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3-本草纲目-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岂可无辨乎。 
千里水 东流水 甘澜水(一名劳水)【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病后虚弱,扬之 
万遍,煮药禁神最验(藏器)。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瞑,及霍乱吐利, 
伤寒后欲作奔豚(时珍)。 
逆流水【主治】中风、卒厥、头风、疟疾、咽喉诸病,宣吐痰饮(时珍)。 
【发明】藏器曰∶千里水、东流水二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药,噤咒神鬼。潢污行 
潦,尚可荐之王公,况其灵长者哉。《本经》云,东流水为云母石所畏。炼云母用之,与诸 
水不同,即其效也。 
思邈曰∶江水,流泉远涉,顺势归海,不逆上流,用以治头,必归于下。故治五劳七伤 
羸弱之病,煎药宜以陈芦、劳水,取其水不强、火不盛也。无江水,则以千里东流水代之, 
如泾、渭之类。 
时珍曰∶劳水即扬泛水,张仲景谓之甘澜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遍, 
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咸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虞 
抟《医学正传》云∶甘澜水甘温而性柔,故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 
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之药用之。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 
风痹之药用之。逆流水,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故发吐痰饮之药用之也。 
宗 曰∶东流水取其性顺疾速,通膈下关也。倒流水取其回旋流止,上而不下也。 
张从正曰∶昔有患小便 者,众工不能治,令取长川急流之水煎前药,一饮立溲,则水 
可不择乎。 
【附方】新三。目不得瞑∶乃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治法饮以半夏 
汤,用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置秫米一升,半夏五合, 
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滓饮汁一小杯,日三饮,以知为度。详半夏下。(《灵枢经》)汗后奔 
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一两,炙甘草二钱半,桂枝 
三钱,大枣二枚。以甘澜水二升,先煮茯苓,纳诸药煮服之,日三。(张仲景《金匮要略》) 
服药过剂烦闷∶东流水饮一、二升。(《肘后方》)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井泉水
内容:(宋《嘉 》) 
【释名】时珍曰∶井字象井形,泉字象水流穴中之形。 
【集解】颖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 
同。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 
成碱,用须煎滚,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雨后 
水浑,须擂入桃、杏仁澄之。 
时珍曰∶凡井以黑铅为底,能清水散结,人饮之无疾。入丹砂镇之,令人多寿。按麻知 
几《水解》云∶九畴昔访灵台太史,见铜壶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周环,水 
滑则漏迅,漏迅则刻差,当易新水。子因悟曰∶天下之水,用之灭火则同,濡槁则同,至于 
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未尝同也。故蜀江濯锦则鲜,济源烹楮则 。南阳之潭渐于菊,其人 
多寿;辽东之涧通于参,其人多发。晋之山产矾石,泉可愈疽;戎之麓伏硫黄,汤可浴疠。 
扬子宜 ,淮菜宜醪;沧 能盐,阿井能胶。澡垢以污,茂田以苦。瘿消于藻带之波, 
痰破于半夏之洳。冰水咽而霍乱息,流水饮而癃 通。雪水洗目而赤退,咸水濯肌而疮干。 
菜之为齑,铁之为浆,曲之为酒, 之为醋,千派万种,言不可尽。至于井之水一也,尚数 
名焉,况其他者乎。反酌而倾曰倒流,出 未放曰无根,无时初出曰新汲,将旦首汲曰井华。 
夫一井之水,而功用不同,岂可烹煮之间,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昔有患小溲 者,众 
不能瘥。张子和易之以长川之急流,煎前药,一饮立溲。此正与《灵枢经》治不瞑半夏汤, 
用千里流水同意味。后之用水者,当以子和之法为制。予于是作《水解》。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井华水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酒后热痢,洗目中肤翳,治人大惊九窍四肢指 
歧皆出血,以水 面。和朱砂服,令人好颜色,镇心安神。治口臭,堪炼诸药石。投酒醋, 
