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与初瑜对视一眼,彼此心中都松了口气。虽说是皇上赐给李氏的,但是李氏也不能一个人使唤十个,随便指给旁人,又有失恭敬,少不得要往儿孙们身边放。要是真有狐媚的,她们还真不放心。
这会儿功夫,恒生从宫里回来,过来给李氏请安。
整日里在宫里待着,他自是一眼就看出地上这十来个少女都是宫女打扮。他也没有多看,只是给祖母与母亲请了安后,就退了出去。
等到初瑜回梧桐苑,恒生却在这边等着,甚是认真地说道:〃母亲,宫中出来的女子多性子狡诈。若是祖母往各处分人,其他处尚好,妹妹处还是能免则免的好。〃
见向来憨直的儿子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初瑜只觉得又欣慰又心疼,道:〃晓得你心疼妹妹,不会往你妹妹身边派人。〃
恒生这才安心,笑着去了。
初瑜看着他小大人的模样,对曹颙道:〃一转眼,老大都下场了,老二也懂事了。今晚起风,也不知天佑在考院里如何?〃
曹颙心中也担心着儿子,这科举第一场考的是八股,今科成绩如何,多是要看这第一场的成绩如何。
儿子要强是好事,但是八股文章对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傲神。偏生儿子是要强的,若是答的好还罢;答不好的话,怕是要难过一阵子。
只是不愿妻子担心,所以他道:〃这都入夏了,哪里会冻着?〃
怕妻子多心,他将话岔开。
曹颙没有将太将今日赐下的宫婢放在心上,他目前并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别说是赐到曹府,就算是直接赐到梧桐苑来,他也没什么可慌的。
他不放心的,是香玉去宫里执役之事。
〃十六爷走前专程提了一句,叫准备送人备选。〃曹颙想了想,说道:〃孙家庶女也在备选册子上,这两天你带着香玉过去看看,让两个小姑娘见见,往后彼此能有个照应也好。〃
初瑜闻言,道:〃额驸,香玉才十岁,也委实太小了些〃老太君那边,怕是不放人,〃
提及这个,曹颙也甚是头疼。
随着李家即将到京,香玉的进宫,高氏那边,到了摊牌的时候。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出身次日,到了衙门。曹颙就听到一个消息,署内务府总管、署内阁学士、日讲起居注官伊都立升任兵部左侍郎。
〃伊大人总算是熬出头了。〃蒋坚与伊都立也是相熟的,笑着对曹颙道。
曹颙心中,也为伊都立欢喜。
毕竟是相府出身,上面还有个才德兼备的生母,伊都立除了好色点,倒是比寻常官吏能干许多。
他是十三阿哥的连襟兼儿女亲家,在皇上眼中,也当是自己人。现下被重要,也是在情理之中。
正说着话,就见窗外有动静。
是内务府玻璃处的小吏带人送玻璃,听说曹颙在,过来给他请安。只要是内务府老人,谁不晓得曹颙与十六阿哥关系最好。
〃造好了玻璃,先给大人这边送来,不知大人哪日休沐,小人带人过来给大人装上。〃那小吏请安过后,俯身道。
本堂中堂与两位尚书处的玻璃窗户已经换上,窗明几净,整个衙门添了几分新气象。
曹颙笑着说道:〃不需要那么费事,若是人手宽裕。中午就过来几个人装上就好。〃
