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类证治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2-类证治裁-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生手足腰肋筋骨间,初发紫 ,次流血水,三日后串筋烂骨,属肝经火毒。黄鼓疔多生口角腮颧眼胞,黄 
光亮,四畔红晕,呕哕麻痛,属脾经火毒。白刃疔多生鼻孔两手,白 顶硬根突,易腐易陷,属肺经火毒。 
黑靥疔多生耳窍牙缝,胸腹腰肾隐处,黑斑紫 ,顽硬如钉,属肾经火毒,五疔应五脏而生,初服蟾酥丸,葱 
汤下,汗之。寒热仍作,宜五味消毒饮汗之。轻者,宜化疔内消散。毒将走黄,急服疔毒复生汤。已走黄, 
心烦闷愦,急用七星剑汤救之。若肢冷脉绝,毒瓦斯闭遏,先服蟾酥丸,随服木香流气饮,其脉自见。凡疔溃后, 
不宜补早,虽真虚只可平补,忌用温补。即生肌膏药,亦不宜早贴也。 

卷之八疔毒论治
附方
属性:〔全生〕x夺命汤x 银花 黄河车 赤芍 细辛 蝉蜕 黄连 僵蚕 防风 泽兰 青皮 甘草 
各等分,水煎。 
〔通用〕x清凉解毒饮x 连翘 大力子 芩 地 丹 栀 银 草 紫花地丁 元参 花粉 赤芍 
热重加黄连、犀角汁。溺涩加木通。 
〔拔疔〕x拔疔至宝丹x 砂(二钱) 白矾(四钱) 朱砂 雄黄(各五分) 硼砂(一钱) 绿矾(四钱) 
火硝(四钱) 七味各另研极细,合研后,入水银四钱,放嚼碎茶叶少许,研不见星,将药入瓦罐,文火熬半 
个时辰,以药饼坚硬为度。取罐放大面盆中,罐上用皮纸封固。盆中实以净灰,留罐顶半寸,灰上以瓦片铺满, 
上以白炭围满罐顶,慢火煽一炷香,去炭,候罐冷。用鹅翎扫下净白者为上,瓷罐收贮,放地下出火气。一 
半作末子用,一半用浓糊打细条,雄黄为衣,收贮瓶内听用。 
凡疔疮用碗锋砭破,将血捻净,用丹一丸,研细搽之。若挑 
破有小孔,以药挑插于孔内,俱用皮纸打湿数层封好,过一二日揭去,疔头自然缓缓脱出,贴膏即愈。 
〔拔疔〕x立马回疔丹x 轻粉 蟾酥(酒化) 白丁香 砂(各一钱) 乳香(六分) 雄黄 朱砂 
麝香(各三分) 蜈蚣(炙一条) 金顶砒(五分) 共研细,面糊丸如麦子大。每用一粒,插入孔内。 
〔通治〕x梅花点舌丹x 牛黄 冰片 蟾酥 熊胆(各一钱) 珍珠 麝香(各六分) 朱砂 硼砂 葶苈 
血竭 沉香 乳香 没药 雄黄(各二钱) 将人乳浸蟾酥、熊胆为丸,每重三四厘,金箔为衣。晒干, 
入瓷瓶收贮听用。 
此丹专治疔疮对口、乳疖、痈疽,及一切无名肿毒。初起以一丸入葱白内嚼碎,酒下,出汗即愈。惟孕 
妇忌服。 
〔消疔〕x蟾酥丸x 蟾酥(二钱,酒化) 轻粉 铜绿 枯矾 寒水石( ) 胆矾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一钱) 朱砂(三钱) 雄黄(一钱) 蜗牛(二十一个) 以上各研末,先将蜗牛研烂,同蟾酥和研,入 
各药共捣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令患者用葱白嚼烂,以热酒送下,盖被出汗,初起即消。此丸一名飞 
龙夺命丹,专治诸疔恶疮,化腐消坚。 
〔贴毒〕x巴膏x 一名白膏。用巴豆肉十二两,蓖麻子十二两去壳,香油三斤,浸三日,再将虾蟆五个 
浸一宿,临熬时,入活鲫鱼十尾,共熬焦。去渣再熬,加官粉二斤,乳香五钱,搅匀摊贴。 
〔消疔〕x拔疔散x 砂 白矾 朱砂 食盐 以铁绣刀烧红,将白矾、食盐放刀上 之,各等分,择丁日 
