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3-本草纲目-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仙不死(《本经》)。以敷男子阴,阴消无气(《别录》)。 
利水道,去热毒(藏器)。主天行热疾,除风,安神镇心,治恶疮 疥,杀虫,催生, 
下死胎(大明)。治小儿惊热涎潮(宗 )。镇坠痰逆,呕吐反胃(时珍)。 
【发明】弘景曰∶还复为丹,事出《仙经》。酒和日曝,服之长生。权曰∶水银有大毒, 
朱砂中液也。乃还丹之元母,神仙不死之药,能伏炼五金为泥。《抱朴子》 
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远矣,故能令人长生。金汞在九窍, 
则死人为之不朽,况服食乎? 
藏器曰∶水银入耳,能食人脑至尽;入肉令百节挛缩,倒阴绝阳。人患疮疥,多以水银 
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谨之。头疮切不可用,恐入经络,必缓筋骨,百药不治也。 
宗 曰∶水银入药,虽各有法,极须审谨,有毒故也。妇人多服绝娠。今有水银烧成丹 
砂,医人不晓误用,不可不谨。唐韩愈云∶太学士李于遇方士柳泌,能烧水银为不死药。以 
铅满一鼎,按中为空,实以水银,盖封四际,烧为丹砂。服之下血,四年病益急,乃死。余 
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在文书所记及耳闻者不说。 
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以为世诫。工部尚书归登,自说服水银得病, 
有若烧铁杖自颠贯其下,摧而为火,射窍节以出,狂痛呼号泣绝。其 席得水银,发且止, 
唾血十数年以毙。殿中御史李虚中,疽发其背死。刑部尚书李逊谓余曰∶我为药误。遂死。 
刑部侍郎李建,一旦无病死。工部尚书孟简,邀我于万州,屏人曰∶我得秘药,不可独不死。 
今遗子一器,可用枣肉为丸服之。别一年而病。后有人至,讯之,曰∶前所服药误,方且下 
之,下则平矣。病二岁卒。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溺血,肉痛不可忍,乞死。金吾将军李 
道古,以柳泌得罪,食泌药,五十死海上。此皆可为戒者也。蕲不死乃速得死,谓之智,可 
不可也?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人相浓勉,必曰强食。今惑者皆曰∶五谷令人夭, 
三牲皆杀人,当务减节。一筵之馔,禁忌十之二、三。不信常道而务鬼怪,临死乃悔。后之 
好者又曰∶彼死者皆不得其道也,我则不然。始动曰∶药动故病,病去药行,乃不死矣。及 
且死又悔。呜呼!可哀也已。 
时珍曰∶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 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 
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而大明言其无毒,《本经》言其久服神仙,甄权言 
其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 
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水银但不可服食尔,而其治病之功,不可掩也。 
