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为了解愁,不停地喝酒和靠服安眠药解除疲劳,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人们说他实际上采取了促使生命缩短的方式。他死得很孤独,虽然没有被判为自杀,实际上病死和自杀没有什么两样。
“我认识你后,看过一些关于芦高公司的事情和它的历史,虽然不太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我也认为芦高公司有今天,和白藤起人先生有重要的关系。”阿晓说道。
“我也这样认为。”
“他是个功臣,干嘛要选择自杀呢?”
汽车终于通过了拥挤的路段,驶入了首都高速路。路边填海建造的新兴住宅鳞次节比。
再往前就是大海。晴空下,东京湾闪烁着银光;对岸工厂里的烟囱冒着白烟。
透子把目光从车外移到自己的手指指尖上。
白藤起人的死,使她变得抑郁募欢。为了向阿晓做出解释,她慢慢抬起头来。
突然,在车窗前方看到了一股黑色的乱积云。
透子吓了一跳,她屏住呼吸,定眼一看,可黑云顿时消失了。
也许是错觉。那是幻影。
这时,她一下子想起昨天晚上的梦来。和刚才的情景一样。起人叔叔就站在那股黑云当中。
起人是透子怀念的人。
“起人叔叔!”透子大声喊了起来。
起人在云中露出了奇怪的笑容,“看着吧,透子。我会给你们送一个大大的礼物。”
“礼物?”
“是的。”
这就是刚才透子没有对隆太说出的后半截话。
在梦中,起人最后是这样说的:“我要在云间给大家赠送死亡……”
-----------------------------------------------
第二章 沙城
1
“芦高公司的前身是白藤制作所,创建于一九四八年,是大伯父隆太的父亲创立的小公司。”透子说道。
“这个我在一些杂志上看到过。那时好像是专门做车床和机械加工的小工厂。”
“工厂都在乡下,我父亲也常常去。创业初期,大伯父隆太还是个高中生,他的弟弟兴二叔叔是中学生。起人叔叔不过才是个小学生呢。”
其后的十年里,白藤制作所经历过多少沉浮,但是所受冲击不大,也终于熬了过来。
在那时,隆太、兴二兄弟俩以及表兄千野宏先后大学毕业,到了不同的公司就职,大家都是学理科的,只有兴二去了银行工作。最小的起人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马上工作,而是留在了工学系的电机理论研究室当了助教,但后来因和教授关系不好,一年后辞了职,进到父亲开的公司里进行独立研究工作。
一九六五年,起人二十五岁,那时有人发现他对研究工作异常热心,并卓有成效,因而与别人合不来,性格也越来越孤僻、高傲。
起人致力于电子电脑的开发,日日夜夜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埋头工作。
第二年,世界上第一部办公用电脑诞生;一九六七年用半导体制成的桌面电子电脑也面世了。
为了大量生产这类新产品,他们便开始着手建设新公司。
父亲和三个儿子商量,决定在一九六八年解散“白藤制作所”,成立了新的“芦高股份有限公司”。
由当时三十五岁的隆太担任公司经理,三十二岁的兴二任副经理。由于年迈的父亲身体欠佳,他便和对经营不感兴趣的起人一起担任了公司常务董事。
“听说‘芦高’两个字分别取于隆太、兴二和起人的第一个发音字母拼读而成的。”透子对阿晓说道。
“原来这样。那么你父亲什么时候进公司的?”阿晓一边开车一边问。
“我记得是一九七一年吧。那时我刚四岁。在那之前,父亲在另一家电机制造厂当技工;而芦高的新产品逐渐畅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隆太伯父认为公司董事会最好由家族的人担任,所以把我父亲拉了进来。”
“从那时起不是被称为白藤起人的活跃时朔吗?是六十年代末吧?人们都把他称为天才发明家呢!”
