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鸡峰普济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61-鸡峰普济方-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x石苇散x 
利小水 
石苇(半两去却上黄毛去不尽即损肺) 木通 瞿麦(各半两) 桂府滑石(一两) 甘 
草 
(半两) 
上五味为细末每服四钱水半升灯心一束同煎至一半去滓徐徐呷之立效如水透快一昼夜可 
下数 
腥臭 
子裹 
此应 
x猪蹄洗汤x 
疗丈夫服石有虚热因劳损热盛当风卧伤于风湿身变成热风水肿病满气急四肢欲肿 
利阴卵坚肿茎肿生疮赤烂臭如死鼠名水疸以汤洗之 
猪蹄(一只) 黄柏(五两) 蒴 根(二升) 葶苈子(五合) 蒺藜子(一升) 
上五味以水三斗煮取二斗令洗之日三次 
x木香丸x 
消滞积行水 
木香 槟榔 陈橘皮 商陆 木通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饮下二十丸不以时 
x论 曰x 
病肿者皮肤紧急肿满无纹没指若目下微肿如卧蚕之状及足胫皆肿小便不利其人喘急脉 
大而疾此由脾肾虚弱肾虚水不能蓄水气扬溢脾胃虚则不能制水水气流散于经络经络水病故 
肿满谓之正水宜正阳丹硫朱丹方见腹胀门脉沉细而弱大便滑皆治大便秘者亦治 
x正阳丹x 
宣州木瓜(一斤去皮核子切碎以童子小便好酒各一升煮令烂搅取汁) 大豆(一升) 附 
子 
(半 
上将三味为细末与银朱一处研匀将木瓜汁和丸梧桐子大煎椒仁木香汤下三十丸 
x防己汤x 
治腹满按之没指随手而起余与正水皆同但四肢聂聂动其脉亦浮此由肺气久虚为风邪 
气不得运百脉闭塞水气上行谓之皮水亦宜发汗次以大豆汤(方在后) 
防己 黄 桂(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非时 
x碧霞丹x 
治十种水气 
寒水石 滑石 腻粉(各半两) 粉霜 砂(各三分) 
上同研匀滴水为膏用湿纸一张裹在内面一斤和作球盛药于牛粪熟火内烧面匀KT 焦熟 
为度取药 
汤下 
x初和甫治水肿等方x 
经云平治权衡谓察脉浮沉也去远陈 谓涤肠胃中腐败也开鬼门谓发汗也洁净府利小便也 
脉 
汗腰 
水银之 
x神助散x 
仁宗赐名治十水之病四肢面目俱肿喘急不得卧小便涩腹中气满 
葶苈(三两) 黑牵牛(二两半) 木猪苓(水浸软切去黑皮焙) 泽泻(各一两) 椒 
目(一 
两半) 
上为细末先以葱白三茎浆水一盏煎至半盏入酒半盏调药三钱绝早面东服如人行十里以浆 
水葱 
升或 
x黄龙散x 
如服青龙丹后至第五日水道涩滞不快即服之如通快不须服 
木通 瞿麦(各一两) 大黄(半两) 陈橘皮(一分) 槟榔(四个)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或三钱随涩甚不甚加减用汤使三盏用煎至八分和滓热服今具汤使如后 
通草 
至七 
x茯苓汤x 
治皮水其脉亦浮外证 肿按之没指亦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渴而不恶寒者此 
水身肿而疼状如风痹皮水为病四肢肿水在皮肤中聂聂动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 黄 桂(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为细末水一盏煎药三钱至六分去滓温热服非时 
x白术散x 
若其人久下利之后卒然身体足胫面目浮肿小便反快切其脉大而虚此由脾肺虚弱肺 
能潮诸气脾虚则肌肉空疏气无所归 
黄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 生姜(各半两) 白术(一两)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三钱不以时 
若不因他病面目卒然如水身无痛形不瘦不能食切其脉大紧此由风寒之气客于肾经其脉从 
肾上 
死 
x泽泻汤x 
泽泻 天雄 白蒺藜(半两) 防风(一两) 枳实(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x小黄 散x 
黄 赤小豆(各一两) 土蒺藜 枳实(各半两) 防风(一两)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或温酒亦可 
x小白术散x 
白术 甘草(各一两) 白茯苓(半两) 桑白皮(三分) 
上为细末每觉渴时点一钱服之无时服数水消后寻常可服此补益散(方在后) 
x补益散x 
陈橘皮 大腹皮 茴香(各一两) 桂(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米饮调下日进三服 
以上八方须根据次第服食病除后忌生冷咸酸酒面油腻鸡猪等发风物只吃淡粥饭或石子鹌子 
候积 
可为 
x青龙丹x 
治水气蒋提仓患水气其势甚危他药无效因张芸叟传此取水数斗遂尔如旧有余药以赠 
道人亦患水气亦一服而效 
青黛 硼砂(各一分) 白丁香 轻粉(各二分) 
上同研匀滴水作块子用蒸饼剂裹一重桑柴灰内煨候熟再裹一重又煨熟放冷剥去面用水煮 
面糊 
水 
向 
x越婢加术汤x 
治腰上浮肿骨节疼痛其人恶风面目悉肿小便不利此由风湿客搏脾经脾受湿则肿 
脾气不流行气聚为水以风行于上故但腰以上肿其脉浮大当发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 
人恶风身体不疼但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也此为极虚发汗得之夫风水 