同黑铅结砂,则镇坠痰涎;同硫黄结砂,则拯救危病。此乃应变之兵,在用者能得肯KT 
而执其枢机焉。余见铅白霜及灵砂下。 
【附方】旧五,新二十四。 
初生不乳,咽中有噤物如麻豆许。用水银米粒大与之,下咽即愈。(《圣惠方》) 
小儿痫疾,能压一切热∶水银小豆许,安盏中,沉汤内煮一食顷,与服。勿仰儿头,恐 
入脑也。(《圣济方》) 
急惊坠涎∶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为末,入石脑油同捣,和丸绿豆大。每 
服一丸,薄荷汤下。失心风疾∶水银一两,藕节八个。研成砂子,丸如芡子大。每服二丸, 
磨刀水下,一、二服。(《经验方》)精魅鬼病∶水银一两,浆水一升,炭火煎减三分。取水 
银一豆许,神符裹吞之,晚又服,一、二日止。(《广济方》) 
反胃吐食,水不能停∶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舶硫黄五钱,官桂一钱,为末。 
每 
服六钱,一半米汤,一半自然姜汁,调作一处服。(《圣济录》)消渴烦热∶水银一两,铅一 
两(结砂),皂荚一挺(酥炙),麝香一钱。为末。每服半钱,白汤下。(《圣济录》)胆热衄 
蔑, 
血上妄行∶水银、朱砂、麝香等分。为末。每服半钱,新汲水下。(《宣明方》)血汗不止∶ 
方同上。 
妊妇胎动,母欲死,子尚在,以此下之。水银、朱砂各半两。研膏。以牛膝半两,水五 
大盏。煎汁,入蜜调服半匙。(《圣惠方》) 
妇人难产∶水银二两,先煮后服,立出。(《梅师方》) 
胎死腹中,其母欲死∶水银二两吞之,立出。(《梅师方》) 
妇人断产∶水银以麻油煎一日,空心服枣大一丸,永断,不损人。(《妇人良方》) 
解金银毒∶水银一两,服之即出。(《千金方》) 
误吞金银及环子钗子∶以汞半两吞之,再服即出。(《圣惠方》) 
百虫入耳∶水银豆许,倾入耳中,以耳向下,击铜物数声即出。能食人脑,非急切勿用 
。(《圣济录》) 
头上生虱∶水银和蜡烛油揩之,一夜皆死。(《摘玄方》) 
腋下狐臭∶水银、胡粉等分,以面脂和,频掺之。(《千金方》) 
少年面 ∶水银、胡粉等分。研,腊猪脂和。夜涂旦拭,勿见水,三度瘥。(《肘后方》) 
老小口疮∶水银一分,黄连六分,水二升,煮五合。含之,日十次。(《普济方》) 
白癜风痒∶水银数拭之,即消。(《千金方》) 
虫癣瘙痒∶水银、胡粉等分。研敷。又水银、芜荑,和酥敷之。(《外台秘要》) 
痔虫作痒∶水银、枣膏各二两同研,绵裹纳下部,明日虫出。(《梅师方》) 
恶肉毒疮∶一女年十四,腕软处生物如黄豆大,半在肉中,红紫色,痛甚,诸药不效。 
一方士以水银四两,白纸二张揉熟,蘸银擦之,三日自落而愈。(李楼《怪证方》) 
一切恶疮∶水银、黄连、胡粉(熬黄),各一两,研匀敷之,干则以唾调。(《肘后方》) 
杨梅毒疮∶水银、黑铅各一钱(结砂),黄丹一钱,乳香、没药各五分。为末。以纸卷 
作小捻 
,染油点灯,日照疮三次,七日见效。方广《附余》∶用水银、黑铅(结砂)、银朱各二钱, 
白花蛇一钱。为末,作纸捻七条。头日用三条,自后日用一条,香油点灯于炉中,放被内熏 
之,勿透风。头上有疮,连头盖之。一方∶水银一钱二分,黑铅、白锡各八分,(共结砂), 
黄丹四分,朱砂六分。为末,分作十二纸捻,以香油浸灯盏内,点于小桶中。以被围病患坐 
之,以鼻细细吸烟,三日后口出恶物为效。 
痘后生翳∶水银一钱,虢丹五钱。研作六丸,坩锅糊定,火 一日取出,薄绵裹之。左 
翳塞右耳,右翳塞左耳,自然坠下。(危氏方) 

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水银粉
内容:(宋《嘉 》) 
【释名】汞粉、轻粉(《拾遗》)、峭粉(《日华》)、腻粉。时珍曰∶轻,言其质;峭, 
