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无敌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无敌前传-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拦阻索的研制工作在意大利人的帮助下也进行得很快,绥定机械集团按照中心的图纸,经过试制后发现,意大利人的原始设计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液压活塞的密封及不同活塞的直径大小上就有些问题,另外,滑轮组的配备和计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绥定机械集团公司领导在得到内部工程师等技术人才的保证下,决定对图纸进行改动,并于12月11日试制成功。这部式工厂内部代号为YLZZ…28L型的拦阻索装置,可拦阻时速120公里、重3吨的飞机,拦阻索行程为45米。但在进行静力试验时,却不断发生拦阻索断裂的事故,使得该公司不得不对重庆钢铁集团的这个产品持有浓厚的怀疑态度。

重庆钢铁集团立即派出十余名技术人员来到现场,经过检验后发现,作为拦阻索的主要承力结构钢缆,其材质延展性不够,外面包裹的橡胶、麻混合制品倒没有什么问题。于是重庆钢铁集团立即用最新研制的高韧性钢材,拉成极细的钢丝,并多股缠绕,重新制作了钢缆,12月30日的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信心满满的绥定机械集团立即开始在绥定附近的河市机场建设了一个航母飞行甲板模型,并将6组拦阻索装置安置在甲板之下。第二年1月27日,一架经过改装的寇斯蒂轻型轰炸机,首次成功地降落在模拟甲板上,着陆钩顺利地勾住了拦阻索。全重2。48吨的飞机以时速125公里进场着陆,拦阻索仅行程了40米便使飞机完全停止了下来。三天后,现场评估的总装备部下达了正式的定型通知书,并将这种拦阻索命名为“LZS…1”型。

与升降机和拦阻索的顺利研制相比,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就显得一波三折了。本来研究中心准备以“重庆”级舰上的水上飞机弹射器作原始参考依据,并在之上进行改进。但海军装备部则莫名其妙地要求重新设计,要求采用蒸汽弹射器。同时还提出,新的弹射器能够在30米的行程内将重3吨的飞机以125公里的速度弹射起飞。这让研究中心感到非常棘手,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而且蒸汽弹射器最重要的一环:用于密封弹射滑轨的软金属条在当时的冶金工业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办到的。

而当时已有的蒸汽弹射器,都是以耐高温的橡胶作为密封条的,因为使用不频繁、蒸汽压力及温度均不高,加上行程很短,所以没有产生多少不适。但现在的要求则显得有些超前,橡胶已经不能适用,必须要用软金属条。因此,研究中心只能在冶金工业上想办法,将研制任务下达给几大冶金企业,就开始坐等起来。

我在知道这件事后,有些生气。就目前来看,海军的要求是很正确的,未来的发展必将淘汰现在最适用的液压弹射器和机械弹射器。但研究中心不能坐等,他们必须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不过,弹射器小组的负责人在辩解时说,研制工作只有在不断地试制及试验过程中,才能找到设计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软金属条没有装上弹射器之前,任何进一步地设计或完善都是闭门造车。我听后也深以为然,知道自己太心急了。

看来,我心中的航空母舰一时半会也急不出来。太多的基础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太多的技术瓶颈正等着我们突破。虽然,我也可以象现在的列强那样,生产出符合目前技术条件的航空母舰,但这种原始的航母却始终让我无法接受。我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不过,我也对现在的航母研制计划作了一些调整。弹射器短时间内无法研制成功,就只好用航母的速度和飞机自身动力起飞,并开始考虑建造带有滑跃起飞甲板的飞行甲板模拟装置。斜角飞行甲板目前只能停留建造模拟装置上,如果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使用,必然立即为列强所探知。我要求中国的前几艘航母都不要建造斜角飞行甲板,待培训出数量庞大,技艺精湛的飞行员,以及完全熟练地掌握了航母的各种应用后,才进行新一代带斜角甲板的航母。

其实研究中心给我的第一份航母设计草图真的让我惊讶不已。他们采用了双层飞行甲板和两层机库,其甲板外形象极了美国的“约克城”号。全新的船体其线型还算不错,但第一层和第二层飞行甲板通过一些支柱高高地撑在甲板上。还装有各种203毫米大口径舰炮作为水面打击火力,舰岛及烟囱是可以放倒的,在回收飞机的时候可以保证没有任何干扰。但这样一来,其复杂的结构足以使其更的时间用于与机械故障作斗争,而无法进行训练、作战使用。而双层机库更使整个船体结构复杂,内部管线及隔舱象迷宫一样。因此,我立即要求研究中心改变原始设计,采用单层机库和单层飞行甲板。

