸟(同)、隐飞(《玄 
中记》)、鬼鸟(《拾遗》)、 
时珍曰∶昔人言此鸟产妇所化,阴慝为妖,故有诸名。 
【集解】藏器曰∶姑获能收人魂魄。《玄中记》云∶姑获鸟,鬼神类也。衣毛为飞鸟, 
脱毛为女人。云是产妇死后化作,故胸前有两乳,喜取人子养为己子。凡有小儿家,不可夜 
露衣物。此鸟夜飞,以血点之为志。儿辄病惊痫及疳疾,谓之无辜疳也。荆州多有之。亦谓 
之鬼鸟。《周礼》庭氏“以救日之弓,救月之矢,射夭鸟”,即此也。 
时珍曰∶此鸟纯雌无雄,七八月夜飞,害人尤毒也。 

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治鸟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按干宝《搜神记》云∶越地深山有治鸟,大如鸠,青色。穿树作窠, 
大如五六升器,口径数寸,饰以土垩,赤白相间,状如射侯。伐木者见此树即避之,犯之则 
能役虎害人,烧人庐舍。白日见之,鸟形也;夜闻其鸣,鸟声也;时或作人形,长三尺,入 
涧中取蟹,就人间火炙食,山人谓之越祝之祖。又段成式《酉阳杂俎》云∶俗说昔有人遇洪 
水,食都树皮,饿死化为此物。居树根者为猪都,居树中者为人都,居树尾者为鸟都。鸟都 
左胁下有镜印,阔二寸一分。南人食其窠,味如木芝也。窃谓兽有山都、山 、木客,而鸟 
亦有治鸟、山萧、木客鸟。此皆戾气所赋,同受而异形者欤与?今附于下∶ 
【附录】木客鸟 时珍曰∶按《异物志》云∶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群,飞集有度。 
俗呼黄白色有翼有绶,飞独高者为君、长,居前正赤者为五伯,正黑者为铃下,缃色杂赤者 
为功曹,左胁有白带者为主簿,各有章色。庐陵郡东有之。 
独足鸟 一名山萧鸟。《广州志》云∶独足鸟,闽广有之。大如鹄,其色苍,其声自呼。 
《临海异物志》云∶独足,文身赤口,昼伏夜飞,或时昼出,群鸟噪之。惟食虫豸,不食稻 
粱。声如人啸,将雨转鸣。即孔子所谓一足之鸟,商羊者也。《山海经》云∶ 次之山,有 
鸟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名曰橐蜚( 
土 
精也,似雁,一足黄色,毁之杀人。 
x窠表x 
【主治】作履屉,治香港脚(时珍。出《酉阳杂俎》)。 

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鬼车鸟
内容:(《拾遗》) 
【释名】鬼鸟(《拾遗》)、九头鸟(同上)、苍 (《白泽图》)、奇 。时珍曰∶鬼车, 
妖鸟也,取周易载鬼一车之义。似 
【集解】藏器曰∶鬼车,晦瞑则飞鸣,能入人家,收人魂气。相传此鸟昔有十首,犬啮 
其一,犹余九首。其一常滴血,血着人家则凶。荆楚人夜闻其飞鸣,但灭灯、打门、捩狗耳 
以厌之,言其畏狗也。《白泽图》苍 有九首,及孔子与子夏见奇 九首,皆此物也。《荆楚 
岁时记》以 
时珍曰∶鬼车状如鸺 ,而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按∶刘恂《岭表录 
异》云∶鬼车出秦中,而岭外尤多。春夏之交,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声如刀车鸣。爱入 
人家,铄人魂气。血滴之家,必有凶咎。《便民图纂》云∶冬月鬼车夜飞,鸣声自北而南, 
谓之出巢,主雨;自南而北,谓之归巢,主晴。周密《齐东野语》云∶宋·李寿翁守长沙, 
曾捕得此鸟。状类野凫,赤色,身圆如箕。十颈环簇,有九头,其一独无而滴鲜血。每颈两 
翼,飞则霍霍并进。又周汉公主病,此鸟飞至砧石即薨。呜呼!怪气所钟,妖异如此,不可 
不知。 

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诸鸟有毒
内容:(《拾遗》 
凡鸟自死目不闭,自死足不伸,白鸟玄首,玄鸟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异形 
异色,并不可食,食之杀人。 


