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兰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蕙质兰心-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科。完全把我们儿科遗弃了。”

“哎,你怎么说话呢?”路院长急了:“我不向着你们儿科,今天晚上能答应你来挖人家高荫田的墙角吗?”得,这路院长一着急,把两人的共谋给供出来了。

“我说院长大人,你来说也没用,我是坚决不会同意齐寰学儿科的。我希望他跟我学外科。”高荫田坚决的说,一点空隙也不给他俩留。

“老高,齐寰这个徒弟我还就是要定了,除非齐寰自己不同意。”任玉贤耍了个大头赖。

回头又求于梅支持他::“弟妹,你哥我不容易。虽说儿科现在有一定的基础,但也要有好的接班人不是。眼看我就要退休了,没个扎实的接班人怎么对的起这些年的努力。你得支持我一下。”

于梅说:“任主任你别和我胡扯了,我上班的那会,新生儿会诊时,你的曹大夫,李大夫,王大夫动作麻利得很。那时候都还是年轻的住院医呢。现在,他们都是主治医了,都成你的支柱带上徒弟了,我看你们儿科坚挺得很,没你说得那么严重。

还有,全地区的疑难杂症患儿,不都上你那里了吗。知道你看上我们家齐寰,不过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支持你。一大小伙子,去给你们当奶爸呀,不行。”

“弟妹,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年我去的时候,不也是先从奶爸开始的,现在不也成了奶爷爷级了。其实,你也别真的以为我们儿科没人去。那些小姑娘其实还是蛮愿意去的。只不过我与齐寰投缘,我的衣钵以后要交给他的。

你们不知道,齐寰跟我查房前,那听诊器的探头都是贴在自己的内衣里暖着,生怕刺激了小病儿。只要经他治疗过的孩子,居然不再找第二个大夫。

孩子们的鼻涕眼泪抹在他身上,甚至是屎尿,他都不嫌,不容易。现在的孩子,洁癖的很。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喜欢,是不会做到这些的。当然,这点我提醒过他,毕竟是污染源,要注意隔离。”

高荫田说:“老任,从我和于梅的角度来说,还是希望他干外科。你们是不知道,齐寰如果是个女孩,没准我和于梅的意见也不一致呢。”

路院长问:“怎么说?”

于梅笑了:“如果是女孩,我希望她干妇科。”

路院长也笑了:“好了,我们不要在这里杞人忧天了。儿科还是外科,左还是右,Coffeeortea。我们还是看齐寰自己的决定吧。”

“其实,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希望高主任到时候不要横加干涉就行。”任玉贤嘟哝着。

高荫田心里那个气。心说,谁的儿子,干么非要跟你学,我自己不能教吗,有本事叫你女儿不干记者回来跟你学儿科。好歹路院长在座,我且忍下。晚上赶紧打电话,星期天叫齐寰回家,敲定专业导向问题。

“高主任,时间不早了,我和老任回吧。于梅,没事多出去溜溜,别老闷在家里。”路院长起身告别。

“哎,我知道。”于梅答应着。“谢谢路院长关心。”

“也谢谢我。”任玉贤老脸都喝红了。

*

晚上十点,高荫田估摸着齐寰应该回宿舍了,就给他打电话。

“爸,晚上好,有事吗?”齐寰问。

“臭小子,没事老爸就不能给你打电话。明天星期六回家一趟吧,和你商量一下你的研究生志愿问题。”高荫田听到儿子的声音,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

“爸,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自己就能搞定。”齐寰回答。

“不行,定专业是大事,我和你妈应该参加意见。”高荫田打了个酒嗝。

“这个……,我的研究生专业志愿今天下午已经填好了。”齐寰沉吟着,似乎有些话没说,然后下定决心:“爸,我选择的是儿科。”

“什么?”一瞬间,高荫田感觉心里好像空了,儿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再也不用他操心了。他想扶一把眼前的孩子,却感觉碰到了一棵树。

*

高齐寰本科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

那天,是在医院的花园小径,小男孩高高兴兴的又蹦又跳。他高兴地喊着:“妈妈,蝴蝶。”他跑啊,跑啊,跑到绿色草地,跑进花丛。美丽鲜花烂漫起一天彩霞,孩子白色的小体恤衫飘啊飘的,像一朵小小的蘑菇云。

突然之间,他尖叫一声,喘气如牛。真的就只在一瞬间,他张大嘴,嘴角流出涎水,如同溺水的人,眼睛极力睁大,小手撕把着胸前的衣服。

他的妈妈从远处急急忙忙向他奔去,一边跑,一边喊:“云啊,妈妈来了,别怕,妈给你喷药。”

小男孩从嗓子眼里挤出一声:“妈……”似撒了气的轮胎,没有一丝儿力气。

妈妈跑到孩子眼前,急急忙忙从包里往外掏出药瓶,估计是哮喘喷雾剂一类缓解喉痉挛的药物,孩子努力张大嘴,妈妈将药液喷到他的喉咙。轻轻将孩子搂到怀里,擦去眼角的泪水。其间,她被一棵花绊倒,脸上划破了,她没有顾及这些,只一心一意她的孩子。

