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弟说得对,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应该大力支持,扶持发展,我这条命也是中医给治好的,我是一定会支持你们的!”
徐元帅脾气很是直接,喜欢它就支持它,说出来的话,也很得徐远志的心,他可是知道许多国家领导人,说话弯弯曲曲的,他可看不过眼,这徐元帅可不一样,说话直接干脆,中听!
“我喜欢你,说话就是利索,做领导的就应该像这样,我们老百姓就喜欢你这样的!”
徐远志说出来的话,打击了一片人,他还没有知觉,也算得上是天然呆了。
☆、第100章 舒家喜事(上)
众人离开徐家时,徐如莹和艾笑语拥抱告别,两人约定,以后写信,或是电话联系。
北京之行,老顽童收获了神医扁鹊的传承,而艾笑语则收获了许多古玩以及正在萌芽的友情。
回到江津,回到艾家的院子,空气清新,院子里梅香袭来,艾笑语觉得自己醉了,醉在自己家这片温馨氛围中了。
“笑语啊,想家了吧?”
艾妈看到女儿闭着眼睛深呼吸的样子,可爱极了。
“是啊,想家,想爸爸妈妈,舅舅舅妈了。还是自己家舒服啊,北京虽好,雪花也好看,但也解不了我的思乡之苦啊!”
白晓竹在外甥女外面,听到她说的话,一阵好笑,“笑语啊,怎么去了一趟北京,还真把他们那里的贫话给学会啦?”
“舅舅,我哪有啊,我说的话可是发自肺腑啊!”
艾笑语像扭麻花一般,赖在舅舅的怀里撒娇。
“笑语啊,你就只看到你妈妈,舅舅,就没有看到你舅妈啊?”
艾笑语今天穿的一身衣服是在北京买的,很是漂亮,全身上下红通通一片,像个福娃娃,梁雪也受不了这么可爱的装扮,很是想抱抱她呢。
“笑语啊,你回来了,吃过午饭,就去你舒老师和杜老师家拜访拜访,你还是过年前去看过他们呢,你可不知道,他们家喜事连连了,他们的儿子和女儿从国外回来,把他们给找到啦!”
艾爸把正事说出来,他可是清楚自己女儿可是跟着舒杜老师学了不少本事,老师家有这样的喜事,女儿是应该上门恭喜的。
“真的吗?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回来了?舒老师和杜老师高兴坏了吧?等了这么多年,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儿女给盼回来了,他们也算是守得云开看月明了吧!
正好,这次在北京。我可是买了不少好东西回来,也帮他们带了礼物呢,吃了饭,下午我就给他们送过去,顺便看看他们儿女人品怎么样,我可是害怕他们再伤一次心,恐怕就无药可医了。”
艾笑语是真心害怕两个老师的儿女不是孝顺之人,这样还好,怕的就是他们是唯利是图的人,看到两个老师没什么钱财。没什么背景。就不认他们。或是欺负他们可怎么办啊?
她可一定要去亲眼察看察看,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只要能让自己的直觉认可的人,那么。她也不用担心两个老师了。
“笑语啊,看来去了一趟北京,长大了,也学会关心身边的长辈了,并且考虑的问题也很有深度。你做为他们俩这些年来,收的唯一徒弟,是该好好帮他们把把关。好,非常好!
舅舅也会帮你打听打听他们儿女的情况,正好我有一个战友现在就在重庆人民政府涉外部门。他帮忙查查这两人的底是没问题的,本来他们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白晓竹发现外甥女独自出门一趟,又懂事不少,这么深刻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他是真心为二姐感到骄傲了。这么优秀的女儿,拿十个儿子来相比,可能都比不上,二姐二姐夫晚年也有靠了。
艾笑语来到舒家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了,她在北京为舒老师准备的是一幅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的《墨竹图》,为杜老师准备则是一些北京小吃和一条京绣真丝围巾。
“笑语,你从北京回来了?这几天你爸爸妈妈可是一直念叨着你呢,你要再不回来,说不定他们都要跑到北京来抓你回来了。”
舒运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容爽朗灿烂。
艾笑语很是乐呵地说道:“呵呵,舒老师,我上午回来的。我可是听说你们家有喜事呢,我是特来恭喜你和杜老师的呢。”
“哈哈哈,你都知道了?是啊,我们的儿子和女儿都找回来了,我们舒家终于团圆了!你不知道,他们其实已经回国好几次了,今年终于找到我们夫妻了。
我们夫妻受的那些苦也没有白受,他们还活着!其实,我一直在心里嘀咕,一直在心里担心,我怕他们已经不在了,现在他们人活生生地回来了,我高兴,我快活……”
舒运说到最后,都激动得有些语无论次了,他真的是太高兴了。
“舒老师,你不会就这样让我在门口呆着吧?”