“是呀!总之,他几乎每年都有新发明间世,最高蜂是‘超小型电子电脑’的发明。”
一九七四年,白藤起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个人电脑;第二年以“超小型电子电脑”(Super…mini)的名称发售。
凭着这个爆炸性的热门商品,芦高公司的名字也天下皆知了。
在那之前,一般的电子电脑都是办公室用的大型机器。五十年代的电子电脑就跟现在的大型电脑一样大小。
后来使用了半导体后,电子电脑和电话机大小差不多。工商界的人士历来认为,电脑是办公室使用的商用机,并非可以随意带在身上。
认为可以把电脑制造得更小、更轻便,可以供个人使用和携带,并且实现了这一理想的,就是白藤起人。
他与美国当初使用IC(集戚电路)作为字宙开发和军事用途的LSI机构通力合作,成功地制造了划时代的小型电子电脑。
严格地讲,“超小型电子电脑”不是发明,只是借着日异发展的技术进步而使价格低廉化。
开始时其他的电机制造厂做出的电子电脑在一九六五年时一部为五十万日元,以后每年都有很便宜的新产品问世,到了一九七三年春,已经降到五万日元一部了。
可是超小型电子电脑问世时,竟以一万两干日元的价格销售,一下子震惊了工商界。
这不仅在日本国内,甚至外国企业也对芦高公司的此举迷惑不解。
隆太和兴二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正式着手对欧美出口;在国内则利用包括电视在内的各种新闻传媒大肆宣传。
走运时事事顺利。到了一九七六年三月,公司的营业额已比前一年增加了一百六十倍。其后业绩年年飞跃,“芦高”公司也被东京证券交易所评为排名第一的一流企业。
“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新工厂和大厦的建成、从业人员的增加、公司的发展牡大,起人叔叔的处境却每况愈下……”
“后来他不是还不断有发明出现吗?”
“是啊。不过,我上高中时听父亲说,自从小型电脑问世后,起人叔叔突然对电脑失去了兴趣。也许是物极必反吧!公司里也培养出了不少有才干的研究人员,许多后来的新产品也有他们的研究成果,但为了扩大影响,都借用起人叔叔的名义宣传……”
“是啊,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学者,黄金的顶峰年代都不会永远不败的!”阿晓有些沮丧地说道。
“是啊!所以起人叔叔应当什么也不干,舒舒服服地生活就对了。可以做环球旅行,开开私人飞机,像大伯父隆太那样……”
这时,透子不由得想起早上隆太从调布机场打来电话的事,不觉看了一下天空。
五月的天空,碧蓝如洗。她尽力在搜索着,当然是看不到“芦高”号的。
右侧的东京湾上,正在反射着午后的阳光。他们的车驶过荒川的铁桥,很快就接近狄斯奈乐园的所在地浦安了。
“电子电脑之后,起人先生又研究什么了?”阿晓小心翼翼地又问了一句。
因为最近这十年来,由于起人的不得志,有关他的一切情况都极少有人公开介绍和报导了。
“我也不太清楚,据说他的目标是在新能源的革命上。”
透子看出阿晓有点不解便又说下去:“好像是把电源的体积减少到最小限度,而将使电力发挥到最大限度的理论。
例如,一个家庭如果安装上一节电池那么大的电源体积,便可以使用二十年……我听起人叔叔讲,如果这个研究成功的话,就将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能源革命,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体积变小,能力变大,和小型电子电脑的理论概念有共通之处嘛。”
说起来也是。不过据说这项研究耗资巨大,先要建个大工厂,里面要安装上各种压缩化学物质材料,并且还要准备各种机械和合成装置。近十年来,他就埋头在这些淮备中,改了一次又一次……
“成功了吗?”
“成功之前,他已经没有资金了。”
白藤起人从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起着手这些新的研究。开始,隆太和兴二等人都非常积极支持,拿出大笔资金作为研究经费。因为无论如何公司能有今天,这里面也是有起人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也希望这次能再像上次超小型电子电脑的畅销商品的诞生。但这次却没有使隆太他们马上得到成果。
三五年过去了,光是研究经费就花了大半资金。
成果没有出来,起人的不良性格又显露了出来。
曾经尊敬他、做他的忠实助手的年轻的研究人员们,也因起人一意孤行、从不听取别人意见的独断专行,一个一个地先后离开了他。
到了最后,这个位于练马区西大泉的庞大的研究机构,只剩下白藤起人一个人了。
两年前,研究经费已累积超过了十亿日元。当他再次向公司申请新的经费时,隆太召开了公司董事会。会议决定,要起人交出所持的公司股票作为抵押。实际上公司已不再相信起人的研究能够完成了。如果起人再申请经费,公司不会无条件拨款,而是以贷款的形式予以资助。
起人不吸取教训,急于购入新的设备,他脑子里全是研究、研究,这是他陷人困境的开始。
但是,交出他所持的公司股票为条件争来的两亿日元贷款,购入了新的机械设备,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反而使他背上了一大笔债务。
这时,他已步入四十岁的后期,也许到了他研究能力的极限。
想到这里,透子便心如刀绞。
“从三年前开始,起人叔叔开始酗酒,而且大量服用安眠药。他一个人住在江古田,身边没有人照料,谁也不去注意他的健康。”
“他太太呢?”
