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设备和其他港口设备都被破坏了。整个瑟堡港被破坏的程度比盟军原先预计的要严重得多。
  7 月1 日,拉阿格角和整个康坦丁半岛被盟军完全占领,守军全部被肃清。
  清理瑟堡港的工作很快地展开了。第一批货物于7 月16 日运到瑟堡港。整个瑟堡港的清理直到9 月21 日才结束。      
 
                 
 
 
 
第十章冈城大捷凯歌扬
 
 
  冈城是通向巴黎的门户。
  冈城这个小小的城镇,对盟军来说非常重要。它是盟军向欧洲大陆纵深进攻的枢纽所在。在蒙哥马利的作战计划中,冈城是盟军进攻欧洲大陆的左枢轴,盟国部队从诺曼底登陆后将围绕它转向东北发动进攻,直指法国巴黎和德国莱茵河。
  冈城对于德军来说也是同等重要,冈城附近集中了大量的德军装甲部队以迟滞英军向东面的推进。如果盟军在这个地方突破,德军的整个第7集团军与北方的第15集团军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到那时,通向巴黎的路就完全敞开了。
  为此,在科蒙至冈城之间的正面,德军集中了7个装甲师和第8装甲师的部分兵力,占德军在法国装甲部队的2/3。同时,在英军的左翼当面则有2个步兵师。
  冈城变成了德军抵抗最顽强的战场。
  “112高地”
  英军于6月26日首次发起夺取冈城的大规模攻势。
  进攻开始时,英军陆上和海上的大炮齐声怒吼,编织起一道道密集异常的火力网。
  6月28日,英军步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已经打到了名为“112高地”的制高点前面。
  不出所料,德军次日即展开反扑。
  德军为了阻挡英军的进攻,出动了数以百计的坦克展开攻势。这些德军部队中有刚从法国南部调来的装甲师,它们还来不及听取有关战区情况的详细介绍,就被送上了战场。
  德军装甲部队刚从隐蔽的集合地点开出,随即遭到盟国空军十分猛烈的攻击。皇家空军能发射火箭的“台风式”战斗机发挥了特别巨大的威力。这次德军反攻所集结的全部坦克中,只有200余辆能与英军交锋,其余的坦克以及数倍于此的燃料供应车,都在盟军飞机攻击下东歪西斜地倒在公路上,化为一堆堆冒烟的残骸。
  德军装甲部队的残部从三个方面向英军的突击阵地紧逼过来。不少德军坦克被盟军的飞机大炮所击毁,而更多的坦克则是被步兵使用的“派阿特”反坦克武器阻挡住的。德军坦克尽管装甲很厚,火力很强,但是在英军近距离火力的坚决攻击下,也极易被击毁。
  “112 高地”上炮火纷飞,弹雨如注,双方浴血苦战,僵持不下,哪一方也不能将它占领。惨绝人衰的场面比比皆是:小小的奥恩河竟被尸体所堵塞。
  这次短暂的攻势仅持续了5个昼夜,但双方作战的激烈程度,在诺曼底的历史上还找不出哪次战役能与之相比。
  7 月带来了滂沱大雨和满天乌云。盟军的进攻不是被天气所扰,就是连连被德军所阻。
  这是盟军连续遭挫、牺牲重大的一个月。是啊,盟军在D日旗开得胜,战果累累,然而此后却进展甚微,损失惨重。
  不论在英国或是在美国,公众和报纸舆论都对此日益感到不耐烦,纷纷提出指责。在两国的悲观论者看来,这一时期的反攻形势似乎已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路,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残酷阵地战。
  美军占领瑟堡以后,一时打不开局面,这不免使布莱德雷感到失望,但他还是坚决对德军保持着进攻的压力。美军不顾敌军的顽强抵抗,在地形极为不利的小块田地和沼泽地内,经过3个星期的鏖战苦斗,最后,以伤亡15000人的代价,推进到已化为一片废墟的圣洛。
  这个一度风光宜人的集镇,正是通往卢瓦尔河谷的良好公路的门户,该镇极为重要,美军夺下这一目标以后,就能按蒙哥马利的计划部署,发动大规模的装甲攻势。这次攻势代号为“眼镜蛇”,将由富于冒险精神的坦克战专家乔治·巴顿负责指挥。
  在美军杀向圣洛的同时,加拿大军队在夺取“112 高地”东北面卡皮凯机场的英勇战斗中,遭受了惨重伤亡。
  7 月8 日,英军第2 集团军以3 个步兵师和2 个装甲旅的兵力又一次发动了旨在夺取冈城的全面进攻。
  为了此次进攻,盟国空军在7 月7 日21 时50 分到22 时30 分,对该市进行了猛烈轰炸,共投下2300 多吨炸弹。
  翌晨4 时20 分,英国第2 集团军对冈城西部和北部发动了进攻。加拿大部队则向冈城的西部进攻。当天,加拿大部队攻下了西部的弗朗克维尔,而英军则肃清了该城正北面2 个小镇的敌军。