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故知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防己 
主之腹痛者加芍药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而无大热者 
麻黄(五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白术(四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恶风加炮附子半两 
水病之初先目上肿起如老蚕色状头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即有声此其候也 
不即 
或从 
渐渐 
x葶苈子丸x 
治身面浮肿及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方 
葶苈子(七两) 椒目 茯苓(各三两) 吴茱萸(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饮下十丸日三服此满或者虚气或者风冷或者水饮气此 
方皆 
x樟柳散x 
消诸般水肿 
白樟柳(一斤) 陈皮(二两) 木香(一两) 赤小豆面(四两) 
上为细末入水杵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汤下或为散作鲤鱼羹如料入用 
x黄 五两汤x 
治黄汗其脉沉迟身体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胸中窒塞不能下食结 
躁不眠此为黄汗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身常暴躁盗汗出者此 
汗出已晚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肿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身轻者久久必 
胸中痛及从腰上汗出下无汗腰 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 
汗 
黄 (五分) 白芍药 桂(各三分) 甘草(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七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x黄 桂枝苦酒汤x 
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此得 
水从汗孔子入为黄汁 
黄 (五分) 白芍药 桂(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九分醋一分相和煎之去滓温服当心烦也至六七日乃解若烦不止者以 
苦酒 
x庚戌八月十二日夜梦为费无虞县封治水气药方x 
每牵牛三粒对胡椒一粒每胡椒十粒对木香皂子大蝎稍一个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临卧橘皮汤下令与赤小豆煮附子药同服乃效于 
次年 
x神掌膏x 
治十种水气 
巴豆 腻粉(各半两) 硫黄(龙眼大一块子) 
上研匀滴水成膏作饼子用绵裹数重贴患处脐中以带子勒之初更用药至中夜觉身似火热水 
从小 
x蛇黄饼子x 
谨药王治水方 
白丁香(左列者) 蛇黄 南硼砂(各等分用炒合子盛) 
上纸泥固济用桑木火烧合子通赤取出放冷研细入少白面滴水作饼子空心嚼细熟水下日三 
服第 
如不 
x大枣杏仁丸x 
崔氏疗大腹水病身体肿上气小便涩赤脐深颈上有两大脉动唾稠不得眠睡每肿先 
有在前头面肿大便涩者服此药大佳若先患大便利脐凸腹大胀手掌平满即不可服此药 
大枣(四十个肥大不蛀者先以暖水浸令软以炊饭里蒸了剥去皮核) 葶苈(五两取苦者 
熬 
令紫 
上三味先捣葶苈子一万下泻出之乃捣杏仁三百下讫总和合枣膏捣一万下药成平旦空腹服 
之八 
药若 
腻及 
出 
x陷水散x 
治十种水气极甚肿从脚起入腹证候难忍宜服此方 
大戟(半两) 当归 陈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临卧腹空时温服 
x逐水散x 
消肿满 
生章陆 赤豆(各三两) 鲫鱼(三个) 
上三味实鱼腹中以麻线缚之水三升煮赤豆烂去鱼只取二物空腹中食之以鱼汁送下不汗利 
即瘥 
x大豆散x 
消滞气去湿 
大豆(一升炒焦去皮) 白术(二两)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不以时 
x香薷丸x 
疗暴水风水肿或疮中水通身皆肿 
干香薷(一斤) 白术(半两) 
上二味捣术为末浓煮香薷取汁和术为剂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极良夏取 
花叶 
x桑皮豆法x 
治水肿小便不利疾轻者 
赤小豆(一升) 桑白皮(二两) 
上以水同煮至软烂去白皮只如常服吃赤小豆末已再服无妨和汁饮之尤妙 
x万金散x 
治丈夫妇人十种水气 
川独活(不以多少汶上名医董反之云羌活一本而大者是也)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精肉四两批大片洗过入药在内麻线系定银石器内河水煮令熟令患人吃 
尽小 
x石英酒x 
治石水 
白石英(十两) 
上碎如大豆盛 瓶中用好酒一斗三升浸如泥封口以马粪糠秕火烧之从卯至午后长令酒小 
沸火 
前服 
x商陆逐水散x 
治水气 
白商陆根(去粗皮薄切阴干或焙干为末) 
上用黄颡鱼三个大蒜三瓣绿豆一合水一升同煮以豆烂为度先食豆饮汁送下又以汁下药二 
钱水 
水自 
x大豆煎x 
