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女科指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妇科-女科指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当风取凉,或误食生冷,或疮痍未瘥便合阴阳,或早起作劳,衣单席薄,寒从外入也。 
x【方】x 
x赤石脂丸x 
赤石脂( 另研,二两) 半夏 炮姜 当归 防风 丹参(各一两) 吴茱萸(盐汤泡炒) 蜀椒 桂 
心萑芦(各五钱) 白蔹(一两) 
为末炼蜜丸,空心酒下十丸,日三服,不知稍加丸数,以知为度。 
x千金白垩丸x 
白垩 龙骨 芍药 黄连 当归 茯苓 黄芩 白蔹 瞿麦 石苇 细辛 牡蛎 本 甘草 甘皮 附子 
大黄 人参 白石脂 禹余粮 乌贼骨 
蜜丸余下二十丸。十二症倍牡蛎、龙骨、禹粮、石脂、乌贼骨。九痛倍黄连、白蔹、当归、甘草。七害 
倍细辛、 本、甘皮加蜀椒、吴萸。五伤倍大黄、石苇、瞿麦。三痼倍人参加巴戟、石脂。 

卷之一调经门
带下
属性:x【歌】x妇人带下有多般,风冷惊痰湿热寒,五脏三焦俱病此,七情六欲总相干。木乘土位因虚入,积滞胞门 
作实看,损耗精神形体瘦,重亡津液肾源干。临经房事伤冲任,恚怒悲衰动肺肝,升举补中益气饮,涩败樗白固 
真元。莫言久病医无效,识得枢机治不难,攻补寒温随症用,不须九转炼金丹。 
x【论】x《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又曰∶脾传之肾,名曰疝瘕,小肠冤结而 
痛出白,名曰白虫,出白溲。又曰小腹冤热,溲出白液,又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白淫。 
仲景曰∶妇人年五十,病下利,暮即发热,腹满小腹里急,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此属带下,曾经半产, 
瘀血在小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带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妇人陷经漏下黑 
不解,胶姜汤,一作胶艾汤。妇人小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经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圆。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 
红蓝花酒。妇人腹中痛,当归芍药散、小建中汤。 
《良方》曰∶带下有五,由经行、产后风邪乘虚入内,传于脏 
腑而致之,伤肝胆色如青泥。伤脾胃黄如烂瓜。伤心、小肠色如赤津。伤肺、大肠形如白涕。伤肾、膀胱黑如 血。 
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因名曰带,故《难经》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带脉为病,腹满腰溶溶, 
若坐水中。《产宝》曰∶处女三病,一者经水初下,阴中热,或当风卧。怖三者有一,后必带下,神仙聚宝散。河间 
曰∶带下由任脉湿热甚,津液溢而为带也。如火炼金,热极反兼火化,六月热极,则万物反出津而润泽。宜苦寒正治 
之,有用辛温从治而愈者,辛能发散故也。丹溪曰∶赤属血,白属气,俱是胃中湿痰积痰,流而下渗入膀胱,宜 
用升提,星、半、苍术、海石、黄柏、青黛、樗根皮之类。《家秘》曰∶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清气上升,浊气下 
降,则津液化为气血,而填骨髓,养五脏,充肌肤,何疾之有。其或七情内伤,六淫外感,阴阳乘戾,清浊不分, 
逆于经遂,流于冲任,津液不能四布,何以奉心化赤而为血哉,故带下也。宜补中益气汤送青黛牡蛎鸡子清丸。 
x【脉】x右手寸平尺浮,浮为阳,阳绝者,无子。若足冷带下,轻则漏下,重则崩中,皆心不荣血,肝不藏血所 
致。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肠鸣、腹满,紧则腹中痛,数则阴中生疮,弦则掣痛。尺寸俱虚者,漏血带下。带下漏 
血脉浮恶寒者不治。 
x风x 
经行冲任已虚空,登厕乘凉易中风,浮缓头痛流鼻涕,急寻苍柏与辛芎。 
苍柏辛芎散。 
x凉x 
多悲不乐足如冰,腰腹时疼呕带崩,六脉沉迟或虚火,按之无力是寒征。 
酒煮当归丸。 
x惊x 
血去心虚易着惊,精神恍惚不和平,木乘土位脾家弱,脉动虚浮带已明。 
归脾汤。 
x痰x 
脉滑肌肥气不清,湿痰下注带如顷,头眩呕哕兼麻木,多是痰涎里面生。 
樗皮丸 重者小胃丹主之。 
x湿x 
脉缓肌黄脚面浮,腰胯沉重带长流,或时泄泻偏难溺,嗜卧肠鸣湿上求。 
四神丸 双白丸 香附散。 
x热x 
阳盛阴虚火易升,煎熬津液丧元精,形衰脉数皮肤燥,口苦咽干耳内鸣。 