  到7 月10 日,经过残酷战斗,英军和加拿大部队突入冈城市区,占领了奥恩河北岸的那部分市区,同时一并拿下卡皮凯机场。
  尽管盟军占领了冈城市区,可是河岸的广大近郊区仍在德军手里。敌军继续在奥恩河南岸的群山中掘壕固守,阻挡着英军通向法莱兹及其周围广阔平原地进攻。
  蒙哥马利不失时机地命令部队从奥恩河对岸的突出阵地向“112 高地”展开强大攻势。7 月15 日和17 日,冈城以西的全部英军部队都卷入残酷的激战,没多久即有3500 人伤亡。蒙哥马利的意图是:一方面将敌人牵制在“112 高地”附近,一方面在冈城东面和南面发动一场代号为“赛马会”的大规模攻势,吸引德军正在源源开抵战场的大部分装甲力量,诱使德军将最大限度的装甲力量用于对付英军,这样,就有利于美军在右翼取得突破,巴顿就能率领他的突击部队从圣洛直插布列塔尼半岛和卢瓦尔河。
  德军党卫队第12 装甲师此时已丧失了70%的实力,而另一个德军装甲师也损失了75%的兵力。
  “赛马会”攻势
  英军对德军防御阵地实施强有力的轰炸之后,随即展开了“赛马会”攻势。
  隆美尔事先也料到了这一着。他在纵深10 英里设防坚固的防御区内,精心配置了大量坦克和各种火炮,此外,还层层布下数以百计的88 毫米火炮和6 管火箭发射器。
  隆美尔分兵把守着各制高点。早在数月前他就想过,万一这里的作战不能迅速把敌人赶入大海,也要在这一带摆开战场与敌周旋,并最终将其歼灭。然而,命运却注定隆美尔不能亲自指挥这场战斗。7 月17 日下午,隆美尔视察前线后驱车返回总部,途中遭到一架低空巡逻的皇家空军战斗机的扫射,结果翻车受伤。隆美尔人事不省,伤势很重,被送入医院,从此再也没有重返战场。出院后,隆美尔由于参与谋杀希特勒的秘密活动,于1944 年10 月自杀。
  “赛马会”战役的第一天战斗结束时,英军损失了200 辆坦克和1500名士兵。在进攻部队与法莱兹开阔平原之间隐蔽埋伏的德军88 毫米火炮群火力极为猛烈,英军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不顾牺牲惨重,持续猛攻了72 个小时。
  7 月19 日,惊雷骤起,大雨如注,战场顿时化为一片泥潭。蒙哥马利只得命令停止进攻。按蒙哥马利的设想,这场大规模攻势将一举踏平德军防御工事,可英军损失了400 多辆坦克,牺牲大量步兵后,却只不过楔入敌阵7英里,建立起一条很不稳固的狭长突出阵地。“赛马会”攻势没有取得成功。
  尽管德军设法顶住了“赛马会”攻势,但这一攻势却使他们大为惊恐,并使希特勒及其最高统帅部终于相信,诺曼底登陆确实是盟军的主要入侵行动。希特勒急令守卫加来海峡的训练有素的第15 集团军25 万士兵立即投入诺曼底之战。
  可是,由于塞纳河南岸大片地区内的交通线均遭破坏,第15 集团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开抵诺曼底后,为时实在太晚了。到7 月5 日,盟军百万大军已在诺曼底登陆上岸,而德军投入战斗的人数尚不及此数之半。
  这时,英军正在从奥恩河至科蒙这条40 英里长的战线上作战,美军的战线则由科蒙向西绵延40 英里。德军在其防线上的两个重要突出部科蒙和冈城,集结了他们的大部分装甲力量和炮兵部队。尽管上述两条战线表面上处于僵持状态,但盟军实际上已占领了实施突破所必需的阵地。
  巴顿将军不久将率领装备精良的第3 集团军实施这场打击。
  “眼镜蛇”攻势
  巴顿的闪电进攻将是“眼镜蛇”攻势的高潮。在“眼镜蛇”攻势的部署过程中,蒙哥马利加强了对冈城的牵制性攻击。
  蒙哥马利后来评论说:“我们不顾一切地要使德国人相信,这场对冈城的进攻乃是盟军的一次主要攻势。。。在接下来的4 个星期中,英军就肩负起牵制该战区占优势的敌军兵力的任务,而在此期间,为了美军的突破,我军频频调动,进入阵地,以迷惑敌人。在我们登陆后的第一个星期内,整个盟国世界一片鼓噪,纷纷要求发动闪电进攻,而英军却克制忍耐,心甘情愿地充当配角。”
  7 月间,战斗愈演愈烈,伤亡日见惨重,无论是美军战线或是英军战线都是这样。美军沿康但丁半岛一步一步向南推进,逐渐进入了一片河流沼泽密布、行动更加困难的地域。不过,到7 月中旬,美军还是建立了一条可按计划实施打击的进攻线,从而也就能打破僵局,让盟军的坦克部队向欧洲腹地长驱直入。
  这条成败攸关的战线从古城堡圣洛一直延伸到西海岸。英军将扼守冈城,而自冈城到康坦丁半岛这条战线上的所有盟军部队,将全面展开攻势,向东回旋。接着,盟军将兵分两路:一路向南发动强大攻势,直指卢瓦尔河畔的南特,以切断布列塔尼半岛及其岛上各港;另一路则挥师向东,沿一条与卢瓦尔河相平行的路线迅速向巴黎南面的奥尔良隘口挺进。随后,盟军将迅速调转过来,向东面的塞纳河大举推进。
