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泪-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没错依托沈阳雄厚的基础工业我方顺利将与日方合作的项目完成,无论是机床还是机床零件都仿制成功,但是不到两年,未待我方真正运营回收成本的时候,日方突然将早已储备多时的高技术生产线投入使用,我方原生产出的电子配件已经无法在电子市场上使用(也就是我国机器造机器的企业没了市场)。而此时中央又下令企改,让企业自负盈亏,加上腐败问题,机器造机器的企业(基础工业)倒闭是注定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经济所导致的恶果! 
  先进的科技增长体制和基础工业(或者说造生产工业产品的机器内部组成零件的产业)是一个国家的骨头(我指的是工业生产技术,而不是源料),而依托在一定时期相对先进技术的轻纺织业,农业,第三产业等等则是这个骨头上长的肉。没有肉,光有骨头则人民会饿死。一个完美的世界强国要有骨头有肉,苏联是有骨头而不长肉。拉美,东南亚只有肉,没有骨头,肉都长在列强的骨头上,这些肉的大部分供列强食用,小部分维持自已生存。 
  列强不会眼睁睁看着落后国家独立后长完骨头再长肉然后跟他们打架争食吃。他们只会让落后国家把肉长在自已身上。如果有哪个落后国家胆敢去长自已的骨头,列强们将会趁这个国家骨瘦如柴的时候(刚长好骨头还没长肉的时候)不择手段的打碎这个国家的骨头,这个国家的人民为了生存就不得不选择在列强身上长肉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不先长肉落后国家没有多少钱去长自已的骨头,我们可以选择先长肉再长出更好的骨头。大家别忘了,当今时代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依赖于先进的科技,没有骨头怎么会长肉?如果选择先长肉,那么这块肉必然要选择一块骨头上生长,这块骨头必然是列强的。 
  我的初步设想是没钱长骨头,该长肉时自然要长肉,但要学毛泽东时代那样把全国的财力集中起来,长块肉之后马上卖了换钱除了维持基本生活之外都用于长骨头,而不是购买奢侈用品消费掉。不能目光短贪小便宜不顾民族根本利益将肉长的没完没了,一身肉都长在列强身上让子孙后代一辈子给列强当牛做马。 
  
  
                  
对于幸福加强大国家的诠解
  谈谈离我们最近的两个发达邻国:日本与韩国。
  韩国一直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跟本算不上发达国家,只有汽车和电子工业在极强的民族主义形成的市场保护下才有了一定基础的自主发展,而其它大部分基干产业均是空白(空白的这部分对于韩国拥有自已的军事工业体系极为重要,比如钢铁,航空,航天等)。寄主美国也乐意韩国在某一重工领域有自已的发展来完善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让韩国永远绑在美国这棵大树上。韩国这种国家一辈子就是附属国的命,没什么值得崇拜的。 
  日本不一样,日本拥有自已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日本有致命的一点,就是工业资源匮乏,正所谓巧妇难成无米之炊,而且地缘处于中俄美三大国的战略狭缝之中。所以对美国来说,暂时还不足为惧,反而可以利用日本现成的重工来遏制中俄两国。如果日本失去美国,又与中俄为敌,日本虽有先进的科技,亦再劫难逃陷入饥荒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看看日本普通社员的工资在30万日元左右,差不多是中国白领的十倍,但因为工业发达,所以像数码相机这类工业品比中国还便宜。所以从普通人对工业品的消费水平看,日本比我们要有钱的多。但其它方面呢?日本的粮食,食品价格却是中国的十倍,也就是说日本消费食物的能力跟中国是差不多的,而且很多还是通过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换来的。
  我国现在的落后,基本上可以说是人均收入对现代化工业品的消费能力上。不要提什么汇率和以美元为标准的人均收入,这东西是面向国际间的消费,根本不能体现世界各国人民在本国的生活质量。
  在转回工业方面:
  《中国苏联的工业技术》(牧野升编著、讲谈社),可以看到70年代基干产业的发展概况。 
  “………根据1971年秋第30回广州交易会的记录:在“机械馆”,展示了北京第一机床厂制的NC(数字控制)工作机械(猜测是计算机控制的CNC工作机械)。NC工作机械是现在汽车基本配件制造不可欠的设备。在“电机动力馆”,展示了陕西省西北机器厂制的大型单晶硅的制造装置。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硅,需要高纯度的单结晶。在“电子机器馆”,展示了多种用于电子工业的制造机器。在“化学工业馆”展示了多种类的塑料制品。。。。。。特别是,NC工作机械、单晶硅的制造装置等电子工业用制造机械的出现,说明作为现代工业根干的电子及关联的新素材产业,已不是单纯组装技术水平。当时已经向中间生产物的生产阶段浸透、深化。也就是说,NC工作机械是电子控制驱动的中间生产物(机械),单晶硅的制造装置等电子工业用制造机械则是电子设备制造的中间生产物。。。。。。电子产业的组装阶段及一定程度的基本配件制造,与包含机械的中间生产物的制造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表示了没有他国企业合作,自我技术力到达的高度。