治女人久新肿得恶暴风入腹妇人新产上溷清风入脏腹中如鞭者嘘吸短气咳嗽 
大豆一升 
上以水五斗煮之得一斗三升澄清去下浊者纳釜中以二斗半美酒纳汁中煎取九升宿勿食旦 
服三 
x治水气连四肢肿x 
者谓之水气若只腹肿是蛊毒非水气用蓬菁草出秦陇及西蕃如小树状本土人 
皮去枝干捣细末空心温米饮调下半钱匕水即大泄大小便皆出获安然后服温和脾 
节喜怒生冷咸硬湿面米粥之类忌盐物不可向口禁绝欲大效此方本得于西天蕃僧 
无方 
x治石水方x(十水葶苈散等脉沉紧数) 
代州钱防御命孙兆诊之脉得沉紧数六至以上外证目下肿鼻准亦肿唇色紫自心以下腹大肿 
胀外 
近曾 
曰腹 
圣惠 
日中 
一二 
x治风水法x 
有儿十五岁病身体肿浮数大便自利米谷不化此成风水病以越婢加术汤主之五苓散亦可兼 
服然 
x消饮白术煎x 
治支饮上气不得卧身体肿满小便不利 
陈橘皮(一两) 泽泻 白术 茯苓(各半两) 甘草 防己 葶苈 木香(各一分)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姜汤下三十丸不以时 
x三棱丸x 
治膀胱气两胁疼痛遍身虚肿状如水气常服治大小肠气女人血气 
荆三棱 茴香 白附子 破故纸 甘遂 芫花 槟榔 黄橘皮 当归 川楝子 桂 
木香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食后白米汤下 
x水银丹x 
治水气 
水银 牙硝 椒目 苦葶苈(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杵五七百下丸梧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或临卧其病当从大小便俱利可吃法 
煮赤 
x白术汤x 
白术 甘草(各四分) 桑白皮(三分) 茯苓(二分) 
上如茶点切不可饮冷 
x腻粉滑石丸x 
治水气 
腻粉 滑石 海蛤 大麦 (各二分) 粉霜 砂(各一钱) 斑蝥(四十九个以 
上末之 
以石 
上研匀与前药再用石脑油和丸梧桐子大瞿麦汤下一丸 
x汉防己散x 
治虚劳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汉防己 猪苓(各三分) 白术 陈橘皮(各一两) 木香 白术(各半两) 桑根白 
皮赤 
茯苓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x京三棱丸x 
治丈夫妇人头面手足肿 
青皮黄皮各一两汤浸一宿次日淘赤小豆一合衮煮二橘皮候豆六七分熟去青皮研黄皮赤小 
豆如 
赤茯苓(一两半) 猪苓 吴白术 蓬莪术(各半两) 半夏(三分) 京三棱(八钱) 
防己 
枳 
上为细末炼蜜和同小豆泥入臼杵成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时 
x五皮散x 
治头目四肢悉肿 
大腹皮 桑白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陈橘皮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七分热服日二三 

卷第十六

属性:(膈噎附) 
x正气三和散x 
治血气不和上盛下虚阴阳不升降心胸痞闷两肋膨胀情思不乐饮食无味口苦舌粗 
脚手酸疼服暖药则上攻心胸壅滞气涩服凉药则脏寒虚冷此药调顺三焦温养四体和顺 
干紫苏叶(一两) 干木瓜(一分) 木香 丁香(各半两) 羌活(三两) 白豆蔻 草 
果 
川芎 
两) 
红 
(半两 
勿 
上件二十五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肥枣一个同煎至八分不以时温服如气急妨 
闷入 
x嘉禾散x 
若咽中如核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久不治之渐妨于食或由思虑不常气结不散阴阳阻隔或 
食之间气道卒阻因而留结因气者谓之气噎其脉缓涩因食者谓之食噎其脉短涩并宜此药并 
丸食噎宜神曲丸(方在后) 
枇杷叶(一两) 沉香 石斛(各三分) 薏苡仁(一两) 杜仲(去皮杵碎姜汁浸一 
宿炒令 
焦三 
分) 青 
橘皮( 
两) 神 
曲 
(一分 
两) 橘 
皮 
(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干柿半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x橘皮煎丸x 
治年多冷气癖瘕积聚四肢无力上气咳嗽腰脚疼痛小便频数下利五漏九疟妇人血风 
劣赤白带下少子发瘁(校定此方用酒三升入陈皮末熬成膏子更入好面同丸梧桐子大服 
陈皮(十五两) 巴戟 石斛 牛膝 杜仲 吴茱萸 阳起石 苁蓉 茄茸 浓朴 附 
子 
菟 
上为细末橘皮熬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x丹砂沉香煎丸x 
治久积虚冷伏滞及呼吸冷气膨胀心腹暴痛两胁刺疼并妇人血气疼痛皆主之 
沉香(一两为末以蜜半斤煎五七沸) 阿魏(一分以酒半升研细银器内熬尽) 没药(一 
两 
为末 
尽以 
上 
椒(各 
一两 
上为细末入硫黄丹砂再研令匀以前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丸橘皮汤下心痛嚼破温酒下不 
以时 
x舶上茴香丸x 
治膀胱小肠因风寒湿所伤邪气舍于小腹上下牵引发歇疼痛 
舶上茴香 土茴香 川楝子 葫芦巴 巴戟(各一两) 生姜(二两) 桂(半两) 车 
前子 
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得 
x降气汤x 
治胸膈痞闷肢体倦怠 
紫苏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