  7 月6 日,巴顿渡过海峡,进入盟军设在康坦丁半岛上伪装得很巧妙的临时营地,同时,美第3 集团军的首批部队也开始在“犹他”滩登陆。登陆部队未遭到任何抵抗和射击,也未遭到任何轰炸,甚至涉水湿足的也没有几个人。
  巴顿告诉随军记者说:
  “我将从敌军的西部防线进行突破,然后分兵两路:一支装甲先头部队将拦腰切断布列塔尼半岛,直取布勒斯特;同时,另一支装甲先头部队则向东前进,准备围歼德第7 军团。”
  巴顿想了一下,又加了一句:
  “我准备在两星期后率师出击。到11 月11 日我的生日那天,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就在“眼镜蛇”攻势开始之前,德军从冈城抽调了2 个装甲师到美方战线上来,这样德军用以对付美军的兵力就增加到9 个师——大多是由其他溃散部队的残兵败将拼凑起来的。尽管德军不断遭到盟军的大规模空袭,运输困难,但是他们在西线的兵力还是由58 个师增加到65 个师。
  7 月25 日,这场旨在为巴顿闪击部队迅猛突进而打开突破口的“眼镜蛇”攻势开始了。
  盟军对圣洛以西一块长5 英里、宽1 英里的长方形敌军阵地实施了大规模炮击,此外还出动了大约3000 架美国空军轰炸机,朝它扔下4000 吨高爆炸弹、杀伤炸弹和凝固汽油弹。
  据德军将领拜尔莱因说,美国飞机的轰炸使这一地区布满了巨大的弹坑。拜尔莱因估计,阵地上的德军部队有70%丧失了战斗力——不是被炸伤、炸死,就是吓得神智不清,呆若木鸡。巴顿的部队就从此地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在通往突破口的路上和突破口周围是一片溪流沼泽密布、行动困难的乡问田野,3 个强悍的美军步兵师——经过非洲和西西里战役的劲旅,一路上且战且进。他们历尽艰苦,一步一步地夺得了能使坦克部队列队展开的阵地。
  在隆隆的坦克和小心翼翼的步兵向前推进时,美国空军第9 航空队的战斗轰炸机为其提供了支援。坦克先头部队中设有目测监视哨,与随行低飞的轰炸机保持直接通话联系,而这些轰炸机则随时准备根据地面部队的指令,对各目标进行轰炸。
  7 月27 日的战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德军退却了,库汤斯落入盟军之手,负责防守这条战线的德第7 军团开始后撤。撤退很快就演变成一场溃败。盟军终于成功地取得了突破。
  现在,巴顿的任务是横扫布列塔尼,攻占半岛上各主要港口。
  与此同时,蒙哥马利命令英第2 集团军攻打冈城—圣洛一线,加拿大军队冈城南面向法莱兹方向发动进攻,继续牵制住德军的大部分装甲力量和炮兵部队。蒙哥马利开始把主要兵力从冈城调向科蒙,准备夺取维尔和奥恩河之间的高地。
  布莱德雷打算趁德军大部分装甲力量和炮兵部队忙于应付北面英加部队之际,率领第12 集团军迅速从南面包围德军。正因为敌军的全部兵力都用来抵挡英军的进攻,所以美军在右侧发起的攻势才能迅速取得进展。
  希特勒终于觉察到这种危险局面,但已为时过晚。
  巴顿的第3 集团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开了局面。大军锋芒所指,势如破竹,其进展之神速,令人眼花缭乱,其战果之辉煌,使人振奋不已。
  第3 集团军沿着莱塞一库汤斯公路向前挺进,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涌过菜塞山隘,踏上路面良好的海滨公路,穿过库汤斯和阿弗朗什,闯过了进入法国心脏地区的大门。
  此时,展现在美军面前的是平坦宽阔的碎石公路,青葱翠绿的一马平川,既无高山挡路,又无大河阻隔,真是再理想不过的作战地域,美军从此便可以长驱直人,直扑纳粹德国的心脏地带。
  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损失的兵力总数逾40 万(其中有一半被俘),此外还损失坦克1300 辆,军车2 万辆,大炮1500 门。在这一战役中,盟军共损失209672 人,其中有36976 人阵亡。
  诺曼底战役是西欧战场上伤亡最为惨重的战役之一。经过这次战役,德军试图在法国境内设阵拒敌的最后希望已告破灭。法国境内的残余德军开始弃甲曳兵,抱头鼠窜,直到325 英里以东的德国边境,他们才惊魂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