言其状,腻,言其性。昔萧史与秦穆公炼飞云丹,第一转乃轻粉,即此。 
【修治】时珍曰∶升炼轻粉法∶用水银一两,白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 
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又法∶水银一两,皂矾七钱,白盐五钱,同研, 
如上升炼。又法∶先以皂矾四两,盐一两,焰硝五钱,共炒黄为曲。水银一两,又曲二两, 
白矾二钱。研匀,如上升炼。《海客论》云∶诸矾不与水银相合,而绿矾和盐能制水银成粉, 
何也?盖水银者,金之魂魄;绿矾者铁之精华,二气同根,是以暂制成粉。无盐则色不白。 
【气味】辛,冷,无毒。大明曰∶畏磁石、石黄,忌一切血,本出于丹砂故也。 
时珍曰∶温燥有毒,升也,浮也。黄连、土茯苓、陈酱、黑铅、铁浆,可制其毒。 
【主治】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 ,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 ,风疮瘙痒(藏器)。治 
痰涎积滞,水肿鼓胀,毒疮(时珍)。 
【发明】宗 曰∶水银粉下膈涎,并小儿涎潮螈 药多用。然不可常服及过多,多则损 
人。若兼惊则危,须审之。盖惊为心气不足,不可下。下之里虚,惊气入心,不可治。其人 
本虚,更须禁此,慎之至也。 
刘完素曰∶银粉能伤牙齿。盖上下齿龈属手足阳明之经,毒瓦斯感于肠胃,而精神气血水 
谷既不胜其毒,则毒即循经上行,而至齿龈嫩薄之分为害也。时珍曰∶水银乃至阴毒物,因 
火丹砂而出,加以盐、矾炼而为轻粉,以硫黄升而为银朱,轻飞灵变,化纯阴为燥烈。其 
性走而不守,善劫痰涎,消积滞。故水肿风痰湿热毒疮被劫,涎从齿龈而出,邪郁为之暂开, 
而疾因之亦愈。若服之过剂,或不得法,则毒瓦斯被蒸,窜入经络筋骨,莫之能出。痰涎既去, 
血液耗亡,筋失所养,营卫不从。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皲裂,虫癣顽痹, 
经年累月,遂成废痼,其害无穷。观丹客升炼水银轻粉,鼎器稍失固济,铁石撼透,况人之 
筋骨皮肉乎?陈文中言轻粉下痰而损心气,小儿不可轻用,伤脾败阳,必变他证,初生尤宜 
慎之;而演山氏谓小儿在胎,受母饮食热毒之气,畜在胸膈,故生下个个发惊,宜三日之内 
与黄连去热,腻粉散毒,又与人参、朱砂、蜜汤解清心肺,积毒既化,儿可免此患。二说不 
同,各有所见∶一谓无胎毒者,不可轻服;一谓有胎毒者,宜预解之。用者宜审。 
【附方】旧三,新三十一。 
小儿初生∶浴汤中入盐少许,拭干,以腻粉少许摩其身,既不畏风,又散诸气。(《全 
幼心鉴》) 
初生锁肚∶证由胎中热毒,结于肛门,儿生之后,闭而不通三日者。急令妇人咂儿前后 
心手足心并脐七处,四、五次。以轻粉半钱,蜜少许,温水化开,时时与少许,以通为度 
。(《全幼心鉴》) 
小儿涎喘,服药不退者∶用无雄鸡子一个取清,入轻粉(炒)十钱拌和,银器盛,置汤 
瓶上蒸熟。三岁儿尽食,当吐痰或泄而愈。气实者乃可用。(演山《活幼口议》) 
幼儿 乳不止,服此立效∶腻粉一钱,盐豉七粒(去皮)。研匀,丸麻子大。每服三丸, 
藿香汤下。(《活幼口议》) 
小儿吃泥及KT 肚。用腻粉一分,沙糖和丸麻子大。空心米饮下一丸,良久泄出泥土, 
瘥。(《经验方》) 
大小便闭,胀闷欲死,二三日则杀人。腻粉一钱,生麻油一合,相和,空心服。(《圣 
惠方》) 
大便壅结∶腻粉半钱,沙糖一弹丸。研丸梧子大。每服五丸,临卧温水下。又方∶腻粉 
二钱,黄丹一钱。为末。每米饮服一钱。(《普济方》) 