高齐寰被深深地触动了。他决定今后的研究生课题论文,将以哮喘,这个只能缓解,不能根治的病种,做为研究对象。

就这样,高齐寰没有任何悬念的成了任玉贤主任医师的研究生。他决定,这一生就和孩子们在一起了。

*

高齐寰喜欢和小孩子打交道,本科毕业实习时,他经常给他管区里的小病儿们讲故事,和他们做游戏。小高大夫成了病儿们的最爱,深受家长们的欢迎。

高齐寰第一次给病儿做骨穿,因为孩子的哭闹不合作,看上去竟有点束手无策。他哄过,说过大道理,孩子不听。高齐寰想到骨穿时的疼痛,竟有点下不去手。

任玉贤说:“高齐寰,我们都是因为喜欢孩子,热爱他们,才干小儿科的。所以,永远不要丧气,儿科大夫要懂得如何抓住孩子,不管他们如何哭闹,你都要按住他们不动。

尤其做一些创伤检查,你还要狠下心来,不要手软,你要克服只用说教就能完成医疗任务的侥幸心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做个快乐的小儿科大夫。记住,在孩子们面前,除了亲切,你还要永远强势。要他们治疗上的绝对服从,这是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儿科特色。

但是,还要有最大的热心和耐心,使孩子们不是因为恐惧和威慑而服从于我们,而是要以孩子的方式使他们信服。大夫的诊疗决定,具体的也许有些痛苦,但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他们的伤病和困厄。”

高齐寰叹口气:“任主任,我知道了。”

他很权威的说:“张玉强,你还想上学吗?还想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吗?”七岁的男孩张玉强一愣,反而止住了哭闹。

高齐寰又说:“不就是痛一点吗,男子汉顶天立地,流血不流泪。人家前面那小姑娘虽然也流泪了,但还是合作的,你要向人家学习,勇敢一点。”

张玉强抽抽嗒嗒的说:“高叔叔,待会,你轻一点。我上一次检查,可痛啦。这样的检查,我还要做几次啊?”

高齐寰无言以对,只好岔开话题,鼓励着小玉强勇敢点合作点,坚持一下就好了。自己也感觉空洞无力。这就是我目前的工作吗?孩子的无助和大夫的无奈。

只有具备高尚医德的大夫才是好大夫。

*

二更完成,休息吧,明天见。

*

正文 【第十一章 白衣情结】

*

【漫漫护理路,吾将从头始,,,,,,,】

*

郑秀秀的姥姥郝莲花,最早是鸢城医院外科病房的老护士长,现在已经退休回家种花养鱼颐养天年,陶冶情操。

郑秀秀小时候,每次妈妈和她看姥姥时,最愿意拱到姥姥怀里,搂着姥姥脖子撒娇。

记忆里,姥姥身上永远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味。秀秀问姥姥,她总是说,这是医院味。于是,秀秀小小的心里,就印上了医院的烙印。

后来有一次,秀秀伤着手指了。妈妈处理的伤口,不知怎么回事,就感染化脓了,秀秀痛得晚上哭。姥姥老远的赶来,轻轻扯开包扎,秀秀的小手指都肿了。姥姥心痛的把秀秀搂在怀里,一点一点润湿粘在伤口上的纱布,轻轻的揭下来。消毒,上药,包扎,手轻的像片鹅毛,秀秀一点也不痛。

换完药秀秀问:“姥姥,为什么你给我换药不痛,医院里的护士阿姨给我换药就很痛很痛?”

姥姥抱着秀秀笑呵呵的:“姥姥心里痛着秀秀,换药时,就像伺弄姥姥自己的手指一样,小秀秀就不痛了。”

那年,报考专业学校时,秀秀就报了姥姥曾经上过的鸢城护理学院。

节假日,秀秀到姥姥家的次数比回妈妈家的次数还多,气的妈妈说她隔心了。秀秀一撇小嘴:“自己妈妈的醋也吃。”

姥姥看着自己闺女外甥斗嘴笑说:“秀秀喜欢护理专业,在我这里也可以教教她,你忙你的吧。”

秀秀的三针技术可是姥姥手把手的教出来的。所谓三针技术,即静脉针,肌肉针,皮内、皮下针。姥姥技术精湛,炉火纯青。

那时,秀秀刚上小学三年级,姥姥自己在家打静脉针,小姑娘看着新鲜,一心要学,于是姥姥开始教她。

刚开始时一学就会了,什么选择静脉时,一定要直,顺畅,无瘢痕,周围皮肤状况良好,不在大骨节突出处,好固定等等。但这静脉针的熟练程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针两针是不可能打好的。