“呵呵呵,对,对,快,快,我们快进屋里去,我介绍我的儿子和女儿给你认识认识,你可是我们夫妻俩的小徒弟,那你们可是同辈,得好好交流交流啊。你这么可爱,若彬和若彤一定会非常喜欢你的。”
舒老师欢快地拉起了艾笑语的小手,朝屋里走去。
这半年来,他们夫妻俩有了艾笑语的加入,家里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她聪明,懂事,还体贴,三天两头给家里送吃的,送用的。
大清早的,天天来家里让他们夫妻俩出去打太极,经过半年的时间,他们夫妻的身体还真的是健康起来了。
他现在是真的很感谢这个小徒弟,要不是有她的照顾,夫妻俩也不会有健康的身体等到儿女的归来了。
舒运大声喊道:“杜鹃,笑语回来了,笑语回来了。”
“笑语从北京回来了呀,快,快进来啊。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若彬哥哥,这是你若彤姐姐。若彬,若彤,这是我跟你们提过的,我和老舒收的徒弟,艾笑语,你们岁数虽然相差挺大的,但是,可是同辈哟,以后要多交流交流感情啊!”
杜鹃觉得艾笑语就像她的小女儿般,既可爱又贴心,是真心希望她能够和她的儿女好好相处。
“杜老师,我回来了。我这次从北京回来,可是给你们带了礼物的哦,这幅画是送给舒老师的,这条京绣的真丝围巾是送给杜老师你的,对了,我还带了一些北京的特产,可有两只北京烤鸭哟!”
她记得舒老师可是一直念叨北京烤鸭,现在她从北京买了两只烤鸭回来,舒老师终于可以一饱口福了。
舒运接过画来。打开一看,很是吃惊,这居然还是一幅古画呢。
“笑语啊,你这礼物也太贵重了吧,哪有徒弟送师傅这么重要的礼物的啊?我这个当老师的还没有送礼物给你,你小小年纪就送这样的礼物,可让我怎么办啊?”
他却不知道,这画买的不贵,但升值的价值高,而真丝围巾却是高价买的。
“舒老师。这画是我几十块钱买的。并不贵呢。你也知道。我平时就喜欢研究古玩,手里的古画也不少,也不缺这一幅啦!”
艾笑语说的都是实话,不过听到舒若彬和舒若彤耳里却不是一回事了。他们只知道父母收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徒弟,却不清楚她到底有多聪明,现在看她这说话的潜在意思,不就是,小小年纪就在玩古玩,并且深谙此道啊……
这样的聪明,可不是说说而已了,简直就是个小天才嘛。
这些年来,两兄妹在马来西亚。虽然有家族的照顾,但是毕竟不是亲生的,经常是东家吃一顿,西家吃一顿长大,到大学完全是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很是艰难地才大学毕业了。
这些年来,兄妹俩相互扶持着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生活条件变好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就每年过年的时候,兄妹俩就跑回中国找父母。
十年文化大革命,许多的人事档案都不见了,兄妹俩只知道父母被下放农村,具体去了哪里,两人不知道,也因为如此,找起人来特别麻烦,几经波折,通过几年的时间才找上门来。
艾笑语听了兄妹两人的成长经历,寻找父母的经历,很是感动,她发现这两人人品还是有保证的,她也放心两个老师晚年老有所依了。
当时,徐远志介绍她拜师时说过,两位老人找不到亲人,要是以后老了,动不了了,她这个徒弟就得负责养老,现在他们的亲生儿女找到了,养老的事轮不到她,但她仍然会继续关心两位老人。
“舒哥,舒姐,你们都结婚了,那小孩呢?我想两位老师一定很想看看孙子孙女,还有外孙外孙女吧?”
“笑语啊,你还真当我和你舒大嫂是母猪啊,又是儿子又是女儿的。我们两家啊,都没福气,就一家一个儿子,不过,看到你这么可爱漂亮的小姑娘,我也想回去再生一个女儿了。”
舒若彤看到这么聪明可爱的艾笑语,也羡慕起了她的父母来了。
“呵呵,舒姐,马来西亚有什么好玩的呀?”
