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控制曝光量
不论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拍摄时控制曝光量都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关键。要控制好曝光量,首先要记住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快门速度提高一倍,镜头的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时一样,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补偿设置成+1档,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实际上,使用数码相机提供的预设模式时,相机会从光圈和快门速度两方面进行调节,以使通光量翻倍。
一般情况下,可以由相机来测定整个画面的光线亮度,并确定最佳曝光量。但相机的智能是有限的,例如在拍摄雪景等以白色为主的对象时,数码相机本身就会错误地认为光量充足,并自动减小曝光量,这样拍摄到的画面就较暗。而拍摄大面积黑色对象时,相机同样会认为光线不足。
要控制好曝光量,您需要具有曝光补偿的知识,这样才能拍摄到亮度和预想亮度一样的照片。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程度的补偿最合适,最终还是要由您本人的眼睛来掌握。这里无法给您一个准确的标准,但原则是,对于白色和高亮度区域多的对象应增加曝光补偿,黑色和昏暗的、区域广的对象,应减小曝光补偿。
十二、红外线拍摄效果
除了一般的闪光灯外,其他光线也可以应用在摄影技术上,例如,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红外线摄影技术不管是在业余或者是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多的讨论和应用。想体验一下,您可以在拍摄时应用大功率的红外线灯照射主体,也可以在其他电子发光装置上装一个红外滤光片,这样,红外线会直接打在主体上再反射回镜头成像,这样就可以实现红外线拍摄效果。但传统摄影必须依赖红外线专用底片,而且底片保存、冲洗与运送都是一件麻烦事,所以一般用户都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数码相机由于硅材质的感光元件对红外线的波长敏感,拍摄红外线照片会比传统相机简单。
另外,如果您的数码相机配备红外线辅助功能,例如SONY的F717,那么应用红外线摄影时,不仅能在微光的环境下继续操作拍摄生态写真,而且将之应用在风景摄影上也可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特别效果,并且还可以有透视功能,但红外线的透视能力并不是100%。
十三、合理使用闪光灯
闪光灯是非常便捷且适合当作补充光源的一种工具。但一般来说,强调自动化的数码相机并没有太强的闪光灯,充其量是把闪灯功能加以程序化,提供“自动”、“强制”、“防红眼”、“慢速”等设定。
“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判断拍摄场景的光线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就会自动在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进行闪光,以弥补光线:“防红眼”模式先让闪光灯快速闪烁一次或数次,使人的瞳孔适应之后,再进行主要的闪光与拍摄,避免照片中人眼睛发红的问题:“强制”模式即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环境中,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通常用在拍摄背对光源的人物:“慢速”模式会延迟数码相机的快门释放速度,以闪光灯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门,如1/5秒,为弱光背景曝光,能够拍摄出前后景均得到和谐曝光的照片。
由于数码相机的智能程度有限,在不同设定下,闪光灯产生的效果很难确定,因此,要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需要选购带手动功能的外接闪光灯的数码相机,通过人脑决定闪光灯的强度、大小、次数与频率,可以大大地增加摄影适用范围。一般,手动控制闪光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因为使用的是数码相机,所以您可以多试拍几张以确定闪光灯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外接闪光灯使用低功率以减少光的输出时,色温会稍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