兽部第五十卷
内容:李时珍曰∶兽者四足而毛之总称,地产也。豢养者谓之畜,《素问》曰“五畜为益”是 
矣。周制庖人供六畜(马、牛、鸡、羊、犬、豕)。六兽(麋、鹿、野狼、麇、免、野豕也)。 
辨其死 
生鲜 之物。兽人辨其名物。凡祭祀宾客,供其死兽生兽。皮毛筋骨,人于玉府。冥氏攻猛 
兽,穴氏攻蛰兽。呜呼!圣人之于养生事死、辨物用物之道,可谓慎且备矣。后世如黄羊黄 
鼠,今为御供; 尾貂皮,盛为时用。山獭之异,狗宝之功,皆服食所须,而典籍失载。 
羊之问,宣父独知; 鼠之对,终军能究。地生之羊,彭侯之肉,非博雅君子,孰能别之? 
况物之性理万殊,人之用舍宜慎,盖不但多识其名而已也。于是集诸兽之可供膳食、药物、 
服器者为兽类,凡八十六种,分为五类∶曰畜,曰兽,曰鼠,曰寓(《尔雅》释兽有鼠属、 
寓属。邢 注曰∶猴类渐肖于人,寄寓山林,故曰寓属),曰怪(旧本兽部三品,共五十八 
种。今并入五种,移一种入鳞部,一种入禽部,自虫部移入三种)。《神农本草经》一十五种 
(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一十一种(梁陶弘景注) 唐本草八种(唐苏恭) 《本草 
拾遗》一十六种(唐陈藏器) 《炮炙论》一种(刘宋雷 ) 《蜀本草》一种(蜀韩保升) 
《开宝本草》四种(宋马志) 《嘉 本草》一种(宋掌禹锡) 《图经本草》一种(宋苏 
颂) 《证类本草》一种(宋唐慎微) 《本草衍义》一种(宋寇宗 ) 《日用本草》一 
种(元吴瑞) 《食物本草》一种(明汪颖) 
二十三种(明李时珍) 
【附注】魏李当之《药录》 《吴普本草》 宋雷 《炮炙》 齐徐之才《药对》 唐 
甄权《药性》 孙思邈《千金》 唐李 《海药》 杨损之《删繁》 萧炳《四声》 唐孟 
诜《 
王好古《汤液》 元朱震亨《补遗》 明汪机《会编》 王纶《集要》 陈嘉谟《蒙诠》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内容:(畜类二十八种) 

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猪(《本经》)、豚(同上)、 (音加)、彘(音滞)、 (音坟)。 
时珍曰∶按许氏《说文》云∶豕字象毛足而后有尾形。林氏《小说》云∶豕食不洁,故 
谓之豕。坎为豕,水畜而性趋下喜秽也。牡曰 ,曰牙;牝曰彘,曰 (音巴),曰KT (音 
娄)。牡去势曰 。四蹄白曰 。猪高五尺曰 (音厄)。豕之子,曰猪,曰豚,曰 (音斛)。 
一子曰特,二子曰师,三子曰 ,末子曰么。生三月曰 ,六月曰 。何承天纂文云∶梁州 
曰 
颂曰∶按∶扬雄《方言》曰∶燕朝鲜之间谓猪为 ,关东西谓之彘,或曰豕,南楚曰 , 
吴扬之间曰猪子,其实一种也。《礼记》谓之刚鬣,崔豹《古今注》谓之参军。 
【集解】颂曰∶凡猪骨细,少筋多膏,大者有重百余斤。食物至寡,故人畜养之,甚易 
生息。时珍曰;猪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兖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浓,生梁雍者足 
短,生辽东者头白,生豫州者 短,生江南者耳小(谓之江猪),生岭南者白而极肥。猪孕 
四 
月而生,在畜属水,在卦属坎,在禽应室星。 
x 猪肉x 
【气味】酸,冷,无毒。 凡猪肉∶苦,微寒,有小毒。 
江猪肉∶酸,平,有小毒。 豚肉∶辛,平,有小毒。 
《别录》曰∶ 猪肉治狂病。凡猪肉能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病患金疮 
者尤甚。 
思邈曰∶凡猪肉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鼎曰∶ 
江猪多食,令人体重;作脯,少有腥气。 
诜曰∶久食杀药,动风发疾。伤寒疟痢痰痼痔漏诸疾,食之必再发。 
时珍曰∶北猪味薄,煮之汁清;南猪味浓,煮之汁浓,毒尤甚。入药用纯黑 猪。凡白 
猪、花猪、 猪、牝猪、病猪;黄膘猪、米猪,并不可食。黄膘煮之汁黄,米猪肉中有米。 
《说文》“豕食于星下则生息米”,《周礼》“豕盲视而交睫者星”,皆指此也。反乌梅、桔梗、 
黄连、胡黄连(犯之令人泻利)及苍耳(令人动风)。合生姜食,生面 发风;合荞麦食, 
落毛 
发,患风病;合葵菜食,少气;合百花菜、吴茱萸食,发痔疾;合胡荽食,烂人脐;合牛肉 
食,生虫;合羊肝、鸡子、鲫鱼、豆黄食,滞气;合龟、鳖肉食,伤人。凡煮猪肉,得皂荚 
子、桑白皮、高良姜、黄蜡,不发风气;得旧篱篾,易熟也。 
【主治】疗狂病久不愈(《别录》)。压丹石,解热毒, 
补肾气虚竭(《千金》)。疗水银风,并中土坑恶气(《日华》)。 
【发明】时珍曰∶按钱乙治小儿疳病麝香丸,以猪胆和丸,猪肝汤服。疳渴者,以猪肉 
汤或 
弘景曰∶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肌所致也。 
震亨曰∶猪肉补气,世俗以为补阴误矣,惟补阳尔。今之虚损者,不在阳而在阴。以肉 
补阴,是以火济水。盖肉性入胃便作湿热,热生痰,痰生则气不降而诸证作矣。谚云∶猪不 
姜,食之发大风,中年气血衰,面发黑 也。 
韩 曰∶凡肉有补,惟猪肉无补,人习之化也。 
【附方】旧五,新十五。 
噤口痢疾∶腊肉脯,煨熟食之,妙。(李楼《奇方》) 
小儿刮肠痢疾,噤口闭目至重者∶精猪肉一两,薄切炙香,以腻粉末半钱,铺上令食, 
或置鼻头闻香,自然要食也。(《活幼口议》) 
上气咳嗽烦满气喘∶用猪肉切作 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