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出波斯国,生石上,舶上将来,谓之石绿,装色久而不变。中国以铜、醋者,
堪入药,色亦不久。
时珍曰∶方家言波斯绿盐色青,阴雨中干而不湿者为真。又造盐绿法∶用熟铜器盛取浆
水一升,投青盐一两在内,浸七日取出,即绿色。以物刮末,入浆水再浸七日或二七取出。
此非真绿盐也。
【气味】咸、苦、辛,平,无毒。
【主治】目赤泪出,肤翳眵暗(《唐本》)。点目,明目消翳。疗小儿无辜疳气(李 )。
【附方】新二。
胎赤眼痛∶盐绿一分,蜜半两。于蚌蛤壳内相和。每夜卧时浆水洗目,炙热点之,能断
根。(《圣济录》)
目暗赤涩多泪∶盐绿一钱,蕤仁(去皮)一钱。研热,入好酥一钱,研匀。每夜点一麻
子。(《圣惠方》)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盐药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海西南雷、罗诸州山谷。似芒硝,末细,入口极冷。南人少有服者,
恐极冷入腹伤人,宜慎之。
【气味】咸,冷,无毒。
【主治】眼赤 烂风赤,细研水和点之。又水研服,去热烦痰满头痛,明目镇心。又主
蛇虺恶虫毒,药箭镞毒,疥癣痈肿瘰 ,并摩敷之,甚者水化服之。又解独自草箭毒(藏器)。
【附录】悬石
保升曰∶人若常服炼石者,至殁,冢中生悬石,若芒硝,其冷如雪,杀火毒。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朴硝
内容:(《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别录》芒硝、《嘉 》马牙硝。
【释名】硝石朴(《别录》)、盐硝(《纲目》)、皮硝。
志曰∶硝是本体之名,石乃坚白之号,朴者未化之义也。以其芒硝、英硝皆从此出,故
曰硝石朴也。
时珍曰∶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诸物,故谓之消。生于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
诸皮须此治熟,故今俗有盐硝、皮硝之称。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
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神农本经》只有朴硝、硝石,《名医别录》复出芒硝,宋《嘉
本草》又出马牙硝。盖不知硝石即是火硝,朴硝即是芒硝、马牙硝,一物有精粗之异尔。
诸说不识此,遂致纷纭也。今并芒硝、牙硝于一云。
【集解】《别录》曰∶朴硝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采无时。色青白者佳,黄者伤人,
赤者杀人。又曰∶芒硝,生于朴硝。
曰∶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号曰芒硝。
志曰∶以暖水淋朴硝,取汁炼之,令减半,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故谓之芒硝也
。又有英硝者,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莹澈可爱,主疗与芒硝同,亦出于朴硝,其煎
炼自别有法,亦呼为马牙硝。
宗 曰∶朴硝是初采得一煎而成者,未经再炼,故曰朴硝。可以熟生牛马皮,及治金银
有伪。芒硝是朴硝淋汁再炼者。
时珍曰∶硝有三品∶生西蜀者,俗呼川硝,最胜;生河东者,俗呼盐硝,次之;生河北
、青、齐者,俗呼土硝。皆生于斥卤之地,彼人刮扫煎汁,经宿结成,状如末盐,犹有沙土
猥杂,其色黄白,故《别录》云∶朴硝黄者伤人,赤者杀人。须再以水煎化,澄去滓脚,入
萝卜数枚同煮熟,去萝卜倾入盆中,经宿则结成白硝,如冰如蜡,故俗呼为盆硝。齐、卫之
硝则底多,而上面生细芒如锋,《别录》所谓芒硝者是也。川、晋之硝则底少,而上面生牙
如圭角,作六棱,纵横玲珑,洞澈可爱,《嘉 本草》所谓马牙硝者是也。状如白石英,又
名英硝。二硝之底,则通名朴硝也。取芒硝、英硝,再三以萝卜煎炼去咸味,即为甜硝。以
二硝置之风日中吹去水气,则轻白如粉,即为风化硝。以朴硝、芒硝、英硝同甘草煎过,鼎
罐升 ,则为玄明粉。
陶弘景及唐宋诸人皆不知诸硝是一物,但有精粗之异,因名迷实,谬猜乱度,殊无指归。
详见硝石正误下。
朴硝(《本经》)
【气味】苦,寒,无毒。
《别录》曰∶苦、辛,大寒,无毒。炼白如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能辛能苦,能咸
能酸,入地千年不变。
权曰∶苦、咸,有小毒。
时珍曰∶《别录》所列神化之说,乃硝石之功。详见硝石下。
之才曰∶大黄、石苇为之使,恶麦句姜。
张从正曰∶畏三棱。
【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本经》)。胃中食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