“他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和一个年龄比他大的女人结了婚,并很快有了一个儿子。不过,他的那个妻子己于十年前病逝,从此他再没有结婚。”
“哦?”阿晓有些吃惊。
“但听说他在私生活上极不检点,与异性的关系很复杂,这是世人对他的评价。实际上他待人随和、单纯,不像那些刁钻尖滑的人,因此算计他的人不少。”
透子的语气中露出明显的袒护意思。
“他的孩子怎么样了?”
“他的妻子去世后,由他的母亲抚养长大,但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去世了。起人叔叔的儿子叫秋人,高中时赴美留学,一直住在国外,我也整整十年没有见过他了。”
“可起人先生去世的事……”
“当然马上和他联系了,可据说他正在外地旅行,一时通知不到,所以他没有赶上葬礼。”
秋人是在葬礼后的几天才赶回来辆。但透子也没有碰上。起人去世以前,一定很想见到儿子吧。
想起起人那诗人股的气质,和他那孤独之死,透子不禁一阵阵心痛,泪水涟涟。
他手中的公司股票被公司收走了,在那之后,他又向公司申请了好几次经费,但公司再也不同意拨款了。
研究停滞下来,私生活一塌糊涂,起人不再在西大泉的研究所里露面。偶尔一时兴起才去到丸之内的总公司露一下脸。这时别人开始流露出对他的不满来。
终于,他从常务董事明升暗降成“顾问”。
在这期间,隆太和兴二多次向起人提出过忠告,叫他关闭西大泉的研究所,交还给公司,再到久里滨的研究所和其他人员好好合作,但起人置若同闻。
于是,隆太他们对起人也再无兴趣,采取了听任他一直滑下去的态度。
“大伯父他们也并非铁石心肠,但作为公司的领导人,身负重任,因此不可能把全部心血放在起人叔叔身上了。关于这一点,我父亲他……”
透子欲言又止,犹豫了一下终于又说了出来,
“他是起人叔叔的表兄,我父亲比他大两岁,从小一块长大,也可以说是在亲属当中最关心他的人了——”
千野宏也是常务董事之一,是一名凡事待谨慎态度的技术人员,在经营方面通常听从隆太的意见。
但他为起人的事忧心忡忡,多次规劝隆太和兴二能重新重用起人,也常常去看望起人,给他多方的帮助。
“但后来他一事无成,什么也帮不上了。”透子说。
“这太遗憾了。你父亲的想法,起人先生应当会领悟的吧?”
“是吗?阿晓,我最难受的是,起人叔叔说不定是含恨而终的呢?他憎恨大伯父隆太和公司里的每一个人!”
阿晓有点吃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起人叔叔站在翻滚的乌云当中——透子想把那个梦说出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她心里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如同一股冷风从她心头吹过。
透子再次看了看天空,天空中依然是晴空万里,只有几朵薄云随风飘过去。
“算了吧,把它们都忘记了吧!”
透子无意中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广播电台正播送音乐和新闻。
“现在报告刚刚收到的新闻,今天上午十点三十二分,一架螺旋桨式小型飞机坠毁于富士五湖,驾驶员已经死亡。死者是芦高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白藤隆太先生,五十五岁……”
2
当透子和阿晓听到这条新闻时,他们的车子正好开到浦安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透子立刻让阿晓开下高速公路,并停在一处电话亭前,把电话打到中目黑的家。
妈妈佐知子在家,好像还不知道刚才那个消息。
“这怎么可能?你听错了吧?”
佐知子有点慌了。
“不过,我确实听到了!”
虽然这样说,可透子真希望自己听错了。
“我马上往公司打电话……”
透子连忙又向芦高公司和住在西获的隆太家挂电话。
但这两个地方都占着线。没办法,透子又只好再打回家。
佐知子也心神不定,“反正你先回来吧!万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