“马来西亚最热闹的就是吉隆坡了,那里世界各地的名菜聚会,各种商品荟萃,从古董到手工艺品,到世界名牌,以及先进的电子产品,特别的是国家清真寺就在那里,气势恢弘,可是最具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了。
而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有中国式的住宅,荷兰式的红色楼房和葡萄牙式的村落。市内古代修建的街道,保存较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木门上装着瑞狮门扣,窗上镶龙嵌凤,古色古香。
还有神秘的沙巴;蝴蝶之乡的槟城;昆虫之乡的砂拉越;还有中国山,荷兰红屋,葡萄牙城山等等。”
舒若彤对生活了二十来年的马来西亚还是熟悉无比,说起各个地方的特色来,是头头是道。
艾笑语听到这里,也是一阵感叹,从她字里行间里,她已经忘记她是个中国人了。
这兄妹两人的事业和家庭都在国外,也不知道是两位老师跟着他们移民呢,还是怎么办呢?这可不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呀。
☆、第101章 舒家喜事(下)
“马来西亚可没有我们中国好,中国一个省份内的旅游的资源,恐怕就比东南亚那边的一个国家还多!”
舒运虽然被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打倒了,但是他对这个国家还是很有感情的。
他的根在这里啊。
不过,现在两个儿女都劝着他们移民马来西亚,一边是他们想了这么多年,念了这么多年的儿女,一边是生他们,养他们的故乡。
让他们选择,难啊。
“爸爸说的对,相较马来西亚来说,中国地大物博,单从人口来说,就没有可比性了。现在我和妹妹的生意做起来了,在东南亚那边还是小有名声的,以后内地经济水平上来了,可能我们也要把生意做到内地来了。”
舒若彬虽然说的是夸张的话,但是好有些讽刺的感觉呢。地大物博不是重点,人口多也是重点。
“我以后一定要游遍我们国家和全世界各地,品尝全世界各地的美食,游览全世界各地的风景!有机会要去你们马来西亚看看啊。
对了,舒姐,你们在那边是做什么生意的呀?”
艾笑语想着都是做生意的,以后有许多交流沟通的机会,要是合适,说不定还可以合作的机会。
“我们在马来西亚做的是珠宝生意,我们那边,离宝石之乡斯里兰卡,以及翡翠之国缅甸都很近,做珠宝生意也很方便。
而且我大学的时候学的就是珠宝设计,而哥哥学的是工商管理,我们俩兄妹一人管理,一人负责设计,后来我认识了我丈夫,他是负责一个珠宝公司的采购主管,我们结婚后,他就出来在公司负责采购了。”
舒若彤对兄妹两人的事业还是满意的,三十而立的年龄,事业就做得有声有色。现在父母找到了,最大的心结也解开了。
“珠宝生意好啊,这个行业前景看好,以后有钱人越来越多了,珠宝也算得上是一种投资行为,宝石,玉器之类的,升值的空间很大,毕竟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呢。”
艾笑语真的看好珠宝行业,艾爸艾妈也在商量着要做珠宝生意了。可能今年夏天就会去一趟新疆。多多储存一些和田玉。到时候钻石珍珠之类的,还得找货源,这不,这货源可不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马来西亚地处马六甲海峡。航运非常发达,贸易交易频繁,相比经济也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非常不错,消费水平也就上来了。
“笑语啊,你这话可不像个小孩子说得出来的!不过,你说的不错,珠宝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生意,珠宝既可以说它是奢侈品。又可以说它是投资品。套改一句古玩界的行话,‘乱世黄金,盛世珠宝’,中国的经济大发展时期来了,珠宝生意应该也迎来了春天。”
舒若彤虽然对以前大革命时期的记忆。很是反感。但不得不承受,中国出现了一个好领导,改革开放的政策一出,中国的经济一天一个变化。以后,中国可能会是全世界做生意之人的圣地了。
人口多还真有人口多的好处呢。
“舒姐就是有见地,要不,你们把家也搬回中国好了,毕竟两位老师一辈子都生活在中国,要是真跟你们一块移民去了马来西亚,他们肯定会不习惯的。
你们看看,其实我们江津这里挺好的,依山伴水的,交通方便,生活水平也不错,而且老师他们这里有熟悉的邻居,朋友啊。”
艾笑语刚才听这两兄妹的意思,他们一直在劝着两个老人移民,她可舍不得两位老师就这样离开江津了。
“唉,我们俩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又念又怨,后来到了马来西亚,经过二十来年的努力才熟悉了新的环境,并且有了事业,家庭,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够决定的哟。
而且我的嫂子的娘家在马来西亚有很深的政商关系和背景,我们现在生意做得这么好,是跟我嫂子不无关系的,一旦我们离开了马来西亚,我们这样的优势也没有了。”
舒若彤很是遗憾的说道,她是真的很清楚,他们的珠宝之所以做起来,是他们兄妹努力的关系,但做大却是和大嫂娘家脱不开关系的