那小吏自是乐的奉承,中午的时候,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手下,用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将曹颙这边的窗子换好。
站在窗下,蒋坚低声道:〃真没想到,玻璃还能这么用。夏天还不觉得,要是冬天,阳光晒进屋子,屋子里也暖和不少,衙门里也能省下不少木炭。〃曹颙听了,想着自己在昌平的庄子与海淀园子都有暖棚,秋冬时种些青菜。现下看来,这玻璃的用处又有了一个,十六阿哥那边也会多收些银子。
落衙回家,就见大管家递了两个帖子过来,一张是伊都立后日宴饮的帖子,一张是淳亲王府十六日请客的帖子。
〃明儿使人到伊大人府上说声,就说我后日准到。〃曹颙吩咐道:〃伊大人爱古董字画,你去库房里寻几样,请太太定几个,当贺礼一并送去。〃
曹元躬身应了,又禀起那六户旗下人的安置。
那六名妇人,来曹家前都是熟差,两个是针线上人,两个浆洗上人,一个灶上人。一个梳头的。她们的男人,两个木工,两个司驾,两个司农,曾打理过菜园。
〃老爷,太太的意思,其他人差事不变,只是厨房重地,不好进外人,那灶上人,若是手艺寻常,就点她随便补个差事;要是手艺真好,就由她指点几位姑娘厨艺。外头这几个,太太请老爷拿主意。〃曹元道。
〃两个司农的留些,我自有用处,其他四个,总管看着安排。〃曹颙道。交代完这个,曹颙就回了内院。
路过梧桐苑时,见院子里人影绰约,上房里有笑语欢声传来,曹颙原本沉重的心情。也跟着舒缓几分。
〃老爷回来了!〃廊下已经有丫鬟看见曹颙,一边挑竹帘,一边扬声道。随着曹颙进屋,说笑声渐歇。
除了李氏婆媳,东府兆佳氏与素芯婆媳也在。
有兄弟媳妇在,曹颙这个做大伯的不好多留,给两位长辈请了安后,就出了兰院。
李氏见状,便打发初瑜跟着出来。
〃老太太心情甚好?是何缘故?〃夫妻两个并行,曹颙问道。
〃是二老太太出门,瞧见了旁人家的玻璃窗,回来同老太太说,妯娌两个约好了一起换玻璃窗。〃初瑜说道:〃二老太太是真上心,夸了半晌。还说老太太要是舍不得,她就掏私房银子给老太太换上。〃
曹颙笑道:〃难得,二老太太还有这么阔绰的时候。〃
初瑜放低音量,道:〃我瞧着二老太太的意思,是故意要哄着老太太开心。还说要腆着脸,随老太太出城避暑,让老太太早些安排。虽说她面上都是笑,可话语间显得很急迫,怕是还有其他缘故。我还想着私下问问素芯,没等开口,爷就回来了。〃
曹颙闻言,顿了顿,道:〃看来,二老太太那边也当听到李家被押解进京待罪之事。〃
初瑜点头,道:〃八成是了。要是搁在平常,听说宫里赏东西赏人过来。二老太太嘴上少不得刺探几句,说两句酸话,今儿却提也没提。〃
夫妻两个刚回梧桐苑,李氏就使了个丫鬟过来,告诉初瑜要留兆佳氏婆媳用晚饭,叫初瑜安排加菜。
〃王府今儿刚送了两蒌河虾过来,正好可添菜,记得爷也是爱吃的。〃初瑜服侍着丈夫换了官服,说道。
曹颙原本想要今日跟母亲提李家之事,母子两个通过气后,好商量个与高氏摊牌的法子。见李氏今儿心情好,他不忍心扫兴,便想着推到明儿再说。
没想到,等到晚饭后,李氏主动使人过来请他去兰院。
李氏面上很镇定,将丫鬟都打发下去,只留下儿子,开口问道:〃你大舅舅到底如何,你别再瞒我。连你二婶都晓得了,可见外头也极容易打听。还是告诉我实话,省得我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个儿。〃