血痢腹痛∶腻粉五钱,定粉三钱。同研,水浸蒸饼心少许,和丸绿豆大。每服七丸或十 
丸,艾一枚,水一盏,煎汤下。(《秘宝方》) 
消中嗜食,多因外伤瘅热,内积忧思,啖食咸物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不生肌 
肉,大便反坚,小便无度。轻粉一钱为末,姜汁拌匀,长流水下,齿浮是效,后服猪肚丸补 
之。(危氏《得效方》) 
一切虚风∶不二散∶用腻粉一两(汤煎五度如麻脚,慢火焙干),麝香半两。细研。每 
服一字,温水调下。(孙用和《秘宝方》) 
水气肿满∶汞粉一钱(乌鸡子去黄,盛粉,蒸饼包,蒸熟取出),苦葶苈(炒)一钱, 
同蒸饼杵丸绿豆大。每车前汤下三、五丸,日三服,神效。(《医垒元戎》) 
痘疮生翳∶轻粉、黄丹等分。为末。左目患吹右耳,右目吹左耳,即退。(王氏《痘疹 
方》)女人面脂∶太真红玉膏∶轻粉、滑石、杏仁(去皮)等分。为末。蒸过,入脑、麝少 
许,以鸡子清调匀,洗面毕敷之。旬日后,色如红玉。(《闺阁事宜》) 
抓破面皮∶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末搽之。更无痕迹。(《救急方》) 
牙齿疼痛∶轻粉一钱,大蒜一瓣,杵饼,安膈骨前陷中。先以铜钱隔了,用蚬壳盖定扎 
住,一宿愈。左疼安右,右疼安左。(《摘玄方》) 
风虫牙疳,脓血有虫∶轻粉一钱,黄连一两,为末掺之。(《普济方》) 
小儿耳烂∶轻粉、枣子灰等分,研,油调敷。(《摘玄方》) 
底耳肿痛,汁水不绝∶轻粉一钱,麝香一分,为末掺之。(《简便方》) 
烂弦风眼∶腻粉末,口津和,点大 ,日二、三次。(《圣惠方》) 
小儿头疮∶葱汁调腻粉涂之。又方∶鸡子黄炒出油,入麻油及腻粉末,敷之。(《集简 
方》) 
小儿生癣∶猪脂和轻粉抹之。(《直指方》) 
牛皮恶癣∶五更食炙牛肉一片,少刻以轻粉半钱,温酒调下。(《直指方》) 
杨梅疮癣∶《岭南卫生方》∶用汞粉、大风子肉等分,为末,涂之即愈。《医方摘玄》∶ 
用轻粉二钱,杏仁四十二个(去皮)。洗疮拭干,搽之。不过三次,即愈。干,则以鹅胆汁 
调。 
杨梅毒疮∶《医学统旨》∶用轻粉一钱,雄黄、丹砂各二钱半,槐花(炒)、龟板(炙) 
各一两 
。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一钱,冷茶下,日二服,七日愈。《杨诚经验方》∶用轻粉、胡 
桃仁、槐花(炒研)、红枣肉各二钱。捣丸。分作三服,初日鸡汤下,二日酒下,三日茶下, 
三日服尽,五日疮干,七日痂落。一方∶用 猪肾一对,去膜批开,各掺轻粉一钱扎定,麻 
油二两炸熟。顿食,不破口肿牙。仍服金银花药。一方∶用大鸡卵一个,去黄留白,入轻粉 
一钱搅匀,纸糊饭上蒸熟食。下疳阴疮∶轻粉末,干掺之,即结靥而愈。(万表《积善堂方》) 
疮不合∶以齑汁温洗拭干,用葱汁调轻粉,敷之。一方∶轻粉五分,黄蜡一两。以粉 
掺纸上,以蜡铺之。缚在疮上,黄水出即愈。(《永类方》) 
痈疽恶疮,杨梅诸疮∶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二钱半,白矾、绿矾各二两半。研匀罐 
盛,灯盏盖定,盐泥固济,文武火炼,升罐口扫收。每以三钱,入乳香、没药各五分,洒太 
乙膏上贴之,绝效,名曰五宝霜。 

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粉霜
内容:(《纲目》) 
【释名】水银霜、白雪(《纲目》)、白灵砂。 
时珍曰∶以汞粉转升成霜,故曰粉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