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虽修而心不能感动,生起决定者,非未闻甚深法要(如密法等),乃由未生起念死心,故未入佛法之门。颇公说:'能劝导吾人入于佛法者,舍念死外,无其他法。'
二十七、常人临死时,每思若我病愈,当舍一切,精进修法,然因平常未念死,而无及了。颇公说:'西藏有名'扪珠却扎'者,其智识能力,甲于一方,无人不赞,彼亦对于世事努力工作。彼忽患热病,乃匍匐往日中酣睡(此二为热病大忌),乡人见之很诧异,对他说:你今天何太愚?答说:“我诚愚不可及,然我之愚,乃由你等称赞而成。我由你等所赞不应作之事,竭尽智谋去作,应作之事,皆未丝毫去办。:
二十八、依上师口诀说:念死无常法门,于修三根九因后,再加修死相,乃根据经教而来。《教授国王经》中说:'国王:如此喻,死王以鞭策吾人至死所时,无名、无色、无人民、无财物、无依、无怙、口渴身痛、寿暖既尽,如入于黑洞中,津依涕泗,污秽全身,但有息出而无息入,人皆瞪视而不能救。自思得病不治,灌药者灌药、念经者念经,嚣然一室时,自己心情为如何耶?但感痛苦,呼吸困难,身暖或由上或由下,而渐消失。家人近前问询或愈否?复至屋角聚商如何办理后事。四大各各分离,地大分离时,身如山崩裂,水大分离时,身如没巨流中,火大分离时,则烦恼难当,风大分离时,则身觉飘荡。刹那之间,中有现前,此时则易名为最不吉祥之死尸。乃于自名之上,加以新故亡人,而不知其为某官某长矣。细思此种情况,不定今年来,或本月来,甚至今日即来。'上师说,加此一段使心易得感动,应加本乡习俗而谛思之。重在能舍此世心:编者按:求法学人应舍此世间八风,不贪着于衣、食、名声三者,所修善行,始能入道,否则,如美食和毒,不堪受用,纵勤精修,难获佳果,此固不待言,即以传法为师者而论,有类法门,亦当恪守舍世八风,不贪着衣、食、名声三者之誓戒。如昔玛巴译师摄受至尊弥拉惹巴史事中记载说:
二十九、玛巴译师传授至尊弥拉以《空行单独耳传教授》时说:'汝勿想是于我座前,无财物供养(弥拉一生苦行,常说我无财物以供师,唯以实修作供养),师不尽传汝教授。汝以财物供亦不喜,我喜汝能依师教奉行而作供养(此中即包含舍世八风,一心向道等),及汝之精进毅力,故我以极密独传之法传汝一人,当知若为财物及此世赞誉而作此法施,将受空行之严惩,汝应严格实践,如有具足贤善因缘,合此法器之门人,彼无财物供养,亦当以此灌顶及教授尽传于彼而作摄受,愿如是使教法增盛长辉。'
三十、编者按:阅读《至尊弥拉惹巴清净行传》时,使吾人感觉至尊弥拉惹巴一生行传及其实修德风的一贯精神——即是决心舍此世间八风,不贪着于衣、食、名声三者,一心趣向成佛正道。由此引生猛利毅力,不畏艰苦难行,不懈精修。以此精神,精湛勤修,故能此生即身获证究竟殊胜成就。兹举其史事数端,以见一斑。
一、传中记载:至尊弥拉别师回乡后,遇昔日蒙师之子劝弥拉道:'你应收管田园,修复房舍,与哲色(幼年订婚未婚妻)完婚成家'等语。至尊弥拉答道:'…总从轮回中我生厌离,内心常思除修上师所传教授外,其余任何一种,我无需要。我心中除思修外,不知其他,不算其他,不想其他。特别是这次回乡后,目睹当年父母所成家业,所积资财之最后果相(家破人亡),这样明显的实例作增上缘,更使我修行之心,愈趋猛利,如火难息。未亲受这种痛苦,未念死无常及恶趣苦的一般人们,享受世间乐法,固无不可。而我今唾弃世间八法,不贪着于衣、食、名声三者,一心思修的当中,复来此诸种因缘作策励,我何忍作彼世乐诸事。'边说也就泪如雨下!
二;特别是至尊弥拉在家乡行乞时,与未婚妻哲色相会时,哲色劝他收管修复家园,成家立业。至尊弥拉知彼心事,心思依世法,彼所说不无道理。于是对哲色说:'此间田园,若能寻得我妹,汝与妹分得,如妹已死,则汝独得。'哲色道:'这样说来你不要家园么?'弥拉答道:'我能苦行,如鸟鼠寻食以为生活,田园我不需。我常住无人山林岩窟,房屋我不需。在此瞻洲中,我死随处抛,现能舍此世,今后二世乐。以此我之所行,与世诸人相违背,我未向世道为人法去作。'哲色道:'那末,或许应说是你这一学法人,与众也都相违背。你昔日最初心中存在的是世法方便,所学的也是世人所喜之诸言说。现在你的思想是如果自我战胜,他人失败则喜的罪过作风,与及积集财物,贪得声誉。这种身着缁衣只有虚名的学法人,是应和他们相违背。是啊!是应该这样作,也应该这样作。然而除那种学法人外,还可以见到有正当装规,各乘作风,而且如果没有如上所说那种心行作风,于义相顺,又有何违背之可言。若与义不相顺,才是真相违背。以此之故,象你的装式比穷丐还不如的这样学法人,为空前未见。这是大乘何宗的装规作风才是这样呢?'弥拉答道:'这是一切大乘中最殊胜者,为此生成佛故,叫作将世间八法全寄之于颓风之乘的宗规装式。'哲色道:'你与他们的装式、作风,一切都如你所说的那样,显见是相违背的。以此无论如何,看来是非法,是法则与他有所同,他者当喜。'弥拉答道:'像你这样世人所喜之法,我是不喜的。我和身着缁衣顺义之学法诸人或许都带有少许世间八法,应该是一点儿也没有。此关系成佛之迟速,有一不可思议之差别二逗是你所不知道的。以此你有能力的话,学佛正法吧!如果不能,仍照我说房屋田园归你的办法去作吧!'哲色道:'我不需要你的房产田地,给你的妹子吧!我当学佛正法,但是像你这样我不能做到。'说后也就走了。
(三)至尊弥拉继到达索岩窟闭关专修时,所立不得殊胜成相,决不下山誓词中有句说:'…在此山中,可能因饥饿而致死,也决不下山去求僧食和荐亡食物;可能因寒厄而致死,亦决不下山去求衣;可能因烦闷而致死,亦决不作尘俗放逸事;可能因病而致死,亦决不为求一药而下山。总之,决不为此生世事,丝毫牵动此身,一心唯修成佛事业,一切本尊护法祈加持于我,成此誓愿,我若违犯誓言,空行护法立夺我命。'
(四)后来猎人们偶来山洞,见他衣不被体,形如枯木,初认为鬼怪,细观其缺牙,有识者说这是本乡中的'闻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