改过之后的设计还是差点让我晕过去!虽然飞行甲板改为单层,但仍在整个船体甲板上用支柱支起高高的飞行甲板,整个舰体重心显得相当高。不得已,我只好再当一回“科学家”兼“画家”,将后世的全封闭式舰艏及带有外飘飞行甲板给画了出来。在场的船舶设计专家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声。其实我明白,好多东西只要说明了就显得很简单,而在之前,恐怕要花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我画出的草图上,飞行甲板外飘不仅加大了飞行甲板的面积,而且外飘产生的甲板与船体的连接部分,正好可以安装各种进排气管道,而舰岛在右侧的飞行甲板边缘上,连接部分也可作为承力结构。这种设计在后世是标准的作法,而在当时则显得非常新颖。

再一次出现在我面前的设计图纸已经与我的期望有些接近了。全封闭式直通甲板,舷侧升降机,舰岛及整体式烟囱设在舰体右侧,机库设有一层,高度为5。6米,飞行甲板距机库顶部天花板的高度为1。82米,这个空间除了安排水平装甲外,主要是用于安装拦阻索的液压装置及未来的弹射器。整个飞行甲板距水面高约14。28米,呈楔形的甲板与舰体的连接部分,可以大量阻止甲板高海情条件下的甲板上浪。但这型设计还有个不伦不类的东西让我深感思维惯性的威力:在舰体前部两侧各设有2座双联155毫米舰炮!难道他们还认为航空母舰上的这种口径的舰炮还能参加与敌舰的对射吗?

更让我寒心的是,也许是出于设计人员始终认为航母是一种辅助舰艇的原因,这型设计只有15000吨的排水量!此时,我都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再加上我认为第一型航母不必要造得那么大,那么完美,所以,我仅仅是将用高炮取代那几座155毫米炮的批示写在了图纸上后,就再也懒得理会了。

与航空母舰同样重要的是其上面的舰载机。为此,我也颇费脑筋,已经停下的CF-1型战斗机的进一步改进在研究中心的人员加入后,进行全面提速。改进的主要内容是换装功率更加强大的HSF-1A型气冷12缸活塞发动机,功率达到了700马力,采用三叶定矩螺旋桨。增强起落架的强度及液压行程,以适应在航母起降时的冲击力。在机尾加装着舰拦阻钩,机翼设计成可以向上折叠,以节约占地空间。由于当时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的研制才刚刚起步,为了使海上航空力量不至于断档,还在CF-1的基础上,增加了机腹挂架的功能,改进其结构,使其能够挂载500公斤级以下的炸弹或鱼雷。

在对CF-1的改进中,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俯冲轰炸的飞行性能,还在副翼和襟翼上做文章,当其进行俯冲时,副翼和襟翼下放至九十度,起着减速板的作用,能够保证飞机的俯冲速度始终保持在380公里/小时。同时,还装有蜂鸣器和气压高度计,在俯冲到高度为800米的时候,蜂鸣器开始小声工作,随着高度越来越低,蜂鸣器的工作声音也越来越大,直到最低270米的改出俯冲的底线时,蜂鸣器将自动转为警报声,提醒飞行员弃机跳伞。CF-1的俯冲投弹高度最佳为350米,此时投弹,炸弹能够最大限度沿着瞄准线飞行,准确击中目标,而且载机能够顺利改出。

作为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种舰载战斗机的CF-1型战斗机,我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关注她。为了加强其火力,成都飞机公司选用了重庆兵工集团研制的20毫米链式机炮。这种机炮的射速为300发/分,一条标准弹链共有185发炮弹。当然,作为地面防空武器或装甲车辆的车载武器,可以装备数个弹链,但在战斗机狭小的空间内,只能装备一条弹链。同时,采用的安装方式也是机关安装,并装有协调器,可在桨叶之间发射,不会击中桨叶。机翼上则装有4挺7。62毫米机枪。这样的火力远比原型机的火力强大了数倍,可以认为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战斗机。