三黄三白丸 白术丸。 
x寒x 
寒脉沉迟比冷轻,恶寒腹痛食难行,或时吐利吞酸水,足冷腰疼色不荣。 
大温经丸。 
x虚x 
漏下多时内必虚,急宜补益莫踌躇,脉来细小芤微涩,乌骨鸡丸载古书。 
乌骨鸡丸。 
x实x 
败精浊血滞胞门,气积痰凝作实论,腹内坚疼脉弦实,石瘕 癖及贲豚。 
露丸。 
x漏带x 
带下如同经水来,半年三月一当灾,健脾补气兼收涩,不禁安能得受胎。 
白马蹄丸 樗皮丸。 
x附方x 
地榆膏治赤白带骨立者。 
x针灸x 
三阴交穴在内踝上三寸,天枢在脐旁二寸,气海在脐下一寸半,血海二穴在膝膑上内廉,中枢在脐下四寸, 
丰隆在外踝上八寸,水道在天巨下三寸。 

卷之一调经门
白浊白淫
属性:x【歌】x不甚粘稠比带轻,白淫白浊白崩名,真元下陷脾虚损,龙火蟠腾水不升,多欲房劳明伐肾,邪思妄 
想暗伤情,要知经络根源病,察脉观形辨五行。 
x【论】x吴梅坡曰∶妇人下赤白不甚稠者,名白淫,与男子白浊同,由于龙雷之扰而不澄清也,属足少阴、太 
阴,治当清补。若有滑白稠粘者,名带下,属心包。手厥阴心包系于脊,络于带脉,通于任脉,治宜血肉之剂以培 
之,此探本穷源之论也。时人泥于常套作湿痰治,用兜涩升提之类,岂知本原伤损,以致腐败而来彼涩滞不清之 
物,则益加其滞,升提不正之气,则愈增其郁,惟宜六龙固本丸,十六味保元汤。 
x【脉】x阳急为瘕,阴急为疝,浮则肠鸣,紧则腹痛,数则生疮,弦则筋掣,弦大虚芤,细小微涩,皆主下白。 
x心肾不交x 
深阖寂寞暗伤春,脚软腰疫气不匀,白滑下流多恶梦,耳鸣目眩少精神。 
金锁正元丹。 
x思虑伤神x 
胸痞虚浮面色黄,多眠少食困野狼当,阴阳清浊相干混,若欲厘清四七汤。 
x怒气伤肝x 
往来寒热不安宁,胁痛心烦面带青,口苦脉弦小便数,便知郁怒在肝经。 
加味逍遥丸。 
x固本调元x 
头晕心嘈气血亏,四肢乏力属于脾,时常麻木精神少,固本培元最合宜。 
六龙固本元。 

卷之一调经门
经候总论
属性:x【歌】x妇人二七天癸至,冲任始通匝月行,恚怒忧思宜谨慎,阴阳气血自和平。虽由心统经遂液,还赖脾资水 
谷精,行后空虚劳即病,初来恍惚易生惊,猛然抚髀长虚叹,偶尔停针不作声,便是桃夭思讽咏。应知雎鸟欲和鸣, 
脉弦出际三关透,情动于中百感生,旧血停留还渗入,骨蒸潮热症非轻,乘凉登厕风吹入,饮冷形寒血不营,若要调经 
先去病,更推形色得其情,过期色淡知无血,带紫赶前热不清。未至先疼因气滞,行过腹痛自虚明,平 
时发热因劳积,热在临经血不盈,气乱错经行口鼻,脾虚漏下若葵羹,去多不住宜滋养,来少无疼大补荣。经闭要 
分虚实看,血枯气隔热痰名。 
x【论】x经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任脉通,冲脉盛,男则营运,女则停止。营运者,无积而不满动也。停止者,有积而能满静也。不满者,阳气随 
时而行运。满者,阴血以时而下溢。谓之信者,男子以气运,故阳气应日而一举,女子以血满,故阴血应月而一下。 
褚侍中曰∶男子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 
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也。女人天癸既至, 
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后虽 
合而难子。又曰∶合多则沥枯,虚人产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x寡妇师尼异治x 
褚澄疗尼姑、寡妇别制方法,盖有谓也。此二种独阴无阳,欲心萌而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 
久则为劳。尝读《史记·仓公传》,载济北王侍人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病,仓公曰∶病得之欲 
男子而不得也。何以知之,诊其脉,肝脉弦,出寸口,是以知之。盖男子以精为主,女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则 
思室,女子血盛则怀胎也。夫肝藏血者也。厥阴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则阴盛可知矣。大法宜《本事方》生地 
黄丸、柏子仁丸、卫生汤。 
x调经先去病x 
月水循环,百病不生而有子,若六淫外感、七情内伤,气血不调,心腹作痛,或引腰背,上下攻利,吐逆不 
食,或寒热 瘕, 
或潮热腹痛,重则咳嗽,汗呕泄泻。盖潮热自汗则血液消耗,咳嗽呕吐则气往上行,泻则津泄于下,痛则积结于 
中,是以必先去病,尔后可滋血调经。若血渗入骨便为骨蒸,血积于中,相搏则痛,血枯不能滋润百骸,则热蒸 
于外,血枯包络火旺或挟外邪,变成劳瘵。 
x调经大法x 
妇人经病有月候不调者,有经水不通者,然不调不通之中,有兼疼痛者,有兼发热者,此又分为四也。四者细 
推之,不调之中有赶前者,有退后者,赶前为热,退后为虚也。不通之中有血滞者,有血枯者。血滞宜破血,枯宜 