令不腐(《嘉 》)。宜煎补阴之药(虞抟)。宜煎一切痰火气血药(时珍)。 
新汲水 
【主治】消渴反胃,热痢热淋,小便赤涩,却邪调中,下热气,并宜饮之。射 
痈肿令散,洗漆疮。治坠损肠出,冷喷其身面,则肠自入也。又解闭口椒毒,下鱼骨哽(《 
嘉》)。解马刀毒(之才)。解砒石、乌喙、烧酒、煤炭毒。治热闷昏瞀烦渴(时珍)。 
【发明】禹锡曰∶凡饮水疗疾,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浊暖,非直无效,亦且损人。 
虞抟曰∶新汲井华水,取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以煎补阴之剂,及炼丹煮茗,性味同于雪 
水也。 
时珍曰∶井泉地脉也,人之经血象之,须取其土浓水深,源远而质洁者,食用可也。 
《易》曰∶井泥不食,井冽寒泉食,是矣。人乃地产,资禀与山川之气相为流通,而美 
恶寿夭,亦相关涉。金石草木,尚随水土之性,而况万物之灵者乎。贪淫有泉,仙寿有井, 
载在往牒,必不我欺。《淮南子》云∶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 
,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 ,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 
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广气多仁,陵气多贪。坚土人刚,弱土人脆,垆土人大,沙 
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 
水人重。皆应其类也。又《河图括地象》云∶九州殊题,水泉刚柔各异。青州角征会,其气 
轻,人声急,其泉酸以苦。梁州商征接,其气刚勇,人声塞,其泉苦以辛。兖豫宫征会, 
其气平静,人声端,其泉甘以苦。雍冀商羽合,其气快烈,人声捷,其泉咸以辛。观此二说, 
则人赖水土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 
时珍曰∶按《后汉书》云∶有妇人病经年,世谓寒热注病。十一月,华佗令坐石槽中, 
平旦用冷水灌,云当至百。始灌七十,冷颤欲死,灌者惧欲止,佗不许。灌至八十,热气乃 
蒸出,嚣嚣然高二、三尺。满百灌,乃使燃火温床,浓覆而卧,良久冷汗出,以粉扑之而愈。 
又《南史》云∶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更患冷疾,夏月常复衣。徐嗣伯诊之,曰∶ 
乃伏热也,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十一月冰雪大盛时,令伯玉解衣坐石上,取新汲冷水, 
从头浇之,尽二十斛,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执挝KT 者。又尽水百斛,伯玉始 
能动,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云热不可忍,乞冷冻饮料。嗣伯以水一升饮之,疾遂愈。自尔 
常发热,冬月犹单衫,体更肥壮。时珍窃谓二人所病,皆伏火之证,《素问》所谓诸噤鼓栗, 
皆属于火也。治法火郁则发之,而二子乃于冬月平旦浇以冷水者,冬至后阳气在内也,平旦 
亦阳气方盛时也,折之以寒,使热气郁遏至极,激发而汗解,乃物不极不反,是亦发之之意。 
《素问》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通道路,令气调和者也。 
春月则阳气已泄,夏秋则阴气在内,故必于十一月至后,乃可行之。二子之医,可谓神 
矣。 
【附方】旧八,新二十一。 
九窍出血∶方见主治下。 
衄血不止∶叶氏用新汲水,随左右洗足即止,累用有效。一方∶用冷水 面。一方∶冷 
水浸纸贴囟上,以熨斗熨之,立止。一方∶用冷水一瓶,淋射顶上及哑门上。或以湿纸贴之。 
金疮血出不止∶冷水浸之即止。(《延寿方》) 
犬咬血出∶以水洗,至血止,绵裹之。(《千金方》) 
蝎虿螫伤∶以水浸故布拓之,暖即易。(《千金方》) 
马汗入疮或马毛入疮,肿入腹,杀人。以冷水浸之,频易水,仍饮好酒,立瘥。(《千 
金方》)鱼骨哽咽∶取水一杯,合口向水,张口取水气,哽当自下。(《肘后方》) 
中砒石毒∶多饮新汲井水,得吐利佳。(《集简方》) 
中乌喙毒∶方同上。 
中蒙汗毒∶饮冷水即安。(《济急方》) 
中煤炭毒∶一时晕倒,不救杀人。急以清水灌之。(唐瑶《经验方》) 
服药过剂,卒呕不已∶饮新汲水一升。(《肘后方》) 
烧酒醉死∶急以新汲水浸其发,外以故帛浸湿,贴其胸膈,仍细细灌之,至苏乃已。(《 
濒湖集简方》) 
饮酒齿痛∶井水频含漱之。(《直指方》) 
破伤风病∶用火命妇人取无根水一盏,入百草霜调捏作饼,放患处。三、五换如神,此 
蒋亚香方也。(《谈野翁试验方》) 
坠损肠出∶方见主治下。 
眼睛突出一二寸者∶以新汲水灌渍睛中,数易之,自入。(《梅师方》) 
时行火眼∶患人每日于井上。视井旋匝三遍,能泄火气。(《集玄方》) 
心闷汗出不识人∶新汲水和蜜饮之,甚效。(《千金方》) 
呕吐阳厥卒死者∶饮新汲水三升佳。(《千金方》) 
霍乱吐泻∶勿食热物,饮冷水一碗,仍以水一盆浸两足,立止。(《急救良方》) 
厌禳瘟疫∶腊旦除夜,以小豆、川椒各七七粒投井中,勿令人知,能却瘟疫。又法∶元 
旦以大麻子三七粒,投井中。 
口气臭恶∶正旦含井华水吐弃厕下,数度即瘥也。(《肘后方》) 
心腹冷痛∶男子病,令女人取水一杯饮之;女人病,令男子取水一杯饮之。(《肘后方》) 
寒热注病∶方见发明下。 
火病恶寒∶方见发明下。 
