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年轻人要去参加一次葬礼,真切地感受一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生命如此短暂,匆匆的一生,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假如生命即将结束,你会不会有一些遗憾?那么这剩下的一段人生路,你又该如何走过?
第四部分第42节:戒除坏习惯,健康生活
习惯犹如一把双刃剑,好习惯固然可以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而坏习惯同样会影响办事的结果,甚至危害身体的健康。对于一心上进的男人来说,尽量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会对自己的一生大有裨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习惯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但习惯犹如一把双刃剑,好习惯固然可以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而坏习惯同样会影响办事的结果,甚至危害身体的健康。
诸如吸烟、酗酒之类的坏习惯,主要是男人的专利。人们甚至把它作为男子汉气概的象征,很多小伙子们也因此才染上此道。
适量的喝酒可以加速血液遁环,促进新陈代谢,有的医生也建议人们每天饮用少量红酒,可以达到滋补的效果。而一旦形成酗酒的习惯,就无异于自我毁灭。有些人对酒精的麻醉效果情有独钟——可以忘记内心与外界的问题,进入一个梦幻世界,企图逃避生活。然而酒精的麻醉是暂时性的,酒醒之后,该发生的还得发生,该面对的依旧要面对。所以酗酒这种坏习惯不要也罢。
至于香烟,同样因为它能刺激人的大脑,产生一些虚幻的快感,而让人们趋之若骛。很多科学研究指出,抽烟和癌症、心脏病及其他严重的疾病有关系。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研究报告并不能打破这种世界性的习惯,甚至未造成丝毫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人们面对近时的快感和“遥远”的疾病的选择时,往往会选择前者。
除了酗酒和吸烟之外,毒品以可怕的危害性为全人类所深恶痛绝。各国政府和许多国际、民间组织不遗余力进行反毒品的宣传,但是毒品仍然猖獗流行,给千百万人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巨大损失。专家告诫我们:对毒品我们要坚决抵制,哪怕是沾染极少的一点点,都会为此付出一生的幸福。
困扰人类的坏习惯还有很多,只不过其危害性还未达到千夫所指的程度,人们对他们的危害性并不加以重视。但是对于一心上进的男人来说,尽量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会对自己一生大有裨益。
培根在《论习惯》中告诫我们:“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不可以一蹴而就。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般人要想改掉一个旧习惯,大概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所以你必须给自己一段时间,来改掉你的坏习惯,如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甚至吸烟等等,然后以更好的方式取而代之。
有一位曾经久患牙病的人这样回忆他培养一个好习惯和该掉一个坏习惯的经历——
牙医告诫我剔牙和刷牙一样重要,如果不剔牙的话,我的牙龈病会更厉害,我一直打算剔牙,但老是拖延着不行动。
“好,就利用这三周改变自己的方法试试看。〃我心里自忖。第一天算是最困难的了。第二天,第三天,剔牙这件事还是显得讨厌又麻烦。但第一个星期才过去,剔牙就成为上床前的例行公事了。
到了第三个星期结束,使我惊异的是,剔牙变得和刷牙一样容易不过了。我得意洋洋——因为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有了这样一个开头,我就能再接再厉,朝更困难的目标迈步了。
我一直打算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些甜食。于是我把该吃的列出表贴在冰箱门上,从精神上提醒自己。
说实在话,第一天的日子可不好过。我努力让自己忙碌些,但脑海里却翻腾着冰箱里的巧克力蛋糕和甜食盒里的奶油甜饼。第四天,全家吃蛋糕和甜饼,我却独自吃水果和蔬菜,我心里涌起一阵自尊的波浪。三个星期一过,习惯就固定下来了。我不再拼命吃甜食,我的体重减轻了5磅。
对于一个一心上进的男人来说,尽量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会对自己的一生大有裨益。不要以习惯为借口,一些不良习惯日积月累,终会破坏你的一生。请记住,你不要对改掉坏习惯这一点既向往不已,又心存疑惑,生活里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只要你做了,就会达到目的。