曹颙心中叹了口气,道:〃听十六爷的意思。大舅舅他们过几日就能到京城。〃
李氏闻言,却是丝毫不见惊喜。
她也做了多年的诰命,自是晓得地方官进京,除了奉旨陛见,其他的不是好事。
她面色煞白,看着曹颙道:〃真的会判流放么?〃
曹颙之前同她已经透过话,但是到了眼跟前,她还是觉得难过。
曹颙点点头,道:〃如今怕是得要告诉外祖母了。〃
李氏听了,有些慌乱,道:〃别……到底上了岁数……要不就听你二婶的。这两天就收拾收拾,我带着你外祖母去海淀庄子避暑去?〃
曹颙摇摇头,道:〃怕是瞒不得……今年内务府小选册子上,有香玉的名字……〃
〃啊?!〃李氏诧异出声,怔怔的,半晌方道:〃是进宫里当差,还是跟咱们家这些似的,随便赐到其他人家去?〃
要是进宫当差,有太妃娘娘在,还能照拂一二;要是随意赐给臣子家,就要彻底为奴为婢。
看着旁人家的姑娘备选当差,只能说两句不容易;想着自己侄孙女备选,李氏只觉得浑身冰凉:〃虽说是庶出,却是你外祖母亲自拉扯大的,这不是挖她老人家的心么?〃
〃能得皇上赐宫女的人家毕竟有数,就算真赐到外边也不怕,说不定更容易照拂。〃曹颙安慰道:〃母亲不必太牵挂,孙家三姑娘也在备选之列。明日叫初瑜带她过去转转,两下结实下,往后也能有个照应。〃
事到如今,李氏也只能往好了想。
她心里也明白,因有香玉这件事,高太君那边是再也瞒不住的。
打发走曹颙,李氏就去了芍院。
炕桌上点着灯,高氏坐在炕上,面前放着个细柳盆在捡佛豆;香玉捧了打了一半的络子,坐在一旁,一边打络子一边陪高氏说话。
香玉与天慧同岁,月份比天慧小,今年已经十岁。她继承了父母的好相貌,唇红齿白,又因在长辈身边长大的缘故,比同龄的孩子懂事不少,文文静静的,倒是比一般人堪怜。
李氏的视线落在她身上,就有些移不开。这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因不受亲祖母的待见。没有享过李家的福,却要受家族的拖累。
高氏见她站在门口不进来,嗔道:〃还不进来!〃
李氏醒过神来,进了屋子,坐在炕边。
香玉已经下炕,吩咐丫鬟泡茶,而后双手捧给李氏:〃姑祖母,吃茶。〃李氏接过来,对高氏道:〃母亲,颙哥儿媳妇明儿去孙家,大姐儿家的小姑子,比娴姐儿还小,比天慧、香玉大不了两岁,我的意思,叫她带着天慧与香玉去见见,亲戚家多走动也是好的。〃
高氏听了,皱眉道:〃眼看就大了,怎么还带着四处串门子?也不怕旁人说嘴。〃
香玉在旁听着,神情中却带了几分期盼;见高氏不允,小脑袋一下子耷拉下去。
天慧还有出门的机会,被平王府接去,或是随初瑜回淳王府;香玉跟在高氏身边,高氏又是爱静的,鲜少有出府的时候。
换做平常,李氏还能说出〃还小呢,不碍〃,今儿李氏却是嘴里微苦,说不出什么。
高氏看看香玉的小脑袋瓜子,到底有几分心疼,道:〃去就去吧,听说大姐儿家的礼哥儿今年也下场,要是能有个好消息,他们母子往后也有个依靠。〃李氏道:〃我刚好要去看天慧,让孙女随我同去可好?〃
高氏慈爱地看了眼香玉,道:〃好,也让她消消食儿。晚上她吃了半盘子籽虾,我也怕她积食儿。〃
香玉被说的不好意思,拉着她的袖子,低头道:〃老祖……〃
李氏见她们祖孙相得,挤出几分苦笑,起身道:〃既是如此,我就带她先过去。〃
高氏低下头抻了抻香玉的衣服,替她抚平前襟,而后才叫她们随意,自己仍低下头捡佛豆不提。
因是初十,天上半轮明月,满地清辉,夜风徐来,暖暖柔柔的,带着几分惬意。