痞满,推陈致新(《别录》)。疗热胀,养胃消谷(皇甫谧)。
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甄权)。通泄五脏百病及症结,治天行热疾,头
痛,
消肿毒,排脓,润毛发(大明)。
芒硝(《别录》)
【气味】辛、苦,大寒,无毒。
权曰∶咸,有小毒。
【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
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别录》)。下瘰 黄胆病,时疾壅热,能散恶血,堕胎,敷漆疮
(甄权)。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马牙硝
内容:(宋《嘉 》)
【气味】甘,大寒,无毒。
时珍曰∶咸、微甘。即英硝也。
【主治】除五脏积热伏气(甄权)。末筛点眼赤,去赤肿障翳涩泪痛,亦入点眼药中用
(大明)。功同芒硝(时珍)。
【发明】成无己曰∶《内经》云∶咸味下泄为阴。又云∶咸以软之。热淫于内,治以咸
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张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
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
好古曰∶本草云∶朴硝味辛,是辛以润肾燥也。今人不用辛字,只用咸字,咸能软坚也
。其义皆是。本草言芒硝利小便而堕胎,然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大黄引之,直入大肠,
润燥软坚泻热,而母子俱安。《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以在下言之,则
便
溺俱阴。以前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秘结,俱为水少火盛。
《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使也。
元素曰∶芒硝气薄味浓,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
;破坚积热块,三也。孕妇惟三、四月及七、八月不可用,余皆无妨。
宗 曰∶朴硝是初得一煎而成者,其味酷涩,所以力紧急而不和,治食 不消,以此荡
逐之。芒硝是朴硝淋过炼成,故其性和缓,故今多用治伤寒。
时珍曰∶朴硝澄下,硝之粗者也,其质重浊。芒硝、牙硝结于上,硝之精者也,其质清
明。甜硝、风化硝,则又芒硝、牙硝之去气味而甘缓轻爽者也。故朴硝只可施于卤莽之人,
及敷涂之药;若汤散服饵,必须芒硝、牙硝为佳。张仲景《伤寒论》只用芒硝,不用朴硝,
正此义也。硝,禀太阴之精,水之子也。气寒味咸,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
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唐时,腊月赐群臣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硝炼成者,通治积热诸
病有神效,贵在用者中的尔。
【附方】旧十七,新一十五。
紫雪∶疗伤寒温疟,一切积热烦热,狂易叫走,瘴疫毒疠,猝死香港脚,五尸五疰,心腹
诸疾,疠刺切痛,解诸热毒,邪热发黄,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小儿惊痫百病。黄金一百两,
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各三斤。捣碎,水一斛,煮四斗,去滓;入犀角屑、羚羊角、青
木香、沉香各五两,玄参(洗焙)、升麻各一斤,甘草(炒)八两,丁香一两,入前汁中煮
取一
斗五升,去滓;入炼朴硝十斤,硝石三十二两,于药汁中,微火煎之,柳木不住搅,至水气
欲尽,倾木盆中。待欲凝,入麝香一两二钱半,朱砂末三两,搅匀,收之。每服一、二钱,
凉水服。临时加减,甚者一两。(《和剂局方》)
红雪∶治烦热,消宿食,解酒毒,开三焦,利五脏,除毒热,破积滞。治伤寒狂躁,胃
烂发斑,温瘴香港脚,黄胆头痛,目昏鼻塞,口疮喉痹,重舌肠痈等病。用川朴硝十斤(炼去
滓),羚羊角(屑)、黄芩、升麻各三两,人参、赤芍药、槟榔、枳壳(麸炒)、生甘草、淡
竹
叶、木香各二两,木通、栀子、葛根、桑白皮、大青、蓝叶各一两半,苏方木六两。并锉片。
水二斗五升,煎至九升,去滓,滤过煎沸;下硝不住手搅,待水气将尽,倾入器中;欲凝,
下朱砂一两,麝香半两,经宿成雪。每服一、二钱,新汲水调下。欲行,则热汤化服一两(《和
剂方》)
碧雪∶治一切积热,天行时疾,发狂昏愦,或咽喉肿塞,口舌生疮,心中烦躁,或大小