午时,研细收之,搽患处,化硬搜根。 
〔贴毒〕x万应膏x 见前诸疮。 
〔活瘀〕x琥珀膏x 血余(八钱) 花椒(十四粒) 麻油(十二两) 熬焦去渣,入黄蜡四两熔化,以夏布 
滤净,入瓷瓶内,先将 定粉 银朱(各四钱) 轻粉(三钱) 琥珀(五分) 各研极细合一处,徐徐入油内, 
用柳枝搅匀,以冷为度,用纸摊贴。此膏专贴疮疡,能活瘀解毒,化腐生新。 
〔疔溃〕x九一丹x 石膏(九钱) 黄灵药(一钱) 共研细,掺患处。疔溃后拔脓除根。 
〔润燥〕x黄连膏x 黄连(三钱) 归尾(五钱) 生地(一两) 黄柏 姜黄(各三钱) 香油(十二两) 
将药熬枯去渣,入黄蜡四两熔化,以夏布滤净,倾入碗中,柳枝搅匀贴。 
〔走黄〕x四疔散x 土蜂窠(有子者一两) 蛇蜕(一条,泥裹火 存性) 为末,研和。如疔毒发肿 
神昏,谓之走黄。用此散二钱,白汤下,少刻大痛,可救。 
〔诸疡〕x麦灵丹x 鲜蟾酥(二钱) 活蜘蛛(二十一个,取黑色者) 两头尖(一钱,即鼠屎) 
飞罗面(六两) 共研,用菊花熬成膏,捻成麦子形。每服七粒,治一切恶毒。 
〔清热〕x黄连消毒饮x 黄连(一钱) 黄 (二钱) 生地 连翘 知母 防风 归尾(各四分) 桔梗 
防己 黄芩 人参(各五分) 甘草(三分) 陈皮 苏木 泽泻(各二分) 水煎,空心服。 
〔舌疔〕x冰硼散x 冰片(五分) 硼砂 元明粉(各五钱) 辰砂(六分) 共研细,用少许搽之,即效。如咽 
喉肿痛,吹之立止痛。 
〔消痰〕x加味二陈汤x 陈 夏 苓 草 芩 连 薄荷 姜(三片) 
〔通治〕x简便方x 瓦雀粪不拘多少,以韭汁浸化,入白碱少许,研拌,敷上,即可拔去疔根。 
〔反唇〕x简便方x 壁虱七个,用米饭捣烂,敷患处,疔即出。一法∶于人腿拗中紫筋上,针刺出血即愈。 
即委中穴也。 
〔烦躁〕x黄连解毒汤x 见一卷温症。 
〔蛇头〕x雄黄散x 明雄黄(二钱) 轻粉(五分) 蟾酥(二分) 冰片(一分) 共研细,水调敷,以薄纸 
盖之,日换三四次。一法∶用陈酱茄子套指上,痛即止。 
〔蛇节〕x敷药方x 红痛彻骨,即以溺壶堑带湿敷之,立止。 
〔冷疔〕x神灯照法x 朱砂 雄黄 血竭 没药(各一钱) 麝香(四分) 共研细,每用三分,红绵纸裹药 
捻长七寸,以麻油浸透。凡痈疽一切恶毒,初起七日前后,皆可用此照法,以火点着,离疮半寸,自外而内, 
周遭照之,火头同上,药气入内,毒随火解,初用三根,渐加至四五根,照后用敷药。 
〔黑腐〕x铁粉散x 针砂末(三钱) 黄丹 轻粉 松香(各一钱) 麝香 
一分) 共研匀,以葱汤洗去血水,以香油调敷,油纸盖之,能蚀腐生新。 
〔内补〕x十宣散x 参 归(各二两) 防 桔 芎 朴 桂 芷 草(各一两) 共研末,每服三钱, 
热黄酒调下。 
〔通治〕x五味消毒饮x 银花 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各一钱二分) 水煎,加酒和服, 
汗出为度。 
〔轻症〕x化疔内消散x 知母 贝母 甲片 白芨 乳香 花粉 角刺 银花 归 芍 草(各一钱) 
水酒煎。 
〔走黄〕x疔毒复生汤x 银花 山栀 地骨皮 牛蒡子 连翘 木通 牡蛎( ) 大黄 角刺 花粉 
乳香 没药(各八分) 水酒各半煎。 
〔汗散〕x七星剑x 苍耳头 野菊花 草 紫花地丁 半枝莲(各三钱) 蚤休 麻黄(各三分) 水酒 
各半煎。 
〔宣散〕x木香流气饮x 归 芍 芎 苏 枳 桔 陈 苓 夏 槟 大腹皮 青皮 乌药 防风 