由于是我亲自抓的项目,所以CF-1型战斗机的改进工作进行得非常迅速。军事装备研究中心成立后第二年3月,改进后的CF-1型战斗机进行了首飞,我在首飞现场观看了CF-1的成功飞行。半个月后,CF-1的舰载型CF-1J型战斗机也首飞成功。两型飞机均于三个月后批准定型,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为了让海军尽快拥有海空作战力量,我下令让空军的10个战斗机师各抽出一个飞行团,组建海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由海军直接管辖,分为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首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员是原空军的参谋长黄敏达担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执行我的命令,让所有飞行员全部集中到位于绥定和成都的两处模拟飞行甲板上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发现,在无风条件下,CF-1J型舰载战斗机在满载时,可从205米长的甲板上起飞,从而推算出,在满载时,如果航母以最大速度航行,起飞距离可以缩短到130米。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黄敏达的亲自监督下,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而且黄敏达在我的要求下,让飞行员们以接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最残酷的训练。许多飞机在训练后,永久变形,更多的飞机过早地达到了寿命期限。当然,还有一些飞机连同飞行员一起损失了。在三五计划的最后阶段,仅一年多的时间,海军航空兵就损失了42架飞机和38名飞行员。但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后,海军航空兵已经成为一支过硬的战斗部队,其训练水平和素质雄居全球之首。在我的关注下,海军航空兵这支年轻的部队已经逐渐成熟,雏鹰磨砺了翅膀,成长为傲视天下的雄鹰。

第一百二十章 … 智利海军的大蛋糕

还在航母进行原始设计的时候,我就接到了吴可的来电,新成立的五家国际贸易公司正式成立了,但其负责人则让我有些不快。吴可圈定的几位负责人,全都是从中央银行或商贸部挖过来的。这在国外的情报机关眼里看来,很明显地会被冠以“间谍”的头衔。虽然这五家公司是秘密成立的,但负责人的背景资料,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地被国外情报机构侦察到。于是我赶回北京,与吴可商量一下这五家公司负责人的人选问题。之所以我要亲自过问,因为一些还不成熟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已经存在很久了。我要用这些公司拿着中国最强劲的产品冲击国外市场,同时还要让他们为中国带来更多的战略资源和情报。

28年8月3日,我在北京召集了吴可与杨明开了个小会。我对他们说:“这五家公司将各自负责一类产品的国外市场,其中中国德亨国际贸易公司将主要负责机械产品的出口;中国元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将主要负责金属产品的出口;中国正大精密仪器进出口公司就名符其实地进行各种精密仪器的国际贸易;天津矿业集团主要负责矿产品的进出口;香港恒生贸易有限公司则主要进行电子电气产品的贸易。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情报部门的暗中配合下,可以明白自己主要负责哪一块。也知道其它行业的情报或商机应该立即通知哪家公司。同时更因为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这些公司必须为我们换取利益,因此,公司的员工也必须是非常专业的人士。”

“更为重要的是,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劲头来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或者说是一个临界线。明年,最迟后年,世界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将发生巨大的变故。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极有可能发生,美国会出现有史以来最在的经济倒退,首先会从股票暴跌开始,到后来将会有超过1300万人失业,工业生产差不多下降一半,从而带动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全体经济衰退。那时候,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抵御这场危机,同时也需要巨大的财力购买发达国家破产企业。”两人被我的话惊得有些失措,他们不敢相信,象美国那样强大的经济实体居然会有这种衰退的情况发生,显然是他们目前无法接受的。但此时,我却不能给他们解释什么,我要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迅速提升中国的工业和金融实力。

然后,我又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考虑将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换成民间人士,就算国外情报机构对他们进行侦察,也查不出与政府的任何瓜葛。”杨明点点头赞同地说:“不错,我们可以从一些准备在检察院起诉的破产企业主那里征集人选,由政府替他们还清债务,他们则作为傀儡,幕后则由我们来操纵。”我满意地看着杨明说:“呵呵,老杨现在是越来越精明了。至于公司的一些所谓的高级员工,就也由你来统一安排吧,让那些犯有经济罪行的人加入进来。”然后扭过头对吴可说:“你今后就要注意这些企业的发展方向,争取在更广泛的行业内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路子。赚外国人的钱,怎么赚我也不嫌多。”

杨明经过几天的筛选后,最终将一些人的名单递交到我的办公桌上。岳行生,42岁,曾经拥有一家综合性的机械贸易公司,专门从国外进口各种民用机械,而且有几种比较敏感且被美国政府禁止出口的机械产品也能弄回来,确实具有相当的手段。当然,他也不忘把一些国产机械贩卖到国外,尤其是在南美,他似乎有许多长期合作的客户。本来他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却因为偏信他人,为几个朋友担保贷款,却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