这些生产设备的出现,说明当时中国的生产知识体系及社会的生产系统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非常值得注意。。。。。。。中国代表的电子工厂“北京电子管厂”,1956年由苏联的技术援助建立制造电子管,1962年后开始生产晶体管和二极管。北京以外,上海沈阳也开始了半导体生产。1970年,虽然文革的进展(猜测那个时候文革的恶劣影响没有波及到),辽宁省的电子工厂达到了320个,生产量是66年的7倍,哈尔滨市电子工业产量,比65年增加了15倍。后来,随着文革的继续深入,以钢为纲,使半导体产业受到极大冲击,即使如此,就连完全没有电子产业的青海、宁夏、西藏等边远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半导体关联工厂。。。。。。。表征电子工业技术水准的计算机产业,1959年在苏联援助下制造第一台计算机。1967年制造了最初的晶体管大型计算机。与计算机关系很深的IC,与苏联同年,1968年开始生产。最迟到1971年,一定程度电子工业用制造机器出现后开始量产。LSI也开始进入试制阶段。从各方面考察,中国在70年代末,已经整备了高技术的基盘。……” 
  由于中国觉醒较晚, 1949年方才有崭新的政治力量消灭买办资本家的傀儡政府,这时的西方国家已经拥有控制世界的工业能力,只有战后残破的苏联尚在试图打破这个格局。中国既不能走向外扩张获取资源的路子,也无法在帝国主义的冲突中寻求机会,时间异常紧迫。因此中国工业革命与日本还有些不同。日本的工业革命过程中,每一代工作母机出现,都能够拿出一部分来进行消费品生产,安抚国民,回收利润,让国民感受到工业化的进展。中国则几乎把工作母机全部投入下一代工作母机的开发生产,或用于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培训,几乎完全是基干产业内部循环。这种工业革命的方式要求国民更加勤勉清贫,乐于奉献。这样的工业技术高积累,使中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跑完了日本和西方近百年工业化的历程,构筑了中国的生产知识体系。中国从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成为科技先进国家,能够设计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现代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大三角的一极。 
  在中国技术力迅速增长的期间,中国的国民也在进行文化革命。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打破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建立新的社区。分工协作,集体劳动,准备迎接社会化机器大生产。建设横贯东西南北的铁路桥梁,统一度量衡,统一语言文字,整备了全国大市场,到了70年代中期,中国具备了全国工业化的物质条件。但是,二三十年年时间或许足够一个国家整备自己的独立工业体系,但对于文化革命来说还是太短了,中国人没有完成文化革命,没有从心底认识和掌握现代工业社会。高积累政策使国民,尤其是农民长时间得不到消费品,不能改善生活,无法认识到社会已经翻天覆地,不能认识到整个国家在奋力追赶,已经极大缩小了与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于是整个文化再次回归小农经济自由市场的传统,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道路。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高积累低消费”的重要意义,他们只看到在这样的“高积累低消费”的社会中会生活得非常枯燥,没有色彩,也许还非常的窘迫;无奈,国人已经被改革后表面的经济繁荣所冲昏了,也非常的羡慕着西方人的富足生活。是的羡慕西方人的富足生活本无可厚非,但很多人就以为是“自由市场经济”,是0关税,是开放的国门。真的是这样吗。 西方老牌国家是经过了殖民时代的,在全世界到处掠夺资源,为自己的工业化准备了雄厚的基础的。很可惜中国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只有集中利用国内的一切富余资源搞工业化。苏联走的是靠剥削本国农民的残酷之路,但至少它成功的完成了工业化。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以及日本在50年代是靠剥削全国所有人来进行工业化的,人们不吃不喝勒紧裤子造机器,造设备。两者都取得了比较有效的成绩。日本不用多说了,中国成为世界唯一拥有完整独立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 
  以国家重工业为主导的“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模式最早由德国提出,并在日本德国苏联都后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很多人看到苏联最后的失败,就否定这个那更是愚蠢的,苏联垮台的原因其实与苏联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多少关系的。而且可以说如果戈尔巴桥夫不上台的话,不提出“新思维”的话,苏联不会垮台。当然苏联在模式上的教训也值得我们总结。过去苏联一直沿用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落后的俄国成为了欧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苏联独裁者尝到了甜头,不愿或者不重视在工业基础已经扎实的时候注意去拓展原由的重工业的下游产业和轻工业,而戈尔巴乔夫犯的错误就更加的致命了 