泽泻 甘草节 木香(各五分)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 

卷之八
发背搭手论治
属性:(莲子发 蜂窝发 竟体疽附) 
背文正脊,分上中下三发,俱属督脉经。上发背生天柱骨下,是火毒伤肺,其形横广如肚。中发背生背心, 
正对前心,是火毒伤肝,其形中阔,两头有尖如瓜。下发背生腰中,正对前脐,是火毒伤肾,其形平漫如龟。初 
起皆如粟米, 痛麻痒,寒热拘急,宜隔蒜灸。以知痛为度,则毒瓦斯随火而散。有表症者,寒热无汗,荆防败 
毒散汗之。有里症者,溺涩便闭,内疏黄连汤下之。兼表里症者,神授卫生汤双解之,以减疮势。其红肿痛甚, 
脉洪数有力,热毒症也,易治。漫肿赤痛,色黯作渴,脉洪数无力,阴虚症也,难治。若不肿不痛,或漫肿色 
黯,脉微细者,气虚症也,尤难治。疮顶发一头,或二头,红肿高突者为痈,属阳,宜清凉消毒。如 痛发热, 
脉数者,内消散、托里散。如肿硬疼痛,脉实者,活命饮、五香连翘汤。若初起一头如粟,不肿不赤,闷痛烦 
躁,渴饮便秘。四五日间,疮头不计其数,疮口各含如粟状,如莲蕊, 
积日不溃。数日后疮头迸出,通结一衣,揭去又结,色紫黯者为疽,属阴,宜温补托里。如气血两虚,往来寒 
热者,托里当归汤。不能起发,不能腐溃者,托里养营汤。将溃时脚根走散不收束者。四围以铁桶膏涂之。 
已溃后,腐肉不去者,外贴巴膏化之。溃后仍痛,宜兼消托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如脓稀不稠,或脓成不溃, 
腐肉化迟者,内服托里散加参、 、肉桂。恶寒形寒,或不收敛,系阳气虚者,十全大补汤。晡热内热,或不 
收敛,系阴血虚者,四物汤加参、术。如作呕哕,或不收敛,系胃气虚者,六君子汤加炮姜。食少体倦,或 
不收敛,系脾气虚者,补中汤加茯苓、半夏。小便频数,烦躁作渴,系肾阴亏者,加减八味丸。余按诸疮总论 
治法。 
上搭手生肩下肺俞穴,脊骨第三节,傍开一寸半。属膀胱经,偏左属肝,偏右属肺,由气郁痰热, 
凝结而成。初宜神授卫生汤双解之,次以逍遥散消之,兼以六郁汤调之。中搭手生脊旁膏肓穴,脊骨第四节, 
傍开三寸。属膀胱经,由怒火而生。初宜三香连翘饮散之,次以清气饮消之。气血虚,不即溃腐者,参 托 
里散补之。下搭手生腰傍肓门穴,脊骨第十四节,傍开三寸。亦属膀胱经,由肾经亏,热炽而成。初宜活命 
饮解毒,次以内托黄 散托毒,次服地黄汤滋阴。溃后治法同前。又有生脊背及两肋,形似莲蓬,名莲子发,属 
胆膀胱经火毒。生肩后及脊傍,形似蜂房,名蜂窝发,由脾经蕴热。高肿半背,若头尖向上,属心火热极,防 
毒火内攻,若形长尺许,根横满背,名竟体疽,急服黄连消毒饮,以清心解毒。余按前法治之。 

卷之八发背搭手论治
附方
属性:〔表症〕x荆防败毒散x 见一卷疫。 
〔里症〕x内疏黄连汤x 见本卷诸疮。 
〔表里〕x神授卫生汤x 皂角刺 防风 羌活 白芷 山甲(炙) 连翘 归尾 乳香 沉香 银花 
石决明 花粉 甘草节 红花 大黄(酒炒)水煎,加酒服。 
〔消散〕x内消散x 知母 贝母 花粉 乳香 制半夏 白芨 
山甲(炒) 角刺 银花(各一钱) 水酒各半煎服。留渣捣,加秋芙蓉叶研末,加蜜调敷。 
〔托消〕x托里散x 见本卷诸疮。 
〔消肿〕x仙方活命饮x 见五卷鹤膝风。 
〔散结〕x五香连翘饮x 乳香 木香 沉香 丁香 香附 黄 射干 连翘 升麻 木通 独活 桑寄生 
甘草(各一钱) 
〔气血〕x托里当归汤x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参 黄 (各一钱) 柴胡 甘草(各五分) 煎。 