前面有丫鬟提着灯笼领路,香玉任由李氏牵着,嘴角微微翘起,已经在想着明日出门的事。
等到李氏停下,她才发现来的不是天慧的槿院,而是罗姑姑、常姑姑所在的杏院。
香玉与天慧、妞妞每三日过来半天,跟着两位姑姑学礼仪,所以对这边也算熟悉。
原本空闲的两侧厢房,此时都亮了灯。
香玉好奇地看着,她也知道府里添的新人,就安置在两位姑姑处,昨晚还跟着妞妞悄悄来看过。
李氏没有停留,牵着香玉的手,直接进了院子,示意随着侍候的丫鬟通禀。罗姑姑与常姑姑听到动静,忙出来将李氏迎了进去。
站在廊上,香玉回头看了一眼,东厢窗下有人影晃动,却是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喧哗。
杏院比其他院子小些,小小的三间上房,西边一间是两位姑姑的住处,其他两间是开间,平素两位姑姑在这里,教导府中几位小姐规矩。
两人虽不知李氏来意,仍是请她上首坐了奉茶。
李氏道:〃这十个丫头,两位姑姑瞧着如何?〃
两位姑姑对视一眼,罗姑姑开口道:〃都是调教过的,规矩上不差。有两个大的,稍显伶俐些,却也晓得分寸。若是老太太急着用,现下也能接差事。〃李氏摇摇头,道:〃不急,只是我这孙女好奇,要是便宜,唤过来叫她瞧瞧。〃
香玉站在李氏身边,听了这话,眼睛弯弯,想着姑祖母真厉害,竟晓得自己心中所想;又想着莫不是偷看的事情叫姑祖母晓得了。
她微微抬头,偷偷看李氏,见她脸上不见恼,才算放心。
主家吩咐,两位姑姑自是无话,常姑姑告了声罪出去,少一时,带着十个宫婢进来。
她们今天量了身量,衣服要过两天才能赶制出来,所以身上依旧穿着浅绿色的宫女服,站在那里,一时分不出哪个是哪个。
〃这是太夫人,你们就是由皇上亲自赐过来,侍候太夫人的,还不给太夫人请安。〃常姑姑低声交代道。
〃奴婢见过太夫人,给太夫人请安。〃众人齐屈膝见礼,同声道。
李氏点点头,道:〃起吧,昨儿匆忙见了一面,我也忘了问。现下既见了,报报名字,说说你们家里还有什么人,怎么进宫当差!〃说着,指了指前排个子最矮的一个,道:〃从你开始说。〃
〃奴婢玉英,家中有大伯一家,还有老娘与同胞哥哥……我家去年备选的是本是堂姐,可临了堂姐病了,大伯就推了奴婢去……〃
〃奴婢明霞,家中父母俱全,还有三个弟妹,到了岁数,在备选名册上,就进了宫……〃
〃奴婢朝华……因祖父之罪,父母籍没入包衣旗执役……〃
〃奴婢林……林儿……因祖父早年问罪,四年前籍没入宫……〃
〃奴婢……〃
十人中,包衣小选进宫的有七人,犯官女眷罚入宫有三人。
李氏一一听了,指了指第四个道:〃你叫林儿?瞧着你几年也不大,进宫四年了?〃
那女孩跪下道:〃姑姑说,奴婢名字犯了姑娘的讳,叫奴婢先以姓为名,等派了差事,再请主子们赐名。奴婢同娘亲与姐姐是四年前入的宫,早年因年岁小,没有领差事,去年十二,才同刚进宫的姐姐们,一道学规矩……〃曹李孙三家女儿的宫廷之路开始了,求月票撒花。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四十章 真相从杏院出来,李氏便带香玉去了槿院一坐,而后使人送她回芍院。
回到兰院后,李氏叫人请初瑜,说了让她明日带天慧与香玉去孙家之事,而后道:〃我瞧着那孩子是个懂事的,明儿回来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