第五部分第43节:一诺千金,诚信铺就健康人生路
诺言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力量,是因为信用具有无上的价值。社会秩序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彼此遵守约定的基础之上,是否实践诺言,是衡量人类精神是否高尚的准则。道义、道德也都表现在守信上,如果人们不把守信作为制约自身行为的准绳,影响所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将蒙受其害。每一个人都应遵守诺言,诺言是神圣的,承诺是金。
现在的社会缺少诚信。损人利己的人被誉为能人,诚实可靠的人受到人们的嘲笑。
社会缺乏诚信是金钱社会的必然产物,拜金主义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富商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他们还掌握着国家机器。
社会缺乏诚信还是人们普遍缺乏信仰的结果。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得益,另一方面使无神论风行。人性一旦摆脱天理和道德的约束,微弱的法律无法阻止罪恶的发生。
缺乏诚信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大受影响。首先我们不再相信别人,多疑使很多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其次别人不再相信我们,我们无法用良心和荣誉担保去获得借贷,因为它们一钱不值。
“狼来了”的故事是人们精心创作的一个寓言,它以经久不衰的现实意义广泛流传:一个在深山里放羊的孩子,为了与大人们开个玩笑,在没狼的时候大叫“狼来了”,引来人们徒劳地奔走。后来狼真的来了,却再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于是羊被叨走了。而现实中,失去诚信就不仅仅损失几只羊。小孩子不诚实,长大就会变坏;老年人不诚实,大半生的清名就会毁于一旦;年轻人不诚实,后面的漫漫长路就举步维艰。
鉴于诚信的空白给社会造成的种种伤害,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重归诚信”的呼吁。不管诚信时代能不能够重新归来,但毕竟表达了人们一种普遍的愿望。很多人都不想骗人,也不想被骗,无聊的游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为了响应这个伟大的倡议,也为了让别人因为你真诚的言行、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信誉而愿意和你合作,你必须树立自己诚信处世的形象。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有个女孩小的时候,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她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女孩两个月的零花钱。女孩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很贫穷,他母亲仿佛是个职业孕妇,每年都为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形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女孩的为难令那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那钱有急用,又说保证5天内归还。女孩不知怎么来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第5天,男生竟没来上学。整个白天,女孩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
女孩在夜里快要睡觉时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她,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手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突然松开,手心里像开了花似地展开了两元钱的纸币。
女孩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他们共同办成了一件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女孩从那男生的获奖作文中得知,他当时借钱是急着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夜里到北站附近的旱桥下帮菜农推菜。到了第5天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睡着了,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那个男孩后来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遗忘了小时侯发生的这件事,可是那种一诺千金的品质一直伴随着他走向成功。