疔毒疽疮∶凡手指及诸处有疮起,发痒,身热恶寒,或麻木,此极毒之疮也。急用针刺 
破,挤去恶血,候血尽,口噙凉水吮之,水温再换,吮至痛痒皆住即愈,此妙法也。(《保 
寿堂方》) 
妇人将产∶井华水服半升,不作运。(《千金方》) 
初生不啼∶取冷水灌之,外以葱白茎细鞭之,即啼。(《全幼心鉴》)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节气水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地之气 
候相感,又非疆域之限也。《月令通纂》云∶正月初一至十二日止,一日主一月。每旦以瓦 
瓶秤水,视其轻重,重则雨多,轻则雨少。观此,虽一日之内,尚且不同,况一月乎。立春、 
清明二节贮水,谓之神水。 
【主治】宜浸造诸风脾胃虚损诸丹丸散及药酒,久留不坏。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节,及腊日水。 
【主治】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与雪水同功。 
立秋日五更井华水 
【主治】长幼各饮一杯,能却疟痢百病。 
重午日午时水 
【主治】宜造疟痢疮疡金疮、百虫蛊毒诸丹丸。 
小满、芒种、白露三节内水 
【主治】并有毒。造药,酿酒、醋一应食物,皆易败坏。人饮之,亦生脾胃疾(并时珍)。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醴泉
内容:(《拾遗》) 
【释名】甘泉。 
时珍曰∶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无常处,王者德至渊泉,时代升平,则醴泉 
出,可以养老。《瑞应图》云∶醴泉,水之精也,味甘如醴,流之所及,草木皆茂;饮之令 
人多寿。《东观记》云∶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人饮之者,痼疾皆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之。又止热消渴及反胃霍乱为上, 
亦以新汲者为佳(藏器)。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玉井水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山有玉而草木润,身有玉而毛发黑。玉既 
重宝,水又灵长,故有延生之望。今人近山多寿者,岂非玉石津液之功乎。太华山有玉水溜 
下,土人得服之,多长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久服神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藏器)。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乳穴水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近乳穴处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饮酿酒,大有益。其水浓者,秤之 
重于他水。煎之上有盐花,此真乳液也。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久服肥健人,能食,体润不老,与钟乳同功(藏器)。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温汤
内容:(《拾遗》) 
【释名】温泉(《纲目》)、沸泉。 
藏器曰∶下有硫黄,即令水热,犹有硫黄臭。硫黄主诸疮,故水亦宜然。当其热处,可 
猪羊、熟鸡子也。 
时珍曰∶温泉有处甚多。按胡仔《渔隐丛话》云∶汤泉多作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 
唯新安黄山是朱砂泉,春时水即微红色,可煮茗。长安骊山是 石泉,不甚作气也。朱 
砂泉虽红而不热,当是雄黄尔。有砒石处亦有汤泉,浴之有毒。 
【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者, 
入浴。浴讫,当大虚惫,可随病与药,及饮食补养。非有病患,不宜轻入(藏器)。 
【发明】颖曰∶庐山有温泉,方士往往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 
汗出乃止,旬日自愈也。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碧海水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东方朔《十洲记》云∶夜行海中,拨之有火星者,咸水也。色既碧, 
故曰碧海。 
时珍曰∶海乃百川之会。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其味咸,其色黑,水行 
之正也。 
【气味】咸,小温,有小毒。 
【主治】煮浴,去风瘙疥癣。饮一合,吐下宿食胪胀(藏器)。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盐胆水
内容:(《拾遗》) 
【释名】卤水。藏器曰∶此乃盐初熟,槽中沥下黑汁也。时珍曰∶盐下沥水,则味苦 
不堪食。今人用此水,收豆腐。独孤滔云∶盐胆煮四黄,焊物。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 蚀疥癣, 疾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