秀秀感到很有把握的血管,结果一针下去,不是走针,针头没有进到血管里,就是穿针,针头进到血管里后又穿出血管。或者出现其它状况,反正是不能保证顺利输液。

头一回,秀秀在姥姥指导下还打了三次才打上,出了一身汗,打完后,紧张的手一个劲哆嗦。

第一针,秀秀学着姥姥的样子,绷紧皮肤,先将针头扎进皮下,然后寻血管走向进针。然而针梗全进皮下后,还没见回血,说明头皮针并没有进入血管,心里就着慌。

姥姥说,别慌别慌,针头退到皮下别出来,再找一次血管。

秀秀在姥姥指导下,左手轻轻绷紧皮肤,右手再次进针。这次,她把针头向左别了一点,再次顺着血管方向扎。她明明看到针头前面就是血管了,针头应该进去了,唉,还是没有回血。

秀秀头上出汗,手上出汗:“姥姥,太难了,我不扎了。”

姥姥说:“没事,慢慢来。把针拔出来,重新扎止血带,再来一次。”

所谓止血带,就是一条黄色橡胶管,弹力十足,可以扎在手腕或者脚腕,暂时阻断血液流动,使局部静脉血管充盈,利于头皮针穿刺。

秀秀在姥姥鼓励下,拔出针,松开止血带,把姥姥的手活动了一下,扎上止血带,重新开始。

第二针,秀秀还是在姥姥指导下,选择了一个离血管近一点的进针点。左手绷紧皮肤,拇,食,中三指捏着针柄。右手腕一用力,针头直接向血管壁一沉,扎入皮下进入血管。

秀秀眼角看到回血,紧张的叫道:“姥姥,快快,回血了。”

姥姥也高兴:“好好,秀秀别紧张,先松止血带,再放开输液夹。”

秀秀在姥姥指导下紧张的动作着。固定时,粘贴第一条胶布固定针柄时还算顺利。第二条胶布要交叉固定针尾使其不易摆动,目的还是防止针头穿出血管外。

秀秀出汗的小手紧张的一抬输液针尾部,针体滑动,前面针头一歪,穿出了血管壁,顿时,穿刺处鼓起了一个大包。

“鼓针了,鼓针了。姥姥,怎么办啊?我好不容易扎上,又不行了。”秀秀的小手紧张的捏着胶布的两头,一动不敢动的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眼看着的穿刺处的皮下积液和出血鼓起的大包越来越大。

姥姥用另一只手赶紧帮她关闭输液夹。

她安慰着紧张的秀秀,“没事,没事,别紧张,先拿支棉棒压着针眼拔出针。注意在拔针的同时左手轻轻用力压针眼,两手协调动作一致。”

姥姥帮秀秀拿着拔出的针,松开输液夹,冲了一下针头,防止血栓堵塞针头。“来,秀秀,我们重新开始。”

秀秀沉下心来,深吸一口气。认真的选定另一只手背一条较直顺,明显的血管,扎上止血带。姥姥配合的握起拳绷紧皮肤,秀秀消毒,待干,接过姥姥替她拿着的头皮针,再次放开输液夹冲了一下针头,夹紧输液夹。

左手轻轻绷紧皮肤,右手三指捏针柄,针头从血管下方进针后直接进入血管。姥姥看到有回血后,又让秀秀再向里进了一些,直到针体的四分之三进到血管,才让秀秀停下。

姥姥这次自己把止血带解开,让秀秀左手暂时固定针头,右手松开输液夹。姥姥用另一只手协助秀秀粘上固定胶布,第二条交叉时,秀秀吸取教训,没敢再抬高尾端。她从远端续进胶布去,然后交叉固定。这次,终于完成了整个静脉输液过程。

调节好输液滴速后,秀秀收拾东西洗手,回来坐在姥姥身边,听姥姥给她分析为什么这么充盈,弹性良好的血管没一次打上的原因。

这十天的输液针,秀秀给姥姥打了十八针。最高纪录,一次输液穿了四针,一针成功率三次。

姥姥说:“秀秀才十岁,就能给姥姥输液打针了,真好。”从此,秀秀每年的寒暑假就在姥姥家度过。

*

一更到了,亲,一天没见,你们好啊,工作辛苦了,看文休息一下吧。

*

正文 【第十二章 孟奶奶的痛苦】

*

【可怜的老人啊,,,,,,,郑秀秀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孟奶奶术后的病理报告出来了,胆管癌,已经转移。她自己不知道,女儿媳妇不让告诉她。这天,她感觉刀口不痛了,就要求回家。

秀秀没事时就到孟奶奶的床前陪她,拉着她的手,和她说着家长里短。

每次秀秀过来,孟奶奶就高兴,这天秀秀一过来,孟奶奶就说:“毛毛,我想家了,跟奶奶回家吧。”

她看了媳妇一眼,“我再也不让你妈说你了。”

秀秀知道老人还有一组化疗针需要继续住院静脉输液。就说:“奶奶,我们打完针再走吧。好吗?”

“不好,我已经不痛了,我不打针了。”孟奶奶不知道需要打化疗。秀秀也不说破,只是劝她继续住院。

韩强路过病房门口,看到秀秀坐在孟奶奶床前,和她说话。又听孟奶奶说到邻家小男二十五岁了,家里有房有车,爸爸开公司,妈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