遵守诺言是一项重要的感情储蓄,违背诺言是一项重大的支取。实际上,能导致情感储备大量支取的恐怕莫过于许下某个至关重要的诺言而又不履行这一诺言了。因此,要力求非常谨慎小心地许诺,尽量考虑到各种可变因素和偶发条件,以防突然发生某些情况,妨碍诺言的履行。
尽管做出各种努力,有时意外条件还是会出现,造成不可能遵守某一诺言的情况,但是如果你重视这个承诺,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予以遵守,或者请求收回承诺。如果你养成了一诺千金的习惯,别人会因为你的成熟和富于预见性而倾听你的意见和你的劝告。
总之,一诺千金,诚信的为人处事原则会为你铺就健康成功的人生路。
第五部分第44节:请你的邻居喝一杯下午茶(1)
很多年后的一天下午作为老翁的我,在城市的公园里遇见另一位老翁,并产生一次愉快的交谈,我会期望他年轻的时候曾与我住过对门,这样,也不枉过去的那一点缘分。如果这世界的确有缘分存在,那不是在公园里的偶遇,而是偶遇过去的对门。
有一个故事,曾让许多看似冷漠的人看了心中为之一震。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住宅区,5楼,莫恩老夫妇家。
〃这些是什么东西?〃莫恩太太看了一眼丈夫手中拿着的一沓小纸条。
莫恩把一张小纸条放在桌子上, 〃如果我请邻居们来喝一杯茶。。。。。。〃他指着纸条上的字,念着。
纸上是一幅画。左上方是一个垂首微笑的太阳;太阳下是一幢又一幢的城市大楼,窗户有关着的,也有打开的:窗子如果打开,便有一个或两三个人探出半身来,和另一扇窗子的人微笑、握手或谈话。他们均有愉快的面貌,十分高兴见到邻居;屋顶上,彩色气球升起来了,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天空中,白色的鸟儿在飞翔,为了表示自由和舒畅。纸条上的文字:〃亲邻行动,屋宇节——如果我请邻居们来喝一杯茶!〃
〃这是什么意思?〃莫恩太太仍旧不明白,等待丈夫作详细的解释。
莫恩告诉她,本区的超级市场,发动人们过一个新的节日,名为屋宇节,希望住在同一楼宇的人,在6月9日这一天,互相邀请,见见面,同喝一杯茶。这就是亲邻行动。超级市场印了一些纸条。免费派发,人们可把它们用作邀请卡。莫恩把纸条翻过来,〃你看,背后便是邀请卡,印了时间、地点、邀请人、被邀请人等栏,只待填写。〃
莫恩太太睁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做主办人,邀请这一幢楼宇的住客来我们这儿喝茶?〃
莫恩笑嘻嘻地反问:〃为什么不可以?〃
嫁给这个男人已逾十年,做妻子的仍旧认为:莫恩是一个她难以明白、不容易了解的人。
幸好莫恩太太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丈夫,但她凭着直觉,相信丈夫在表面的童稚下,藏着一颗珍贵的人性的心。只是关于亲邻行动,做妻子的却很难和丈夫有同样的热心。超级市场之所以发动大家过这样的节日,不外是替店家做宣传,主要目的是希望人们前来购物。
不热心的莫恩太太为了不违丈夫的意,也只得拖着购物小车子,去超级市场购物。莫恩早巳花了一个上午时间,在邀请卡上填写了各邻居的姓名、喝茶的时间和地点。他一共填写了20张,并把它们分别放进各户的信箱里。
莫恩太太叹了一口气,她担心到时候一个邻居也不会出现。在这栋楼宇居住已有两年,她只认得几张脸孔。在电梯中或信箱的前面遇见时,大家客气地说一声〃早安〃,如觉得有〃交谈〃的必要时便说今天的天气好,或是不好,更进一步的便说,明天的天气可能更好,或更不好。除此之外,莫恩夫妇不认识邻居,邻居也不认识他们。如今他们要响应亲邻行动,做主办人,邻居们会怎样想?有些什么反应?他们会应约前来吗?
莫恩太太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
首先,打开信箱的只有19人。有一户人家,早已迁出。其余19人,有12个把邀请卡和其它信件及广告掏出后,粗略地看一眼,认为邀请卡是广告之一,便顺手把它和其它广告丢进垃圾箱中。余下的7个开信箱的人,看到卡上所写的邀请日期、时间和地点——莫恩夫妇家。
谁是莫恩夫妇?有3个人茫然了,他们肯定这是某人在〃开玩笑〃,不值得理会,不用和家人提起,把邀请卡丢进家中的废纸篮里,转一个身,完完全全忘却了此等无聊的小事。
有两家人在6月9日晚上早有约会,他们是没空的,即使他们相信邀请卡不是一个玩笑,也实在无法参加。当然,如果他们是有礼貌的人,是应该回复一张小纸条或小卡片,多谢邀请,并道歉一声,说真不凑巧呢,他们偏在这个晚上有约会。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并非缺乏教养,而是觉得像这么郑重的回复,总显得别扭吧。邀请人大概想着“愿者自来”,不愿或不能来的便不来好了,是不等待有人回复的。
其余的两产人家,曾在超级市场内看过这些邀请卡,知道有〃亲邻行动〃这件事,他们想:商店的宣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