便不通,胃火诸病。朴硝、芒硝、马牙硝、硝石、石膏(水飞)、寒水石(水飞)各一斤,
以甘
草一斤,煎水五升,入诸药同煎,不住手搅,令硝熔得所;入青黛一斤,和匀,倾盆内,经
宿结成雪,为末。每含咽,或吹之,或水调服二、三钱。欲通利,则热水服一两。(《和剂
局方》)
凉膈驱积∶王 山人甘露饮∶治热壅,凉胸膈,驱积滞。蜀芒硝末一大斤。用蜜十二两,
冬加一两,和匀,入新竹筒内,半筒以上即止,不得令满。却入炊甑中,令有药处在饭内,
其虚处出其上,蒸之。候饭熟取出,绵滤入瓷钵中,竹篦搅勿停手,待凝,收入瓷盒。每卧
时含半匙,渐渐咽之。如要通转,即多服之。(刘禹锡《传信方》)
乳石发动烦闷∶芒硝,蜜水调服一钱,日三服。(《圣惠方》)
骨蒸热病∶芒硝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良。(《千金方》)
腹中痞块∶皮硝一两,独蒜一个,大黄末八分。捣作饼。贴于患处,以消为度。(邵氏
《经验方》)
食物过饱不消,遂成痞膈∶马牙硝一两,吴茱萸半斤。煎汁投硝,乘热服之。良久未转,
更进一服,立效。窦群在常州,此方得效也。(《经验方》)
关格不通,大小便闭,胀欲死,两三日则杀人。芒硝三两,泡汤一升服,取吐即通。(《百
一方》)
小便不通∶白花散∶用芒硝三钱,茴香酒下。(《简要济众方》)
时气头痛∶朴硝末二两,生油调涂顶上。(《圣惠方》)
赤眼肿痛∶朴硝,置豆腐上蒸化,取汁收点。(《简便方》)
风眼赤烂∶明净皮硝一盏。水二碗煎化,露一夜,滤净澄清。朝夕洗目。三日其红即消,
虽半世者亦愈也。(杨诚《经验方》)
退翳明目∶白龙散∶用马牙硝光净者,浓纸裹实,安在怀内着肉,养一百二十日,研粉,
入少龙脑。不计年岁深远,眼生翳膜,远视不明,但瞳人不破散者,并宜日点之。(《经验
方》)
诸眼障翳∶牙硝十两,汤泡汁,浓纸滤过,瓦器熬干,置地上一夜,入飞炒黄丹一两,
麝香半分。再罗过,入脑子。日点。(《济急仙方》)
逐月洗眼∶芒硝六钱。水一盏六分,澄清。依法洗目,至一年,眼如童子也。正月初三,
二月初八,三月初四,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四,七月初三,八月初一,九月十三,
十月十三,十一月十六,十二月初五日。(《圣惠方》)
牙齿疼痛∶皂荚浓浆,同朴硝煎化,淋于石上,待成霜。擦之。(《普济方》)
食蟹龈肿∶朴硝敷之,即消。(《普济方》)
喉痹肿痛∶《外台》∶用朴硝一两,细细含咽,立效。或加丹砂一钱。气塞不通,加生甘
草末二钱半,吹之。
小儿重舌∶马牙硝涂于舌上下,日三。(姚和众)
口舌生疮∶朴硝含之,良。(孙真人方)
小儿鹅口∶马牙硝,擦舌上,日五度。(《简要济众》)
豌豆毒疮未成脓者。猪胆汁和芒硝末涂之。(《梅师》)
代指肿痛∶芒硝煎汤渍之。(《圣惠方》)
火焰丹毒∶水调芒硝末涂之。(《梅师》)
一切风疹∶水煮芒硝汤拭之。(《梅师》)
漆疮作痒∶芒硝汤,涂之。(《千金》)
灸疮飞蝶∶因艾灸火疮痂退落,疮内鲜肉片子,飞如蝶状,腾空飞去,痛不可言,是血
肉俱热,怪病也。用朴硝、大黄各半两。为末。水调下,微利即愈。(夏子益《奇疾方》)
妇人难产∶芒硝末二钱,童子小便温服,无不效者。(《信效方》)
死胎不下∶方同上。丰城曾尉有猫孕五子,一子已生,四子死腹中,用此灌之即下。又
治一牛亦下。(《信效方》)女人扎足∶脱骨汤∶用杏仁一钱,桑白皮四钱。水五碗,新瓶煎
三碗,入朴硝五钱,乳香一钱,封口煎化。置足于上,先熏后洗。三日一作,十余次后,软
若束绵也。(《闺阁事宜》)
x风化硝x
【修治】时珍曰∶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自成轻飘白粉也。或以瓷瓶盛,
挂檐下,待硝渗出瓶外,刮下收之。别有甜瓜盛硝渗出刮收者,或黄牯牛胆收硝刮取,皆非
甜硝也。
【主治】上焦风热,小儿惊热膈痰,清肺解暑。以人乳和涂,去眼睑赤肿,及头面暴热
肿痛。煎黄连,点赤目(时珍)。
【发明】时珍曰∶风化硝甘缓轻浮,故治上焦心肺痰热,而不泄利。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玄明粉
内容:(《药性》)
【释名】白龙粉。
时珍曰∶玄,水之色也。明,莹澈也。《御药院方》谓之白龙粉。
【修治】时珍曰∶制法∶用白净朴硝十斤,长流水一石,煎化去滓,星月下露一夜,去
水取硝。每一斗,用萝卜一斤切片,同煮熟滤净,再露一夜取出。每硝一斤,用甘草一两,
同煎去滓,再露一夜取出。以大沙罐一个,筑实盛之,盐泥固济浓半寸,不盖口,置炉中,
以炭火十斤,从文至武 之。待沸定,以瓦一片盖口,仍前固济,再以十五斤顶火 之。放
冷一伏时,取出,隔纸安地上,盆覆三日出火毒,研末。每一斤,入生甘草末一两,炙甘草
末一两,和匀,瓶收用。
【气味】辛、甘,冷,无毒。
【主治】心热烦躁,并五脏宿滞症结(甄权)。明目,退膈上虚热,消肿毒(大明)。
【发明】杲曰∶玄明粉,沉也,阴也。其用有二∶去胃中之实热,荡肠中之宿垢。大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