〔溃脓〕x托里养营汤x 见本卷诸疮。 
〔紧束〕x铁桶膏x 铜绿(五钱) 矾(四钱) 明矾(四钱) 五倍子(炒,一两) 白芨(五钱) 轻粉 
郁金(各二钱) 麝香(三厘) 研细,以陈米醋熬,起金色黄泡,待温,调药末一钱如膏,顿温涂之。 
〔化腐〕x巴膏x 桑 槐 桃 柳 杏枝(各五十寸) 香油四斤,熬上五枝,熬枯捞出。入象皮 
穿山甲(各六钱) 头发(一两二钱) 熬化。再入山栀子(八十个) 熬枯,用绢将药渣滤尽,入黄丹六两搅匀, 
慢火熬至滴水成珠,住火。入血竭(研细,一钱) 儿茶(研细,二钱) 砂(另研细,二钱) 等末搅融,将 
膏倾入凉水,用手扯膏千余遍,换水数次,去火气,瓷罐收贮。用时重汤炖化,纸摊贴之,神效。 
〔托消〕x托里消毒散x 见本卷诸疮。 
〔阳虚〕x十全大补汤x 见一卷中风。 
〔血虚〕x四物汤x 地 芍 归 芎 
〔胃虚〕x六君子汤x 参 苓 术 草 加陈皮 半夏 姜 枣 
〔脾虚〕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阴亏〕x加减八味丸x 见六卷咽喉。 
〔和解〕x逍遥散x 见一卷火。 
〔调气〕x六郁汤x 见三卷郁。 
〔止痛〕x三香连翘饮x 乳香 木香 香附 当归 羌活 牛蒡子 连翘 车前子 金银花 赤芍 水煎。 
〔定痛〕x清气饮x 人参 地黄 木香 桔梗 川芎 羌活 金银花 黄 连翘 当归 乳香 白芷 
麦冬 茯苓 皂角刺 水煎。 
〔补托〕x参 托里散x 见本卷乳症。 
〔托毒〕x内托黄 散x 当归 白芍(炒) 川芎 白术 陈皮 穿山甲(炒研) 皂角刺 黄 (各一钱) 槟 
榔(三分) 肉桂(五分) 水煎。 
〔滋阴〕x六味地黄汤x 见一卷中风。 
〔竟体疽〕x黄连消毒饮x 生地 连翘 知母 防风 独活 归尾(各四分) 桔梗 黄芩 防己(各五分) 
苏木 陈皮 泽泻(各二分) 黄连(一钱) 黄 (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三分) 羌活(一分) 
〔将溃〕x透脓散x 见本卷诸疮。 

卷之八
舌色辨(芝本着)
属性:《难经》立望闻问切四者以治病,而望而知之谓之神。《内经》辨望色之理多端,而不及舌。近世医者, 
看舌色,矮人看场,而不明其理,惟《张氏医通》有《伤寒舌鉴》,列图、论方,而其法亦简略不备,且伤 
寒之外,杂症未暇论及也。叶香岩先生《温热论》中兼及舌色,最为独出手眼,冠绝千古,而细筋入骨,切中 
病机,比之张石顽所列图论,相去天渊。张石顽《舌鉴》,凡白者一小柴胡,黄者一大柴胡,灰者一凉膈, 
黑者一承气,灰黑虚寒入阴者,理中四逆,此层殊不细。理非不是,而舌色之理,不明不备。且舌黑而言入足 
三阴,用温药,殊足误人。香岩先生看舌色,别有神悟,历练而知,所谓不传其妙也。其论温邪,初起舌白而 
燥者,肺阴亡也。宜麦冬、花粉、元参等。白虎汤。舌中心绛干者,心胃火燔也。玉女煎及梨蔗、藕汁。舌 
白如粉者,热据上焦也。栀豉汤,及枳、杏、蒌、桔、蒡等。舌黄浓者,热据中焦也。承气汤。舌尖红绛者, 
心营暗炽也。宜犀角、羚羊角、鲜石斛、鲜生地等。舌中心焦黑者,肾阴涸,心胃火炽也。犀角地黄汤、 
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选用。舌浓芒刺,断纹燥裂者,积滞热极也。凉膈散、碧雪丹。舌焦而齿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