  计划经济并不意味着国有制一统天下,国内同行的民营企业也可以进行产业联盟,协调配合进行产业联动和自主研发。 
  其实关键的还是国内市场的保护问题,我国科研水平的起点本来就低,苦心研发出来的成果水平必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国人却因为国外产品更好而不肯消费自已的科研成果,没等发展壮大就让它与国外的技术竞争,无疑将胎死腹中,没有市场就意味着没有资金进行技术改进。 
  尽管大家觉得洋货很耐用,凭着爱国热情消费质量很低的国产货无疑是令人头痛的事。可是,如果在洋货大量入侵的自由市场下,如果我们的落后产品连低端市场都站不住脚,又怎还有资金进行技术改进?工作在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人们又到哪里去讨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如果哪一天洋人欺负我们,我们又会将“忍气吞声”视为理性!
  
  
                  
小青年为什么会崇拜毛泽东'转'
  毛泽东与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 
  生于80年代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伟大的人民领袖和革命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30周年,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不同的世界! 
  今天,在历史已经终结的今天,在资本全球化高奏凯歌的今天,在资本主义全面复辟的今天,在一切质疑都是异端邪说、一切抵抗都是恐怖主义的今天,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为什么要纪念毛泽东?纪念一位在我们出生时已经去世的老者? 
  不是因为我们有着怀旧的伤感,也不是因为我们有着崇拜“伟大领袖”的癖好。虽然毛泽东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包括世界大多数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不仅没有消减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怀念,而是随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越发加深了对伟人的无限怀念!今天我们来纪念毛泽东,既不是无病呻吟的“怀旧”,更不是歇斯底里的“叛逆”,而是因为在今天的这个时代,在现实的世界秩序中,清醒的我们深深地感到不幸福!非常的不幸福!我们烦透了20多年来精英们的说教,我们受够了神圣市场经济为我们安排的人生!我们追求真理,我们渴望超越,我们要求变革,我们寻找着一条解放的道路,我们呼唤着一个不同的世界!因此,我们要纪念毛泽东。 
  他为我们证明:一个不同的世界是可能的!他是颠覆者的象征,是造反者的先知,是革命者的先驱,是伟大的人类解放者!他为一切希望打破全球化资本主义矩阵的人们提供了典范、做出了表率。 
  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胜利进军的时代。在我们出生前,那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1968年”已成为燃烧熄灭的岁月,悄悄隐没在历史的背后,世界似乎又回到了老路。资本及其意识形态死灰复燃、四处反攻、收复失地、势不可当。铁幕不堪一击,历史已经终结,全球资本主义形势不是不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精英们欢呼雀跃,他们诅咒着黑暗的过去,赞美着美好的现在,展望着光明的未来。他们为我们这一代人许下了一个开放、自由、平等、富裕的谎言。他们说我们将见证现代化的实现并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害怕我们太幸福了以至忘记了他们的过去,于是在我们耳边千百次地重复他们的诅咒,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血泪史,就好像是我们自己的一样,真是嘴尖皮厚,毁人不倦! 
  可惜生活在这幸福中的我们不是白痴,我们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当我们能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幸福的时代中竟充斥着如此之多的是非颠倒、荒谬透顶、痛苦不幸和悲惨凄凉,我们感到寒彻骨髓的失望和愤怒! 
  我们发现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集市,和集市中各种肮脏的交易;变成一座魔殿,和魔殿里精灵们灯红酒绿的喧嚣和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