补也。疼痛之中,有常时作痛,有临经作痛,常时痛为气滞,临经痛为血病也。发热之中,有常时发热,有经行发热, 
常时发热为血虚有积,临经热为血虚有热也。此又分而为八也,大抵内因忧思忿怒,外则形寒饮冷,气血郁结不行, 
此不调不通,疼痛发热之由也。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故治血病以行气为先,香附之类是也。热则流通,寒则凝结, 
故治血病以热为佐,姜桂是也。 
x经水异色x 
丹溪曰∶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禀火象也。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升降清浊, 
因气而行,故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行后痛者,气血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色淡者, 
虚而有水混之也。紫者,气之热也。黑者,热甚也。今人见紫黑成块作痛,指为风冷乘之,用温热药,祸不旋踵。 
经曰∶亢则害,承乃制。热甚必兼水化,所以热则紫黑也,四物加黄连、香附。淡白者,气虚也,芎、归、参、 
、芍、附。多而色淡者,痰也,二陈芎、归。如烟尘屋漏水者,湿也,二陈汤加秦艽、防风、二术。成块作片, 
白不变者,气滞也,四物、枳壳、香附、延胡索、陈皮。 
x居经x 
月水一月一来,乃其常也。有三月一来者,谓之居经,气血不足故也。又有一年一来者,又有石女无经者, 
亦有频年不来,一来即孕者,皆其变也。亦如脉之有反关耳。 
x【脉】x脉微,气血俱虚,年少者,亡血也。乳子下利,则可否者,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少阴脉微而迟,微则 
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血少,孤 
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积热,阴虚阳实故令少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 
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今重虚,津液浊泄,故知非躯,名曰居经。 
x经病血厥x 
血厥者,妇人平居无病,忽如死人,身不动摇,目闭口噤,重者不救,轻者移时乃寤,此名血厥。由汗多血少, 
阳气独上,气塞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妇人多有此症,比痫症大不相同,但此条 
混见大方全书之内,未曾指出讲明,所以卒然莫救,今特表而出之。经曰∶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其脉微弱, 
初或呕吐,便尔昏沉,阴阳乖隔,荣卫不和,比之中风,身不发热,喉无痰声,手不握搐,为异耳。急宜握住顶心发, 
令人扶起,不得平卧,外用通关散吹鼻取嚏,有嚏则吉,无嚏则凶,或以铁秤锤烧红入碗内,以醋沃之,熏鼻下,醋 
气入内,透隔立苏。口噤不能灌药者,针少商及三阳,五会等穴。或以作筒吹其两耳,或以童便灌之,切记不可灌热 
汤,盖灌热汤则血得热而泛滥。犯胃冲心,多致不救,心为君主,心不受邪,一丝血入心即死矣。经所谓经水波涛而 
涌起也,名曰血厥,治宜花蕊石散,童便调服,或苏合香丸,醒后白薇汤、八珍散、归脾汤调理也。《家秘》曰∶经隧 
乖戾,血上冲心,所以神昏,缓则不救,治以八宝丹。 

卷之一调经门
经水愆期
属性:x【歌】x经水违期号曰愆,或多或少或流连,过期涩少因无血,热盛脾虚则向前,乍热乍痛须细审,适来适断 
看风烟,逾期五十经还漏,室女停经有避年。 
x【论】x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 
并行。故心脾和平,则经候如常矣。苟或饮食失节,起居违宜,脾胃亏损,则经不调也。 
赵养葵曰∶不及期来者,有火也,滋水则火自平矣,六味丸。如不及期而来多者,本方加海螵蛸、柴胡、 
白芍。如半月十日一来,属气虚,补中汤。如过期不来者,无火也,本方加艾叶。脉迟色淡加炮姜、肉桂,此其大略 
耳。其间亦有不及期而无火者,过期而有火者,有过期而多者,不及期而少者,不可拘于一定,当辨脉之迟数,禀 
之虚实,形之强弱,年之多寡而施治之。如肝脾热者,四物加减。脾肺虚弱者,补中益气汤。肝脾郁结者,归脾 
汤。怒动肝火者,加味逍遥散。肝肾阴虚者,六味丸。盖脾为化生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而阳气生于阴精,故宜补 
心脾肾也。 
x【脉】x寸关脉调和如故,尺脉绝不至者,当患少腹痛引腰痛,气滞上攻胸臆也。寸口脉浮而弱,浮则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